韩山师范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

合集下载

大语2

大语2

韩山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任选10题作答,题号和答案相应填在下表中1.“《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语出()A.苏轼B.王国维C.陈子展D.朱熹2.贯穿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C.人老珠黄之叹D.孤苦无依之悲?3.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来阐发文字的运用要有创新精神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4.下列诗歌中,属于田园诗的是()A.《蒹葭》B.《湘夫人》C.《归园田居》D.《月夜忆舍弟》5.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A.交际功能B.思维功能C.审美功能D.认知功能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狂人日记》B.《孔乙己》C.《药》D.《阿Q正传》7.被袁可嘉称为一首“带血的歌”的诗歌是()A.闻一多《红烛》B.穆旦《赞美》C.余光中《乡愁》D.艾青《土地》8.《当你老了》的作者叶芝是()A. 德国诗人B. 法国诗人C. 英国诗人D. 爱尔兰诗人9.《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主要个性特点是()A.争强好胜B. 嗜艺如命C.落寞孤傲D. 有时代感10.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A.徐志摩B. 戴望舒C. 艾青D. 卞之琳11.《庄子•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 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12.《鸭窠围的夜》描写的是()A.海上风景B.湘西风情C.江上雪景D.草原风光13. 下列诗词中,塑造了达观诗人形象的是()A.《临江仙》(夜归临皋)B.《声声慢》(寻寻觅觅)C.《贺新郎》(把酒长亭说)D.《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14.中国当代文学中被称为“文坛外高手”的是()A.汪曾祺B.沈从文C.王小波D.罗大佑15.苏轼曾说;“读()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2005-2006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汇报

2005-2006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汇报
企业资料 4
Unity and Diversity
一切为教学、一切为学生 “泡菜”效应 1.04级晨读活动 2.05级晨读活动 3.寝室英语 4.技能培训动员大会 5.全体学生的英语口语与写作大比拼 6.英语学院英姿报记者团和讲演团 7.论文:1)到学校答辩2)论文抽查20% 8.关心学生 9.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
normansmith博士加拿大奎尔夫大学从男性视角看妇女性别研究与教育unityanddiversity一切为教学一切为学生泡菜效应104级晨读活动205级晨读活动3
2005-2006第二学期 工作总结汇报
杨海燕企业资料ຫໍສະໝຸດ 1本学期的迎评工作
1.论文 2.专业 “十一五”规划书 3.2006级专业培养方案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5.英语专业英语口语写作大比拼
企业资料 5
企业资料 2
英语专业的常规工作和一件大事
1.英语学院简介与专业介绍 2.大连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生招生简章 3.大连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试卷审查 5.学生晨读,晚自习 6.寝室英语 7.Seminars 一件大事: 李晓霞老师获得青年教师大奖赛好成绩
企业资料 3
讲座
1. 韩宝成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基础阶段英语阅读 与语言能 力的提高” 2. 郑雪青教授(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修辞学”和”提 高教学质量,搞好学科建设” 3. Robin Chandler博士(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前进中 的美国黑人妇女所面临的社会挑战” 4. 王太林教授(大连英语学院)—”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发展趋 势” 5. 门顺德教授(大连英语学院)—”加强学风建设,提高英语技 能” 6. 杨海燕(大连大学英语学院)—”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作家 及作品介绍“(1) 7. Norman Smith 博士(加拿大奎尔夫大学)—”从男性视 角看妇女/性 别研究与教育”

韩山师范学院专升本插班生考试样卷《现代汉语》样卷

韩山师范学院专升本插班生考试样卷《现代汉语》样卷

韩山师范学院专升本插班生考试样卷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样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是构成象形的点和线,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

2.熟语被看作词的等价物,原因是它们有这样两个特点:比较固定;而且往往有整体性。

3.“兴奋”中“兴”的调类是,调值是。

4.在普通话的22个辅音中,不充当声母,专作韵尾的辅音是。

5.音节“shuāi”(摔)的主要元音是。

6.同“因为”等类词相比,连词“和”,一般不可以连结词语,也不可以连结。

7. 从语义上看,主语除了可以是施事、受事外,还可以是。

8. 推广普通话,重点在,但不限于它,还包括词汇和语法。

9. ___________是词在现代最常用的意义。

10.由两个相同的词根构成的合成词叫___________式合成词。

11. 助动词能用“不”否定,大都能用在“不x不”格式中,表示的口气。

12.标号是用来表示书面语里词语的的符号。

二、选择题:(共1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四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三峡重峦叠障,气势雄伟B、十年奋斗,夙愿得尝C、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D、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燥2. 下列四组词中属于双声联绵词的是()。

A、忐忑B、蝴蝶C、吉普D、蹉跎3.音节“nüè(虐)”的韵腹是()。

A、uB、eC、üD、ê4. 从语音的物理属性看,“翻”、“烦”、“反”、“泛”四个字发音不同,主要是由()这个要素造成的。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5.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主要依据是()。

A、词的意义B、词的形态变化C、词具有的区别性语法功能D、词的所有功能6.人类的发音器官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器官是()。

A、上下唇B、舌C、软腭D、小舌7.“细软”中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是()A、语素义直接完全表示词义B、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比喻用法C、语素义表示词义的某些内容D、部分语素失落原义8.“写字画画儿”是()。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基本情况
8
第六章诗圣泰戈尔
第一节《新月集》第二节《飞鸟集》
2
9
第七章古代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创作第二节精读作品《婴宁》等
2
10
第二节精读作品《婴宁》等
2
11
综合实践周
12
第八章古代长篇小说《红楼梦》
第一节曹雪芹和《红楼梦》
第二节《红楼梦》人物分析(一)
2
13
第三节《红楼梦》人物分析(二)
1
1
14
第九章鲁迅小说《在酒楼上》
第一节鲁迅小说的风格
第二节《在酒楼上》
2
小说赏析
课外书面/全批全改
一周内完成
15
第十章张爱玲及其小说
第一节关于张爱玲代表性作品
2
16
第二节《金锁记》、《封锁》
2
17
第十二章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第一节关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第二节马尔克斯《巨翅老人》
2
18
考试(开卷)
本学期周学时:2节
本学期教学周数:17
本学期理论课学时:30节
本学期实操课学时:4
填表日期
2008年2月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部)主任签名
二、授课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章节名称、主要知识点)
课时数
作业


理论
实操
1
第一章神奇瑰丽的上古神话
第一节概述神话内容、形象介绍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第二节神话《女娲造人》等
2
3
第三章情彩缤纷的宋词
第一节宋词简介
第二节宋代主要词人及作品
第三节陆游的[钗头凤]

【PPT】2005-2006学年第2学期(精)

【PPT】2005-2006学年第2学期(精)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merican Women’s Literature: Past and Present
• 时间:2006年11月22日 下午 3:30 • 参加人数:180人 大师简介:金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克萨 斯基督教大学文学博士, 主要研究美国文学,出版 专著11部。
2、报告题目:见证中国外交重要时刻
报 告 人 : 人 民 日 报 国 际 周 刊 吴 绮 敏 主 编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报告题目:英语学习方略谈
报 告 人 : 首 师 大 董 启 明 教 授
王学文
Stone (吉田)睦美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
全日本karuta协会A级登记选手, 五段 新加坡Associated Inter-Tertiary Debaters (SAID)创始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语系主任
应用英语专业的特点与学习要领
歌留多(karuta)和日本服饰文化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of English International Debating 如何学习和掌握汉字词 Cross-cultural Negotiation Between Australian and Chinese Some Cultural Issues In The Australia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w to Write Effectively

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006 学年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俄语实践语法3

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006  学年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俄语实践语法3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密 ---------------------------------- 封 ----------------------------- 线第 1 页(共 3 页)------------------------------------------------- 密 ---------------------------------- 封 ----------------------------- 线第 2 页(共 3 页)------------------------------------------------- 密 ---------------------------------- 封 ----------------------------- 线第 3 页(共 3 页)华中师范大学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В卷)答题纸课程名称 俄语实践语法(3) 课程编号82610006 任课教师 黄锦秀一、选择题 (共10题,每题0.5分,共5分)1.2. 3.4.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共16题,每题0.5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选择题 (共10题,每题0.5分,共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选择题 (共14题,每题0.5分,共7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五、选择题(共10题,每题0.5分,共5分)1. 2. 3. 4. 5. 6. 7. 8.9. 10.六、选择题(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1. 2.3. 4. 5. 6.7. 8.9. 10.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七、构型题(共24题,每题0.5分,共12分)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24.八、选择题(共14题,每题0.5分,共7分)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九、连词成句(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1.2.3.4.5.6.7.8.9.10十、汉译俄(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1.2.3.4.5.6.7.8.9.10.11.12.13.俄语实践语法(3)期末考试试卷(B卷)参考答案一、1.велика 2.красив 3. готовы 4. спокойным 5. холодна 6. согласна 7. благодарен 8. должен, должен 9. видны 10. больная二、1. своего 2. своей 3. своим 4. его 5. своя 6. себя 7. себе. собой 8. себе 9. себя 10. самим 11. самому‘12. сам 13. сама 14. самый 15. самый 16. самом三、1. пойти 2. вышли 3. пошли 4. зайти 5. вышли 6. пошли 7. перешли 8. вошли 9. подошли 10. дошли四、1.никто 2. никакой 3. никого 4. Ни на чью 5. Некем 6. никак 7. нечего 8. не за что 9. не на кого 10. Никого 11. некогда 12. нечему 13. незачем 14. неоткуда五、1. Кто-нибудь 2. кто-нибудь 3. какую-нибудь 4. что-нибудь 5. когда-нибудь 6. куда-нибудь 7. что-то 8. когда-то 9. кое с кем 10 кое-какие六、1. посещать 2. обсуждать 3. ложиться, вставать 4. трудиться 5. приезжал6. выходил7. отвечал8. позвонил9. посидела 10. сказал, говорил 11. кладите 12. откройте 13. сделай 14. забудьте 15. искал, нашёл 16. потеряй 17. Приходите 18. Читайте 19. пойму 20. кончу七、1. выполняющими 2. написавшего 3. отдохнувшие 4. создавшим5. находящейся6. подошедший 6. полученное 8. построенном 9. купленные 10. переведенные 11. показанный 12. открытый 13. включён, сделаны14. приготовлен 15.подарены 16. принят 17. куплены 18. посланы 19.улыбаясь 20. Интересуясь 21. Танцуя 22. Потеряв 23. Кончив24. поздоровавшись八、1. чей 2. что 3. чью 4. чтобы 5. чьи 6. что 7. чьих 8. что 9. чья10. что 11. что 12. что 13. что 14. что九、1. Сколько лет Михаилу Сергеевичу Петрову?2. Врач был твёрдо уверен, что больной скоро выздоровеет.3. У меня ничего нового нет, нечего тебе рассказать.4. Семеро одного не ждут.5. Я вчера навестил друга, приехавшего из деревни.6.Они говорили о работе, выполненной ими на прошлой неделе.7.Твой совет будет полезен для нашей работы.8.Это здание построено молодыми рабочими.9.Делегация уехала с тремя миллионами рублей.10. Деревня, что мы проехали, стояла на берегу моря.十、 1. Население нашей страны составляет 1\4 населения всего земного шара.1.Мать улыбнулась, увидев ребёнка.2.Этот мужчина, чей портрет висит на стене, был ректором наше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3.Не надо много говорить о самом себе.4.Я уверен, что в этом вопросе она не права.5.Он не сказал мне о письме, полученном вчера.6.У окна сидит девочка, читающая книгу.( которая читает книгу)7.Обе мои друзья учатся за границей.8.За час они успели перевести только половину текста.10. Ты очень медленно собираешься. Смотри не опоздай.11. К тебе кто-то пришёл, ждёт тебя в твоей комнате.12.Нам некогда будет ещё раз встретиться.13. Саша передал мне, чтобы я присутствовал на сегодняшнем собрании.。

韩山师范学院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

韩山师范学院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

韩山师范学院××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B卷)
答题纸
考试日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评卷教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满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
2. 、、
3. 、、、、
4.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2 3 4 5 6 7 8
三、是非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2.
3 .
4.
五、简单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简述高深学问教育具有的基本特点。

2.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2.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04级文秘专业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04级文秘专业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04级文秘专业第一篇: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04级文秘专业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04级文秘专业《秘书学》试题(A)一、选择题1.秘书学研究的对象是()A.秘书机构及其工作B.秘书工作及其制度C.秘书工作及其规律D.秘书和秘书工作 2.秘书事务工作的“三办”是指()A.办文、办事、办信B.办文、办事、办信息C.办文、办事、办协调D.办文、办事、办会 3.秘书的知识结构应是()A.T型B.X型C.A型D.M型 4.某校秘书应予档驾的不必由领导亲自接待的人与事是()A.教育局领导来校视察B.县政协委员来校提出批评建议C.某家长反映学生发生交通事故D.某演出队要求学校赞助5.下列秘书事务中,属于为领导工作做铺垫的是()A.文书的立卷归档B.领导出差的各项准备C.收集决策反馈信息D.重大部署的检查催办6.秘书对领导的决策错误可以()A.参谋提醒B.不闻不问C.直接修正D.拒不执行 7.秘书部门为领导服务的基本功能是()A.参与决策B.参谋助手C.办理文书D.调查研究8.可由秘书为领导代劳的是()A.签发公文B.接待贵宾C.任免干部D.报销差旅费 9.秘书的“受权理事双重角色准则”是指秘书兼具()A.领导与秘书的双重角色B.传达与贯彻的双重角色C.领导代表与秘书的双重角色D.秘书和业务部门的双重角色10.秘书机构的人员构成、管理制度、分工协作状况、人际关系和秘书部门负责人的影响力以及秘书的办公设备和办公条件等要素,构成了()A.秘书所在组织的内环境B.秘书内部机构的环境C.秘书机构内部环境 D.秘书机构的客观环境二、案例分析1.一天,老板怒气冲冲地把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因为一位交往多年的代理商给他寄了一帮非常无礼的来信。

他让秘书记录自己口述的回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已有那么长时间的往来,但事到如今,我不得不中止我们之间的一切交易,并且我要让所有的同行知道你的行为!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山师范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试卷B卷第1页共5页一、单项选择题(在1~20小题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

A .《庄子》B .《老子》C .《论语》D .《孟子》2.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九章》B、《诗经》C、《中庸》D、《论语》3. 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A.陶渊明B.谢灵运C.王维D.王粲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5. 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6.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诗句中“白”是指()A.白居易B.李白C.白朴D.白行简7.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指()A.柳宗元B.柳公权C.柳开D.柳永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A. 朱熹B.苏轼C.白居易D. 韩愈9. 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 《北方》第2页共5页10. 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11.《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指()A.晴雯B.袭人C.探春D.王熙凤12.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为()A.问题与主义之争B.《新青年》杂志的创刊C.《每周评论》的创刊D.《努力周报》的创刊13.鲁迅的代表作品集中,属于散文诗集的是()A.《呐喊》B.《坟》C.《朝花夕拾》D.《野草》14. 元代散曲创作成就很高,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 D. 郑光祖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为()A.《狂人日记》B.《孔乙己》C.《药》D.《阿Q传》16. 《雷雨》的作者是指()A.老舍B.茅盾C.曹禺D.郭沫若17.老舍小说的代表作()A.《骆驼祥子》B.《猫城记》C.《老张的哲学》D.《赵子曰》18. 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为()A.《幻灭》B.《动摇》C.《追求》D.《子夜》19.在《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是()A.拥曹反刘B.拥刘反曹C.尊曹反吴D.尊吴反蜀20.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为()A.《柏子》B.《萧萧》C.《神巫之爱》D.《边城》二、多项选择题(在1~5小题备选的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双调·夜行船·秋思》“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

”这几句诗所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拟B. 对偶C. 借代D. 鼎足对E. 比喻第3页共5页2.徐志摩的诗集有()A.《志摩的诗》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爱眉小扎》3.下列作品中,属于张爱玲创作的有()A、《倾城之恋》B、《红玫瑰与白玫瑰》C、《小艾》D、《霸王别姬》E、《十八春》4.下面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杨炯B.王维C.卢照邻D.骆宾王E.王勃5.下面属于明代四大章回小说的是()A.罗贯中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B.施耐庵白话小说《水浒传》C.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D.兰陵笑笑生社会小说《金瓶梅》E.曹雪芹《红楼梦》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诗经》句式以言为主。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___、___、___。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过多组的组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沉挚爱之情和渴望祖国富强的殷切心意。

4. 《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是中国当代青年诗人的诗集。

5. 苏轼《前赤壁赋》“横槊赋诗”一句指称的人物是。

6. 现代文学史上被成为“吹芦笛的诗人”是。

7. 戴望舒以其成名诗作被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四、补全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 。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页共5页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 朦胧诗2. 建安风骨六、分析下列作品(选二)(每题5分,共10分)1.《诗经·蒹葭》; 2.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3.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舒婷《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第5页共5页七、简要回答(选二)(每小题5分,共10分)1.《再别康桥》主要有哪些艺术特点?2.举例说明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不同的美学特征?3.以作品为例分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4.宋词从风格上可以分成几派?各派有什么主要特征?八、简析题(共20分):简评一部中国古典名著,包括作者简介、主要内容、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

字数在400左右。

韩山师范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在1~20小题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D2.B3.A4.B5.B6.B7.D8.D9.A10.A11.D12.B13.D14.B15.A16.C17.A18.D19.B20.D二、多项选择题(在1~5小题备选的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ABDE2.ABC3.ABCDE4.ACDE5.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四2.《家》《春》《秋》3. 意象4. 舒婷5. 曹操6. 艾青7. 雨巷诗人 8. 《狂人日记》四、补全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1又岂在朝朝暮暮(2分)。

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分)!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分)。

4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2分)。

”5一弦一柱思华年(2分)。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朦胧诗:成长于“文革”时期,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

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伤感调和反叛精神(2分)。

代表诗人是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1分)。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1分)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应瑒、徐干)(1分),他们文学创作包括诗文辞赋等,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雅好慷慨”,“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3分),在后世被称为“建安风骨”。

六、分析下列作品(选二)(每题5分,共10分)1《兼葭》赏析1、意境美(2分)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

但一洒脱,一悲壮耳。

此诗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深入品味,反复吟诵,更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第一重,诗人苦苦追寻,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

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执着追求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若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

“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

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

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

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2、朦胧美(1分):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作品虽然只是描写了诗人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这种美感是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的,是一种朦胧美。

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留有较多的空白和模糊之处,为读者实现各自的阅读期待提供了极为开放的召唤结构。

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是一个朦胧不清、飘忽不定的,其身份、性别、外貌等都不确定。

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

②“秋水”的意象也是朦胧的,其景象凄迷,具有多重寓意。

③抒情主人公的意象稍明确些,是一个执著的追求者,但其性别、身份等也难以确定,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

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④“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

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

3、蕴藉美(1分):《蒹葭》具有丰厚的情感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其最大的艺术特色正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蒹葭》一诗通过朦胧的意境涵盖了超时空的社会共相和人生真谛,具有深远的旨意和哲理,我们就不应拘于一隅,昧于私情和偏见,而应以哲人似的深邃的眼光和豁达的心胸,进一步思索整个意境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