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磨工工艺入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磨削加工工艺过程与主要工序 PPT课件

磨削加工工艺过程与主要工序 PPT课件
d、调心轴承外圈沟道对角线的直径差等。
(3)位置偏差
a、两端面平行差
b、内、外沟道中心线对基准端面的平行 差。
c、内外径母线或沟道中心线对基准端面 的垂直差。
d、内、外径对沟道和滚道的壁厚差。 13
( 4)、表面质量 a、工件表面粗糙度及缺陷 b、磨加工后套圈残磁不应超过现行标准。 c、磨加工后的套圈不应有烧伤。
4、磨沟(滚)道
内圈沟(滚)道一般采用的定位与磨削方式为 “支沟(滚)道磨沟(滚)道”,由于支承面和磨10

相同,没有支承面形状误差的影响,所以加工 精度较高。外圈滚道一般采用“支外径磨沟 (滚)道”,由于将外径面作为支承面,其形 状误差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沟(滚)道上来, 称为误差复映,因此加工精度受到一定影响。 5、磨挡边
14
15
挡边磨削方法可分为两种,单边磨削或是与滚 道同时磨削(也称合并工序磨削或复合磨削)。 6、沟(滚)道超精 由于沟(滚)道是轴承的工作表面,为了保证轴 承实现其良好的使用性能,一般都必须对沟 (滚)道进行超精加工。
11
• 沟(滚)道超精有在一个工位进行粗、精 超的,简称“一序两段”法;在两个工位 分别进行粗、精超的,简称“一序两步” 法。
三.、轴承套圈的磨加工技术要求
(1)尺寸偏差:主要是外径、内径、外沟 道(滚道)直径,内沟(滚)道直径尺寸 偏差、套圈高度尺寸偏差。
(2)形状偏差:
a、端面的平直度,弯曲度
b、内径、外径的椭圆度,锥度振纹、棱 12
c、球轴承沟道的曲率、椭圆度、棱圆度、 振纹,滚子轴承的滚道锥度和直线性、椭 圆,棱面度及振纹。
8
2、磨外径 外圈(座圈)外径面是轴承的安装配合基准, 其加工精度高低直接影响配套主机的安装质 量并进而影响主机的精度与性能等。 由于在磨削加工中外径面作为定位基准使用, 其表面误差会传递给后续工序,因此,外径 磨削属于外圈磨削中其他加工工序的基础工 序。 外圈外径磨削主要采用无心外圆磨削,在无 心磨削中,如果工艺几何布局不当,将会在 外圈外径面上产生很严重的表面形状误差 圆度误差。 无心外圆磨削的方法分为贯穿法和切入法两种9。

磨削加工工艺过程与主要工序 PPT课件

磨削加工工艺过程与主要工序 PPT课件

效果。但对于不对称磨削即两端面磨削面积
不相等(如圆锥滚子轴承的套圈)的情况来
说,则必须使磨大端面的砂轮转速高于磨小
端面的砂轮转速,才能实现两端面的磨削量
相等。一般选择磨大端面的砂轮转速与小端
面的砂轮转速之比为1-4(当比值为1时,即
为对称磨削)。
7
(2)立轴平面磨削 立轴平面磨削主要采用立轴圆台平面磨床, 属于单面磨削,对于套圈两个端面,需要 两次定位,两次磨削。由于砂轮回转平面 与工作面不平行、磁台不平、磁力吸紧变 形以及其他因素(比如残磁影响等)而产 生的加工误差会累计叠加,因而套圈宽度 变动量一般较大。磨削套圈时,一般分为 两个工步:先磨非基准面,后磨基准面, 以保证后续加工工序具有良好的工艺基准。
4、磨沟(滚)道
内圈沟(滚)道一般采用的定位与磨削方式为 “支沟(滚)道磨沟(滚)道”,由于支承面和磨10
相同,没有支承面形状误差的影响,所以加工 精度较高。外圈滚道一般采用“支外径磨沟 (滚)道”,由于将外径面作为支承面,其形 状误差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沟(滚)道上来, 称为误差复映,因此加工精度受到一定影响。 5、磨挡边
3、磨内径
与外圈外径面一样,内圈(轴圈)内径面也是轴 承的安装配合基准,而且由于主机使用中对其配合 性质(通常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和工作性能 (通常内圈旋转)的要求,对内圈内径面的尺寸与 形位公差,一般均较外圈外径面更为严格。
内圈内径磨削大都采用电磁无心夹具,由于是 用经过磨削或研磨的外圆定位磨削内圆,因此内、 外圆的同心(轴)度较高,加工误差很小。
14
15
三.、轴承套圈的磨加工技术要求
(1)尺寸偏差:主要是外径、内径、外沟 道(滚道)直径,内沟(滚)道直径尺寸 偏差、套圈高度尺寸偏差。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教材(共 37张PPT)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教材(共 37张PPT)


加工成品角时需注意的事项
• 及时修磨刀具,保持刀具的锋利程度,以增


加其表面光洁度及减少毛刺 适当提高主轴旋转速度,确保主轴旋转精度 及刚性 严格控制导轨与拖板间隙,以减少毛刺边的 产生
车加工的主要报废品及产生原因

直径变动量超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因:
1、套圈毛坯装夹表面直径变动量大,夹料时 产生弹性变形 2、夹具调心性不好,使夹具与工件的接触点 减少 3、毛坯壁厚变动量过大,使切削不均匀 4、主轴径向摆动过大 5、夹紧力过大
测量内径示意图
3、宽度
定义:套圈两端面之间的距离 测量内容:宽度尺寸、平面度、平行差、表面
粗糙度 测量工具:G903、标准件、百分表、刀口尺 测量方法:(见下图)
测量宽度示意图
软磨端面
加工设备:MZ7650双端面磨床 产生报废主要原因: 1、宽度变动量过大 2、平面度不好,表面有凹凸现象 3、产品烧伤 (前两项指标是磨削加工中常见报废产生的 主要因素,也是后序加工中定位不好的主 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密封槽
• 密封槽的车加工是成品轴承的最终工序,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轴承的装配,它 的要求项目比较复杂,不同的客户有不 同的要求,因此,密封槽加工应当作为 车加工的重要项目来控制。必须掌握正 确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方式。由于密封槽 无法返工,因此要合理利用资源,将调 节过程尽量缩短,减少产品报废数量。

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注: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 变动量

各工序检查部位及项目
检验部位 外 径 内 径 宽 度 沟 道 密封槽 挡 边 标识槽 检查项目 外径尺寸、圆度、锥度、壁厚差、表面粗糙度 内径尺寸、圆度、锥度、壁厚差、垂直度 宽度尺寸、平面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 沟径、沟曲率、沟位、侧摆、圆度、壁厚差 口径、底径、中宽、槽形、圆度、壁厚差 直径、挡边宽度、圆度、壁厚差 槽直径、全槽宽、槽位置、圆度、壁厚差 备注 1 2 3 4 5 6 7

轴承磨工基础知识

轴承磨工基础知识

磨削加工的运动和特点


磨削加工的运动 外圆磨时的运动 1.砂轮的高速旋转运动 2.工件的旋转运动 3.工件相对砂轮的纵向进给运动 4.砂轮的横向进给运动
磨削加工的运动和特点

内圆磨时的运动 1.砂轮的高速旋转运动 2.工件的旋转运动 3.砂轮相对工件的横向进给运动 4.砂轮在垂直于工件表面的砂轮的垂直运动

并正 完爱 操 做确 好护 作 好的 图 过 日使 样 程 常用 和 中 保量 工 要 养具 艺 保 工工 文 持 作具 件 工 作 保 夹 地 持 具 其 的 辅 整 整 具 洁 洁 /


文 明 生 产
,
,
/ /
防锈知识



金属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的化学变化而引起的 破坏叫做腐蚀,习惯上人们把金属零件在大气 中发生的腐蚀称为锈蚀 锈蚀的原因有:1.潮湿的空气 2.酸性物质 3.腐 蚀性碱和盐类 4.尘埃和杂质 5.不遵守防锈规 程使切削液或防锈液变质. 防锈液配比 :碳酸钠0.3%--0.5% 亚硝酸钠5%-7%,余量水
安全知识
工作时要穿工作服 ,长头发者要戴工作帽不能穿凉鞋或拖鞋进入 车间 应根据工件的材料 硬度及加工要求选择适当的砂轮进行磨削,砂 轮使用前用木棒轻敲,声音嘶哑和外观有裂纹的禁止使用 安装砂轮时应在砂轮和法兰盘之间垫衬纸,安装后要进行平衡 砂轮罩壳要齐全 牢固,开车前要检查各部位是否紧牢固 磨削前要检查 机械 液压 电器系统是否正常,启动砂轮时人不应 正对砂轮站立,砂轮应经2分钟空转后再正常磨削 使用切削液的磨床停止时须空转1分钟脱水 注意安全用电,不得随意打开电箱,发现电器问题请电工 操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得擅自离开机床. 熟悉有关安全抢救知识.

最新滚动轴承磨加工工艺流程与过程控制学习课件.ppt

最新滚动轴承磨加工工艺流程与过程控制学习课件.ppt

砂轮、油石
砂轮 砂轮的基本特性和分类 砂轮的选用 砂轮好坏的辨别 油石 油石的基本我和分类 油石的选用 油石好坏的辨别
精品
精品
无心工序
外圆磨质量问题
尺寸:可能引起的原因有1、导轮不圆、2、导轮旋转时有 跳动 3、磨削轮磨钝4、磨削轮轴振动
圆度:椭圆度、棱圆度1、工件中心高不合适、斜角过大、 磨削余量过大、磨削轮不平衡等
振纹:磨削轮不平衡、磨削轮磨钝、托板太薄或斜角过大、 工件中心过高等
粗糙度:磨粒太粗或金刚石笔磨钝、导板位置没有调好、 工件纵向速度太快、导轮速度过高。0.32um
圆度(椭圆度、棱圆度)支承偏心量未调、支承磨损严重或角度不对、 工件轴砂轮轴跳动精度不高
烧伤:冷却液变质或冷却不充足、进给量分配不均、进给速度太大、 金刚石笔太钝、砂轮太硬、磁力不足、工件转速过低等
粗糙度差:磨削速度太快、光磨时间太短、靠山磨损、、工件转速过 高、修整器速度过快、金刚石笔太钝、砂轮过软等
A
磨 内 径



T
精品
工艺流程与过程控制
A
磨 内 径



T
精品
超精工序
砂轮花:超精深度不够、(超精时间太短、油石太硬、 压力不够、中心太高、参数设置不匹配、等)油石摆 角太小、油石宽度太窄(沟边)、油石粘铁、
划伤:油石粘铁、切削液太脏有杂质、油石压力太大 油石磨粒太小不均 、材料有夹杂物。油石包角过大 切屑磨粒排不出引起的划伤
由自己去总结,烧伤是砂轮选择不当、进给量 不均匀切削液不足或变质等
端面工序对下工序的影响
精品
工艺流程与过程控制
A
磨 内 径

轴承磨工知识讲义剖析共46页文档

轴承磨工知识讲义剖析共46页文档
轴承磨工知识讲义剖析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PPT课件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PPT课件
26
沟曲率的检测方式及确定方法
沟曲率用刮色球刮色判定,当小范刮色时 沟道底部白两边红,当大范刮色时底部红 两边白。则判定为沟曲率合格,反之就判 定为不合格。 若大范刮色时底部呈白色,则表示沟曲率 过大; 若小范刮色时两边呈白色,则表示沟曲率 偏小。
27
沟道加工中易出现的废品及解决方法
沟曲率过大或者过小,主要是由刀具原因, 应采取重磨或修磨加以调整 沟径超差,可调整进刀量加以解决 沟位不好,可调整拖板以达到加工要求 侧摆超差,可采取调整工装夹具加以解决 圆度、壁厚差不好,可调整工装夹具、主轴 精度予以解决
注释: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一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
11
各工序检查部位及项目
序号 检验部位
检查项目
备注
1
外 径 外径尺寸、圆度、锥度、壁厚差、表面粗糙度
2
内 径 内径尺寸、圆度、锥度、壁厚差、垂直度
3
宽 度 宽度尺寸、平面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
4
沟 道 沟径、沟曲率、沟位、侧摆、圆度、壁厚差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
1
2
轴承的组成元素
轴承内部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 持架组成------通常称为四大件
对于密封轴承,再加上润滑剂和密封圈 (或防尘盖)------又称为六大件
3
成品轴承
4
轴承结构
(深沟球轴承)
密封件 外圈
滚动元件 保持架
内圈 密封件
5
6
7
基本工序的基本参数
外径:包含外径尺寸、圆度、锥度、垂直差、壁厚差、表 面粗糙度
9
轴承加工中常见形位公差分类及表示符号
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注: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 变动量

轴承基础知识课件完整版

轴承基础知识课件完整版

02 误区二
盲目追求高精度等级。应根据实 际需求选择适当的精度等级,避 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3
误区三
忽视轴承的安装和维护。应重视 轴承的安装质量和维护保养,确 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 命。
04
避免措施
加强轴承选型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选型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 完善的选型流程和审核机制,确 保选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重视 轴承的试验和验证工作,确保所 选轴承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将成为轴承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需加强柔性生 产线的建设,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产业集中度提高
未来轴承行业将呈现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优势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创新等方式, 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将更加频繁,推动全球轴承市场的共 同发展。
02
轴承结构与工作原理
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组成
01
02
03
内圈
与轴颈相配合,通常与轴 一起旋转,是轴承的固定 部分。
外圈
与轴承座或机械部件的孔 相配合,起支撑作用,通 常固定不动。
滚动体
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通 过滚动来减少摩擦,是轴 承的核心部分。
保持架作用及类型
保持架作用
使滚动体均匀分布,引导滚动体旋转, 改善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和润滑状况。
运动过程分析
当轴承受到外部载荷时,滚动体在内外圈之间滚动,同时轴承产生一定的变形,以 适应外部载荷的变化。在运动过程中,轴承的密封装置和保持架起到关键作用,确 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性。
03
轴承材料与制造工艺
常用材料及其性能要求
钢材
具有高强度、耐磨性、抗疲劳性 能,是轴承制造的主要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