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评估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1 / 9《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电池总反应为:2CH 3OH+3O 2→2CO 2+4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 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B .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 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C .负极反应式为:CH 3OH+H 2O-6e -= CO 2+6H +D .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 4OH -2.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极发生氧化反应B .高温下该电池效率更高C .若有机物为甲烷,则该电池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式为:CH 4+2O 2=CO 2+2H 2OD .硫氧化菌参加的反应为:HS -+8e -+4H 2O=SO 42-+9H +3.有A 、B 、C 、D 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 、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A 极为负极;②C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电流由D→导线→C;③A 、C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A>B>C>DB .A>C>D>BC .C>A>B>D D .B>D>C>A4.有关下列四组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加热甲装置中的烧杯可以分离SiO2和NH4ClB.利用装置乙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C.打开丙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D.向丁中铁电极区滴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5.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6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6.如图是锂—空气电池的放电原理图(隔膜只允许锂离子通过)。
解析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单元测试题: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单元测试题: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2H++2e-===H2↑D.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答案】A【解析】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选项正确;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选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选项错误;取出盐桥后不能形成原电池,铜电极在反应后质量增加,D选项错误。
2.某电池的总反应为Fe+2Fe3+===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答案】A【解析】能实现反应Fe+2Fe3+===3Fe2+的原电池应符合以下条件:①负极为Fe,正极材料的活泼性比Fe差;②电解质溶液应为含Fe3+的溶液,B、D两项电解质溶液选错;C项负极材料选错。
3.根据原电池的有关知识,下列反应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 2H2+O2===2H2OB. 2CH3OH+3O2===2CO2+4H2OC. Zn+2HCl===ZnCl2+H2↑D. NaOH+HCl===NaCl+H2O【答案】D【解析】原电池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因而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D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可以用于原电池反应。
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答案】B【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是两种不同金属,也可以用金属电极与导电的非金属电极,如碳作电极,在燃料电池中也可都用石墨电极,A错误;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与电子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 .锌B .汞C .石墨D .二氧化锰 2.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 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 .Cd(OH)2B .Ni(OH)2C .CdD .NiO(OH)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 ++2e -=H 2 B. Fe 2++2e -=Fe B. 2H 2O +O 2+4e -=4OH -D. Fe 3++e -=Fe 2+6.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充电 放电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7.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C.6︰3︰1 D.6︰3︰21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一定量的锌片与浓度为1mol/L 的足量盐酸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 .再加入10 mL 浓度为1mol/L 的硫酸溶液B .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C .加入少量硝酸钠溶液D .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 2.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扱B .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将水下的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C .为保护地下管道中的金属铁,可将其与锌极相连D .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3.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H 和Cl 形成共价键的过程:B .Na 2O 2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C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D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2Cl -+2H 2O 2OH -+H 2↑+Cl 2↑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和醋酸的电离程度均先增大后减小B .若根据反应“22H Cl 2HCl +=”设计成燃料电池,既可发电同时还可用于制备盐酸C .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数值互为倒数D .电镀铜时,纯铜做阳极,电镀液为4CuSO 溶液 5.下列变化与原电池原理有关的是 A .金属钠的新切面很快会失去金属光泽B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C .Zn 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几滴CuSO 4溶液可加快反应D .酸性KMnO 4溶液与H 2C 2O 4溶液反应时加入少量MnSO 4固体,反应加快6.我国某知名企业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远远高于其他电池,电池总反应为V 2O 5+xLiLi x V 2O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在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B.锂在放电时做正极,充电时做阳极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Lix V2O5-xe-=V2O5+xLi+D.V2O5只是锂发生反应的载体,不参与电池反应7.Ag+与 I-既能发生沉淀反应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04章 电化学基础 单元测试卷A卷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0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日常生活中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导致“酸雨”。
下列活动会导致“酸雨”危害加剧的是()A . 种草植树,建设“海绵”城市B . 推广使用电动车C . 普及燃煤供暖,减少石油依赖D . 开发太阳能照明【考点】2. (2分) (2019高一上·承德月考) 下列化学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A . 2Na+2H2O=2NaOH+H2↑B . Cl2+H2O=HCl+HClOC . 2F2+2H2O=4HF+O2D . CaO+H2O=Ca(OH)2【考点】3. (2分) (2019高二上·本溪期末)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蚕丝、羊毛、棉花可用来制作纺织品,它们的成分都是蛋白质B . 丙烯和氯乙烯可以合成食品包装材料C . 将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或将锌块焊接于钢闸门上以防止钢闸门生锈D . 烷烃和炔烃不存在顺反异构,而烯烃一定存在顺反异构【考点】4. (2分) (2020高二上·荆州期末) 下列是教材中常规电化学示意图,其标注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 .【考点】5. (2分)(2016·宜丰模拟) 如图所示装置,若要使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可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是()A . 植物油B . 酒精C . 蔗糖溶液D . 稀硫酸【考点】6. (2分)(2018·银川模拟) 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可用如图装置吸收转化SO2(A、B 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为电源的正极B . b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 . A极区溶液的pH逐渐增大【考点】7. (2分) (2016高二下·新疆月考)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B .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 . 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 .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考点】8. (2分)(2018·东城模拟) 我国研究锂硫电池获得突破,电池的总反应是16Li+S8 8Li2S ,充放电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 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C . 放电时,1mol Li2S6转化为Li2S4得到2mole-D . 充电时,阳极总电极反应式是8S2- -16e- = S8【考点】9. (2分) (2016高二下·东至月考) 工业上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共熔并通入氧气2MnO2+4KOH+O2═2K2MnO4+2H2O;第二步:电解锰酸钾溶液:2K2MnO4+2H2O2KMnO4+H2↑+2KO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根据上述过程,每生成1molKMnO4 ,共转移6mol电子B . 第二步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MnO42﹣﹣2e﹣=2MnO4﹣C . 第二步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 H2↑+OH﹣D . 第二步电解时阴极周围pH减小【考点】10. (2分) (2015高二上·山西月考)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A . 2I﹣﹣2e﹣═I2碘遇淀粉变蓝B . Cu﹣2e﹣═Cu2+ Cu2+ 显蓝色C . 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D . 4OH﹣﹣4e﹣═2H2O+O2 O2将I﹣氧化为I2 ,碘遇淀粉变蓝【考点】11.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某微生物电解池(MEC)制氢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单元质量评估(四)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质量评估(四)(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铜板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阴极铜板质量增加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解析】选C。
选项A中构成Fe、Cu原电池,负极Fe失电子溶解,H+在正极Cu上得电子生成H2,现象描述正确;选项B中阳极Cu失电子溶解,Cu2+在阴极铜板上得电子使铜板增重,现象描述正确;选项C中发生Cu+2Fe3+Cu2++2Fe2+,没有铁生成,现象描述错误;选项D中发生Zn+Cu2+Zn2++Cu,生成的铜与锌构成原电池,加快锌的腐蚀,现象描述正确。
2.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解析】选C。
电镀时,镀件作阴极,而铜作阳极,C项接反了。
3.如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②①⑤C.④③①②⑤D.④②③①⑤【解析】选C。
金属腐蚀快慢的比较规律: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结合题给装置选C。
4.(2016·张家界高二检测)液流电池是一种新的蓄电池,是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领域(环境)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如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B.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负极C.放电时Br-向右侧电极移动D.放电时左右两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均增大【解析】选D。
题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所以该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溴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反,所以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故A错;在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而原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是电解池的阴极,所以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正极,故B错;放电时为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间隔着一个阳离子交换膜,所以Br-不能向右侧电极移动,故C错;放电时左侧生成溴离子,右侧生成锌离子,所以放电时左右两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均增大,故D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化学选修4《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卷B (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 .锌B .汞C .石墨D .二氧化锰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 .在空气中银质奖牌表面变暗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容易氧化金属铜4.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3B .3︰2︰1C .6︰3︰1D .6︰3︰25.关于铅蓄电池Pb +PbO 2+2H 2SO 4 PbSO 4+2H 2O 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 42—(aq )= PbSO 4(s) +2e —B .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放电充电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Pb(s)+ SO42—(aq)6.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W>X B.Z>Y>W>XC.W>Z>Y>X D.X>Y>Z>W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钢铁的吸氧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上的进行的电极反应是A、4 OH--4e- =2H2O+O2↑ B、2H++2e- =H2↑C、2H2O+O2+4e- =4 OH- D、Fe-2e- = Fe2+2.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是锌和氧化银,离子导体是KOH溶液。
放电时两个电极的反应分别是Zn+2OH--2e-=ZnO+H2O和Ag2O+H2O +2e-=2Ag+2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是负极反应物,氧化银是正极反应物B.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D.电池使用过程中,负极区溶液的碱性增强3.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2CH3+3O2→2CO2+4H2O B.Zn+2HCl=ZnCl2+H2↑C.NaOH+HCl=NaCl+H2O D.Fe+CuSO4=FeSO4+Cu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也有这些化学键的生成②同位素的性质完全相同③氢键是一种化学键④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如气体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⑤5.6g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⑥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⑦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⑥⑦D.②④⑤⑥5.下图为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可实现盐溶液的淡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充电时,a 为电源正极B .充电时,Cl -向Bi 电极移动,Na +向NaTi 2(PO 4)2电极移动C .充电时,新增入电极中的物质:n(Na +):n(Cl -)=1:3D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BiOCl+2H ++3e -=Bi+Cl -+H 2O6.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O 2+4e -+4H +=2H 2OB .该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了氧化反应:Li ++e -=LiC .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可以用稀盐酸代替D .正极区产生的LiOH 可回收利用7.下图是电解饱和 NaCl 溶液的实验装置,x 、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 NaCl 溶液,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下列有关该实验正确的说法是A .x 电极为阳极,y 电极为阴极B .x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若将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X电极得到的气体与Y电极得到的气体之比之比略大于 1:1D.电解后,将溶液混匀,电解前后溶液的 pH 未发生变化8.某科研小组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甲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C6H12O6和O2,X、Y是特殊催化剂型电极,乙装置为甲醇—空气燃料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评估A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据报道,氢氧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C.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2.原电池发生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C(s)+H2O(g)===CO(g)+H2(g)ΔH>0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l)+8H2O(l)ΔH>0C.CaC2(s)+2H2O(l)―→Ca(OH)2(s)+C2H2(g)ΔH<0D.CH4(g)+2O2(g)―→CO2(g)+2H2O(l)ΔH<0答案:D3.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A.A>B>C>D B.A>C>D>BC.C>A>B>D D.B>D>C>A解析:金属与稀H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H+在正极表面得到电子生成H2,电子运动方向由负极→正极,电流方向则由正极→负极。
在题述原电池中,A —B 原电池,A 为负极;C —D 原电池,C 为负极;A —C 原电池,A 为负极;B —D 原电池,D 为负极。
综上可知,金属活动性:A>C>D>B 。
答案:B4.如下图所示是根据图甲的电解池进行电解时某个量(纵坐标x )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各电解池都用石墨作电极,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这个量x 是表示( )A .各电解池析出气体的体积B .各电解池阳极质量的增加量C .各电解池阴极质量的增加量D .各电极上放电的离子总数解析: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阴、阳极都产生气体物质,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上产生单质银,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阴极上产生单质铜,所以随着电解的进行阴极质量的增加量有如上图所示的变化。
答案:C5.用阳极X 和阴极Y 电解Z 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 ,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组是( )X Y Z W A C Fe NaCl H 2O B Pt Cu CuSO 4 CuSO 4溶液C C C H 2SO 4 H 2O DAgFeAgNO 3AgNO 3晶体解析: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显然加H 2O 不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应通入适量HCl 气体。
电解CuSO 4溶液时n (SO 2-4)没变,加CuSO 4溶液也不能复原。
电解H 2SO 4实质是电解水,再加适量水,可使H 2SO 4溶液复原。
Ag 作阳极、Fe 作阴极电解AgNO 3溶液,实质是Fe镀Ag,AgNO3溶液浓度不变,不需加AgNO3晶体。
答案:C6.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
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电极质量增加2.16g。
乙池电极上析出0.64g金属,则乙池中的溶质可能是()A.CuSO4B.MgSO4C.Al(NO3)3D.Na2SO4解析:甲池电解AgNO3,阴极质量增加的原因为Ag++e-===Ag,则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6 g108 g/mol×1=0.02mol,串联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乙池中析出物质的摩尔质量为0.64 g0.01 mol=64g/mol或者0.64 g0.02 mol=32g/mol,或0.64 g0.023mol=96g/mol,由此可知析出物质只能为铜。
答案:A7.1 L 0.1mol/L 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上增重2.16g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设电解按理论进行,溶液不蒸发)()A.溶液的浓度变为0.08mol/LB.阳极上产生112mL O2(标准状况)C.转移的电子数是1.204×1022个D.反应中有0.02mol的Ag被氧化答案:C、D8.用铂作电极电解某种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小,并且在阳极得到0.56 L 气体,阴极得到1.12 L气体(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由此可知溶液可能是() A.稀盐酸B.KNO3溶液C.CuSO4溶液D.稀硫酸答案:D9.用Pt电极电解含有Cu2+和X3+均为0.1mol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关系如图,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Cu2+>X3+>H+B.H+>X3+>Cu2+C.X3+>H+>Cu2+D.Cu2+>H+>X3+解析:此题有些学生一看,立即想到X3+是Fe3+,不加以仔细分析,即选C项;先分析图中变化:一开始通电,阴极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mol电子后,阴极质量不再增加。
根据离子放电规律,是Cu2+先放电,再是H+放电,X3+在溶液中不放电,应选D项。
答案:D10.按图电解实验装置(都是惰性电极),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左池中溶液的pH上升,右池中溶液的pH下降,不仅a,d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且b,c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则电解液应选用下表中的()选项左池右池A KCl Cu(NO3)2B AgNO3CuSO4C NaCl AgNO3D KOH CuSO4解析:左池中溶液的pH上升,则左池可能为KCl、NaCl或KOH溶液,右池中溶液的pH 下降,则右池可能为Cu(NO3)2、CuSO4或AgNO3溶液,又有a、d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b、c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应选C项。
答案:C11.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mol电子C.电解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0.5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mol·L-1答案:A12.(2011·安徽卷)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意在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转移情况和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情况。
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项错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项错误;Ag化合价升高形成AgCl,AgCl是氧化产物,D项错误。
答案:B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B.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C.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D.钢铁表面常见的锈蚀产物是Fe2O3·n H2O解析:A项,因Zn+Cu2+===Cu+Zn2+,Cu与Zn构成原电池而加快Zn溶解的速率;B项,白铁镀层破损后,锌作负极而溶解,铁被保护,马口铁镀层破损后,铁作负极而溶解,锡被保护,可见当镀层破损后,马口铁比白铁更易腐蚀;C项,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导体,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和非金属导体;D项,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而吸氧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OH)3或Fe(OH)3部分失水后的产物Fe2O3·n H2O。
答案:A、D14.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O2(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如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甲烷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2-3+7H2O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大解析: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为:负极:CH4+10OH--8e-===CO2-3+7H2O;正极:4H2O +2O2+8e-===8OH-,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2-3+3H2O,则通入甲烷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O2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因反应过程中消耗OH-,电解质溶液的pH将减小。
答案:A、C15.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解析:图甲是一个原电池装置,负极(Zn):Zn-2e-===Zn2+,正极(Cu):2H++2e-===H2↑,形成的原电池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度;图乙中,Zn直接与稀H2SO4反应生成H2:Zn+2H+===Zn2++H2↑,甲、乙两烧杯中H2SO4均被消耗,溶液的pH均增大。
答案:C16.用U形管做电解槽,用惰性电极电解Na2CO3溶液,阳极和阴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为(气体经干燥,并在同温同压下测量)()A.1∶2 B.2∶1C.略大于1∶2 D.略大于2∶1解析:电解Na2CO3溶液相当于电解水,电解水阳极上产生的氧气与阴极上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但要注意,电解槽为U形管,阳极上OH-放电后导致阳极区H+的增多,会与CO2-3产生一些CO2气体,所以答案应为C。
答案:C17.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NaOH B.H2SO4C.AgNO3D.Na2SO4解析:电解NaOH,H2SO4,Na2SO4的溶液,都是电解水,其结果会使溶液浓度增大,增大浓度后,NaOH的c(OH-)增大,所以其pH增大,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