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3系统理论部分记录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创新展望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创新展望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生态化得到了发展,产业生态化是一种能有效改善经济、社会及自然关系的产业发展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并逐步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细致梳理,继而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展望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4产业生态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经济规律来指导产业实践,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生产低碳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产业之间发展高度耦合、产业与自然发展动态平衡、产业与社会发展逐渐协调的过程。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剧,产业生态化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因此,梳理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动态,探讨产业生态化理论存在的缺陷和困境,找到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对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回顾(一)关于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最早是起源于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这是从源头追溯的。
当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指出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或循环经济等这些明确的概念,但他在著作中提到了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相关的理论,被后代看作是产业生态化思想的源头。
马克思在《资本论》、《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多次将生物学概念即“物质代谢”运用到人类社会领域,并且还将“循环”概念创造性的运用于产业,“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的循环中。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详解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详解(重定向自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 ,HSM)目录• 1 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 2 霍尔三维结构分析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又称霍尔的系统工程,后人与软系统方法论对比,称为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 ,HSM)。
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
它的出现,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样,就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七个时间阶段。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
优化、决策、实施七个逻辑步骤。
知识维列举需要运用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维结构体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对其中任一阶段和每一个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了分层次的树状体系。
下如图所示,霍尔三维结构是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
霍尔三维结构分析一、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七个步骤:1.明确问题由于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复杂,包含自然界和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而且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有时尚不清楚,如果是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问题,也难以用结构模型定量表示。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究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究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马健,唐学贵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四川南充637002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其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
脑肠互动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而脑肠互动异常可导致胃肠道感觉、运动和分泌失常,从而引起IBS发病。
脑肠互动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密切相关。
神经营养因子(NTFs)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分子,是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
其中,NGF、BDNF与IBS的发生关系密切,二者均可通过与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介导脑肠互动异常,从外周介导内脏超敏、参与中枢神经对疼痛增敏以及对精神心理调节等方面参与IBS的病理生理过程,两者作用机制有相似之处,但其介导途径又有所不同;而NT-3、NT-4与IBS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少,二者作为有可能参与IBS发病的NTFs,其作用途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脑肠互动;神经营养因子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1.022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1-0089-05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以及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1]。
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以及未定型四种类型[2]。
近年虽然对IBS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清楚。
脑肠互动是指中枢神经系统(CNS)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此调节机制失常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目前认为,IBS的发生与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激活、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动力异常、内脏超敏、精神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脑肠互动异常有关。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是指将人体的物理或生理特性和行为用于机器人控制的原理。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意味着将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表现为用于机器人控制的能力,这一原理基于对传统机械系统控制经验的研究,这些经验显示着借由人体控制系统能够提供较大的机械运动控制的灵敏度和精度。
例如,研究表明,当人体运动的控制者被认为是机器控制者时,它能够做出速度和加速度控制要求,而这些要求是Robot不能够提供的。
将人体运动控制系统作为Robot控制器确实极大改善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因此,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一直是机器人领域中一直在实现更高性能的研究方向。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将人体的运动控制反馈回Robot来增强Robot的行为控制能力。
它首先由运动控制的闭环系统所创建,而其中的信号处理是由生物神经网络完成的。
此外,当需要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来改变和修正Robot的行为模型时,它们可以使用运动控制的启发式反馈机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与控制系统和内置AI在改变Robot行为模型时提供的强大灵活性是不同的。
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检测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对Robot控制有影响的变量,自动调整Robot的行为模型,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和生物神经网络。
人体控制系统由运动感知器,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能够检测人体的运动和感知表现,将这些表现反馈给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将这些信号转换为可以控制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模型。
生物神经网络则是一种通过模仿神经系统的结构实现信号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并根据机器人的行为进行调整。
因此,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将人体的运动和感知表现系统作为机器人控制的核心参数,以提高机器人的灵敏度和行为控制能力。
研究表明,此原理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更自然,更灵活,更准确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加容易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因此在机器人控制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5-3 HMO(ws)

0 0 1 0 0 1 0 1
1 0
(4) 画出分子轨道 ψk 相应的能级 Ek 图,排布π电子;画出ψk 的图形。 (5) 计算休克尔物理量,作分子图。 (6) 根据上述结果讨论分子的性质,并对所得结果加以应用。
二 丁二烯的 HMO 法处理
1 A HMO treatment of butadiene
0 0 0
0 0 0 0
E 设:
Dn ( ) 为休克尔行列式, 展开行列式可解出能量 Ei (i=1,2,3…,n)。再将 0 E 代回方程,且利用归一 i 化条件能够定出各组系数 Cki,求得π轨道ψk 。
1 Dn ( ) 0 0
1
E 的一元 n 次代数方程,有n个解。
久期方程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其系数行列式等于零:
H 11 ES11 H 21 ES21 H n1 ESn1
H 12 ES12 H 22 ES22
H 1n ES1n
H 2 n ES2 n 0
H n 2 ESn 2 H nn ESnn
一 休克尔分子轨道方法
The Hückle MO Method
1. HMO 法的基本假定
●平面型有机共轭分子中,σ 键定域,与C核一起构成分子骨
架。每个 C 余下的一个垂直与平面的 p 轨道以肩并肩的型 式形成多中心离域 π 键。
●用 HMO法处理共轭分子结构时,假定:
(1) σ 电子与 π 电子的运动分离: π 电子在整个骨架中运动,可将 σ 键 和 π 键分开处理; (2) 共轭分子的性质主要由 π 电子状态决定。因此,HMO只处理 π 电子 的运动; (3) 单个 π 电子的运动状态用单电子波函数 k 描述,其 Schrö dinger 方程为: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命基111 陈俊青10111115摘要: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但是神经生长因子在临床应用上尚未成熟,它的诸多作用还是理论上的推测。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中国神话正文:1.概念[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略称NGF。
在将小鼠肉瘤180移植于3日龄鸡胚体壁时,与移植片连接的脊髓感觉神经节及交感神经节增大20%—40%,基于比克尔(E.D.Bueker,1948)的这一发现,科恩(S.Cohen,1954)等从小鼠肉瘤180和37中成功地分离出具有同一活性的核蛋白质,以后从蛇毒中分离出具有千倍活性(Cohen,R.Levi-Montalcini,1956)和从小鼠颚下腺分离出具有万倍活性的蛋白质(Cohen,1960),这种蛋白质被称为神经生长因子。
NGF含于马、猪的颚下腺和小鼠肉瘤、小鼠胚胎及成体的交感神经细胞、小鼠尿和唾液、鸡胚的多种器官和一切哺乳类的血清中。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NGF包含α、β、γ三个亚单位,活性区是β亚单位,由两个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与人体NGF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生物效应也无明显的种间特异性。
2.发现人与研究历程[2]、[6]2.1 1953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和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Cohen)发现并分离提纯出神经生长因子(NGF)。
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

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霍尔三维结构分为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时间维(七个阶段):(1)规划阶段:2011届大学生是在2015年1月份进行初试,2015年4月准备复试。
现在是2013年9月份,时间还虽很充裕,也是应该有点紧张感的。
所以提前做好计划,准备。
(2)设计阶段:①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选择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及专业。
②2013年10月-12月开始第一轮复习。
○32014年1月-2月,基础班所学知识(3)分析或研制阶段:①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及专业,全面了解所报考学校此专业所学课程,了解其考试内容,为以后的复习计划和复习内容做好充分准备,还有考虑是否报个辅导班。
②2013年10月-12月开始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③2014年1月-2月,这个时间是寒假假期时间,我们学校寒假时间很长,可以考虑腾出一部分时间留校学习,在此期间可以对之前基础班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巩固。
对于数学,还是进行题海战术,通过做大量题目进行巩固,而对于英语是个日积月累的科目,需要每天抽出时间来进行记忆复习。
④2014年3月-5月,开始第二轮复习,将数学和英语再进行系统复习第二遍,在复习过程中把重点难点详细的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冲刺复习时有重点可以看。
⑤2014年6月-7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此阶段做大量模拟题目,在做数学英语模拟题目的同时,开始政治科目,专业科目的复习,并准备暑期复习,强化提高阶段。
⑥2014年7月-8月,此时间段是我学校暑期假期时间,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作为《信号与系统》的开篇章节,是整个信号与系统学习的基础。
本章介绍了有关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给出几种典型的信号和系统的表现形式,讲述了各信号与系统的特点以及信号之间的运算和转换。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掌握:如何判断信号类型、不同信号之间的运算、信号的分解以及系统类型的判断。
一、信号概述
1.信号的概念及分类(见表1-1-1)
表1-1-1 信号的概念及分类
2.典型的连续信号(见表1-1-2)
表1-1-2 典型的信号及表示形式
3.信号的运算(见表1-1-3)
表1-1-3 信号的运算
4.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是信号与系统中最基础的两种信号,许多复杂信号皆可由二者或二者的线性组合表示。
具体见表1-1-4及表1-1-5。
(1)单位阶跃信号u(t)
表1-1-4 单位阶跃信号u(t)
(2)单位冲激信号δ(t)
表1-1-5 单位冲激信号δ(t)表示形式及性质
5.信号的分解
一个一般信号根据不同类型可分解为以下几种分量,具体见表1-1-6。
表1-1-6
信号的分解
二、系统1.系统概念及分类(见表1-1-7)
表1-1-7 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系统模型如下:
输入信号经过不同系统可得到不同输出信号,具体见表1-1-8。
表1-1-8 不同系统特性
1.2 课后习题详解
1-1 分别判断图1-2-1所示各波形是连续时间信号还是离散时间信号,若是离散时间信号是否为数字信号?
(a)
(b)
(c)
(d)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由交易指标原来的相关文章只有几篇,都在火线论坛上,现在搜了一下,除了一篇讲裸K级别的其他的都没有找到记录,说明这个交易指标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今天回顾他,是因为我弄懂了为啥他要用RSI,而不是KD……
大自由简单说,包括ema组及rsi组,但是和顾比有一些不一样,他没有分长短组。
简单说他的多空判断标准:均线一顺风展开,同时rsi 也是一顺风展开并且多空方向与均线相同时,此时顺均线方向开仓,当然最好开仓的位置在第一根K线收盘时,不要等趋势老了。
具体看下面的附图。
之前的erk2系统使用的是kd与均线配合,而不是rsi,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kd会产生钝化,由于erk2使用它的高低位(即大于80或小于20的位置)作为判断过滤,实际使用中就会遇到猛烈的趋势中找不到合理的KD回调(反弹)开仓位置,比如最近的eurusd的开始下跌的那段行情,他顺向钝化,而遇到较弱的趋势时,KD又会遇到连续交叉几次都走不出来的问题。
台湾那位写的双周期KD以及前段时间我推荐的另外一本国外的双周期KD交易系统中,都没有提到这两种问题以及他们的解决方法,反正我除了切换周期外没有想出有用的方法,但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来说,不固定交易周期可能就是灾难,只有很少的交易高手能把周期切换用的顺溜。
所以当我无意中又把大自由想一遍时,才发现他用rsi组的好处,就是当rsi顺均线方向发散时,就是一个趋势可能展开了,而且不用考虑rsi所在的水平位置。
另外最重要的是,利用的是发散而不仅仅是交
叉本身,这一点可以参考顾比均线组或者瀑布线来理解。
原来没有弄明白这点是因为在初期的erk指标中,我只使用了2个rsi配合,大家可以看图,2个rsi交叉和3个以上的rsi发散的位置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一点与3条以上的均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对应K线图,发散位置基本是K震荡区间突破的位置,而且对应小区域斜趋势线突破,而不是简单的N字高低点突破,这就可以替代KD完成回调反弹开仓,而不是突破开仓。
好了,早饭去,空了继续。
补图:
注意,均线和rsi发散时,必须是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也就是如果仅仅短期均线或rsi穿越均线组或rsi组是不能作为开仓信号的。
简单的复盘一下,由于行情拐头第一次信号时,止损多数比较大,所以第一次有效开仓信号一般在行情转向后第一次回调反弹结束后。
下面是今天的开仓位置以及之前的一个不符合开仓条件的位置示例,前一个位置的均线没有完全顺向排列:
另外注意的是,在这里不考虑背离开仓以及rsi的极值区域问题。
9.29 补充:使用这个系统时,均线组最好处于发散且倾斜向上(下)状态,即处于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并且如果在趋势刚刚开始不久就更好了。
如果均线组处于收缩状态,K线来回穿过均线组,这表明处于震荡中,这时最好利用震荡区间突破来做单。
比较详细的说明大家可以参考老展的文章。
老展外保博文汇集.zip(51.4 KB, 下载次数: 22, 售价: 2 金钱)
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只用10/20/30ema反应会更快,在中短线交易中也许更好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交易品种需要固定到1/2个,因为对于大多数交易者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同时交易多个品种,而这种趋势跟踪的交易系统,是没有好的办法提前预判多个品种中应该做哪一个,这在很多波段操作的书中都提及过。
2015.10.5 补充。
前个周末我结合一本新书《交易策略》 [美]贝伊思,书中讲解双均线加K线震荡区如何移动止盈时,受到启发。
其实大自由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多条均线(3或3条以上)来区分震荡和趋势区间,两条均线只有多空,没有这个功能。
如果我们在趋势开始时开仓,趋势转向时平仓就可以了,至于开仓,只要在趋势初期,用突破还是用回调反弹都可以,不是重点。
上图就是英镑的小时图,隐藏了K线,光看均线组的话,趋势一目了然。
下图是英镑下跌开始时的两种方法的可能开仓位置。
开完仓后,去掉其他的指标和K线,等着均线组自己慢慢走趋势吧,越远越好。
2015.10.6 继续更新。
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如果要使用RSI组或者KD配合寻找开仓位置,必须是在三条均线顺序排开的情况,比如在下跌行情中,有60>20>10和60>10>20两种情况,前一种属于趋势,后一种属于趋势中的震荡,有可能震荡结束后继续回到原来的趋势中,也有可能借此就拐头向上,所以当出现震荡时,不考虑开仓。
2、交易中只看当前操作周期,不看更小或者更大周期。
3、趋势拐点后首次开仓位置的止损可能比较大,此时等回调反弹。
趋势过程中,10和20ema顺向交叉点也是开仓点。
但是要注意,不论用哪种方法开仓,最好都集中在趋势刚开始时,趋势走出一段后最好只持有不动,越到后期的开仓点止损的可能越大。
2015年10月21日做了一段时间了,对系统的了解更深入,操作平稳些了。
突然发现这种用法,克罗早就在用,他用10、20和50均线,只不过没有用rsi……又发现了一个别人早发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