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
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
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
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
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
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
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
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
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
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金融也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农村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其中包括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金融机构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1. 金融服务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着“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两次”的情况。
由于农村金融资源匮乏,农村居民在办理金融业务时需要频繁往返于城市和农村,增加了时间成本和金融成本。
特别是在返乡创业、务农经营等方面,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是也受到了金融服务不足的困扰。
2. 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目前,农村金融产品主要以贷款、储蓄等传统金融产品为主,金融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
由于农村居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些传统金融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这非常阻碍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 金融机构不完善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不广,金融服务能力有限。
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于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无法提供有效支持。
甚至一些偏远地区,连基本的金融服务都难以覆盖。
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困境,需要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可以通过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的困境,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可以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特点的金融产品,比如小额信贷、农业保险、金融理财产品等,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4. 加强金融监管为了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信誉度,以有效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往往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充足的贷款和信贷服务。
2. 贷款难度大:由于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相对较差,农民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导致资金流动不畅,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
3. 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需求:现有的金融产品往往不适应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无法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
4. 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便捷且高效的金融服务。
对策建议:
1. 建立农村金融发展基金: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2.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信用评估,提高信用环境,使农民更容易获得贷款。
3.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研发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包括农业保险、农村小额贷款等,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
4. 加强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
5.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和服务,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 金 融发展 存在 的 问题
( 一) 农村金融总量不足 , 导致农村 和农业投 资严重不足
金融是现代经 济社会 发展的核心 , 对区域经济发展有 着 至关重要 的作用 。但从 黑龙江省各县 的情况来 看 , 存 款总量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0 5
作者简介 : 郭建 国( 1 9 6 0 一 ) , 男, 黑龙江哈 尔滨人 , 副教授 , 从 事货 币理论与政策研 究; 李琦( 1 9 8 9 一 ) , 女, 黑龙 江大庆人 , 硕士
研 究生 。 从 事货 币 理 论与政 策研 究。
2 0 1 4 年 第 2期
经 济研 究导 刊
E C0N0MI C RE S E ARCH GUI DE
No . 2, 2 01 4
总第 2 2 0 期
S e ia r l No . 2 2 0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郭建 国 , 李 琦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哈尔滨 1 5 0 0 2 8 )
村金融 市场缺乏活力 。随着农 民生活观念的改变 , 他们 的理 财意识逐渐 加强 , 对金融产 品 的需求 更加多元 化 , 但 由于受 到 自身文化水平及生 活环境 的限制 , 所 以需要金融 机构 提供 理财 、 咨询等现代化金融服务 。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出 口的重要基地 , 农业十分发达 , 近些 年来现代金融服务发展较快 , 如今现代化大农业 的发展也带 来 了很 多 的现代化 发展 方式 , 对金 融服 务范 围要求 更加 详
( 三) 金 融产 品单一 , 金融创新意识较弱 我 国金融市场 尚处 于发展 阶段 , 金融产 品品种及数 量均
与发达 国家 还有相 当大 的差 距 ,而农 村金融产 品就更加 匮
农村金融的缺点与改善思考

农村金融的缺点与改善思考
农村金融存在以下缺点:
1. 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分布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服
务的覆盖,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和服务。
2. 财务信息不透明:由于农村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家庭经营、小农户等非正规经济组织,其财务信息不够规范和透明,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导致难以
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3. 风险管理不完善:农村金融面临各种风险,如农作物种植的自然风险、市场价格的
波动风险等。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和
手段来应对这些风险。
为改善农村金融,可以考虑以下思路:
1. 加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
构数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2. 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和透明度: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村财务信息平台,推动农村企业
和农民将经营数据纳入统一的财务报告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3. 开发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引入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
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担保、农村小额贷款等,来应对农村风险,提供更加丰富和有
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4. 增加金融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
意识和理财能力,增强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金融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提供更加广泛、便捷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透明度,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参与度。
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缺乏、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困境,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1.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居民多是传统农户,其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估体系较为薄弱。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确定性大,农村金融机构在向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增加了借贷成本和借贷风险。
2.金融服务缺乏相比城市地区的金融服务,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薄弱,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覆盖面不广,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融资渠道狭窄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主要依靠传统的银行贷款和信用合作社贷款。
机构融资缺乏,导致农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农村企业的发展。
加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信用监管成本和金融服务成本。
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因地制宜地推出符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加大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拓宽其融资渠道。
加强金融扶贫,通过政府扶持、银行贷款、保险补贴等方式,提供更多融资支持给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民。
4.加强金融科技支持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的深度融合,发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作用,提高金融普惠性和可及性。
推动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村金融,促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5.提高金融监管力度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即为粮食收购及储备提供信贷支持 ;农行从 域 金 融 服 务 m 现 “ 层 ” 。二 是 农 村 金 展 严 重 不 匹 配 。 断
19年开 始 ,逐 步撤 农入城 ,非 农 顷向显 融 功 能 不 完 善 ,难 以 满 足 农 村 发 展 多 元 97
融资渠道狭窄 ,农村金融资金投放增长 比
需 要 比较 ,仍 然 存 在诸 多矛 盾 和 问题 。主 水 机 ” 。据 统 计 , 国有 商业 银 行 资 金 大量
要表现在 :
绥化 市农村 金融服 务现状
从 绥 化市 农 村 金 融 服 务情 况 看 ,虽有
存 ,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各类保险和基
( )农 村 金 融 布 局 不 合 理 ,市 场 金 业 务 不断 向农 村 拓 展 ,使 农 村 资 金 大量 一
现突出 ;邮政储蓄改革刚刚起步 , “ 抽水 化 需求 。农村 信用 社投 放农村 的贷款 逐 机”效应仍很明显;农村信用社依靠政策支 年 扩 大 ,投 放 力 度 逐 年 增 强 ,但 由 于 历
持 力撑 “ 三农 ” ,近 年来 ,通过 深化 改革 ,
服 务 的矛 盾 和 『 题 ,笔 转换 机制 ,已成 为农村 金 融 的重 要力量 ,其 满 足 种 养 业 简 单 再 生 产 需 要 ,难 以 独 立 口 】
农村经济水平低 ,优 良信贷载体 少,贷款
素制约,农村金融支持经济的整体功能 目 前 与 农 村 金 融 需 求 呈 逆 向操 作 。 同 有 银 行 成本高 ,使 商业银行望而驻足 ,导致农村 按 照 商业化 运作 要求 撤并 网点 ,导致 县 信贷市场不完善 ,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
( )农 村 信 贷 资 金 需 求 敞 口 大 ,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2023-11-03•引言•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及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对策及建议目录•农村金融机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和方法02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及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资金不足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限制了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服务效率低下,客户体验不佳。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仍存在缺陷,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创新能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难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使得其难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增加了业务风险和不良贷款率。
服务定位不准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定位不够准确,往往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客户流失和服务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推动其发展和创新。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使得其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03农村金融机构对策及建议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化,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利,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ss n t r a i .I e m o u d r m t e s p l y t m , s t n u n tt t n a d t e q a i f fn n i l e v c s t e a t l f f n s fo h u py s se e t g p i siu i s n h u l y o i a c a s r i e , h ri e i o t c
单 一 的情 况 , 村 信 用 社一 般 只 开办 存 、 农 贷款 两 种业 务 , 、 、 、 四家 商 业银 行 在 县域 开 办 的业 务 品 工 农 中 建
种 分别 只 占规 定可 办 理 业 务 品种 的 8 %、 3 6 % 、 3 6 %、7
3 %。 9
然而 , 年来 由于 国有 商业 银 行逐 步 收缩农 村业 务 网 近
点 , 的甚 至 退 出农 村地 区 , 村 信 用 合作 社 经 营 困 有 农 难, 造成 农 民贷款 难 、 村 信贷 投 入 不 足等 问题 的 出 农
现 , 约 了黑龙 江省农 村经 济 的顺 利发 展 , 制 因此 , 快 加
3农 村金 融供 给 不足 .
一
农村 金融体制改 革 , 完善 农村金融 服务体 系 , 是促 进农
Co n e m e s r s u tr a u e
WANG o rn W ANG J— e g Gu — o g。 i h n
( ol eo c n mi n n g me t ote s A r utr lU ies y Habn 1 0 3 , hn ) C l g fE o o c a d Ma a e n, r at g i l a nvri , ri 5 0 0 C ia e s N h c u t
国经济 现代 化 进 程 与社 会稳 定 的核 心 命题 。2 世 纪 0 9 年 代 中期 以 来 , 着 农 村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步 伐 的 加 0 随
快 , 资金需求呈 现 出逐步 扩张 的趋 势 , 龙江省作 为 其 黑
一
个 农 业大 省 , 农 村 金融 服 务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对
进 程 的不 断深 入 ,三农 ” “ 问题 已成 为从根 本上 推动 中
信用 社等 正规 的农 村金 融服 务 机构 , 体系 之外 的 民 但 间借贷 欠缺活力 , 全省农 村金融 机构总体 数量较 少 , 与 发达地 区相 比存在 较大差距 。
2业 务 品种 少 . 黑 龙江省农 村银行 业金 融机构普 遍存 在业务 品种
A sr c : ho g nn il evc si ua ra fHe o gin rvn eb s n ls ftef a ca sriesse o b ta tT ru hf a ca rie nrrlae so i nj gP oic a i a ayi o h n n il evc ytm fr i s l a c s i
ga u l asd smed v lpn 0 nemes rst rfr n mpoe ter rlf a ca evc ytm o elnj n rd al rie o eeo igc u tr aue o eom a d i rv h ua i n ilsri ss fH i gi g y n e e o a
多 镶 强
黑龙江省农村金 融服 务体 系存在 问题及 其对策
王 国荣 ,王 吉 恒
( 东北农 业大学 经济 管理学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3 ) 50 0
摘 要 : 章通过对 黑龙 江省农村 金融服 务 情况 的基 本 分析 , 文 金融服 务 体 系现存 问题 的透视 及成 因探 究 , 在总 结农村金 融发展 经验基础上 , 资金供给 、 构体 系设 置 、 融服务 品质等 方面 , 出 了改革和 完善 黑龙 江省农村 金融服务 体 系的发展 对策。 从 机 金 提
村经 济发展 的重要 基础…。现 阶段迫切 要求进 一 步营 造公平 的农村竞 争环境 , 适应农村 经济发展 需要 , 符合 我 国国情 , 黑龙江 省省情 , 遵循金 融 自身规 律运行 的农 村金融服 务体系 。
一
是 在 总量 上无 法满 足农 民生产 、 活 的资 金需 生
Pr v nc o i e.
Ke r sHelnja gP oic ; ua f a c evc ytm;d v lpn o nemes rs ywod : i gin rvn e rrl n n esriesse o i eeo igcu tr aue
随着 中 国市场 经济体 制改革 和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
t e e i t g p o l ms o e s e t e a d t e c u e , s mma ie p t e e p re c n t e d v l p n f r r l fn n i l h xsi rb e fp rp ci n h a s s n v u rz d u h x e i n e i h e e o me t o u a a c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