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及建议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及建议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失等问题。
然而,乡村振兴需要资金和金融支持,特别是在农村金融领域,目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探讨当前乡村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乡村金融存在的问题1. 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较少,且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外部资金需求,农村金融市场需扩大,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和发展。
2. 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除规模问题外,还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专业化和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3. 缺乏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机制传统的金融机制多采用以贷款为主的方式,缺乏以资本为纽带的更多投资机制。
这导致了传统农业生产中投资、发展机制单一化,难以支持更多的发展类型和更多的开放形式。
二、建议1. 建立符合农村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和发展需求,提供符合不同农业、乡村发展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针对乡村旅游和乡村垃圾处理等新兴产业,金融机构需要提供灵活的融资方案和专业的咨询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2.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例如,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防止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保障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
3. 完善农村投资机制,推广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在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还需要完善农村投资机制,推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例如,采用股份制和合作社制等多种形式,将资金和农民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投资回报率,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4. 加强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为了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应该注重培养农村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角色不容忽视。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社是 为农业 、 农 民和农 村经济发展提供 金融服务 的合作性 金融机构 , 信 用社成
程度 上阻碍了农业银行在支农方面 的发展 。 3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 的问题
建设 和农业综合 开发贷款等商业 险信贷业务 。目前 中国
农业 发展银 行 已成 为我 国农村 经济发 展 中不可缺 少 的
重要力量 。
由于农 业发展银行是涉农政策 性银行 , 保本 微利 的
中国邮政储 蓄银行 。 1 9 8 6 年 国务院恢 复邮政部 门代
融 服务 体 系的 思考
姚 骞
摘要: 经过多年 的改革 , 我 国已初 步形成 了多元化 、 竞争性 的农村 金融服务 体系 , 农村 金融 服务水平不 断提高 , 农村金融业务不 断创新 。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 制改革 、 建立和完善适应我 国国情 的农村金融服务体 系是 推动 我 国农村 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保证 。本文通过对 我 国农 村金融服务体 系现状 的介绍 , 结合我 国 目前农村金 融服务 体 系存在 的问题 , 对完善我 国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提 出了几点建议 。
立5 0 多年来 , 历经 多次 改革 目前 已成为服务 “ 三农 ” 的主 力军和我 国农村金融服务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0 0 3 年
企业 和行业 管理机构双重属性 ,是政企合一 的产 物 , 违 背 了市场经济倡导政企分开 的运 行规则 ; 从股权 与控制 权来 看 , 省级联社与下级联社 的股权关系是信 用社之 间 是 自下而上 的持股关 系 , 而控制权 是信用社之 间 自上而 下的控制 , 这种制度设计与市 场经济条件 下的股权与控 制权 的配置相违背 。在产权 制度方面 , 很 多地方的农村
对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与思考

对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与思考1.引言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其中农民信贷难、资金供需不足成为妨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
李琨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从农村金融市场看,农村金融需求量不断地增加,然而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速度却没有跟上农村金融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农村资金外流形势严峻,且资金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单一,服务滞后;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管制严格,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因此,构建和完善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迫在眉睫,它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力度的基础,是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有力保障。
2.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及地位2.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主体 --------- 农信社在我国,对农村信用社全面的长期粮油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是对农村国家政策补助的主要发放工作,是最普遍分布于所有农村分支机构中的,这保障了我国银行业机构的业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据统计,目前,农村关联信贷的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占全国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3以上,农民信贷约占78%,并在农业金融空白乡镇具有98.4%和67.7%的资金覆盖率和服务覆盖面等任务。
我国某些地区农村商业银行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宝贵经验。
其一,发展农业金融事业,就应该一直坚持以金融服务于“三农”为宗旨,致力于广大的农业领域。
其二,下沉金融服务重心,理解和把握村民的真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银行,并且推出符合农家“共赢”意识的理财品种。
其三,转变操作思维和方式,由过去等待农家们主动洽谈投资,变成了现在直接和农家们联系,以防止因消息与投资信息的不对称而没能很好协调的失败情况。
其四,全面良好的售后服务。
通过拓宽站点的业务范围,通过简易的营业网点、固定业务、提供金融便捷店、小额支付等便民站点及其他业务才能真实地走近乡村。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金融监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为了有效监管和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金融监管的角度展开回答。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包容度,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可以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广,可获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有限。
其次,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内部协调不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金融资源的配置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投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其次,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其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此外,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内部的协作机制,加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
四、金融监管的意义和必要性金融监管对于保障金融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监管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金融监管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农村金融的安全稳定。
其次,金融监管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五、金融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监管体系相对薄弱,监管层级和监管职责不明确。
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逐 步建 立 和 改革 重点 总 体 上值得 肯定 . 做 法 给 我 们 带 来 很 多 启 示 与 思 考 .值 得
它 从 本 质 上 改 变 了 我 国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一 直 以来 的功能 不清 、 利益 冲突 、 机 构 单 一 的 复 杂 局 面
二、 我 国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体 系 面 临 的 突
用社等 金融 机 构承担 了全 国 9 8 . 4 %的 乡 外 国 与 我 国 历 史 背 景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和
镇 金 融服 务和 6 7 . 7 %的 乡镇 金 融 机 构 覆 政 治制 度 迥异 , 但 在 惠农 、 支农 、 兴农 等
■
王
盖 任务 。 实践表 明 . 农 村 金 融 服 务体 系 的 方 面 还 存 在 着 很 多 共 同 之 处 . 一 些 经 验
财税金融
行 资 金 来 源 和 业 务 范 围 : 五 是 发 展 期 发 展新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 积 极 引 导 农 村 金
融服 务产品创新 、 科 学 完 善农 村 金 融 分 类 监 管 体 制等 重 要 措 施 。 改革, 逐渐 形成 了以政策 性 、 商 业 性 和 合 ( 三) 供 需种类单一 . 农 村 信 贷 市 场 拓
是政 策 性 金 融 与 商 业 性 金 融 的 功
广度需进一步提 高 ( 2 0 0 6年 至 今 ) ,银 监 会 提 出 了 大 力 培 育 展 的 深 度 、
一
能混 淆. 扰 乱 了金 融市 场秩 序 . 既 降 低 了 商业性金融机构 的效 用. 又提 高 了 政 策 性 范 围 虽 已突 破 粮 棉 油 收 购 等领 域 . 但 在 支
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思考摘要: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金融服务在农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本文主要通过几个部分来充实这一话题,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开始研究,接下来阐述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形式,第三部分是重点部分,剖析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三农”问题一直都被中共中央所重视,这个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
金融一直都在支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指引着经济的前进方向。
“三农”与金融密不可分,金融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缺少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着很多问题,落后的金融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因此,我们说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金融服务体系是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其中融资主体、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体系以及资金价格形成机制等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涵也有以上几个部分。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总体金融服务体系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但要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反映出农村金融具有的特殊性,而且它要促进国家实现对农业经济的保护、支持和发展这些目标。
要想构建这样一个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就要建设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当今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旨在于让广大村民们都可以和城市里的人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农村可以稳定的发展,那么也会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实现小康代表着全国人民实现小康。
农村金融的缺点与改善思考

农村金融的缺点与改善思考
农村金融存在以下缺点:
1. 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分布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服
务的覆盖,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和服务。
2. 财务信息不透明:由于农村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家庭经营、小农户等非正规经济组织,其财务信息不够规范和透明,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导致难以
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3. 风险管理不完善:农村金融面临各种风险,如农作物种植的自然风险、市场价格的
波动风险等。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和
手段来应对这些风险。
为改善农村金融,可以考虑以下思路:
1. 加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
构数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2. 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和透明度: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村财务信息平台,推动农村企业
和农民将经营数据纳入统一的财务报告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3. 开发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引入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
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担保、农村小额贷款等,来应对农村风险,提供更加丰富和有
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4. 增加金融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
意识和理财能力,增强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金融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提供更加广泛、便捷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透明度,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参与度。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哪些不足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哪些不足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相对较窄。
尽管近年来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网点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有许多偏远农村地区难以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
一些小村庄甚至没有银行网点或自助取款设备,农民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前往较远的乡镇或县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种类也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储蓄和贷款业务,对于保险、理财、支付结算等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经济规模较小,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覆盖成本,金融机构往往会提高贷款利率或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这增加了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融资负担。
此外,农村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估和管理难度较大,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可能会对贷款审批设置较为严格的条件,导致部分有资金需求的农民和农村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再者,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大多是基于传统的信贷模式设计,缺乏针对农村特点和需求的创新性产品。
例如,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林权、农业设施等资产难以作为有效的抵押物获得贷款,这限制了农村资源的资本化和金融化。
而且,对于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获取农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状况,导致信用评估难度较大。
部分农民和农村企业缺乏信用意识,存在违约行为,这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
此外,农村地区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担保机构和担保方式,使得农民和农村企业在贷款时面临担保难的问题。
农村金融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摘要】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
目前,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村金融得到发展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并未真正、彻底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趋势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大力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农村经济The Thinking of Perfecting the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pgrade of the rural economics industry and pressing for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distempered development of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nd system reform lag become grievous fetters, which cumber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ics.At present, the rural financial has got a certain extent, 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at the same time, the existing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can’t satisfy the rural financial needs really or full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China's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nd the arisen problem, I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consummate the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to develop the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offer some valuable reference.Key words: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Finance institution Rural economic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完善的必要性 (1)(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1)(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3)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4)(一)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介绍 (4)(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经验借鉴 (4)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 (5)(二)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力不从心 (5)(三)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 (6)(四)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6)(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7)(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7)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7)(一)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8)(二)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8)(三)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8)(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经济保障机制,创新农业保险品种 (8)(五)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9)(六)加强农村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渐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村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其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却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
因此,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就显得十分急需和迫切。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完善的必要性(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
尤其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出现良好势头、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能力增强,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形成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或网点主要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
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
其他形式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典当行等。
截止2008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为5275家,从业人员数为687789人。
其中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数为4965家,从业人员583767人;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为22家,从业人员38526人;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机构数为163家,从业人员63770人;村镇银行法人机构数为91家,从业人员1629人;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数为6家,从业人员45人;农村资金互助社法人机构数为10家,从业人员52人。
2.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表一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比例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由表一可得,2008年末,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0.1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6.2%,比2004、2005、 2006和2007年末分别增加4.37万亿、3.36万亿、2.12万亿和1.01万亿元。
分地区看,西南、中部地区县域存款增长较快,2008年西南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5.6%。
2009年末,全国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9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65.8%,比上年增加6386亿元,增幅26%。
其中农户贷款16416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16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081亿元和1406亿元。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二)表二农合机构涉农贷款的分布情况(2009年末)数据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3.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2008年末,全国三大农村金融机构(即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税后利润总额为395.9亿元,比2007年增长105.2亿元,增加了36.2%。
(见表三)表三三大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表(2008年末)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调查,由表四可看出,2008年末,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05、2006和2007年分别下降了9.0、6.2和3.2个百分点。
其中,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05、2006和2007年分别下降了3.7、2.6和0.4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27.9、25.9和17.9个百分点;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12.1、3.4和1.4个百分点。
表四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近年来,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了四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有力提高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增长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开创了农村改革建设的新局面。
但是,尽管国家提出了很多有利农业发展的政策信息,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仍然不够乐观。
农产品销售不顺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差距持续加大。
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制约:劳动力制约、科技力量制约、还有至关重要的资金投入制约。
现代农业需要各方面的高投入,光靠农民自身的积累是难以迅速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调整的,所以就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来加强分散资金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
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经过改革,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分别设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类金融机构,少数经济发达地方还包括地区性商业银行延伸的机构和网点等。
这种金融服务体系的设立和改革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功能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发展方向还是很合理的。
但是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虽然功能合理,种类齐全,但却缺少了层次性,引发矛盾冲突多,内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现萎缩,这些都有可能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方针的提出,已经大大激发“三农”领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各地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而又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解决现阶段农村金融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一)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介绍1.德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德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政策性和合作性的金融机构。
德国政府设立了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地产抵押银行、地租银行、农业中央银行、土地信用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协会等,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政府辅助发展农业的责任。
德国的信用合作体系呈金字塔式,自下而上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层合作银行,直接从事信用合作服务;第二层次是地区性合作银行,它可以向基层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和结算服务以及短期的融资服务,可以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第三层次是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它是全国金融组织的中央协调机关,提供调剂资金融通、为地区合作银行提供全国性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开发新的银行产品、证券、保险、租赁、国际业务、为基层行和地区行无力解决的业务提供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