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活动:降落伞比赛》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降落伞的原理、设计制作降落伞、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原理,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制作方法,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包括降落伞材料、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讲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根据实验要求制作降落伞,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降落伞设计对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5. 降落伞改进: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如何改进降落伞的设计,提高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6.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改进后的降落伞,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稳定性奖等。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比赛1. 降落伞原理2. 影响因素3. 降落伞制作4. 实验操作5. 数据分析6. 降落伞改进7. 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列举两个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降落伞设计对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4. 提出一种改进降落伞设计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人的下落速度,使人安全着陆。

2. 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降落伞的大小、形状、材料等。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三节“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降落伞的原理、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原理,理解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原理、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2.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降落伞设计图纸、降落伞制作材料、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降落伞的原理和设计。

2. 知识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原理,讲解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降落伞,教师巡回指导。

4. 测试与改进:学生进行降落伞测试,记录数据,根据结果进行改进。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比赛1. 降落伞原理2. 降落伞设计3. 降落伞制作4. 降落伞测试与改进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原理和设计过程。

2. 请介绍你制作的降落伞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

3. 根据你的降落伞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1. 降落伞的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落。

设计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形状和尺寸、计算降落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我的降落伞设计理念是注重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制作方法是先制作降落伞的骨架,然后覆盖上合适的材料,进行测试和改进。

3. 根据测试结果,我提出的改进意见是增加降落伞的面积,以提高空气阻力,增加稳定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降落伞原理和设计过程的理解。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2. 降落伞的设计:介绍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如面积、形状、材料等,以及如何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降落伞的制作:介绍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在降落伞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设计要素,能够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针线等。

学具:纸张、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降落伞的制作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落伞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制作经验。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重力降落伞设计:面积、形状、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选择、剪裁、缝合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降落伞的设计要素。

3. 请描述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降。

2. 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包括面积、形状、材料等。

3. 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等奖(教案)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等奖(教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学探究的根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根本原理。

3.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4.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根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1.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根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培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播放设备、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精彩的跳伞表演〔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课件展示:“通知〞〔学生兴致倍增〕。

明天我们就要举行一场降落伞比赛,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二、新课教学1、说明: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根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根本技巧。

按教科书中详细表达的的几个要素。

逐项分析这个活动中涉及探究活动的全部要素。

〔1〕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对话〕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有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和伞面的面积。

〔5〕评价、分析论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6〕讨论交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注意:讨论交流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环节出现。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降落伞比赛》教案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降落伞比赛》教案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降落伞比赛》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我为孩子们设计的一堂有趣的降落伞比赛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堂课程时,我采用了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和测试降落伞,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个活动的思路是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发现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降落伞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等。

2. 学具:降落伞制作材料、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片,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向他们介绍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重点介绍降落伞的形状、材料和比例。

3. 制作:让孩子们分组制作降落伞,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

4. 测试:让孩子们将自己的降落伞放飞,观察其性能,然后讨论降落伞的优缺点。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动手制作降落伞和团队协作。

2. 活动难点: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降落伞的制作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降落伞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更大的降落伞,并观察其性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 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的活动,掌握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空气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3. 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深入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如电子秤、计时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降落伞模型、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思考降落伞的设计对下落速度的影响;2. 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空气阻力;3. 分组进行降落伞比赛,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下落速度;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5. 讲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让学生理解下落过程中能量的转化;6. 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原理;2. 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分析降落伞比赛过程中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解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并给出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高效的降落伞,提高下落速度;或者探讨其他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如降落伞的材料、形状等。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与降落伞相关的力学基础知识,如重力、空气阻力等。因此,他们在知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端正。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实验操作存在恐惧心理,害怕面对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缺乏自律性,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和操作降落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降落伞相关的研究和案例,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降落伞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降落伞的奥秘。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此部分内容涵盖了降落伞的设计原理、空气阻力的概念以及重力与浮力的平衡等物理知识。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的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降落伞面积和重力对下降速度的影响机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降落伞模型、计时器、测量尺。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在空中下降的速度,引发学生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面积和重力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4. 数据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5. 结果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6. 例题讲解:讲解与降落伞比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降落伞面积下降速度重力下降速度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降落伞面积越大,下降速度越慢。

2.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重力越大,下降速度越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学目标】1、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中,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了解探究中测量的一些基本技能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精神。

【准备器材】伞布、手工剪、细线、米尺、卷尺、塑料板尺、秒表、小石块等。

【活动内容】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首先按小组设计制作好本组的降落伞,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研究是否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要求:保持降落伞的其他条件不变,将伞面分别做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做好后让他们从同一高度下落,记录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比较三种伞哪个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2、研究是否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要求: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伞面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出每次伞面的面积,然后将做好的降落伞从同一高度下落,记录每种情况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然后比较。

3、研究是否与降落伞的伞绳有关?
要求: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伞绳的长短,然后让降落伞从同一高度下落,记录每次空中停留的时间,然后比较长短。

4、研究是否与伞面的材料有关?
要求: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换用不同材料的伞布,记录每次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然后比较长短。

【讨论交流】比赛结束后,要组织同学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