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陕飞一中 贾仙莹---《搜索技巧》

合集下载

《搜索网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陕飞二中 王文哲

《搜索网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陕飞二中 王文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章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第一节搜索网站》教学设计汉中市陕飞二中王文哲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初中一年级学科:信息技术课时:1课时二、教学课题《搜索网站》三、教材分析教材采用的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三章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中的第一节内容《搜索网站》。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初识Internet》和《网上浏览》两部分内容,对于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上网的基本方法已经有所掌握,作为本节内容是在原有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来完成特定网站的搜索的,是原来基础的提高。

因此本节课的课堂设置要让学生成为任务的主体,让学生亲自感受搜索的乐趣。

四、教学方法大多信息技术课都是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掌握,然后教师再布置以任务完成巩固学习效果为主。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出以任务,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完成任务,教师就会给予肯定,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对知识归纳总结,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到的搜索引擎;(2)掌握Baidu和Google进行网站搜索的基本方法;(3)掌握Baidu和Google中按专题目录搜索的基本方法;(4)了解目前一些其它的搜索网站;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利用两种目前最常用的搜索网站进行任务的完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总的实际来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学有所用。

通过课堂中的小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5、比较Baidu和Google的区别。

Baidu 和Google 的区别教师提问:请问Baidu和Google在搜索上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让学生完成次任务,并分组选代表来回答。

立足阅读能力培养,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

立足阅读能力培养,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

立足阅读能力培养,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发布时间:2021-05-13T10:58:08.0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作者:赵琳艳[导读] 目前,在国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教育事业走上了全新改革的道路,赵琳艳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四中 715400摘要:目前,在国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教育事业走上了全新改革的道路,有效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所提高。

本文则是结合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现状,深入探讨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主要目的就是真正的在最新的教育视角下,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社会中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前言:近年来,国家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提升,所以教师的教育工作肩负重任,本文就是以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情况为核心,主要目的就是找到最佳的课堂教育方法,完善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创造的水平,在最佳的环境和状态下,为学生的未来良好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都是激发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动力,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在阅读的学习阶段培养自身的优秀阅读能力。

其中造成这一情况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相对比较低下,因为传统的英语阅读过程相对比较乏味,再加上学生在参与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处于一个长期训练的阶段和状态,无法在具有趣味性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的形式更是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够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而不得已的阅读。

在最新的环境中,想要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需要从阅读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深层次的改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升。

做单选题要避开干扰

做单选题要避开干扰

做单选题要避开干扰
王福增
【期刊名称】《考试(新英语)》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解析:A、B项干扰性强。

正确答案为D项,本题意在考查定语从句的结构组成。

此时从句既缺宾语又缺主语且宾语替代词省略。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王福增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陕飞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4
【相关文献】
1.2010年高考英语单选题的命题干扰方式及应对策略 [J], 庞艳
2.排除“陷阱”干扰,攻破英语单选题 [J], 陈敏
3.单选题干扰点解题指导 [J], 王宇;辛林
4.PowerPoint助我做单选题 [J], 宋志明
5.排除“陷阱”干扰,攻破英语单选题 [J], 陈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突出有效阅读 学好高中英语

突出有效阅读 学好高中英语

突出有效阅读学好高中英语发表时间:2011-05-10T13:14:04.860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贾叶丽[导读] 英语的知识点一定要在平时的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对于学习的内容要梳理出一套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

贾叶丽(宝鸡市岐山高级中学陕西宝鸡722400)【摘要】英语的知识点一定要在平时的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对于学习的内容要梳理出一套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

此外,还要把阅读与写作整合起来,坚持要求学生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方式。

将阅读与写作、口头表达、视听、翻译等语言技能相结合,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英语阅读对学生语言学习多方面的促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整合;语感思维;辨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悦”读英语学习要把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与判断能力结合起来的有效方法,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牵制。

在学习中,把各种英语技能训练有效地结合,可以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英语成绩的提高进步与学习时间的投入及用功刻苦程度成正比关系。

在数年的教学当中,我渐渐总结出一整套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学好高中英语,应做到“四勤”与“四多”。

1.“四勤”1.1 勤背诵。

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地运用一些正、反对比,相似词对比方式加以记忆。

常练是产生悟性的关键。

将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背诵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要大声正确流畅地朗读,读正确比背诵更重要,注意克服急躁情绪,不能一时没见成效就烦了。

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来,此外还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只要坚持下去最终能见效果。

(柏雪梅2009)背诵内容有长有短,句子有简单有复杂,学生有好有差,面对这些差异,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高中英语的词汇记忆应达到纯熟,词汇是构成英语的最基本要素,假如学习英语不记忆词汇,就犹如一栋大厦而没有砖块一样。

汉中市陕飞一中中华诵 经典诵读行动工作总结

汉中市陕飞一中中华诵 经典诵读行动工作总结

汉中市陕飞一中“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2010年开展试点学校创建活动起,我校就积极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着手落实“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相关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逐步在全校学生中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经典诵读活动极大的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们现在很喜欢吟诵古代经典。

现在,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气氛浓厚,诵读热情日益高涨,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

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

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背经典的综合能力。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深入挖掘和大力传播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诵读中开拓视野,在诵读中享受生活,在诵读中感悟人生。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晨会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中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的益处。

巧用微课,助力语文阅读教学

巧用微课,助力语文阅读教学

巧用微课,助力语文阅读教学
范丽霞
【期刊名称】《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年(卷),期】2024()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微课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它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教学资源,通常时长在5至10分钟,内容聚焦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炼、形式多样的特点。

因此,微课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微课作为导入、讲解、拓展等环节的有效工具,凸显其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范丽霞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华燕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巧用微课技术助力高效课堂——谈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阅读全面发力
3.巧用微课,助力高效课堂——浅谈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有“趣”更有“料”――巧用微课,助力小学语文课堂生长
5.巧用微课,助力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35
基于网络条件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研究
侯战荣
韩城市红旗中学
36
校园剧、课本剧系列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程怀泉、李丽、王红梅
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
二等奖89件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单位
中学组
46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初探
刘艳妮
榆林市一中
47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刘万良、刘小宁
扶风县天度初级中学
黄一星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74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段小东
平利城关初级中学
75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
赵君
平利县中学
76
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
刘莉
平利城关初级中学
77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敏捷
西安市黄河中学
78
自主探究法——高效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张赟
西安市第一中学
79
校园网综合布线工程对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余兴宏、吴富平
宁强县逸夫中学
105
体育学科多媒体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屈中乾、高玺璞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106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生物传统教学增添新活力
严孟
合阳县实验中学
107
运用多媒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迟永红
澄城中学
108
试论中学生评价教师的利弊
寇建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
109
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李巧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8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陕西版三年级信息科技(上)第二单元第2课-信息搜索方式应合适教案

陕西版三年级信息科技(上)第二单元第2课-信息搜索方式应合适教案

课题第二课信息搜索方式应合适教学目标(A)信息意识:学生学会根据搜索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方式,提高搜索效率。

(B)计算思维: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搜索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搜索方式的效果。

(B)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搜索的积极态度,认识到选择合适搜索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根据搜索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信息搜索的技能,增强信息素养。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师讲解演示法;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软件、课件及国家数字博物馆官网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我们出行时需要很多的信息,根据需求导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在线搜索,怎样能快速的找到所需的信息呢?思考问题,尝试回答。

学活动一:根据需求搜索信息利用互联网查找信息的方法有许多。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否使用过如图中的方式搜索信息学生结合自己搜索经验汇报。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利用拍照识图搜索信息。

根据学生经验总结: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人们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搜索引擎就能在互联网中找出相关信息,供人们查看。

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查找学习内容。

利用导航软件查找路线。

帮活动二:选择参观计划所需信息的搜索方式1.你想选择哪种方式搜索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信息呢?为什么?教师总结:直接去博物馆网站查找,内容可靠全面。

直接询问语音助手,方便快捷,可惜没有图片和视频。

去视频网站查找宣传片比较好,生动形象。

2.你会选择哪种方式搜索其他信息?为什么?教师总结: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开展在线搜索。

常用的搜索引擎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专题网站学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直接去博物馆网站查找,内容可靠全面。

直接询问语音助手,方便快捷,可惜没有图片和视频。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下列问题:天气信息,选择的信息搜索方式:原因:出行信息,选择的信息搜索方式:原因:中的信息通常围绕同一主题,较为全面;对于出行路线、特定图片等信息,也可以利用特定的工具、平台进行搜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索技巧》教学案例
汉中市陕飞一中贾仙莹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章信息获取2.2.2搜索技巧
4、学时数:2学时,其中第1学时,非上机时间2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
分钟,课前了解、调查学生情况,大约用30 分钟。

第2学时,通过上机操作,进一步掌握搜索技巧,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熟练使用。

二、教学设计:
第1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搜索的几种方法,了解其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关键词查找方法和技巧。

3、体验通过检索工具软件有效获取信息的成就感,产生优化检索获取网络信息
的意识。

4、关注因特网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5、能对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和评价。

(二)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信息社会,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必然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并引导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策略与方法。

同时,为了能够快速地从网络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我们应该懂得借助工具,针对需求进行有效地收集。

这将为本模块其他内容和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以及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3)搜索引擎关键词查找的技巧。

教学难点:
(1)检索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策略。

(2)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2、学生分析:
通过对学生平时上机情况的观察以及课下和学生的谈话交流,我了解到高一有1/5的学生,上网非常熟练而且确实在平时上网时积累了很多的搜索技巧的经验;4/5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没有很好的掌握搜索的技巧以及,不太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搜索引擎,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效率很低。

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考虑首先是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认识到检索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有效任务驱动,使学生体验、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组学习,小组竞赛,有效协作、共同学习。

同时,教师要及时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3、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即“确定目标,设计任务;自主探索,积极协作;归纳总结,评价成果”。

通过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借助设计“开心辞典”情景,在学生“帮助朋友”的过程中,认识检索的重要性,提出检索策略的话题,导入新课;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要参加学校的辩论会,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小组合作在网上搜索信息。

侧重分工合作,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检索方法,制定检索方案。

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对前面所学的策略和方法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需要多媒体广播系统设备,还有教师为教学设计的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交流与协作,以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结合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①在分组时要注意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②设计情境问题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联,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③各小组交流协作时教师应能参与其中,发现亮点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④根据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

对于策略来说不仅仅是老师教的,更多地应该是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思考,加深对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但内容较多,学生讨论展开的不够。

交流时间不够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