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设计与验证实验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设计与验证实验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设计与验证实验梁道臣;杨惠林;廖威明;李青;刘康;张洪涛【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9(013)013【摘要】BACKGROUND: Vertebroplasty or kyphoplasty is monitored under imaging apparatus. Standard entopic phase and standard lateral phase were obtained via repeatedly adjusting C-arm preoperatively. Puncturing angle was adjusted in experience, and time and X-ray exposur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BJECTIVE: To design percutaneously puncturing apparatus for vertebrae in order to reduce X-ray exposure and shorten the operating time.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designing and verifying study was performed at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ochow University between October 2004 and March 2005. MATERIALS: Five samples of thoracic waist and lumbar vertebrae with soft tissues did not have abnormalities or defect. METHODS: CT scan and standard lateral image of 5 vertebrae specimen from T11 to L5 were got. Every "e" angle and "f" angle were measured and puncturing approaches were analyzed for kyphoplasty in thoracic and lumbar vertebrae. Percutaneously guiding instrument was only used on the left sides. The effect was analyzed and the exposure ti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sides. MAIN OUTCOME MEASURES: Determination of puncturing approach, and X-ray exposure times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right sides. RESULTS: The entry point was at the superior-lateral 1/4 quadrant of the cross by a line passed the mid-point of two transverse process roots and a line passed the back edge of the 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 In standard anterior posterior image, the entry points were at 2 o'clock on the left pedicle shadow and 10 o'clock on the right pedicle shadow respectively. The exposure times were 12.61±1.69 on the left and 23.19±1.60 on the right (P < 0.05).CONCLUSION: Ideal position can be arrived in puncturing according to the exact position, correct entry point and puncturing according to te exact position,correct entry point and puncturing angles.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ly guiding instrument can sgnificantly diminish exposure time.%背景: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均需在影像监视下进行,术前往往需反复调整C+臂机来获得患椎的标准正位像和标准侧位像.调整成功后穿刺时往往靠经验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有时要反复穿刺,时间及射线暴露量都明显增加.目的:设计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以减少手术中X射线的暴露及缩短手术时间,并验证其辅助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设计及验证实验,于2004-10/2005-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带软组织的胸腰段和下腰椎标本共5具,均无畸形及缺损.方法:5具胸腰椎标本每个椎体摄CT扫描片及标准X射线侧位片,测量e角和f角,分析椎弓根穿刺的径路,利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在标本上穿刺,左侧应用导向装置,右侧不用.观察穿刺的效果,比较两侧有无差异.主要观察指标:穿刺进针点位置的确定,各椎体穿刺过程中应用定位导向装置侧及未用妹侧C-臂机的投照次数.结果:穿刺进针点位于两横突根部中点连线与过关节突后缘垂线相交外上1/4象限,在标准后前位投影片上,左侧的穿刺点位于椎弓根影的2点位置,右侧椎弓根穿刺点位于椎弓根影的10点位置.应用导向装置侧C-臂机透视次数显著低于未用侧[(12.61±1.69)次,(23.19±1.60)次,P<0.05].结论: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定位准确,根据正确的穿刺点及穿刺角度可以到达椎体的理想位置,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射线的暴露.【总页数】4页(P2585-2588)【作者】梁道臣;杨惠林;廖威明;李青;刘康;张洪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广东省中山市,5284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省苏州市,2150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80;中山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省中山市,528400;中山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省中山市,5284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省苏州市,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梁道臣;杨惠林;李青;刘康;张洪涛2.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定位导向装置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J], 翟浩瀚;陈艺;龙浩;陈玉书;潘建超;白波3.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J], 梁道臣;杨惠林;廖威明;李青;刘康;张洪涛4.粗克氏针穿刺定位技术在胸腰段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J], 吴睿;章汪5.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J], 李健;林吉生;费琦;许峻川;宋超伟;胡佩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设计与验证实验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设计与验证实验

n
g ta

o

A b s tra c t B AC KG R O UND
la t e
ra
:V e r t e
b
ro
p la
s
t y o r k y p h o p l a s t y is
m o n

it o r e d
rm
u n
re o
de p
r
im
a
g in g
ly

a
ppa
u n c
raBiblioteka tu sis ta n
d Iu
m
ba
v e
r v e
t r e b r a e w i t h s o f t t i s s u e s d i d n o t h a v e a b n o r m a Iit i e s
1

d e fe

c t

Z ho
M ET HO DS
w e re
T s
c a n a n

S ta
n
d a rd
w a s
e n
t o p ic p h a s e a n d s t a n d a
s
rd

t De pa r
m e n a
t of
s

t im e a
l p ha s n d X
-
e
ra
w e re
o b t a i n e d v i a r e p e a t e d ly a d j u s t i n g C a

a n

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的设计和初步应用

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的设计和初步应用
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的设计及 初步临床应用
同济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贺石生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的困难
准确穿刺到理想位置是手术关键 极大依赖于术者经验 初学者或者经验不丰富者操作困难 射线暴露多、耗时长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初学、经验不是很丰 富,穿刺30余次,透视60余次,耗时3小时 ,医生挫折感很强
设计穿刺椎间孔镜定位器的目的
1. 穿刺准确、快捷 2. 手术标准化 3. 减少射线暴露 4. 缩短手术时间
设计原理与制造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监制 苏州爱得科技生产
R
第二代产品设计原理:使穿刺目标点始终落在直角扇形圆点
使用说明与专利
体表定位器
2007
2009
体表定位器
2010金属
2011高分子
(专利号:200910197534.7)
用途
椎间孔镜穿刺定位 椎间盘介入消融 异物取出 穿刺活检等

CT定位引导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CT定位引导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CT定位引导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8-02T16:49:06.8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方剑峰沈华赵岗李全康郭金鸿[导读] 分析研究CT定位引导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

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671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定位引导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到2016年4月脊柱病变资料40例,40例患者中包括腰椎25例,颈椎3例,骶椎2例,胸椎10例,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方式得到病理诊断。

结果:40例患者全部成功穿刺取材,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0.0%,手术17例,手术结果和穿刺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4.1%,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

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属于一项安全并且准确率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方式,为脊椎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义,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CT定位;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诊断价值经皮椎体成形术指的是对于椎体肿瘤性病变以及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椎体的非特异性感染或是特异性感染等病变可能成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禁忌症[1]。

临床CT引导下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已经成为一项经济、正确、有效并且安全的检查方式,有文献报道显示,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成功率高达70%到100%之间[2]。

本文选取脊柱病变资料40例,40例患者中包括腰椎25例,颈椎3例,骶椎2例,胸椎10例,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方式得到病理诊断,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到2016年4月脊柱病变资料40例,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13~69岁之间,平均41.2±0.8岁;40例患者中单节段发病25例,二节段发病患者11例,多节段发病患者4例;40例患者主要表现症状为局部疼痛,其中3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肢体放射性疼痛,21例患者存在肢体瘫痪;40例患者全部接受X线平片拍摄,其中33例患者具有CT以及MRI资料,通过影像学检查表明椎体病变,但是需要进一步接受检查。

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导向器临床应用体会

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导向器临床应用体会

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导向器临床应用体会欧阳传炜;刘启圣【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2(033)021【摘要】目的:对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行椎体成形术的42 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30 例患者使用椎体成形穿刺定位导向器进行引导穿刺做椎体成形术为观察组,另外12 例患者没有使用穿刺定位导向器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这种仪器的穿刺成功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 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的12 例患者中,有3例需更换穿刺位置,有1例患者穿刺针的到位不理想.且研究中合并有泄露并发症的3例患者在术中都没有用穿刺定位导向器.穿刺到位需要的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平均时间为1.9 min,对照组患者穿刺的平均时间为6.8 min.结论:在椎体成形术中,使用穿刺定位导向器不但简便易行,而且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缩短手术的时间,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总页数】1页(P4638-4638)【作者】欧阳传炜;刘启圣【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应用握持式颅脑穿刺定位导向仪进行单点双向双通道微创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J], 武玉娟;崔双友;赵玉宝2.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导向器临床应用体会 [J], 欧阳传炜;刘启圣3.三维穿刺定位导向器设计与椎体成形治疗中的应用 [J], 宓士军;高景春4.导向器引导下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J], 宓士军;高景春;周广军;吴立明;高万旭;孙敬宇5.一种新型三轴调节式精准穿刺定位器在椎间孔镜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 [J], 史航;吴小涛;朱裕成;马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李明;种衍学;朱中蛟;李勇;孙晋保;张国栋【摘要】背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微创的术式,确保穿刺针能准确到达目标靶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有陡峭的学习曲线,初学者徒手穿刺容易导致穿刺不到位.目的:评价自行设计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的穿刺导向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设计出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导向器组33例手术中辅助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完成手术,徒手组27例则采用徒手穿刺完成手术.比较2组患者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②导向器组的穿刺次数、穿刺完成前透视次数、定位穿刺时间均小于徒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2组之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根据\"直角三角形\"原理设计出的穿刺导向器可提高经皮椎间孔镜穿刺操作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初学者.【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22)035【总页数】6页(P5625-5630)【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穿刺;导向器;随机对照试验;辐射损伤;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作者】李明;种衍学;朱中蛟;李勇;孙晋保;张国栋【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枣庄市277519;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枣庄市 277519;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枣庄市 277519;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枣庄市 277519;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枣庄市 277519;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枣庄市 2775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最小的方法之一,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最小,在局麻下进行。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地临床应用研究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地临床应用研究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作者:梁道臣,杨惠林,李青,刘康,张洪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广东中山528400【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应用经皮椎体定位导向装置的效果。

方式对13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紧缩骨折病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应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其中男性5 例,女性8 例,T8 1 例,T9 1 例,T12 3 例,L1 4 例,L2 1 例,L3、L4、L5各1 例。

椎体均紧缩1/2以上。

结果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率,明显减少C型臂X线机的投照次数。

结论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是经皮椎体穿刺操作的有利辅助手腕。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形态学;定位导向装置Clinical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ly Guiding Instrument LIANG Dao chen1,YANG Hui lin2,LI Qing1,et al of Orthopeadics,The 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Zhongshan 528400,China;of Orthopead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ly guiding instrument in clinical Percutaneously guiding instrument was used on 13 patients with T8一L5 osteoporotic vertebrae compressive fractures,5 of which were male and age varied from 62 to 76 years The mean exposure times were instrument could shorten the operating time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X ray exposure The percutaneously guiding instrument conld do much help in Kyphoplasty.Key words:kyphoplasty;vertebroplasty;morphology;guiding instrument1 材料和方式手术器械西门子双排螺旋CT(SOMATOM spirit,德国Siemens公司);C型臂影像增强系统(Siemens M442,德国Siemens公司);Kyphon(美国Kyphon公司);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中国常州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策略探究

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策略探究

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策略探究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靶向穿刺技术引导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穿刺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到我院行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64例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后其中32例患者在靶向穿刺技术辅助下行椎间孔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32例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椎间孔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

统计两种定位策略的穿刺用时、透视次数等评价指标数据。

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要明显比对照组短,且两组透视次数比较差异也存在极大的讨论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透视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少,提示辐射量较少。

且两组皆未见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在靶向穿刺技术的应用下,能精准、实时引导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的椎间孔穿刺,有利于缩短穿刺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关键词:靶向穿刺技术;C型臂X线机;椎间孔穿刺;定位策略椎间孔穿刺是经皮内镜下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的首个步骤,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C型臂X线机引导下的椎间孔穿刺由于需要操作者不仅熟悉腰椎有关解剖结构,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另外如果把握不好穿刺位置,还会有损伤到血管、神经以及腹部脏器等风险,所以这些也使得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有所折扣[1]。

靶向穿刺技术的应用特点在于可针对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来相应制定穿刺靶点。

本文就对靶向穿刺技术应用于椎间孔穿刺上所获得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到我院行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64例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3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阶段在17岁到62岁,平均年龄40.6±3.1岁,突出类型:中央型7例、后外侧型16例、游离型9例;另外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节段在19岁到64岁,平均年龄41.8±3.2岁,突出类型:中央型6例、后外侧型18例、游离型8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1 3例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骨 折 病 人 行 球 囊
扩 张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时 应 用 经 皮 椎 体 穿 刺 定 位 导 向 装 置 , 中 男 性 5例 , 性 8例 , 其 女 Ts 1例 , l例 , z T。 Tt3例 , I 4例 ,
I 1例 , I I 各 1例 。 体 均 压缩 12以上 。 I … 椎 / 结果 椎 体 穿国常州康 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141 获得患椎的标准正侧位像 , .. 计算椎弓根的实际外倾
na: .De a t e t 2 p r m ntofOr hop a c t r tA fiit d H o pia z e dis。he Fis fla e s t lofSu hou U ni e st Suz ou 21 06, v r iy, h 50 Chi na)
Ke y wor ds: phop a t v r e op1s y; or hol y; ky l s y; e t br at m p og guii n t um e d ng i s r nt
1 材料 和方 法
14 手术方法 .
1 1 手术器械 西门子双排螺旋 C (O T M sit . T S MA O p i r, 德国S m n 公司)C型臂影像增强系统(i es 42 i es e ; S m n —, e M4 德国S m n 公司)K po ( i es e ; yh n美国 K po 公司)经皮椎体 y hn ;
(. 1 中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骨 科 , 中山 市人 民 医 院博 士后 工作 站 , 东 中 山 5 8 0 ;. 州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 骨 科 , 广 2402 苏
江 苏 苏 州 2 5 0 ) 1 0 6
摘要 : 的 目
评 价 临 床 应 用 经 皮 椎 体 定 位 导 向装 置 的 效 果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8 . 3 R6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Clnia pe i e a p i a i f Pe c t ne s y G u di n t u e i c lEx r m nt lA plc ton o r u a 0u l i ng I s r m nt II ANG Da h n , o e e YANG il LIQig ,ta Hu—i , n e l n
Pe c a ou l r ut ne s y guii g i t um e t wa e 1 a int ih T8 一 I5 o t opo o i r e r e c m pr s i e f a — d n ns r n s us d on p te sw t 3 se r tcve t b a o e sv r c t r s, hih w e e m al nd a e a id fom 6 O 6 ye r u e 5 ofw c r e a g v re r 2 t 7 a s od. s t T he m e n e Re uls a xpo ur i e e e 0 T he s e tm s w r 1 . isr n t um e oul hore t ntc ds t n he ope a i i e a i niianty de r as t X— a e pos e tm e .Co l s o T he r tng tm nd s g fc l c e e he ry x ur i s nc u i n pe cu a ou l dig i s r m e t c d d uc e p i y r t ne s y gui n n t u n onl o m h h l n K pho a t pl s y.
Ab ta tOb e t e Toe au t h fe to e c t n o sy g iig isr me ti l ia p l ain Meh d sr c : j ci v v la et eefc fp r ua e u l udn n tu n n ci c l p i t . t o s n a c o
( . p rme to t o e dc , eAfia e h n s a s i l fZ o g h nUnv r i Z o g h n 5 8 0 , i 1 De at n fOrh p a is Th fl t dZ o g h nHo pt h n s a ie st h n s a 2 4 0 Ch— i ao y,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第 1 卷 , 1 4 第 o期 ,0 8年 1 20 o月
文章 编 号 : 0 8 5 7 ( 0 8 1 —0 8 — 0 1 0 — 5 2 2 0 )0 5 1 4
经 皮 椎 体 穿 刺 定 位 导 向装 置 的 临 床 应 用研 究
梁道 臣 , 惠林。 李 青 刘 康 张洪涛 杨 , , ,
球 囊 扩 张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应 用经 皮椎 体 穿 刺 定 位 导 向装 置 可
经 皮椎 体 穿 刺 定 位 导 向装 置 是 经 皮
明显缩短手术 时间 , 高穿刺准确率 , 显减少 C型臂 X线机的投照次数 。 论 提 明 结
关键词 : 球囊 扩 张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 体 成 形 术 ; 态学 ; 位 导 向装 置 椎 形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