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题训练有无意义?

合集下载

【语文】语用高频考点 辨析修改病句(考点讲解解题技巧 真题训练)23-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语文】语用高频考点 辨析修改病句(考点讲解解题技巧 真题训练)23-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语用高频考点02 辨析修改病句(解题技巧+真题训练)【解题技巧】病句类型:高考语言运用的语病包括语法病句和语意病句。

语法病句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病句主要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常考题型:1、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应改为__”。

2、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3、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病句辨析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道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真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今年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动画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手绘到数字化设计,在继承传统和①中,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文化,弘扬着中国精神。

1922年,由万氏兄弟制作的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开启了中国动画百年序幕。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问世。

作为中国动画萌芽与发轫时期的经典之作,该片至今仍为观众②,激励了无数动画人在民族动画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进入新世纪,观众审美的多样化,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人对中国动画产生了能否坚守民族风格心怀疑虑。

其实,传统与流行从不矛盾,而民族风格也并非③。

过去这些年,中国动画人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概要写作:考情分析及真题训练

概要写作:考情分析及真题训练

概要写作:考情分析及真题训练一、考纲摘录概要写作:满分 25 分。

提供一篇 350 词左右的短文,要求考生基于该短文写出一篇 60 词左右的内容概要。

阅卷时将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对原文要点的理解和呈现情况;(2)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性;(3)上下文的连贯性;(4)对各要点表达的独立性情况。

二、考情表解短文特点卷别2019 . 6 2018 . 11考试说明样卷长度369358398体裁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主题父母如何恰当表扬孩子。

在申请大学前,最好亲自提前了解大学相关信息。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灰尘的看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类型概要概要概要三、命题揭秘概要写作要求考生基于该短文写出一篇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写出文章的中心大意。

所提供短文词数在 350 左右;所选材料体裁没有限制,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

1.简洁性:即用尽量少的语言对较长原文的简洁重述;2. 自主性:即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概写,避免对原文进行抄袭照搬;3.理解性:即表现作者对原文本的精准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对原文进行解释和评论,也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想法,或做出任何评判,因此不能出现“I believe”, “I think”等字句;4.忠实性:即概写内容和中心思想必须忠于原文主旨,不可偏离主题、肆意篡改;5.连贯性:概要写作并非简单罗列要点,各个要点之间要有恰当衔接,使概要衔接紧密、脉络清晰。

写出的概要读起来要完整连贯、独立成篇。

四、评分标准(1)评分原则1. 本题总分为 25 分,按 5 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所写概要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 40 的和多于 80 的,从总分中减去 2 分。

4. 评分时,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 对原文要点的理解和呈现情况;(2) 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性;(3) 上下文的连贯性;(4) 对各要点表达的独立性情况。

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附解析)(:)

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附解析)(:)

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附解析)(文件编号:21032804)目录: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宾语从句(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代词(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定语从句(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动词及动词短语(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非谓语动词及情态动词(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冠词(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介词(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口语交际(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连词及状语从句(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名词及名词短语(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特殊句式(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特殊句式(附解析)2021中考英语语法真题训练-主谓一致(附解析)关注微信公众号:cc518xxzl 可免费领取本资料word完整版!简介:主谓一致主谓一致三原则1. 语法一致的原则(1)以单数名词或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主语为复数时,谓语用复数,例如:He goes to school early every morning.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outside.To work hard is necessary for a student.(2)由and或both……and连接的并列成分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例如:Both he and I are right.Mr Black and Mrs Black have a son called Tom.但并列主语如果指的是同一人,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谓语动词用单数。

例如:His teacher and friend is a beautiful girl.The poet and writer has come.(3)由and连接的并列单数主语之前如果分别由each, every修饰时,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真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真题训练】(含答案)

真题训练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语言表达1.(2019·威海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下面是某校开展“诗词比赛”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2.(2019·浙江高考真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

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二、古代诗歌阅读(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①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注:①本诗为杜甫客居成都所作。

②梁甫吟:《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南亩时,好为《梁甫吟》。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名题意,提挈全篇,“花近高楼”是眼中所见,以乐景写哀情;“登临”二字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文的种种观感。

B.颔联描写锦江春色,是登楼所见,锦江流水挟着春色从天边汹涌而来,玉垒山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是登楼所想,北极象征大唐政权,但君主昏庸;后句是对入侵者的警告,忧虑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D.杜诗格律谨严,意境雄浑。

颔联以“天地”对“古今”,时空相应,意境宏阔悠远;颈联对仗工整,辞严义正,浩气凛然。

4.“伤”是本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诗人的“伤”体现在哪里。

三、文言文阅读(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_小学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9套_练习模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_小学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9套_练习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_小学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9套(25题)***************************************************************************************教师资格证考试_小学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9套1.[单选题]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C)文字的产生和使用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答案:C解析: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2.[单选题]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

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答案:B解析: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模象直观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电影等。

题干中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采用的是模象直观。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

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做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3.[单选题]小王在出门时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症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

2024届高考英语(新高考通用)压轴真题专项练习——阅读理解CD篇(观念、事理、现象类)含答案

2024届高考英语(新高考通用)压轴真题专项练习——阅读理解CD篇(观念、事理、现象类)含答案

2024届高考英语(新高考通用)压轴真题专项练习——阅读理解CD篇(观念、事理、现象类)命题预测强的时代感。

从近年全国卷和各地高考试卷中科普类阅读命题的统计来看,高考阅读理解科普类文章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强、生词多、句式结构复杂体现。

命题尊重语篇的文体特征和行文特点,考查了考生理解说明文语篇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取、归纳所读信息的能力,尤其加大了对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

预测1、说明文基本规律及解题要领高考中科普类阅读理解一般不给标题,反而经常要求考生选择最佳标题。

说明文一般采用如下四部分:首段:一般即是文章的主题段,开门见山点明新发明或研究对象。

背景: 交代问题的现状或研究的起因。

主干: 部分介绍研究所取得的突破,作者往往会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或具体的实验、统计等过程。

结尾: 通常会再次对中心进行概括、重述研究成果、预计的市场未来等与主题呼应。

二、说明文的解题技巧1. 运用语篇结构(text structure),了解文章大意科普说明文主题鲜明、脉络清晰,行文结构模式较为固定。

弄清文本结构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和阅读重点。

观念事理现象类说明文阐述抽象事理、现象的成因、原理、本质、规律等内容。

结构上一般采用上述四个部分,说明手法上常使用以下说明方法:描述法(包括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等)、因果法、问题与比较法。

实验研究型文章一般会以实验的过程进展为线索,多用描述法、问题与对策法等方法,通过列数据、做对比等来说明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阅读时,首先用略读法快速浏览每段的首尾句,根据英语说明文思维模式特征,作者一般都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结尾通常也是中心思想的概括,并与导语相呼应。

因此在做主旨大意、写作意图和最佳标题等题目时,需要重点关注首尾段落里面高频复现的词汇和内容。

2. 定位标志词,分析长难句,进行逻辑推理判断每一个问题,在原文中,都要有一个定位。

然后精读,找出那个标志词或者中心句。

最新河南省濮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训练试卷附解析

最新河南省濮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训练试卷附解析

河南省濮阳市中考物理真题训练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2.赤脚在烈日当空的河边玩耍,你会发现砂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的。

这主要是因为 ............................................................................................................................................ ()A.砂子的比热容大B.砂子的密度大C.水的比热容大D.水的密度小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汽温变化显著,而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那么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 B.密度 C.比热 D.内能4.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B.乙种方法更省力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D.两种情况下,货物机械能都增加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6.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则物距一定是()A.大于2倍焦距B.大于焦距C.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D.小于焦距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8.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拓展训练(二)(含解析)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拓展训练(二)(含解析)

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拓展训练(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临泉县)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鸡我家买了九只小鸡,毛茸茸的就像九个小绒球。

它们都长着一张粉红色的小尖嘴和一对淡黄色的脚。

小鸡怕冷,妈妈把电灯开着放在盒里,它们就安静了。

中午,我把盒子搬到院子里,让它们晒太阳。

一打开盒盖子,它们立刻欢乐起来,发出悦耳的叫声。

小鸡有各式各样的姿态:有的抬起头,睁着小眼睛向外望,好像在说:“这是哪里呀?”有的扑棱着那对还没长齐羽毛的小翅膀,向上蹦;有的眯着小眼睛,让四月温暖的阳光晒着,像在休息;有的在梳理羽毛,散步。

小鸡要是饿了,就“叽叽叽”地叫,像是说“饥饥饥”。

这时只要把米碟放进盒里,它们就会一窝蜂似的围上来,一边啄米,一边发出悦耳的叫声。

一只小鸡啄了一口食,仰起头,小嘴一张一合吃了起来;一只小鸡啄得太多了,怎么也咽不下去,直眨眼;一只小鸡只顾埋头啄食,一不小心踩了另一只鸡,那被踩的鸡就“叽”地尖叫一声,不问青红皂白地和它“打”了起来;一只小鸡为了半粒米,被别的小鸡包围住,出不去,就想出了好办法一从包围它的小鸡肚子底下,吃力地拱出来把米吃了。

小鸡虽然没有妈妈,但也合群。

要是有淘气的跳出了纸盒,它们就会拼命地叫,呼唤它们的伙伴。

这时我把它托回盒里,另外八只小鸡就马上围拢过来,显出亲热的样子。

(1)找出比喻句,打“√”表示。

①九只小鸡毛茸茸的,就像九个小绒球。

②小鸡让四月温暖的阳光晒着,像在休息。

③它们就会一窝蜂似的围上来。

(2)文中有个排比句,用横线画出。

这个排比句是围绕这个总起句写的。

(3)这篇短文详写了和这两个内容,略写了这个内容。

(4)请你仿照第1自然段,也写几句话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2.(2021春•华坪县期末)阅读《建个临时仓库来过冬》,完成下面各题。

像莲花一样,在仓库里“存粮”过冬的植物还有很多。

不过,它们的仓库有的是永久的,比如莲藕,有的则是临时的。

这些临时仓库的“材料”和“形态”千奇百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真题训练有无意义?
绝对有!真题是进行公务员考试训练的最佳试题,因为有大量分公务员考试真题重复出现,甚至一些考题不止一次的重复出现。

【例题1】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43题为:
0,9,26,65,124,( C )
A.165
B.193
C.217
D.239
这是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45题原题:
0,9,26,65,124,( D )
A.186
B.215
C.216
D.217
【例题2】
2008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第19题为:
张先生向商店定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

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

“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那么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

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C )
A.65
B.70
C.75
D.80
这是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二卷第42题原题:
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

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1元,我就多订购4件。

”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

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 A)
A.75元
B.80元
C.85元
D.90元
【例题3】
200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第4题为:
1,1,2,6,24,( C )
A.48
B.96
C.120
D.144
这是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卷第27题原题:
1,1,2,6,24,( C )
A.48
B.96
C.120
D.144
还是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B类第2题原题:
1,1,2,6,24,( C )
A.48
B.96
C.120
D.144
……
以上仅仅是公务员考试当中数量关系模块的部分例子而已,除了数量关系模块,其余模块均有试题重复的现象发生。

因此如果能够细心研究公务员考试真题,那么很可能在考试当中会遇到自己曾经见过的试题,这样不仅能够舒缓考试过程中的紧张心情,更能提高考试成绩。

詹凯老师发现,有很多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试题是以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原题,所以在此题型各位考生,如果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绝对不能忽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题,其试题重复性更高。

以上提到的重复现象仅为一种情况,即试题的原题重复,还有一些重复是试题考察的规律性以及技巧重复出现。

【例题4】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53题为:
为节约用水,某市决定用水收费实行超额超收,月标准用水量以内每吨2.5元,超过标准的部分加倍收费。

某用户某月用水15吨,交水费62.5元。

若该用户下个月用水12吨,则应交水费多少钱( B )
A.42.5元
B.47.5元
C.50元
D.55元
这道题是典型的“分段缴费”问题,其运算规律与技巧在以往的公务员考试题当中多次出现过。

比如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41题:
某市居民生活用电每月标准用电量的基本价格为每度0.5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标准用电量,超出部分按基本价格的80%收费,某户九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9.6元,则该市每月标准用电量为( A)
A.60度
B.65度
C.70度
D.75度
再比如200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第13题:
某市夏季高峰期对居民用电采用如下办法收取电费:户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的部分,按0.4元/度收费:超过50度的部分,按0.8元/度收费。

该市一户居民去年夏季高峰期有—个月的电费为32元,问该户居民该用电多少度( B )
A.80
B.65
C.64
D.72
以上又是一种重复现象,即虽然不是原题出现,但是试题考察的内容是以前出现过的内容。

詹凯老师建议各位考生,在进行真题练习的时候,不要走马观花,一定要做到位,最关键的是充分掌握每道题的规律和技巧。

还有一种重复可能会带给我们公务员考试的试题信息。

【例题5】
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A类第101题为:
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

它的作者是( D )
A.徐霞客
B.沈括
C.郦道元
D.宋应星
而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A类第67题为:
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物理学大师,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

他1988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 D )
A.《大爆炸探秘》
B.《自然的终结》
C.《物理世界奇遇记》
D.《时间简史》
两道题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一道涉及古代、一道涉及现代,一道涉及中国、一道涉及英国,但其实这两道题考察的是同一类问题,即一部著作的名称与作者的姓名。

詹凯老师建议各位考生,在进行真题演练的过程中,要反复琢磨、举一反三,每做一道题都仔细考虑试题考察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真正从真题当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

当然,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也要区分一些“重复”出现的试题的迷惑性。

【例题6】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A类第10题为:
赛马场的跑马道600米长,现有甲、乙、丙三匹马,甲1分钟跑2圈,乙1分钟跑3圈,丙1分钟跑4圈。

如果这三匹马并排在起跑线上,同时往一个方向跑,请问经过几分钟,这三匹马自出发后第一次并排在起跑线上( B )
A.0.5
B.1
C.6
D.12
而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了一道很类似的试题:
跑马场上有三匹马,其中上等马2分钟能绕场跑1圈,中等马3分钟能绕场跑1圈,下等马4分钟能绕场跑1圈。

现在三匹马从同一起跑线上出发,同向绕场而跑。

问经过几分钟后,这三匹马又并排跑在起跑线上?( C )
A.1分钟
B.4分钟
C.12分钟
D.24分钟
初看这两道题是相同的,但是注意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试题条件为“1分钟跑n圈”,而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中的试题条件为“n分钟跑1圈”,由此两道题所得的答案则完全不同。

詹凯老师建议,虽然公务员考试试题重复出现现象很普遍,但是在实际进行演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条件,避免先入为主的观点,影响对试题的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