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_第三章_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创造

合集下载

艺术哲学:艺术本质、审美价值与艺术创作哲学

艺术哲学:艺术本质、审美价值与艺术创作哲学

艺术哲学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应用
• 提供艺术批评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指导艺术批评家和观众进行艺术作品 的价值判断
艺术哲学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启示
• 探讨艺术批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分析艺术批评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和作用
艺术哲学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艺术哲学在当 代艺术教育中
的应用
01
• 提供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框 架和教学方法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创作能力
艺术的审美性
• 艺术作品具有审美价值,能够引起观众的审美体验 • 审美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属性,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
艺术的创造性
•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的产物 • 创造性是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及其哲学思考
艺术与生活的一致性
• 艺术作品反映了生活中的情感和思想 •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哲学:艺术本质、审美价值与艺术创作哲学
01
艺术哲学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艺术哲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艺术哲学起源于古希腊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哲学思考 • 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哲学主要关注艺术的本质和目的
艺术哲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对艺术的哲学探讨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哲学关注艺术创作技巧和审美价值
谢谢观看
Docs
艺术与生活的背离性
• 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超现实性和理想性 • 艺术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 批判
03
审美价值及其哲学原理
审美价值的定义及其哲学内涵
审美价值的定 义
审美价值的哲 学内涵
01
• 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能够引 起审美体验的价值 • 是艺术作品满足观众审美需 求的能力

《艺术哲学(傅雷全集)》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艺术哲学(傅雷全集)》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 生
第一章 艺术 品的本质
第二章 艺术 品的产生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 绘画
01
第一章 意大利绘 画的特征Fra bibliotek02第二章 基本形势
03
第三章 次要形势
04
第四章 次要形势 (续)
06
第六章 次要形势 (续)
05
第五章 次要形势 (续)
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 永久 原因
《艺术哲学(傅雷全 集)》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 及其产生
02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 兴期的绘画
03 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
04 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
05 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
《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本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 讲义,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对于我们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欧洲 哲学起源之一希腊雕塑非常具有指导性。
第二章 历史 时期
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
第二章 时代
第一章 种族
第三章 制度
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
第一章 理想的种 类与等级
第二章 特征重要 的程度
第三章 特征有益 的程度
第四章 效果集中 的程度
感谢观看




艺术 哲学

艺术 哲学

艺术哲学艺术与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两条重要支柱,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对于美与真理的追求。

在历史演绎的过程中,哲学经历了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蜕变,艺术则被赋予了越来越多样的表现方式。

然而,它们始终都是影响人类生活方式与思想的重要领域,因此,研究艺术与哲学的联系与互动将是一种富有意义的探索。

首先,艺术与哲学都需要自由创作与思考的土壤。

艺术在创作中需要自由地表达,因为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含了感性领域,而感性表达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

哲学则需要自由地探寻,因为它需要用自由的思考去解决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容易找到确定答案。

因此,艺术与哲学都需要一种独立自由的环境来支撑它们的发展,这就需要一个对艺术与思考自由的社会氛围来呵护。

其次,艺术与哲学都以完美为追求目标。

艺术家追求作品的完美性与创作过程的完美性,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领域来带给观众新的观感体验。

而哲学家则一直在追求真理与智慧,超越日常生活的范畴,解答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或许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启示,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的完美,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再次,艺术与哲学的作用都不容忽视。

艺术可以塑造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也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发起社会的呼吁与激发文化的创新。

哲学则经常会深度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引导人们去思考当下生活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为人生的发展提供指引。

在这种意义上,艺术与哲学都是人类文明中极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最后,艺术与哲学也有相互影响的空间。

哲学可以为艺术作品提供思想的根基,也可以给作品赋予新的意义;而艺术则可以帮助哲学家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使其更具感染力。

艺术与哲学的相互交融,互用互补,既是学术研究的必然趋势,也是保持文化创新的关键手段。

总之,艺术与哲学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重要支柱。

在如今世界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人们理性思考与艺术探索都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我们在这两个领域的探索中,能够感悟到真正的价值,体验到生命中无限的美好!。

艺术哲学003

艺术哲学003
艺术哲学
实事
艺术作品的实事要素—区别于“信息” 艺术作品的实事要素 区别于“信息”。 区别于 艺术作品的实事存在—艺术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 艺术作品的实事存在 艺术的真实。
艺术哲学
宋徽宗《燕山亭》 南唐后主《浪淘沙》 宋徽宗《燕山亭》&南唐后主《浪淘沙》
裁减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 裁减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 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 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 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 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林中路》 海德格尔《林中路》
流行的观点把语言当作一种传达。 流行的观点把语言当作一种传达。语言用于会谈 和约会,一般讲来就是用于互相理解。 和约会,一般讲来就是用于互相理解。但语言不 只是、 只是、而且并非首先是对要传达的东西的声音表 达和文字表达。 达和文字表达。语言并非只是把或明或暗如此这 般的意思转运到词句和句子中去,不如说, 般的意思转运到词句和句子中去,不如说,唯语 言才使得存在者作为存在者进入敞开的领域之 中。……语言首度命名存在者 语言首度命名存在者……语言本身就是 语言本身就是 语言首度命名存在者 根本意义上的诗。 根本意义上的诗。
艺术哲学
B 从艺术作品的要素到艺术作品的存在
艺术哲学
物性
艺术作品的物性要素—区别于“概念” 艺术作品的物性要素 区别于“概念”。 区别于 艺术作品的物性存在—让物成其为物 让物成其为物。 艺术作品的物性存在 让物成其为物。

丹纳 艺术哲学

丹纳 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
本文将讨论丹纳(Donna-Lane)的艺术哲学,一种基于实践活动的理论及实践活动之间特定关系的观念。

丹纳的艺术哲学是一种实证的思想,它强调把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技能和创造性行为理论的视角,以此让人们对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丹纳认为艺术而不是理论,是一个能够产生出多种表现形式的媒介。

艺术哲学的核心是要理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

丹纳的艺术哲学也强调创造性过程的重要性,提倡艺术家以有意识的把握其创作方法,并鼓励艺术家谨慎地使用已有的材料和形式,以此创造自己唯一的艺术风格。

丹纳的艺术哲学也强调艺术活动的自我教育作用。

艺术家不仅仅是创作出新的作品,还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模式。

丹纳指出,艺术活动不仅能缔结人们之间的关系,还能帮助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使他们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丹纳的艺术哲学也强调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它认为艺术家和观众是一体的,这种艺术的活动不仅是艺术家的行为,也是观众的参与。

丹纳认为,艺术家通过创作出一定形式的作品,能够产生对观众深远影响,使他们产生艺术境界。

在丹纳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能力,更是一种修行,让人们学会如何去传递情感,以及去看待世界的新方式。

总之,丹纳的艺术哲学是一种实证的思想,强调实践活动和创造
性行为理论互相关联,把艺术理解为一种实践活动,以此让人们可以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它也提倡艺术家以有意识的技能去运用材料和形式,以及自我教育的作用,强调艺术家和观众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能够让你对丹纳艺术哲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谢林的美学思想

谢林的美学思想

哲学的理智直观是一种纯粹的内在直观,它自己不 能变为客观的,不会出现在普遍意识中,而只有艺术的 理智直观也就是美感直观才能变为客观的,它指向外部 ,能够出现在每一种意识里。因此,艺术要高于哲学, 艺术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表现,是哲学的最终 完成,艺术哲学是真正的工具论和整个哲学大厦的拱顶 石。
2. 美是普遍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美总应是具体的 ,因而美总是具有有限形式,然而一件作品所赖以显得 真正美的要素不仅仅是形式,而是高于形式的普遍性, 这普遍性是无限的,因此,他认为艺术是以有限的形式 表现着无限,而这也就是美。
3.美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美应当是感性的显现,否则不 能进入普通人的意识,但美不是空洞无内容的显现,而 是有生命的整体,包含一定的理性内容。
谢林介绍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 和美学的另一位杰出代表 ,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重 要环节,也是德国浪漫主 义美学理论的主要表达者 。他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 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 学基础上的。 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是 《先验唯心论体系》《论 造型艺术对自然的关系》 《艺术哲学》。
谢林美学思想
1.艺术与哲学 2.艺术和美 3.论天才和艺术创作
论天才和艺术创造
1. 谢林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的基本特点,就在于 它体现了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自由和必然的对立统一 。人的艺术创造活动和美感活动也是如此。在艺术创造活动 中,一方面,艺术作品是人的自由活动产品,是有意识的活 动产生的,但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又有如自然产品,界, 后者产生的是现实的艺术产品。因此,自我在艺术活动中是 有意识的或主观的开始而在无意识的东西中或者说是客观地 告终。
艺术与哲学
谢林反对鲍姆加滕的“美学”名称,主张用“艺 术哲学”取而代之,认为艺术哲学本质上应当是哲学 学科,而不是作为个别学科的纯艺术理论。但问题在 于,艺术是现实的,客观的,而哲学是理念的,主观 的。他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绝对或绝对者,而艺术 虽然是特殊的东西,但它本身就包含着无限,绝对的 东西,它是对绝对东西美的显现,是绝对者的流溢, 它不仅是哲学的,而且是哲学的最高层次。因此建立 一个艺术哲学科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艺术哲学 第四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

艺术哲学 第四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
• 说来自己也不相信:经过长期的石膏模型奋斗之 后,我的环境渐渐变态起来了。我觉得眼前的“形 状世界”不复如昔日之混沌,各种形状都能对我表 示一种意味,犹如各个人的脸一般。地上的泥形, 天上的云影,墙上的裂纹,桌上的水痕,都对我表 示一种态度;各种植物的枝、叶、花、果,也争把 各人所独具的特色装出来给我着。
• 至于某人更适合于在哪一种感性领域里成为工 匠,这倒是有先天遗传因素的,也就是说,能做 哪一类匠人,这一点是先天规定的。
• 成得了艺术家或成不了艺术家,是后天规定的 。不过,这里讲的“后天规定”,并不完全在个 人主观努力的范围之内,它更多地属于时代命运 的规定,属于由时代命运所带来的现实遭际,对 此,我们作为个人其实也没有选择。
• 概念赋形
•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我们每每惊叹于某些艺术家的创造性的想象力, 说它们美妙绝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依刘想的 话来说,乃是“神用象通”的结果。而“神用象 通”又从作者的“情变”中孕育而成。何谓“情 变”?依我们的理解,当指情感的升华,即由日 常情感而达到具有超越性的生存情感。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巧妙的艺术构思,并不依赖于技巧上的 别出心裁,而是来自艺术家深广的情操。 所以,在“艺术家”“艺术天才”这一概 念中,首要的内涵就是“神思”。
• “艺术天才”虽是天才,要形成神思,仍须付 出生活苦难的代价:他既要处在实际生活的利害 冲突与种种磨砺之中,却又要能够超然物外,不 操心和执著于利害得失之分别。如此,他才能把 具体的生活感受上升为对人类处境之真相和意义 的领悟。
• 他是这样去学习技巧的:他能迅速地领会它们 与体验之呈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 从古以来真正的天才都感到完成作品所需要 的技巧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有本领迫使最枯 燥和表面上最不易驯服的材料听命就范…艺术家 对于他的这种天生本领当然还要经过充分的练 习,才能达到高度的熟练;但是很轻巧地完成 作品的潜能,在他身上却仍然是一种天生的资 禀;否则只靠学来的熟炼决不能产生一种有生 命的艺术作品。

丹纳《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种族自然环境:在气候方面,希腊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非常的温和宜人,居民多习惯过露天生活。

因此,这个地区特别适合创造人体艺术。

在这样的气候中成长的民族,一定比别的民族发展得更快、更和谐。

这是因为,在希腊地区,没有酷热让人消沉和懒惰,因此人们也就少了做梦一般的萎靡,不会陷入神秘的默想。

同时也没有严寒让人僵硬而迟钝,因此不必为了生活而不断地劳动,也就不会陷入粗暴的蛮性。

另外,希腊的土地是丘陵地,几乎没有平原,土地贫瘠,出产的食物只有橄榄、葡萄、大麦和一些小麦。

但是自然景色很美。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希腊地区优美的景色供养着人的眼睛,给予人感官快乐,但是能吃饱肚子,满足肉体需要的东西却很少。

因此,他们苗条、活泼,生活简单,能呼吸新鲜空气。

希腊人这样的生活方式绝不会使头脑迟钝,因为减少肚子的需要只是为了增加智力的需要。

其次,希腊是滨海之区,适宜航海,使得希腊人几乎每个人都有水手的素质。

希腊人经常泛舟入海,商人、海盗或是冒险家,也搜刮着东方几个富庶的王国和西方的野蛮民族,带回物质和别人的思想观念和发明。

希腊人的这种生活方式特别能刺激人的聪明才智,锻炼智力。

在希腊人中,最成熟、最文明、最机智的,都是那些经常航海的人。

与此相反,那些住在内陆,不经常航海的人,则始终比较落后。

希腊人身上最主要体现出的是才气。

他们最使人钦佩的大事业是科学。

而他们从事科学还是出于同样的本能。

他们并不满足工商业上的运用,还要探究事物之所以如何的原因。

所以,希腊人有兴趣的只是纯粹的真理,他们擅长分析各种观念,为思想而思想,为思想而创造科学。

他们追求的是研究过程的本身,从中体会思辨的乐趣。

另外,古希腊人对神的观念淡薄。

在整个希腊境内,没有一样巨大的东西,外界的事物绝对没有比例不匀称、压倒一切的体积。

希腊人的眼睛在这儿能毫不费事地捕捉事物的外形,留下一个明确的形象,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大小适中,简单明了,容易为感官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艺术需要“,就是需要在对现 实事物的想象性再构造中表达生存情 感。
我们心中时有一种情感在涌动, 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一旦达 到一定的强度,便驱使我们去 表达。
严格意义上的艺术 家是什么样子的?
他首先必须是匠人。
• 所谓“艺术家”,该词语在欧洲中世纪” 与“工匠”是差不多的意思,社会地位 也与工匠差不多。一个贵族可以雇佣或 直接拥有艺术家,就和他们雇佣和直接 拥有一批工匠一样。在他们用晚餐时, 有伟大的演奏家为他们伴奏,他们都是 作为“宫廷乐师”而存在的工匠。至于 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独立的群体或 阶层,那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情。
• 使艺术家成立的第三个条件,是创作技巧的形成。 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那些公认的天才,比 如音乐方面的莫扎特、贝多芬等,同样需要在创作 技巧上经历艰苦的练习。莫扎特自己就说过:没有 一个人对作曲的研究曾经下过像我这样的功夫。但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是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每一部 作品在我们听来都像是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它们 自然而然地从一个优美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其中 并无一点技巧的痕迹。这一现象是意味深长的,很 能启示艺术技巧的本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他在法国留学时的艰难处境,从而形成悲天 悯人的情怀。为了看清楚这份领会,并且去 表现如此的情怀,这就引致他这一次的“三 重奏”创作。 此例虽然简单,却清楚地表明 了艺术创作的根本前提:生存情感之达到对 自身超越性的自觉。这种自觉并不是在理性 层面上的观念,而是在情感之中的,实在情 感中的感悟,或者说是“与感悟相统一的情 感”。经常发生“与感悟相统一的情感”, 乃是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一方面的前提。

此诗之境界,已经呈现出李白当时所欲表 现的情感的形象,逐使李白顿感自己创作之 余。我们完全可以说:此时之李白,是被崔 颢做成了诗人。 总之,艺术家能够自己解决如何表现的问 题,而常人每每只在艺术家作给他示范时才 能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样,常人就艺 术家而成为艺术家。这是柯林伍德在其《艺 术原理》一书中所主张的理论,我们认为它 是正确的。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艺术家的 情怀,也都有作诗绘画的潜能,然而,却是 诗人和画家才使我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
中国音乐家洗星海
• 当初留学法国,作为贫穷的留学生住在巴黎 的拉丁区。凛冽的寒风穿过旧屋子的破窗和 门缝,阵阵袭进,使他冷得无法睡着。他在 《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一书中回忆说:“我 打着颤,听寒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猛烈 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 祖国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 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抒怀,写 下了这首女高音、单簧管和钢琴的三重奏。”
艺术家的神思
• “神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的重 要概念,在六朝时期即已形成,刘勰 的《文心雕龙》对它作了专门的讨论, 独立成篇(即《文心雕龙》卷六第一 篇)。
• 此篇开首即借用《庄子。让王》中的话—— “形成在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用以 指明“神思”的本意是指人心可以突破眼前 景物之局限而达于高远之境界,故云“文之 思也,其神远矣”。艺术之构思,不是做当 前景物之奴隶,而是神思。我们在此引述其 中的两段文字: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夫神思方远,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 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与海, 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黑格尔
• 在《美学》中说: “从古以来真正的天才都 感到完成作品所需要的技巧是轻而易举的事, 而且有本领迫使最枯燥和表面上最不易驯服的 材料听命就范……艺术家对于他的这种天生本 领当然还要经过充分的练习,在他身上却仍然 是一种天生的资禀;否则只靠学来的熟练决不 能产生一种有生命的艺术作品。”
• 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后
• 所谓“神思”,通俗地讲起来,就是 艺术想象。艺术想象与通常的想象不 一样。人们通常发挥想象力是形成一 种“联想”,由一物而念及他物。这 种联想,始终停留于具象之物上,是 由此物而达于彼物。在这样的联想中, 没有“神”在。
• 艺术家是如此看世界的,他不脱离情 感地看世界。创造性的想象力来源于 情感的深坑与澎湃,并非处于技巧的 高明。某人即使有技巧上的天赋和积 累,若无情感的力量,他仍会于创作 之时搜索枯肠。
常人通过艺术家而成为艺术家
• 中国诗歌史上有一个传说非常典型地 说明了一点:据说李白有一次登黄鹤 楼,因境生情,很想赋诗一首,但他 在楼上读到了崔颢先题下的诗句,随 即放弃了创作的念头。崔颢之诗如下:
黄鹤楼
• 昔日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二方面的前提是,善于将 工匠性的构形技巧与对超越性存在的感悟统 一起来,使前者成为后者的表现手段。这是 一种从“感悟”进展到“感悟之形象表现” 的能力。谁能将工匠式的技巧转变为艺术想 象之资,谁就是艺术天才。
对于艺术天才来说,永远不存在离开技巧的 “自由想象”。 同样地,也可以倒过来说, 对于艺术天才而言,也不存在仅仅作为技巧 的技巧,亦即不存在离开想象的技巧。对艺 术家来说,技巧是想象的器官。艺术家的想 象力,让技巧灵化,使之成为性灵的表达工 具,从而摆脱了技巧之单纯的工匠性。就此 意义而言,技巧在天才眼中是既实又虚,、 既有又无的。
艺术家与艺 术作品创造
• 常人常会觉得艺术家有神秘感,音乐 的旋律仿佛可以从他的心田里源源不 断地流淌出来。的确,艺术是一个天 才的领域,而这种天才又与科学的天 才分属不同的类型,所以,艺术哲学 应当讨论”艺术家“这个问题。 但艺术家首先是常人,和常人一样生 活在这个世界上,走着自己的人生道 路,他也要糊口谋衣,也要生活,也 对这个世界有种种生存体验。生存体 验驱使每一个人想去把它表达出来, 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对艺术都有 需要。
• 唐代诗人岑参有这样的诗句,写边 塞风雪的场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
• 这样的诗句令我们感慨其想象的美妙。若再 一想,岑参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不能 不说是边塞生活赋予了他极其深刻的情感体 验。诗人在塞外经历戎马生涯,身出与江南 迥异的严峻的自然环境,对祖国南方的思念, 与军旅生活中的豪迈意气结合在一起,长久 的积累,成就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致再看 到大学纷飞、厚积于树丫之上时,其慷慨的 诗句就几乎脱口而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若无深刻的情感,何能 如此? 巧妙的艺术构思,并不依赖于技巧上 的别出心裁,而是来自艺术家深广的情操、 所以,在“艺术家”、“艺术天才”这一概 念中,首要的内涵就是“神思”。
• 技巧对于艺术天才来说,从来都不是外在的 东西,而毋宁说,这种种技巧就是他的语言, 是他借以体验世界并表现体验的器官。 对于 莫扎特来说,写一部小说恐怕是极大的难事。 他的心中也许涌动着和文学家一样深切的情 感体验,但这些体验在他那里变成了曲调, 变成了音乐中的“动机”。他每天都在音乐 中感受世界,当他散步时,他就有可能孕育 出一部了不起的钢琴鸣曲.
两句道: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 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下襄阳向洛阳。”
• 在这两行诗句中连用了四个地名,很 少有人敢这样写。四个地名堆砌起来, 会让人觉得枯燥而机械,但我们读这 首诗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一连串的 地名在此恰好生动地表现了战乱甫定、 喜还故里之时的那种归心似箭的体验。 四个地名的枯燥材料,在杜甫的笔下, 反倒成了意气风发的精神形象。显然,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文学天才。 艺术创 作中还有一个现象很引人注目,那就
• 即兴创作让人感到神秘, 艺术家每每藉此表现出他 非同凡响的创造力。但是, 只要我们明白了艺术家的 技巧与体验的同一性,它 也就不神秘了。技巧本来 就是艺术家的体验器官。 如果他长久积累的某种体 验在某一特定的场合被激 活时,这种体验就能在短 时间内呈现为造就某一部 作品的技巧。
• 因此,艺术家即兴创作的根据在于这样 两点:第一,体验与技巧的结合,长久 以来成为他的特征;第二,在即兴创作 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存情感,原已 积累在他的心中,并非突如其来,而只 是由于当时的场景所提供的契机而被突 然唤醒了。
• 假如撇开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不谈,仅 从“艺术家”这个词语的本义来看,艺 术家也确实必须有工匠的特征。他必须 有造型的技能,他要善于摆弄泥土,摆 弄石料,如果他是雕塑家的话。画家则 要摆弄颜料,文学家则要摆弄语词。善 于摆弄语词,是一个文学家——作为语 言方面的匠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 所谓“艺术天才”,非指匠人意义上的 天赋。“有天赋的匠人”并不是艺术家 的本质属性 。那么,该从何出去指认艺 术家的“天才”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 “艺术天才”成立的前提。这前提有两 个方面。 第一,他敏于领会包含在日常 生存情感中的超越性存在。艺术家总有 一个多愁善感的心灵,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光是多愁善感,并不能造就艺术 家。能从情感之中领会到某种超越常俗 的东西,才是造就艺术家的重要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