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解读

合集下载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尚德,勤学,求是,创新。

这四个词汇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追求尚德,勤学,求是,创新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信条。

这些词语蕴含着我们的处世态度、学习方式、思维理念和创新精神。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深入解读一下这四个词汇所代表的哲学含义。

首先是“尚德”,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品德修养,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尚德是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也是道德规范的基石。

不管在哪个领域、哪个阶层,都要主张品德高尚,诚实守信,讲道德守规范。

只有内心深处的崇高品质,才能成就一个人的伟大人生。

现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是物质财富和地位,很容易让一些人迷失在物质追求的泥沼中,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修养和品质的追求。

尚德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需要我们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只有在自身做出表率的才能引领他人向善。

其次是“勤学”,学习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勤学不仅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自律和恒心,更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智慧的追求。

勤学意味着持续进取,不断学习,永远不以自己的知识水平为满意,凭借着钻研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

现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让我们不得不时刻保持勤奋不懈的学习态度。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将我们的思维和实践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勤学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信条。

再者是“求是”,求是是一种基于实际事物的真实状态的认识与判断,即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求是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准则。

求是要求人们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客观事实和实际情况,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要一味随波逐流,更不要凭主观臆断推断。

只有模糊求是,对问题本质深刻,才能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求是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真实面貌的认知,更是对自己思考方式的要求,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

最后是“创新”,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动力源泉。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摘要】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理念。

尚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的体现;勤学则是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求是强调要追求真理和客观事实,摒弃虚假和欺骗;创新是不断探索和创造的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

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

正确认识和践行这些理念,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提升修养,也能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这一组合,凝聚着智慧和力量,引领着人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关键词】尚德、勤学、求是、创新、哲学解读、引言、概述、正文、结论、总结1. 引言1.1 概述"尚德,勤学,求是,创新"这四个词汇,代表了一种哲学理念,是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尚德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品德修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准则,体现了对高尚品格和道德标准的追求。

勤学提倡的是不断学习和进取的精神,强调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过程来提升自我能力和水平。

求是强调的是理性思维和客观真理,不为外界因素所干扰,坚持真理和事实,追求真实和公平。

创新则是指开拓创新和不断改进的意识,强调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尝试创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这四个词汇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人们在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的心态和信念。

通过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2. 正文2.1 尚德的哲学解读在尚德的哲学中,教育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

尚德的哲学强调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正面的榜样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才能真正体现尚德的精神。

尚德还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尚德的哲学中,重视和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一种具有非常高价值的哲学理念,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深受
大众的赞誉。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四个关键字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所表达的哲学意
义和文化内涵。

1. 尚德
“尚德”是指崇尚道德和品德。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德行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价值,
人们认为拥有崇高的品德和道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因此,在这个哲学理
念中,“尚德”也被解读为一种对于优良品德的需要和追求。

2. 勤学
“勤学”是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和生存
的重要依据。

因此,贯彻“勤学”的精神和理念,意味着准备好自己去面对和解决生活和
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以及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 求是
“求是”是指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这个哲学理念中,“求是”呈现出一种
追寻真理和确定事实的哲学倾向。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解决问题并产生有意义的成果。

4. 创新
“创新”是指创造性的想法和行为,也称为开拓性的思维或创造性的思维。

在现代社
会中,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和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

因此,在这个哲学理念中,“创新”
体现了一种不断探索、开拓和变革的态度。

综上所述,“尚德、勤学、求是、创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
和道德规范,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在现代社会中,应该不断弘扬并继承传统的“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和个人成长的不断发展,实现更加美
好的未来。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一句经典的哲学格言,它意味着一种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这句格言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对这句格言的哲学解读。

“尚德”是指最高追求是修养和道德品质。

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认为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德修养。

尚德意味着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实、正直、善良、忍让、公正等。

这些品质可以使我们成为坚强、有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人,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勤学”是指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学习的态度。

勤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不懈的努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勤学意味着要有刻苦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

勤学的重要性在于,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

“求是”是指坚持真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个原则强调要根据客观事实和真理来分析问题,不受个人意识和偏见的影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求是的精神是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的统一,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发现和纠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创新”是指不断追求新的思维方式、观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要求人们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勇于突破传统,创造出新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

创新的重要性在于,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产生新的力量和动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这句格言强调了个人修养、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其次要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接着要坚持真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受个人意识和偏见的干扰;最后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勇于突破传统,不断追求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体现了人们对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同和追求。

下面分别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尚德,指的是以道德修养为重,追求高尚品质和高尚行为的思想。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关注日益增加,这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尚德思想的认可和重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注重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的建立,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价值。

勤学,指的是持续学习和不断进取的思想。

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需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并提升个人竞争力。

企业也要强化员工的学习意识,将学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培养员工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能力,才能带来企业的长远发展。

求是,指的是追求真理和客观事实的思想。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依靠真理和事实的研究、探究和创新,推动了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企业在管理和决策等方面,也应该遵循科学理性的原则,依靠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工作,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指的是对事物的创造性思考和独特见解的思想。

企业如果想要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从策略、管理、产品、服务等方面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之,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我们面对未来必须要重视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一种哲学理念,强调了品德修养、学习态度、思维方法和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下面是对这四个词的哲学解读。

尚德,指的是人们要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规范。

人应该具备正直、诚实、勇敢、谦
虚等优秀的品质,做到言行一致,道德为先。

尚德强调了人类的道德责任和自我修养的重
要性,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道德型的社会成员。

勤学,意味着人们要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人类是动物之王,智慧和知识是我们与
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

勤学强调了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只有不断地接触新
的知识和思想,才能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求是,指的是追求真理和事实的态度。

人们应该摒弃主观偏见和错误观念,理性地、
客观地、科学地看待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索寻求真理。

求是强调了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
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创新,意味着要有创造性的想法和行动。

人们应该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境界,积极创
造新的东西,包括科学发现、技术革新、艺术创作等领域。

创新强调了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的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具备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四个词共同构成了一种哲学理念,强调了道德、知识、真理和创造的重要性。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高度,是指引人们成为优秀社会成员和创造者的标准
和准则。

这种哲学理念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

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实事求是观

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实事求是观
第三部分,作者解读了江泽民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建构了江泽民以实事求是为核 心、以与时俱进为动力、以理论创新为灵魂的实事求是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四部分,作者对三代领导人的实事求是观体系加以比较,并总结其异同,掌握了 三代领导人科学理论的继承性,也把握了他们各自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以及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Basing on th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theories of Man Zedong’s’Deng Xiaoping's and Jiang Zemin's,this paper form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view,holds the winding evolution of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from which the article absorb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O find a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迦乙丝:2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Part Three:the author explains the Jiang Zemin’S statement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constructs Jiang Zemin’S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about seeking truth,taking th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principle as the core,regarding growing with each passing hour as motive force and creating the new theory as the soul.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哲学解读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这四个词语代表了人类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

尚德意味着崇尚道德、崇高品质。

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需要个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尚德强调要追求品德的完美,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范。

尚德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道德底线,尊重他人,诚实正直,坚守原则,以此构建一个和谐、互助的社会。

勤学体现了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注重自我修养,努力学习各种理论和学问,以求明理得道。

勤学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新的事物和知识。

通过勤学,我们能够拓宽视野,提高认知水平,不断增长智慧,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求是强调应当不断追求真理和实际。

在求是的哲学观中,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个人主观意识为转移。

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行动中坚持真理,不受个人喜好或偏见的影响。

求是也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真理,体验真理的力量。

只有追求真理和实际才能在行动中实现我们的目标,帮助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指的是不断破除传统束缚,寻求新思维和方法。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中国古代的科技创新和思想创新为中国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需要我们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挑战现有的观念和制度,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创新需要我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见解,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及敢于创造和冒险的精神。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体现了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

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提醒我们要秉持高尚的道德,努力学习和探索真理,勇于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牢记这些价值观,我们才能够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增长提供了调控的时间窗口一是“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二是“经济增速略为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

1、通过私人部门投资有所上升2、2011年,地方和国有企业投资增速的放缓已成趋势,但年内9%以上的增长是有保证的,因此依然处于调控的时间窗口之内。

二、通胀是先决条件控制通胀依然是首要任务,明确放在了增长之前。

并且强调了“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推动,其影响是长期、刚性的”,“要尽可能使物价涨幅在下半年降得多一些”紧缩不会放松,甚至在允许的范围内可能更紧一些,上周央行的准备金政策调整就成为一个注脚;要素成本上升的长期性意味着通胀的中长期性,通胀是“中枢”的上移;通胀的回落是为了明年留余地,特别是要素价格改革留出空间,因此即使通胀回落甚至回落较多,通胀预期将依然持续;资源税改革今年全面推开的计划料将延后。

三、紧缩要求不降,从表内到表外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给和信贷已经低于目标较多,但没有因此降低下一步的要求,因为认为“考虑到前两年基数比较大,货币存量比较多,增加的绝对量不算少”,这样今年的最终信贷更可能落在偏向7万亿元而非7.5万亿元的一侧。

“强化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防止风险积聚”,表明对流动性的管理从表内延伸到了表外。

下一步银行理财产品政策调整的影响可能是市场流动性的新的风险点之一。

外汇储备“逐步减少增量”、“防止热钱大量流入”要求的提出,意味着国际收支目标从顺差向平衡的转变将加快;国内金融体系依赖外源流动性的局面也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

四、房地产调控:不获全胜不收兵房地产调控三个“不能”:决心不能动摇、方向不能改变、力度不能放松。

保障房建设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不能有丝毫懈怠”。

通过保障房来对冲商品房调控对居民的影响,和施加对商品房市场和房地产商的压力。

中央的代价,不仅是加大资金支持,更是土地支持——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这是让地方政府之利。

房地产调控,中央依然在以强势姿态求破僵局;打破僵局之后的可能的风险的化解和更重要的制度建设尚未明确,在“抓紧研究和制定”之中。

我们的看法,分享房地产资本化的收益是出路,但只有打破僵局之后,才能有实质性、有意义的谈判。

五、大政府强化,加税和举债保证和改善民生是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下届政府实现经济和体制转型的基础条件,也是过渡期“维稳”的需要。

保障房、养老保险等措施的加快,都在此刻应运而生。

这和地方扩张、中央集权的其他需求一起,使得大政府的趋向不可避免。

大政府需要大财政。

中央强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地方最近的加税企图,即在情理之中。

地方存量债务问题,也就不可回避。

“提高透明度和资金使用绩效,强化财经纪律,增强公众信心”,现在是强化政府信用的阶段,目的是为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把债务变成资产,而不是风险。

六、向2012过渡所有的政策看起来都在改变,实际上又都没有改变,这是周期和泡沫规律的必然结果。

2012已经不远。

下半年货币政策或将不再加息和提准。

一、银行确认收到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的通知》(银发209号文件)。

通知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将分别从9月5日和9月15日起,按照大行三步,其他银行六步的节奏缴纳保证金存款准备金。

文件显示,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从9月5日起,三个阶段(9月5日~10月4日,10月5日~11月4日,11月5日以后)分别按保证金存款余额的20%、60%、100%上缴。

而其他金融机构则从9月15日起,分六个阶段(9月15~10月14日,10月15~11月14日……2012年2月15以后,一个阶段时间为一个月),保证金存款计入一般存款的基数分别为保证金存款余额的15%、30%、45%、60%、80%、100%。

二、11上市银行将缴5218亿从已经公布的201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大行的保证金存款分别为2479.49亿元、4718.13亿元、3955.29亿元、3572.70亿元。

共计14725.28亿元,如果按照21.5%的比例上缴,一共需要上缴3165.94亿元。

9月5日到10月4日上缴数量的仅为633亿元,对上述四行来说影响不大。

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从所承受的总量来说,压力比较大。

不过由于央行将其拆分成六次上缴,首次按15%的比例纳入,每次都以一个月为期,中小银行会承受持续的压力。

同时,上述通知还要求:“外币保证金存款统一于9月15日起计交存款准备金。

”2011年7月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本外币保证金存款是45569.6亿元,减去人民币保证金存款44415.16亿元,外币保证金存款为1154.44亿元,央行对于外币存款准备金率没有明确地公开数据,假设按照21.5%这一最高比率缴存,外币保证金存款将缴纳准备金248.2亿元三、监管目的大于收紧流动性央行目前此举收紧流动性和监管表外业务,可能后者是更重要的因素。

针对此前有人猜测央行是否会在基数扩大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鲁政委表示:“如果下调的话,会释放出非常矛盾的信息。

我们预测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三不,即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

虽然整个下半年通胀的高峰在7月份过去了,但是物价仍在高位运行,固然可以不加息,但是也不可以放松。

”保证金存款原来没有算在存款准备金的基数里面,这是以前监管上的空子,降低了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整体流动性的管理。

现在算进来,就是在弥补漏洞。

四、缴存新规影响银行间利率飙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除隔夜品种下跌5个基点至3.18%外,其余品种均有较大幅度上涨。

7天期上涨33个基点至4.4%,14天期上涨115个基点至5.42%,21天期上涨106个基点,1月期和2月期上涨100个基点左右,3月期和4月期上涨30和50个基点左右。

上缴准备金可能更多还是对长期资金的影响,但是短期资金受此影响还不是很大。

目前上调还没有开始,所以短期的隔夜和7天的都还不是很高,但是市场还是有这样一个预期,所以看到14天、一个月、两个月都还是比较高。

8月份资金面情况相比6月、7月份有所缓解,9月份是季末,银行出于监管考核的考虑,在季末时可能会“有一个紧张”。

随着指数定格在2567点,八月行情彻底落下了帷幕,尽管走出了探底回升的走势,但整月下来表现仍不尽如人意,上证指数跌幅高达4.97%,仅次于5月份的5.77%。

送走了低迷的8月行情,大家都在期待9月市场能够引来好转,而市场也确实给了大家足够多的期待理由:比如欧美股市出现持续反弹;比如市场估值水平确实足够低,银行股最新平均动态市盈率不到7倍;比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经过连续4月下降之后8月份止跌回升环比回升0.2%;再比如高盛唱多A股预测9月股市将出现新一波强劲反弹等等。

周三成交额630亿元、周四进一步萎缩至606亿元、周五更是掉到可怜559亿元,连续三天刷新年内最低成交水平,,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明场外资金入市意愿非常低,盘面观望氛围异常浓重。

五大因素决定九月市场涨跌1、资金面会否得以改善?资金之于股市就如水之于船,股市如船资金则是水,水涨才能船高,水落自然要船跌。

关键市场到底缺不缺钱?这个问题我首先想请大家来看一组数据:温州市央行公布上半年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今年1-3月,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分别为23.01%、24.14%和24.81%,5月利率达24.6%,6月则为24.4%,并且温州有59.67%的企业均参与民间借贷。

如果市场不缺钱会有59.67%的企业去借贷利率高达25%的高利贷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在信贷政策连续收紧资金供给不足的背景下,股市扩容圈钱的步伐却一点也没有减慢,最近网上有个火爆的话题就是中国股市8年赶超美国100年,美国股市挂牌股票达到800家,用了100年的时间,而中国股市仅仅只用了8年,而当前A股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500家,美国股市200多年才上市了3600多只股票。

证监会统计数据更是显示,2010年A股市场融资总额达到了1.0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5个月证券市场融资总额已达到4384亿元,再度突破万亿几无悬念。

一边是供血不足,一边是失血过多,央行自9月5日起扩大商业银行准备金缴存范围又一次冻结资金8000亿元,相当于上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对当前本已紧张的资金面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想凭借资金来推动9月行情的上涨并不现实。

2、政策调控会否出现松动?政策跟股市的关系相信每位投资者都有深刻的体味,不可谓不巨大,基于高通胀高房价的压力,持续从紧的调控政策正是今年股市长久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政策调控转向之时股市或将迎来上涨之日。

但当前来看政策调控并无放松迹象,温总理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撰文论述经济形势就明确表示宏观调控取向不可变,强调稳定物价,确保楼市调控政策见成效。

这无疑为接下来的政策调控定下了基调,那就是短期并无松动可能,所以政策转向刺激股市上涨的预期自然也要延后。

3、八月CPI会否如期回落?尽管多家机构近日纷纷预测8月CPI涨幅将不超过6%,但这个问题当前来讲完全就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自上半年来,市场几乎每个月都在猜想物价指数CPI会不会见顶回落,最终几乎是每个月都会创出新高。

当然这个谜底在下个月就会正式揭开了,不管数据如何,其实老百姓对物价是否上涨因该是最为敏感也是最为清楚的,猪肉的价格丝毫没有松动,出栏肉猪均价破10元/斤的地区明显增加,鸡蛋价格屡创历史新高,食用油涨价品牌明显增加,连上半年回落的蔬菜价格也纷纷止跌回升,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与7月20日相比,8月28日全国菠菜、油菜、生菜分别上涨31.2%、20.8%、27.3%。

如网友调侃般除了工资没涨或许其他的都在涨,物价何时见顶回落短期或许仍是一个无解的哥德巴赫猜想,而物价不见顶,市场就难以见底。

4、欧美债务问题将会何去何从?经过前阵子的腥风血雨之后,近期欧美债务问题显得有些平静,但平静并不代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前期的周刊中笔者分析过,自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债务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实质性的解决,惠誉周二就表示,由于金融市场仍可能进一步大幅波动,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信评级将继续面临下调压力、希腊国会官员表示希腊债务继续恶化已经超出可控制范围也验证了这点、另外意大利9月份到期债务今年最高、西班牙11月巨额国债将到期,这些随时都有再度引爆欧美债务危机的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讲,这就犹如埋在脚下的一个定时炸弹。

5、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这个问题估计谁都难以给出明确结论,不过笔者始终认为经济不仅是数据,更是大家耳听目闻的经济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