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合集下载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案_1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案_1

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 B )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

A.中共中央政治局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常务会议2、《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 B )轨道。

A.现代化B.法制化C.标准化D.国际化3、《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 A )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B.充分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C.拥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和无后顾之忧的D.及时获得社会救助和优厚福利的4、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 B )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5、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 C )。

A.中止计算B.分段计算C.累计计算D.重新计算6、国务院规定开始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是( C )。

A.男60周岁,女55周岁B.男女同为55周岁;C.男女同为60周岁D.男55周岁,女50周岁。

7、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 B )缴纳工伤保险费。

A.个人B.用人单位C.单位和个人共同D.国家补贴和单位8、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 C )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A.年B. 季度C. 月D. 不定期9、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是( B )。

A.退休人员B.离休人员C.公务员D.下岗失业人员10、社会医疗保险系统中的保险人是指( D )。

A.参保人 B.医疗服务提供者 C.政府 D.医疗保险机构11.基本医疗费用是指( A )。

A.总医疗费用-自费费用-乙类个人先自付费用和起付标准费用+共付段(个人支付+统筹基金支付)费用B.起付标准费用C.统筹记帐费用D.总医疗费用12、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素质培训、( B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案

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学目标:1 、知识识记: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 、能力培养: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 )通过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 2 )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

教学要点: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具体操作环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现在,在许多报刊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整版整页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个人自荐“求职材料。

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从未有过。

这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新情况。

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镇劳动就业实行“统包统配”,即工作岗位无须自己寻找,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

请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做法,有什么弊端 ? 学生讨论回答后 , 教师归纳 : 养成工作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等。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劳动就业制度实行改革,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的劳动就业模式。

请学生讨论,这一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教师归纳:有助于人才的特长发挥,有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研究业务。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片,具体了解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可喜现象。

课本第 133 页下图:这是政府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课本第 134 页上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就业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课本第 134 页下图:介绍的是自主择业,开设个体餐馆“先富起来”的典型。

以上三幅图片资料反映了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精品历史课件】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精品历史课件】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单位应同时依法为你缴费。 退休后,你可按月领取政府的养老金和享 受其它的养老待遇。 政府提供的养老金逐年提高
年份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人均月养老金额(元) 129 136 169 216 309 334 396 455 525
失业保险是职工在暂时失去工作或转换职业期间,没 有经济收入,生活发生困难时,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的 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 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缴费,职工失业后,可持有关证明,向当地劳动就业机构申请 领取政府的失业救济金。
医疗保险是劳动者因患病需要治疗时,由政府向其提 供必需的医疗服务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
政府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 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职工退休后,不再缴费)。
社会救济
指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 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 障。 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孤老、孤儿、无 赡养人又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某些 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等 社会救济是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我国目前的社会救济包括两种:一是对长 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的社会贫困成员的定 期救助;二是对受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的 临时救助。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

第 21 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学目标:•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

教学过程:今日的初中生,明日就是公民,中专生、高校生都或先或后面临毕业后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实行统包统配,这种做法有弊端?(养成工作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发挥。

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劳动就业制度实行改革,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瓣的劳动就业模式。

这一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有利于人才特长发挥,有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研究业务。

•指导学生年 133 页, 134 页三幅图片,体会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对社会主义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改革背景: 1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我国已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2 阅读课文并思考,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成果学生看书讨论,归纳出成果: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除以上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中提供的保障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社会保障?小结:市场经济和社会化保障缺席实施后,我们应该增强保险意识,在国外,我们的保险意识很强,我们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地在加强,外国人往往将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保险,用现在的钱买未来的保障。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确定的方针。

记住国家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的“两个确保”。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和人们就业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3、理解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的变化及所取得的成就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改革就业制度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导学、讨论、点拨、训练教具准备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课本的导语直接导入:人们多年固守的“铁饭碗”是怎样打破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我国初步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展示1、知道我国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确定的方针。

记住国家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的“两个确保”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和人们就业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3、理解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学指导教师巡视指导(10-13分钟)请同学阅读教材内容,然后依据教材自行探究自学目标。

教师巡视指导,察看学生自学的情况。

自学检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8分钟)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展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解答。

学生按学习合作小组对自学目标进行展示各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讨论切磋教师点拨(10-15分钟)新课学习[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1、我国就业制度变化的原因(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制度变化的目的(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改革开放以为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革?(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成就(成就表现: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规模扩大,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成就)3、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国家采取的措施(①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②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措施,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③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方针④为下岗失业人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4、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人们多以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为荣——转变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多依靠政府统一安排工作——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自谋职业己逐渐被人们接受)5、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上取得的成就(①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就业问题②农民收入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内容(①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②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职工离退休、失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内容标准】(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要点】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具体操作环节。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现在,在许多报刊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整版整页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个人自荐“求职材料。

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从未有过。

这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新情况。

【新课探究】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1.新中国初期:实行“统包统配”劳动就业制度。

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镇劳动就业实行“统包统配”,即工作岗位无须自己寻找,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

请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做法,有什么弊端学生讨论回答后, 教师归纳:养成工作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等。

2.改革开放后:⑴改革:从“统包统配”,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制的逐步推行,最后过渡到完全由市场调节。

⑵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请学生讨论,这一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教师归纳:有助于人才的特长发挥,有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研究业务。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片,具体了解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可喜现象。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学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历史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学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历史课件
2.目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覆 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 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
12/10/2021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3.地位(dìwèi)及作用:
(1)地位: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 度之一。
(2)作用:对国民经济(guómínjīngjì)的发展和社会 政治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4.改革前初步建立(jiànlì)了一套社会保障制度
➢退休金 ➢劳保医疗(yīliáo)、公费医疗
(yīliáo)
由国家支付 由单位管理
5.改革后的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2/10/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人们提高自己的素质。(2)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fāzhǎn)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保障了社会成员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消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推动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fāzhǎn)。C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比改革前
改革后
实施背景 在经济计划背景下实


同 费用支付 点
国家或单位支付
管理方式
单位管理
在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制 度改革的背景下实施 个人交纳部分费用
社会化管理
保障范围 不能完全实施
完全实施
保障效果 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自我保障意识强化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点12/Βιβλιοθήκη 0/202112/10/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具体操作环节。

二、新课导引下图为1997年社会保险宣传日,北京市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行人宣传有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

【思考讨论】你知道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吗?三、教材精华(一)知识链接1.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后,国家对劳动就业制度实行了深刻的改革,从“统包统配”,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制的逐步推行,最后过渡到完全由市场调节。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成为新的劳动就业模式。

国家颁布实施《劳动法》,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

2.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根据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新机制,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同时实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落实。

(二)思维拓展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四、课堂检测1.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其依据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下列表现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是()A.小明的爸爸住进了医院,因为享受“医保”,节省了大量开支B.小华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他的书本费减免了C.小磊的爷爷早就退休了,每月到银行领工资D.小丽的妈妈和别人撞车了,保险公司过来商谈具体事宜3.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为()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五、学后反思我小结:参考答案三、教材精华(二)思维拓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加上人口众多,国家和企业无力统包工资、福利、医疗、养老、住房,但为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落实职工的医疗费、养老费,国家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建立起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业保 险
4,拖欠、 克扣现象
最低生 活保障
工作人员给下岗职工发放救助资金(社会保障的体现)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中国有句老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 条件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这句话还有意 义吗?
提示: 1、赡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
2、社会保障制度仅在于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却 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刘大妈的私家车(134页) BACK
就业形式是如此复杂严峻, 为了大家明天的美好,所以 你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养老保障
建 医疗保障 国 社会救济 后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
1,覆盖 面窄
2,自我
不足 保障意识
淡薄
完善
养老保 险
医疗保 险
3,不具 备社会保 (20世纪 险性质 90年代)
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
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我们应该认识的:
通过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这
是党和国家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缺点 改革前:“统包统配”(铁饭碗)









作用
改革后:企业自主用工、个人 自主择业(《劳动法》)
GO
“等” 企业没有活力, “ 劳动者缺乏竞 靠” 争意识,没有 “ 动力
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制作:吴 静 班级:初二(11)班 投放:2004年5月28日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学习目标:
一、我们应该掌握的:
1,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要”
1、丰富了市场(劳务市场、 人才市场、中介公司等) 2、促进劳动资源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资源 3、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4、择业观念的转变
劳务市场人声鼎沸
人才交流市场一角
现代的人才交流市场
国家与社会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程 BACK
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BACK
给自己“充电”、“镀金”(自学考试,提高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