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

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 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都 存在差异。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 整体性: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经济作用
社会作用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条件。
倡导节约优先的资源利用理念,推广节能、节水、 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技术和产品。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循 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培 育和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领 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 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案例分析:某地区自然资源利用问题
案例背景
某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 产资源,但长期以来存在过度开
采和乱砍滥伐等问题。
问题分析
过度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枯竭,乱砍 滥伐破坏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水土 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后果。
解决方案
加强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开采规模 和速度;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加强环保宣传和教 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 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如水资源、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 消耗后不能恢复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有限 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人类的 需求。
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自然 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确保自然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中国的自然资源PPT教学课件

非可再生资源:
煤炭、石油、铁矿等
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 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滥砍滥伐 水污染
可再生资源是 “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吗? 不是,当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 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条件下 就变成了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对可再 生资源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并注意保 护和培育,才可能再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产 量已无法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 国消费的石油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是什么?
1. 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不足 2.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 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生资源
自然 资源
我国自然 资源的现 状:总量 丰富,人
均不足
中学生节 约和保护 资源的行
为方式
国家保障 资源供给
的措施
达标测试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D)。 A.钢铁 B. 两极冰川 C.小麦 D.森林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C )。 A.森林 B. 河流 C. 煤炭 D.阳光
下表为我国部分国情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
沼泽中的植物一体转变成泥潭, 泥炭长期被埋入地下 ,经过 高温、高压及一系列复杂的物 理化学变化形成煤炭。这一过 程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类型
可再生资源是 “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吗?
可再生资源: 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教案及优化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教案及优化训练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然资源》,这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合理利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利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让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合理利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案例。
2.准备课堂练习题和优化训练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理知识,如:什么是地理?地理学什么?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资源。
2.呈现(15分钟)展示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
通过展示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图片和图表,使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学霸笔记】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学霸笔记】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土地、阳光、水、水能、矿产、森林等。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想要学习好地理这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爱好。
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篇1中国的自然资源3.1 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2、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
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说出下列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的。
天然钻石、山羊、皮鞋、制作羊绒大衣的布匹、阳光、闪电、地震。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四)教师点拨
1.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象空气、风景以前不是自然资源,现在就归为自然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不是自然资源的地震、闪电或者海啸以后很可能会变成自然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可能还会有新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
2.教师展示新能源可燃冰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前景。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范畴在逐渐增大。
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过多、需求量过大,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五)解疑释惑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总量丰富,人均少。
(六)合作探究
针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较少的现状,人口众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多的现状,如何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知识树帮学生梳理知识。
四、达标测试
完成配套同步练习。
板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材分析)同步素材(文本资料)(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了解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一、本节内容知识结构:
提出倡议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实例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利用教材提供的事例,也可适当补充相关事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别,并提出不同种类的资源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并通过相关事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可能失去其“继续利用”的特性,从而培养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阅读资料等形式,认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
页1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