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实践与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医疗设备维修检测报告

医疗设备维修检测报告

医疗设备维修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MDR-2024-001
报告日期:2024年1月15日
1.背景介绍
本次检测为医疗设备维修检测,旨在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性能。

检测范围包括设备的外观、功能、电气安全和性能等方面。

2.检测对象
设备名称:XX医院心电图仪
设备型号:EEG-5000
设备制造商: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设备购买时间:2024年5月
3.检测内容
3.1外观检测
设备外观检测主要包括外壳、按键和显示屏的完整性和正常使用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设备外壳无损坏和变形现象,按键和显示屏正常工作。

3.2功能检测
设备功能检测主要包括仪器开机、校准、测量和显示等环节。

检测结
果显示,设备开机后能正常进行校准和测量,且显示结果准确无误。

功能
检测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3.3电气安全检测
电气安全检测主要包括接地电阻、线路连接、绝缘电阻和漏电流等方面。

检测结果显示,设备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线路连接牢固可靠,绝缘电阻和漏电流均在安全范围内。

3.4性能检测
设备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信号质量、噪音干扰和测量精度等指标。

检测结果显示,设备信号质量较好,噪音干扰较低,测量精度满足临床需求。

4.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维修检测的结果,设备外观、功能、电气安全和性能均符合正常使用要求。

建议继续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

检测人员:XXX
电子邮件:XXX
敬启者,特此检测报告。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检测报告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检测报告
绝缘阻抗(电源-外壳)(MΩ)
10
电源软电线是否老化、变性使绝缘性能下降
对地漏电流(uA)
正常状态
1:
2:
500
设备本身
设备外壳是否破损
单一故障状态
1:
2:
1000
设备的部件如刻度盘、开关等是否损坏或丢失
外壳漏电流(uA)
正常状态
1:
2:
100
设备内是否有毛屑、纤维等异物
单一故障状态
1:
2:
3:
4: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编号:检测流水号:共1页
设备科室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测依据
医用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规范
被检设备名称
制造厂家
型号规格
设备编号
环境条件
定性检查
P
F
定量检查
检测结果
允许值
设备电源线
网电源插头是否破损,褪色,插针有无变形
电源部分
电源电压(V)
保护接地阻抗(mΩ)
200
电源接口处是否接触良好
10
充电指示灯是否正常
单一故障状态
1:
2:
3:
4:
500
50
检测结果
合格不合格
检测说明
注释
1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2 P=Pass,F=Fail;
3检测结果中状态1格表示正常状态;2格表示正常状态,电源反向;这俩种状态的允许值相同;
4检测结果中的单一故障状态1格表示断开一根电源线;2格表示断开一根电源线,电源反向;3格表示断开一根地线;4格表示断开一根地线,电源线反向;这四种状态的允许值相同;
500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专项检测与分析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专项检测与分析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医疗器械[作者简介]陈文(1985-),男,江苏泰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临床工程。

急救设备是救治重症病患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抢救效率,甚者可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一直是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然而临床工程师平时巡检保养关注的焦点大都落在了设备运转的有效性上,针对功能性的检测占据了主导,从而忽略了在用设备本身的电气安全状况,可能增加电击伤害的风险。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安全使用医用电气设备,防止电击事故,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1]。

该文针对全院5大类急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注射泵)利用福禄克ESA-615型电气安全检测仪现场采集各项电气安全数据,通过不同类别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改进日常维护方法,保障患者免受电击伤害,从而提高医护人员使用安全,现报道如下。

1电气安全检测的必要性1.1电击伤害人体本身是良好的导电物体,当身体接触用电设备,并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产生危害性的电击伤害。

电击伤害隐蔽性高,事前不易察觉,伤害发生时间短,对人体损害极大。

研究数据表明0.5mA/50~60Hz 是人体感知最小电流,电流达到10mA/15~100Hz时人体无法自我摆脱电流,超过35mA/15~100Hz 时可能导致心室纤维颤动直接危及生命。

日常工作中电击伤害主要来源于外壳漏电流与设备应用部分漏电流。

外壳漏电流主要伤害直接接触、操作设备的医护人员。

应用部分漏电流主要伤害与设备连接的正在接受医治的患者。

电击伤害产生危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电流流过部位、电流强度、作用时间、电流频率等因素。

1.2医疗工作中影响电气安全的多种因素医疗设备使用时突发情况多,各种意外因素均可能导致危险发生,设备自身电气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决定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安全。

针对医疗设备电气的安全检测探究

针对医疗设备电气的安全检测探究

针对医疗设备电气的安全检测探究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各项新型医疗设备的投入应用具有密切联系,就医疗设备运行特点来看,其精密度比较高,受外界各因素影响比较大,为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必须要做好检测维护管理。

对医疗设备电气进行安全检测处理,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电气安全知识,针对设备运行状态来制定检测方案,按照规定来进行优化。

本文就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医疗设备;电气系统;安全检测1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简析医疗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经常会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存在接触,如果其电气安全性能比较低,很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缺陷或者操作不当出现电击损伤事故。

为保证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项医疗设备进行电气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确保操作人员实施行为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减少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

一般医疗设备电击事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人与网电源之间形成回路,或者是网电源电压在回路电阻间产生的电流流过人体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在出现电击事故后,会使得人产生疼痛发麻的感觉,造成皮肤、肢体灼伤,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心脏颤动以及呼吸停止。

针对此就必须要来做好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检测,确保设备操作人员与患者双方的安全,确保设备表面不存在电流,并不会造成点击事故。

在检测时需要确定存在的漏电流小于人体安全限制,如果设备外壳漏电,则应将设备保护接地电阻降到最低,将漏电流对人体安全的影响降到最小。

而对于电气安全检测不过关的设备,要禁止其在临床上的使用。

2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内容分析(1)绝缘阻抗。

包括电源部分到地以及应用部分到地两种绝缘阻抗,电气安全检测时,需要分别做好两种情况绝缘材料击穿程度的检测。

一般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会选择在检测两端施加500V直流测试电压,测定的绝缘阻抗值越大,则证明设备运行效果更安全[1];(2)保护接地电阻。

所谓保护接地电阻即在电源地线开路情况下,测量被测设备保护地遇到电源地线之间的电阻,即医疗设备外壳接地保护柱与电源线接地插头之间的阻抗值。

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

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检测方法与流程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ESA620测试导线的连接 测试 检测结果处理 检测流程图
定性检测
A 设备电源线 1)网电源插头有无破损,褪色,插针有无变
形。 2)电源接口处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裸露电线
的情况 3)电源软电线是否由于老化或化学物质等因
素引起变色使绝缘性能下降。
Enclosure Leakage Current Test Schematic
外壳漏电流测试
外壳漏电流测试
外壳漏电流测试测量的是流经被测仪器外壳和保护 接地之间的电流。 在测试中,包括以下几种模拟状况: (1)正常状态 (2)正常状态 ,断开保护接地 (3)正常状态,断开中性线 (4)反转极性 (5)反转极性,断开保护接地 (6)反转极性,断开中性线
网电源到保护接地绝缘电阻测试电路图
Applied Parts to Protective-Earth Insulation Test Schematic
应用部分到保护接地绝缘测试电路图
Mains to Applied Parts Insulation Test Schematic
网电源到应用部分绝缘测试电路图
Alternative Equipment Leakage Current Test Schematic 可替换设备漏电流测试
可替换设备漏电流测试
在该项测试中,被测仪器将被从网电源隔离,它 的相线,中性线,保护接地和暴露的导体外壳被短 路,所有应用部分也被短路在一起。测量的是流过 被测设备绝缘部分的电流。
漏电流测试包括单个连接应用部分测试, 整体连接应用部分测试,外壳漏电流测试和 接地漏电流测试。
Earth Leakage Current Test Schematic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与结果分析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与结果分析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与结果分析【摘要】本文在对某医院的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总体水平进行模糊综合安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等级,得出电气安全评价结果,据此探讨和分析医疗设备在电气安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1.前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医院购置大量的医疗设备,应用到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中。

在现代医学仪器领域,评价一台设备性能好坏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评价其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有效性,二是评价其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性。

安全性主要涉及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特性、过量辐射危险防护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内容。

电气安全是指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由医疗设备自身缺陷或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对设备本身或使用人造成电损失。

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病人经常要和各种电气设备打交道,医疗设备电气安全关系到患者和设备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在医疗设备电气化日渐提高趋势下,确保设备电气安全尤为重要。

2.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2.1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或隶属函数来描述中介过渡的模糊信息量,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浮动地选择因素阈值,作比较合理的划分,再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出评价结论。

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各因素的层次性,同时又可以避免因素过多时难以分配权重的弊病,它比单层次模型更加精细,更能正确地反映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更好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评价内容得到全面考虑。

2.2电气安全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综合论事故模式基本观点认为,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

基于此,将安全评价中危险因素分为物质的、管理的、环境的以及人为原因。

建立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综合评价体系如图1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如图2,结合调研数据资料选用层次分析法。

医用电器设备的安全检测

医用电器设备的安全检测
检测目的
确保医用供气系统的气体质量、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符合标准 ,保障医院用气安全。
检测内容
对供气系统的气体质量、管道密封性、压力和流量等参数进 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医用影像设备的安全检测实例
检测目的
确保医用影像设备的辐射安全、图像质量和可靠性达到标准,降低对医护人 员和患者的辐射损伤。
通过安全检测,可以发现并修复医用电器设备中可能存在的 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遵守法律法规
医用电器设备安全检测是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电器设备安全 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
重要性
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
医用电器设备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对 医护人员和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其进行安全检测至关重要 。
检测内容
对设备的辐射防护、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确 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05
安全检测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
安全检测的局限性
检测标准不统一
当前医用电器设备的检测标准 不统一,不同厂商和不同地区 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存在差异,
导致检测结果无法互认。
检测手段单一
目前的检测手段主要以传统的手 工检测和仪器检测为主,检测效 率和精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
02
安全检测的符合性标准
国内外相关标准
国际标准
医用电器设备安全检测的国际标准是IEC 60601,该标准规定 了医用电器设备的电气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国内标准
我国医用电器设备安全检测的主要标准是GB 9706系列,该 标准等同于IEC 60601,但增加了国内特殊要求。
标准的符合程度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检测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检测

(5)如果设备具有从Ⅰ类防护转为Ⅱ类防护的装置,必需满足以下全部要求:
①转换装置必需明确指出所选类别; ②必需使用工具方能转换; ③设备在任何时候必须符合选用防护类别的全部要求; ④在Ⅱ类设备工作位置上,转换装置必须切断保护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或将其转换成符合要求的功能接地线。 设备除基本绝缘外,必须按Ⅰ类或Ⅱ类设备要求配备附加保护;由外接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如在救护车上使用),当极性接错时必须不会发生安全方面的危险。
对电击有特定防护程度的设备。
01
一般没有应用部分的设备,或虽有应用部分,但应用部分与患者无电气连接(如:超声诊断设备、血压监护设备等)的设备,或虽有电气连接,但不直接应用于心脏的设备均可设计为B型医用部分。(对地漏电流正常状态 0.5mA,单一故障1mA.)
02
1.B型应用部分:
2.BF型应用部分:
4.对保护接地阻抗的要求:
使用50-60Hz,空载电压不超过6V的正弦波交流电源,产生10-25A的电流,时间至少为5s,测量上述部件之间保护接地连接的电压降,计算其保护接地阻抗。
使用大电流测量的原因,是需要有足够的幅值引起电气设备中的保护装置(熔断器、断路器、对地漏电流断路器等)在短时间内动作,并且考核保护接地线不会被熔断。试验时间至少为5s ,是为了显示出保护接地连接太细或接触不良而产生的过热。这样的“薄弱点”只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是不能发现的。
一般还应指出进液防护类型:普通;防滴;防溅;防浸设备。
如:心电监护设备可设计为:Ⅰ类CF型应用部分普通设备;某种超声治疗设备可设计为:Ⅱ类B型应用部分防溅设备;带有心电同步显示的超声诊断设备可设计为:Ⅰ类、带CF型应用部分的设备等。
三、产品类、型:
四、电压和(或)能量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实践与结果分析[摘要] 随着医疗设备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安全检测对保障医疗安全日益重要。

参照GB9706.1(IEC60601-1)标准,重点测量了本院82台不同类型电子医疗设备的6项主要电气安全指标,包括保护接地阻抗、绝缘阻抗、对地漏电流、机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患者辅助漏电流等,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接地阻抗偏高是最主要安全问题,占未达标数的90.5%,同时电源线、连接点、插头标准等因素也影响电气安全。

分析结果表明,有针对性的维修处理可明显改善电气安全指标,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意义重大。

[关键词]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安全越来越来被人们广泛关注。

在医疗过程中,由于人体经常会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从而存在电击风险。

电击可对人体产生有害的生理效应,从较轻的刺痛感到严重的烧伤和触电,甚至引发死亡。

电气安全检测作为医疗设备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此类安全隐患,在医疗设备电气化程度的普遍提高的情形下,其重要性日益突显[1,2]。

我们根据ISO14971医疗设备风险评估指南,并结合我院的设备分布情况,筛选部分设备进行质量监控,制定监控的技术规范、技术指标和作业指导,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601-1标准开展电气安全检测。

1 电气安全标准对于医用电气设备的电气安全,现行的国家标准是GB9706.1-2007,该标准等同采用IEC60601-1:1988《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加入了IEC60601-1修改件(1995)的内容。

根据要求,设备应设计成尽可能避免在正常使用和单一故障状态时发生电击危险[3]。

为了保障应用安全,通常需对医用电气设备的电源电压、保护接地阻抗、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电源——地绝缘阻抗、应用部分——地绝缘阻抗、患者漏电流、患者辅助漏电流以及整机外壳安全性、电池安全等10余项指标[2]进行安全检测[4]。

2 检测工具与内容方法电气安全测试,是通过模拟被检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对相应的参数进行检测。

其中单一故障状态指设备内只有一个安全方面危险的防护措施发生故障,或只出现一种外部异常情况的状态,如,断开一根保护接地导线,断开一根电源导线,或在应用部分施加一个外来电压。

2.1 检测工具使用了美国福禄克公司生产的ESA 620电气安全分析仪。

该仪器有3种测试负载、2个绝缘测试电压可供选择,配备了10个增强安全的ECG接线柱,能够模拟ECG和性能波形,由此利用一个连接即可对患者监护仪进行电器安全测试和基本的测试。

该仪器可兼容多项标准,包括GB9706.1(IEC60601-1)。

2.2 检测内容方法在电气安全检测实践中,我们事先仔细观察设备外观,了解近期应用情况,根据经验排除明显的隐患,然后再根据IEC60601-1标准要求,重点测量保护接地阻抗、绝缘阻抗、对地漏电流、机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患者辅助漏电流等6项指标的各个参数[5,6]:(1)保护接地阻抗:保护接地阻抗测试在设备断开接地线的情况下进行,适合测量外壳有明显接地点或者有与接地线连通的金属部分的设备。

(2)绝缘阻抗:对绝缘体施加交流或直流高电压,检测应相互绝缘的部份之间的漏电流,以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产品的绝缘是否能够承受高压。

(3)对地漏电流:测试仪表串联在保护接地上,该项测量由网电源部分穿过或跨过绝缘流入保护接地导线的电流。

(4)机壳漏电流:测试仪表连接在设备机壳导体到保护接地之间,测量在正常使用时从操作者或患者可触及的外壳或外壳部件(应用部分除外),经非保护接地导线的外部导电连接流入大地或外壳其他部分的电流。

(5)患者漏电流:测试仪表连接在被选择的患者导联与保护接地之间,测量被选择的患者导联分经患者流入地的电流,或者由于在患者身上出现一个来自外部电源的非预期电压而产生的从患者经F型应用部分流入地的电流。

该项是电气安全测试中的重要项目,对心电监护类设备的测量而言尤其意义重大。

(6)患者辅助漏电流:测试仪表连接在应用部分导联之间,该项测量在正常使用时,流经应用部分部件之间的患者的电流。

3 检测结果对全院82台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抽样检测,初次检测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初次检测结果统计设备(共82台)通过数(台)接地阻抗大(台)绝缘阻抗(台)对地漏电(台)机壳漏电(台)患者漏电(台)辅助漏电(台)多普勒胎心仪60 0 0 0 0 0婴儿辐射床1040 0 0 1 0呼吸机220 0 0 0 0监护仪8100 0 0 0 0自助取单机410 0 2 0 0输液泵90 0 0 0 0 0高频电刀 5 0 0 0 0 0 0婴儿保温箱17 2 0 0 0 0 0 合计6119 0 0 2 1 0比率74.39% 23.17% 0 0% 2.44% 1.22% 0% 初次检测通过率约74.39%,共有21台未通过安全检测,占25.6%,其中1台自助取单机接地阻抗和机壳漏电流两项指标都未通过检测。

保护接地阻抗过高的设备占检测总体数的23.17%,在未通过数中占90.5%,比例明显较高。

未检测出绝缘阻抗、对地漏电流和辅助漏电流超标的设备。

根据检测结果和以往维修经验,对上述未达标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再次进行检测,重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故障处理后检测结果统计设备(共82台)通过数(台)接地阻抗偏大(台)机壳漏电(台)多普勒胎心仪60 0 婴儿辐射床1500 呼吸机400 监护仪1800 自助取单机40 2 输液泵90 0高频电刀 5 0 0婴儿保温箱18 1 0合计79 1 2比率96.34% 1.22% 2.44%从表2可看出,经过检修处理后,未通过电气安全检测的设备比例大大降低,仅占检测总体数的3.66%。

对于最终未通过检测的3台设备,由于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无法修复,为了应用安全,暂停使用并交给厂家处理。

4 分析讨论医疗设备的许多电气安全隐患都可以通过观察外观发现,如一些陈旧设备的外壳破损、变形、松动、电线裸露等,因此在电气安全检测前首先排除可能存在的明显问题。

由于检测条件限制,我院先前从未开展过全面的电气安全检测,因此本次初检未通过率较高。

分析测试结果并结合检修情况,认为影响电气安全的主要因素有:(1)电源线问题:可导致接地阻抗过大。

理想情况下,电源线阻抗可以看作是零,但由于电源线的长期使用,反复折叠,缠绕,会使其内部导线发生微小的断裂,使整线阻抗变大。

长期通电也可加深内部导线表层及触点氧化,进而使整线阻抗变大。

电源线本身材质也可引起阻抗过大。

在检测设备前,对于一些使用年久的设备,先检测电源线的阻抗是很有必要的,尽管会增加检测步骤,但从长远来说,这样做可以相对缩短整体检测及维修时间。

具体操作可以用精度较高的万用表测量,也可使用电气安全检测仪。

(2)设备金属外壳氧化:可导致接地阻抗过大,通常发生在使用年久的设备。

初次检测时,我们未对作为检测点的仪器外壳金属部分做处理,结果有较多设备未能通过测试,而在除去外壳检测点的金属氧化层后再重新测试,结果正常。

出现这种情况的设备有9台。

(3)设备内部线路接地点氧化:可导致接地阻抗过大。

这类情况不常见,而且不易发现,有时也比较难处理,被检设备中有2台是这种情况。

如果设备有多部分组装而成,在排除前两种情况的前提下,可将测试探针分别接触设备不同部分的金属外壳,如果接地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差异较大,可以初步认为存在线路或机壳接地点氧化问题,然后检查和处理连接点,逐步排查。

(4)设计和制造:影响电气安全的各项指标。

因为医疗设备在设计和制造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电气安全标准,出厂时也必须经过各种检测,因此在实际维修和安全检测过程中,排除操作和环境因素,我们所发现的由于设备自身电路故障或者设计缺陷所导致的电气安全问题比较少见。

(5)插头标准问题:可导致接地阻抗非常大,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安全。

部分进口设备使用非国标插头,不能与使用场所的国标插座匹配,使接地线失效。

早期由于安全观念淡薄而时有发生这种情况。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我们在使用和安检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立即加以处理,更换不匹配的插头或电源线。

(6)不正确维修处理:维修工程师经验不足,处理不当也可导致安全问题。

在本次检测中发现1台设备存在这种情况,本文将在后续部分中进行介绍,以引起同行的注意。

5 安全问题事例临床工程部接到使用科室报修,据称一台婴儿辐射床,在工作状态下,触摸其皮肤温度探头,手指有明显的刺痛感。

工程师到场后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发现探头金属部分与设备接地部分之间有150V 的电压差,当即停用该设备。

5.1 安全检测用电气安全分析仪进一步测试保护接地阻抗、对地漏电流、机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患者辅助漏电流等指标各项参数,结果显示应用部分网电漏电流158.1uA,超过了50uA标准值的216.2%,情况非常严重,而其它参数均正常。

5.2 故障排查经过一系列的排查和反复试验,发现设备其他各部分运行良好,但是当我们拆下电源开关进一步检查时,发现了问题所在,该电源开关与原厂开关在电气连接上存在很大差异。

图1为已更换的在用开关的电气连接图。

图1 婴儿辐射床在用开关的电气连接在用开关是一只普通的双掷电源开关,其2、4端之间跨接一个用于提示电源接通的指示灯,一般用于火线与零线的同时通断。

比较图2所示的原厂开关,可见它们内部电气连接结构明显不同。

图2 婴儿辐射床原厂开关电气连接原厂开关是一个单纯的单刀双掷开关,但它用于同时通断220V网电源和内部直流低压电源,即3、4端用来连接220V网电,而1、2端用来开关设备内部低压电路。

由此可见,一旦打开婴儿辐射床开关,就会有网电流经过指示灯进入低压部分,使得应用电路不再是安全隔离的直流回路,网电电流经过开关指示灯和包括探头在内的温控电路,在探头金属部分与接地线间形成了150V可测量电压。

更换为原厂开关后,隐患被消除。

5.3 经验教训该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工程师经验和责任心不足,工程师在维修过程中没有意识到部件结构差异所隐藏的电气连接差异,在无相同配件情况下草率更换不同型号开关,而恰恰因为这个小小的疏忽无意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再是该设备设计欠妥,将外部网电开关和内部电源开关置于同一控制开关中,容易导致后期的维修大意酿成严重过失,同时随着开关体绝缘性能降低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医疗设备,高压部分与低压部分通常分离控制,并且中间有比较完善的绝缘措施。

三是质量控制措施没有到位,安全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因为疏于检测。

医学工程科应制定一套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实施到位,做好工程师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设备维修后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