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预展的监家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9 年初中升学及高中招生考试在 此 卷上答题无效 语 文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A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 1-7 题,共 25 分)B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C A .鸢鹰(yu ān ) B .瞭望(l i ào ) C .腈纶(q ìng )D .拘泥(n í) 潜伏(q i án ) 猝发(c ù) 颔首(h àn ) 掺杂(c ān ) 棱镜(l ēng ) 高跷(q i áo ) 镌刻(ju ān ) 黠慧(x i á) 间不容发(f à) 休戚与共(q ì) 一蹴而就(c ù) 诲人不倦(hu ǐ) D 5.下A B C D 6.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响睛 B .灼热 C .倏忽 D .雷霆 鼎盛 锁呐 预警 桑葚 饥肠漉漉 自处心裁 不修边幅 励精图治 取义成仁 锱铢必较 李代桃僵 故弄悬虚 祖你你你7.默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文房四宝”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梁朝,到明清时期,随着人们对笔墨纸砚艺术性 以及收藏价值的重视,“文房四宝”之称也盛行起来。

B .乌兰牧骑演员们为及时给牧民带去精神文化食粮,到了牧民家中无瑕休息,换上服 装拿出乐器,就赶到牧场毡房去演出。

(((C .新学期伊始,有关部门提醒学校要防微杜渐,学校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主动开展 安全自查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D .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想深入地认识事物,须得身临其 境,长期观察,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4.对下列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发病年龄 早、进展快、程度课。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鸢.鹰(yuān)潜.伏(qián)棱.镜(lēng)间不容发.(fà)B. 瞭.望(liào)猝.发(cù)高跷.(qiáo)休戚.与共(qì)C. 腈.纶(qìng)颔.首(hàn)镌.刻(juān)一蹴.而就(cù)D. 拘泥.(ní)掺.杂(cān)黠.慧(xiá)诲.人不倦(h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响睛鼎盛饥肠漉漉取义成仁B. 灼热锁呐自处心裁锱铢必较C. 倏忽预警不修边幅李代桃僵D. 雷霆桑葚励精图治故弄悬虚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文房四室”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梁朝,到明清时期,随着人们对笔墨纸砚艺术性以及收藏价值的重视,“文房四宝”之称也盛行起来。

B. 乌兰牧骑演员们为及时给牧民带去精神文化食粮,到了牧民家中无瑕..休息,换上服装拿出乐器,就赶到牧场毡房去演出。

C. 新学期伊始,有关部门提醒学校要防微杜渐....,学校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主动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D. 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想深入地认识事物,须得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4.对下列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课。

②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电子产品等是少数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③一方面要努力预防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我们要从多展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

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①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

②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

③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

④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和非林木资源;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②①③D.①④③②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连词。

B.“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C.“性格温和”“张灯结彩”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D.“这个长头发的嬉皮士日后竟引领着整个人类的数字生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嬉皮士引领生活。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憎.恶(zèng)遴.选(lín)田圃.(pǔ)叱咤.风云(chà)B.风靡.(mí)笨拙.(zhuō)分娩.(wǎn)芳草如茵.(yīn)C.解.数(xiè)吞噬.(shì)粗犷.(guǎng)呕.心沥血(ǒu)D.蕴.含(yùn)妖娆.(láo)袅娜.(nà)含辛茹.苦(rú)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德州高铁“朋友圈”的扩大,使得我们到日照观海、菏泽赏牡丹只有两小时车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年初中升学及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排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件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损坏。

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鸢.鹰(yuān)潜.伏(qián)棱.镜(lénɡ)间不容发.(fà)B. 瞭.望(liào)猝.发(cù)高跷.(qiáo)休戚.与共(qì)C. 腈.纶(qìng)颔.首(hàn)镌.刻(juān)一蹴.而就(cù)D. 拘泥.(ní)掺.杂(cān)黠.慧(xiá)诲.人不倦(huǐ)【答案】A【解析】【详解】B项,高跷(qiāo),休戚与共(qī)。

C项,腈纶(jīng)。

D项,拘泥(nì),掺杂(chān),诲人不倦(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响睛鼎盛饥肠漉漉取义成仁B. 灼热锁呐自处心裁锱铢必较C. 倏忽预警不修边幅李代桃僵D. 雷霆桑葚励精图治故弄悬虚【答案】C【解析】【详解】A项,晌晴,饥肠辘辘。

B项,唢呐,自出心裁。

D项,故弄玄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文房四室”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梁朝,到明清时期,随着人们对笔墨纸砚艺术性以及收藏价值的重视,“文房四宝”之称也盛行起来,B. 乌兰牧骑演员们为及时给牧民带去精神文化食粮,到了牧民家中无瑕..休息,换上服装拿出乐器,就赶到牧场毡房去演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

B.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它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进行刻画。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莫泊桑,这篇小说以主人公“我”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D.《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答案】C【解析】【详解】C项中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松柏象征坚贞,松与竹、梅素有“岁寒三友”之称。

B.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加冠、垂髻、而立、耄耋是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D.清明节踏青祭祖、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重阳节登高赏菊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项排序错误,“加冠”指成年,“垂髻”指儿童,“而立”指三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按照从小到大排序应为:垂髻、加冠、而立、耄耋。

二、名句名篇默写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答案】(1)浅草才能没马蹄(2)衣带渐宽终不悔(3)铁马冰河入梦来(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惟吾德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譬如震悚熙熙然蹑手蹑脚B.修葺惶恐湿漉漉雕梁画栋C.赋予斑斓暖融融哗众取宠D.沟壑浮躁马前卒味同嚼腊【答案】D【解析】【详解】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BC三项正确。

D项修改为:味同嚼蜡.。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瑕疵.(cī)肖.像(xiāo)粗犷.(kuàng)浑身解.数(xiè)B.濒.危(bīn)框.架(kuāng)嫉.妒(jí)叱咤.风云(chà)C.忸怩.(ní)虔.诚(qián)栈.桥(zhàn)揠.苗助长(yà)D.癖.性(pǐ) 畸.形(qí) 须臾.(yú)风姿绰.约(zhuó)【答案】C【解析】【详解】A. xiāo——xiào,kuàng——guǎng;B. kuāng——kuàng,chà——zhà;D. qí——jī,zhuó——chuò。

故选C。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孔孟论学》)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竹枝词》)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而吾蛇尚存,__________。

(《捕蛇者说》)【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2)会当凌绝顶(3)道是无晴却有晴(4)昨夜雨疏风骤(5)则弛然而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此题中注意“殆、凌、疏、骤、弛”的书写。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校模拟卷)一、选择题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②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

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尚未找到,病毒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

④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

⑤不过,已有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③⑤②④D.①②④⑤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②句点明说明对象——冠状病毒的传播史,为首句;④句“不仅……而且……”具体说明②句中的“劣迹斑斑”,为第二句;①句中的“疫情防控”紧承④句中的“严重疫情”,为第三句;③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尚未找到”承接①句的“找到病毒起源”,为第四句;⑤句“不过,已有研究显示”紧承第③句,说明传染源虽然尚未找到,但是已知它在极少数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

故选A。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光荣永远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B.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C.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D.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根据“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中的“都”可知第一个横线应填写“无论”,构成“无论……都……”的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故排除A、C两项。

再分析B、D两项,可知确定第二个横线上应填写“激励”还是“勉励”即可解答。

“激励”着重指激发情而使受鼓励,“勉励”着重于督促、劝勉而使受鼓励。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松驰嘹亮暗然失色长途跋涉B.涣散板粟静影沉壁不屈不挠C.惶恐搅拌沁人心脾正襟危坐D.取缔要决诡计多端沉鳞竞跃【答案】C【解析】【详解】A项的书写有误,应为“松弛”“黯然失色”;B项有误,应为“板栗”“静影沉璧”;D项有误,应为“要诀”。

故选C。

2.下列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庚”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七位。

B.杏坛、悬壶、岐黄都是中医的别称。

C.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左琴右书”之说。

D.王羲之对鹅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杏坛指教育,故B错误。

二、名句名篇默写3.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式判官归京》)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山水之乐,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少数则须全读,__________,孜孜不倦。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

(舒婷《祖国啊亲爱的祖国》)我赞美白杨树,__________,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答案】(1)窈窕淑女(2)乱花渐欲迷人眼(3)瀚海阑干百丈冰(4)折戟沉沙铁未销(5)留取丹心照汗青(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8)读时须全神贯注(9)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10)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殉职袒护金箍咒海枯石烂蛛丝蚂迹B.枯躁藩篱家俱店无人问津按部就班C.剽悍破绽照相馆相形见绌语无伦次D.斡旋布署抚恤金销声匿迹划蛇添足【答案】C【解析】【详解】A.金箍咒-紧;蛛丝蚂迹-马;B.枯躁-燥;家俱店-具;C.正确;D.布署-部;划蛇添足-画;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从孩童启蒙时就应引导他们认识美好的自然物象。

B.近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C.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园……,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源头活水。

D.归根结底,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关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关乎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C【解析】【详解】C.“流浪地球”引号改为书名号。

外星家园……,去掉省略号后的逗号。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诗、文名句填空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②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④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⑤淮安区中学生“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古诗词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⑥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⑦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⑧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⑨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答案】①铜雀春深锁二乔②海内存知己③长河落日圆④衣带渐宽终不悔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⑥天时不如地利⑦八年风味徒思浙⑥春江水暖鸭先知⑨非志无以成学【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铜雀、知己、梨、徒”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现代文阅读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也说颜值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

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

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

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

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

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

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

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

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

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

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

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⑥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3.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4.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恰当?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有“值”不在“颜”高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C“颜”外之意【答案】1.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2.这一资料,是说曾国藩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读书速度慢,判断比一般人要慢。

)文段的分论点是:“才补颜不足”。

如果引用这一资料,则不能证明分论点。

因此应该删去。

3.文章首先提出论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接着论说“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然后从“才补颜不足”“貌因德而美”两个方面论证“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最后归纳总结的,得出结论—德行和才华才是最重要的。

4.A。

理由:(1)A项:有“值”不在“颜”高,表明“值”最重要,处首位,“颜高”处次要地位。

符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故选A。

B项:德才兼备,无“颜”何妨。

突出了德才兼备的内容,认为没有“颜”也没关系。

不符合文章主要内容——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C项:“颜”外之意。

突出了“颜”的深层含义,缺少“德才”的内容。

不符合文章主要内容——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解析】1.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论点的能力。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持的观点、态度,是一个表明是非态度的肯定陈述句。

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问、设问、疑问等句式。

面对此类试题通常从几方面入手:①从题目入手,捕捉文章中心论点;②开头和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③看中间,提炼论点。

通读全文,文中写了德行、才华和颜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论点可以概括为: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

2.此题考查文中段落的作用。

面对此类试题,首先分析考查的文段写的是什么,然后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此段对突出论证中心论点有没有作用,然后再确定是否删去。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这句话是说曾国藩的性格迟缓的特点,而第⑥段论述的是“才补颜值不足”的观点,二者不相符。

所以需要删去。

据此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对文章仔细阅读,划分层次,简单概括层意,然后用“作者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文字表达模式将层意整合。

文章开始首先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然后在③段说明了“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接着从“貌因德而美”、“才补颜不足”两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归纳,强调德行和才华是最重要的。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这是一道半开放试题,选择那个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就好。

如果选A,那就从德行才华与颜值的主次地位来谈;如果选B,就结合德行和才华的重要性来谈;如果选C,就可以从“颜”的深层含义来谈德和才的重要性。

据此作答即可。

5.(文本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该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

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2)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

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3)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

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

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

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

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

我感到心满意足。

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

(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1.这组文本的表达目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试比较(文本1)(文本2)与(文本3)在写作内容上的区别。

3.“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中“福利”在文中指什么?请结合生活学习实际,举一个因思考给你带来福利的例子。

【答案】1.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2.【文本1】【文本2】写大多数人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和深度思考;【文本3】写丘吉尔能专注于一个目标与深度思考。

3.“福利”在文中指的是“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

参考示例:写作业速度很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通过思考,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课认真倾听,做笔记,做完作业再玩。

后来,我不仅作业速度加快了,连成绩都提高了。

【解析】1.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概括。

本题给出三个文本,文本一,以具体实例阐述了现实中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娱乐产品,让我们很难保持专注,甚至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文本二,重点分析我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的原因;文本三,丘吉尔以自己对绘画的喜爱,点明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