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训练3 修辞与句子仿写、改写、补写、续写——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句式变换与仿写

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句式变换与仿写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请你仔细观察下边题为“孝”的漫画,并向同学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不少于50字)(2)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答案】(1)画上画着一个戴红领巾面带笑容的孩子,背上背着一位满脸欣慰的老人。
他们的身体在墙上投出一个影子,正是汉字——孝。
该漫画告诉我们,“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
寓意儿女要尊重老人,时时把老人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的孝。
(2)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心动行动的付出。
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
【解析】【分析】(1)仔细观察画面,如:一位戴红领巾面带笑容的孩子,背上背着一位满脸欣慰的老人。
墙上的汉字“孝”。
揭示漫画寓意,要注意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要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语言简明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等词语作为概括主题的谓语中心词。
结合画面中的字分析,如:“老”在上,把老人放在心上,就是“孝”。
(2)本题中,注意仿照所给例句,把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⑴画上画着一个戴红领巾面带笑容的孩子,背上背着一位满脸欣慰的老人。
他们的身体在墙上投出一个影子,正是汉字——孝。
该漫画告诉我们,“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
寓意儿女要尊重老人,时时把老人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的孝。
⑵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心动行动的付出。
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
【点评】⑴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3修辞与句子仿写、补写、改写、续写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3修辞与句子仿写、补写、改写、续写同步练习专项训练3修辞与句子仿写、补写、改写、续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哲人曾说:“曼舞于云端,不如贴地徐行。
”生命的原本节奏,我想,应是缓慢平和的,似湘江之水,潺潺流动;似舟上渔歌,黄昏之晓,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似西藏古寺傍晚的钟声,轻轻然,铿铿然。
文段运用了引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生命平和缓慢的节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立春之美,是一种淡雅的静静等待着的含蓄美。
积雪虽然还未消尽,但是早梅已经在山坳中疏影横斜,占尽了风情。
水仙花尽情享受着即将被替换的阳光,枝条摇曳,金盏簇拥。
从不争春的春兰,依然静静地只甘居墙角架上一隅,如一首隽永的诗。
与梅或水仙比,它绝不怒放,默默地孕育良久,才偷开半朵,只为自由之赏。
文段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春兰悄然开放的情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记得每一个柴门里的每一声犬吠,它记得谁家的雄鸡在清晨的墙头上,最自信地嘹亮歌唱;它记得那些咕咕叫的母鸡,在草垛根呼唤小鸡来吃虫的殷切;还有那些虚荣的年轻母鸡,每一次下蛋,都会张扬得使村庄里每个角落都听见。
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5.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月光皎洁的月光,像慈爱的母亲,温柔而沉静。
备选事物:湖水山峦树叶花朵示例一:湖水秋天的湖水,静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示例二:山峦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驼峰,有的又像缥缈的云海。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句式变换与仿写

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句式变换与仿写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 舒缓B. 欢快C. 激昂D. 深沉(2)【我阅读我分享】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3)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我阅读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我的创作:________。
【答案】(1)A(2)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3)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请教(4)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解析】【分析】(1)诗歌朗诵的语调主要有:轻快型,沉稳型,舒缓型,强疾型。
从“梦乡”“失去喧响”“歌声沉寂”“不再欢嚷”等词句可以看出,诗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夜景图,因此朗诵时语速应慢,语调舒缓。
故选A。
(2)“幽暗的松林”是主语,“失去”是谓语中心语,“喧响”是宾语,它们中间都应该停顿。
(3)【甲】处属于前后矛盾,“诗歌”就包含了“古典诗词”。
【乙】处是成语“不耻下问”不得体,“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因此,“不耻下问”不能用于向老师,家长请教。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0

语文七年级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0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拣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cù,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浸满(________)譬如(________)花团锦cù(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A. 完、尽B. 优美的C. 赢、胜利D. 能担任、能承受(4)把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不改变句意)________【答案】(1)jìn;pì;簇(2)拣起;捡起(3)A(4)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解析】【分析】(1)“浸”的意思是“泡,使渗透”,应读jìn;“譬如”的意思是“比如”,“譬”应该读pì,不要误读作bì;“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簇”应该是竹字头。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捡”的意思是“拾取”,“拣”的意思是“挑选”,此处应该用“捡”。
(3)“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的意思是“尽”,故选A。
(4)把反问句改为肯定句,应该把肯定词“有”改为否定词“没有”,去掉疑问词“吗”,并且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⑴jìn;pì;簇;⑵拣起;捡起;⑶ A;⑷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一、初中语词句式变换与仿写1.下边段文字,依据要求答。
① 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
他在修身、交友、学等方面的解世人以启示,他在史上的地位不容zhì疑。
②有一位医者,他叫迅。
他放下救生的医,用手中的笔医治麻痹的公众,他是向来英勇前行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勒。
她看不也听不到世界的声音,却教我相互用感觉,专心倾听。
她不屈不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由zhōng敬重。
(1)依据拼音写字或许加下划的字注音。
不容 zhì疑 ________由zhōng________倾听________不屈不________(2)画句有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边的横上。
(3)另一个人物,依据第②句的句式仿写。
(意,构相像)【答案】( 1)置;衷;ling; náo(2)她看不个世界,也听不到声音,却教我相互用感觉,专心倾听。
(或许她看不也听不到个世界,却教我相互用感觉,专心倾听。
)(3)略(符合意即可)。
【分析】【剖析】( 1)本作答,要注意易音的累,掌握拼写,范拼音写,不要写成英字母;依据拼音写字,除了依据详细的境,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防止混杂。
注意“置”的字形和“ ”字的音。
(2)句“她看不也听不到世界的声音”,属于搭配不妥,“声音”不是的“看”的。
所以可改正:她看不世界,也听不到声音。
(3)考言表达与用。
仿写作答,第一剖析构找到仿点。
每一个仿写出的例子都有必定的格式,确立句式仿格;而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清要求定主。
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
本作答要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采纳“有一位⋯⋯,他叫⋯⋯。
他⋯⋯,⋯⋯,他是⋯⋯”句式,叙写人物的人生并人物行价。
答案是多元的。
如:有一个者,他叫坤山。
他失掉了宝的左腿、双臂和右眼,用嘴咬住画笔作画,他是在画布里格斗人生的猛士。
故答案:⑴置;衷; ling ;náo;⑵ 她看不个世界,也听不到声音,却教我相互用感觉,专心倾听。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题训练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拣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cù,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浸满(________)譬如(________)花团锦cù(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A. 完、尽B. 优美的C. 赢、胜利D. 能担任、能承受(4)把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不改变句意)________【答案】(1)jìn;pì;簇(2)拣起;捡起(3)A(4)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解析】【分析】(1)“浸”的意思是“泡,使渗透”,应读jìn;“譬如”的意思是“比如”,“譬”应该读pì,不要误读作bì;“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簇”应该是竹字头。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捡”的意思是“拾取”,“拣”的意思是“挑选”,此处应该用“捡”。
(3)“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的意思是“尽”,故选A。
(4)把反问句改为肯定句,应该把肯定词“有”改为否定词“没有”,去掉疑问词“吗”,并且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⑴jìn;pì;簇;⑵拣起;捡起;⑶ A;⑷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2022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3 修辞、仿写、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3.(2020·烟台)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B ) A.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C.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D. 春天,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4.(2021·江苏句容期中)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C ) A.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 B.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满了地。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拍手叫道: “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比喻) C.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对比) D. 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夸张)
2.(2021·山东烟台期中)下列句子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正匆忙赶路的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 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B. 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 C. 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向终点冲去,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D. 朦胧间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传来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 去。
6.下列句子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 把他们唤醒”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B.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C. 这姑娘长得真俊,像她的妈妈一样。 D.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二、 仿写
;友谊如花种
,我们共同播种 ,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 。
3.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常常被人们赋予相应的象征意义,请参照示例,发挥想象,另 选两种颜色,仿写句子。 示例:绿色是生命,蓬勃盎然;红色是激情,热烈奔放。 仿写: [示例]白色是天真,纯洁无暇 ; 蓝色是宁静 , 深沉优雅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三《句子》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2020年-2021年)

A.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B.难道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C.你应该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D.你不是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B.雨一来,便放假了。
C. 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D.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B.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C.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D.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4.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晨,草地不是一片金黄,而是一片碧绿。
B. 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C. 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D.如果从前没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5.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A.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B.蒲公英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迎接太阳。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C.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是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6.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A.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里变得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B.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C.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D.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7.下面的句子不是祈使句的是()A.请您给我讲讲吧!B.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让人们去摘呢!C.咱们捉迷藏玩吧!D.谁偷了嘴,罚扫地三天,不给东西吃!8.下面的名言警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二、我会句子大合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训练3修辞与句子仿写、改写、补写、续写
1.曾经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钱又没风险,外科医生既辛苦又危险。
还听过一对父母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又轻松。
这其实都是令人伤心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
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其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引起读者的深思。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林、秋雨、明月、清泉……这些唯美的意象在画家笔下组合为悠远的画境,,在歌者口中幻化成美妙的旋律,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理想的境界。
或寂静空灵,或纵横恣肆,或苍莽浑厚……沉醉其中,你会惊讶于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1)请参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一:在诗人心中生发出隽永的诗情
示例二:在书法家手里挥就为飞动的笔画
(2)请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示例一:沉醉其中,你不会不惊讶于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示例二:沉醉其中,你不得不惊讶于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3.每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示纪念,表达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示例一: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二:中秋节——无论是赏圆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了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4.(重庆中考)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
示例一:落叶——落叶在空中飞旋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舞出生命的极致。
示例二:大海——海面翻腾奔涌,潮起潮落,而心之深处一片宁静。
示例三:夕阳——夕阳吻着山峦的额,迟迟不肯坠落。
5.结合语境,仿写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
寒风肆虐,不改凌霜斗雪的意志,这是梅花的节操;暴雨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这是鲲鹏的志向;示例: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本色,这是松柏的气节。
物虽有万殊,但皆有其正性。
6.请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
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城市到乡村,亚洲写下了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
亚洲写下了巨著。
7.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两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
成功之人的周围,环绕着鲜花和掌声;失败之人的前后,浸透着汗水和奋斗。
成功的歌是用鲜花和掌声为音符谱成的乐曲,失败的歌是用牺牲和奋斗为号子写成的催人奋进的战歌。
示例:失败的歌是催人奋进的战歌,是用牺牲和奋斗为号子写成的。
8.把下面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花开无语,花落有期,花开花落皆有时。
花开了,理应感激;花落了,也无须惋惜。
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花事如此,人事也是如此。
9.阅读下面的语段,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改写成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
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
没有人没有优点和缺点。
任何人不是都有优点和缺点吗?(或:难道不是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吗?)
10.扩展下面的句子,表达高兴欢快或苦闷伤感的心情,50字左右。
(任选一种心情作答)
太阳发出光芒,鸟儿鸣叫。
示例一:(高兴欢快的心情)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鸟儿在树丛间飞来飞去,欢快地唱着悠扬婉转的曲子。
示例二:(苦闷伤感的心情)寒风刺骨,被乌云遮挡着的太阳发出惨淡的光芒,鸟儿在光秃秃的树杈上嘶哑地鸣叫着,更增添了一丝寒意。
11.请按下面语境转述,不得改变原意。
楠楠对艳艳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她。
”第二天,艳艳见到了小琪,对小琪说:“示例:楠楠让我告诉你,请你别着急,她会抓紧看完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明天一定还你。
”
1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将下面语句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A;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C;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B。
A.叶子会青翠欲滴
B.体态会绰约生姿
C.枝干会错落有致
13.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
米好,是粥好的前提。
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用心来熬。
除此之外,①示例:还得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②读书如熬粥,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
只有读经典好书,用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14.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足诗句。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打开了,
示例一:果实把秋天的门打开了
示例二:落叶把秋天的门打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我说:晨曦把黑夜的门打开了,
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真诚把误解的门打开了,
示例一:执着把成功的门打开了
示例二:宽容把怨恨的门打开了。
15.请在下面这段话之后补写一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不超过30字。
某涂料厂在墙上写上宣传标语“永不褪色”,结果写标语的涂料没多久就褪色了,其产品质量可见一斑。
而产品质量,反映的是制造商的质量观念和责任意识。
产品的“褪色”,本质上是制造商人品的“褪色”。
示例:一旦人品“褪色”,其行为便也失去了光彩(或:要想人品不“褪色”,就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
16.(浙江金华中考)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
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海浪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都擦去了。
示例:海浪是糊涂虫,
把很美很美的贝壳,
忘在了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