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

合集下载

白细胞分类参考范围

白细胞分类参考范围

白细胞分类参考范围
白细胞是体内正常的一种血液细胞,具有抵御外来异物入侵的功能。

白细胞正常值为(4.0-10.0)×10^9/L。

白细胞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详细分类下不同种类的细胞正常值不同。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中性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正常值为(2.0-7.0)×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正常值为(0.04-0.05)×10^9/L;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5-0.5)×10^9/L,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0-0.1)×10^9/L,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1%;
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正常值为(0.8-4.0)×10^9/L,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正常值为(0.12-0.8)×10^9/L,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

白细胞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常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可以分为生理性情况和病理性情况。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见于新生儿,白细胞可以明显增多,病理性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等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仔细判断并对症处理。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抵抗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以及清除废旧细胞。

在临床检测中,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是评估免疫功能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单位内,数出的白细胞总数。

通常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或显微镜进行数计。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9/L,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均可提示机体存在问题。

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引起,而白细胞计数过低则可能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

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是根据白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通过白细胞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常见的白细胞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 中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病原体和进行巡行杀菌。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的50-70%。

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感染、炎症、应激等原因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感染性疾病、骨髓抑制等引起。

2.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它们具有识别和记忆病原体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0-40%。

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是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多性白血病等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免疫功能受损、慢性病等引起。

3.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清除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正常情况下,单核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8%。

单核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细菌感染等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骨髓抑制、急性感染等引起。

4.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的1-5%。

白细胞分类的各项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的各项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的各项临床意义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抵抗疾病具有关键作用。

白细胞分类是通过对白细胞进行形态和功能上的观察,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状况。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临床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临床意义,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血液中白细胞类型,其数量和活性的改变通常表示着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性质。

在炎症或感染状态下,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加,同时其形态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如嗜酸性颗粒物质的减少等。

因此,中性粒细胞的分类和观察对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对于机体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

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和功能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而自然杀伤细胞则是杀伤癌细胞和感染病毒的重要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分类的观察和统计有助于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三、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细胞群,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改变可以反映机体病程的变化以及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

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常常增加,并且发生抗原处理和呈现,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因此,单核细胞分类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炎症的活跃程度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四、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和寄生虫感染等免疫反应。

在寄生虫感染和过敏状态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加,并释放出大量的炎症介质。

因此,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分类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有效评估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的程度。

综上所述,白细胞分类的各项临床意义是多样而重要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观察,医生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白细胞分类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是一种在血液显微镜检查过程中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的医学检测方法。

血液中有五种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它们具有自己的生理功能。

长期暴露于铅,汞,苯和辐射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改变。

白细胞分类是环境医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根据白细胞的形态功能,其可分为三类: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可分为三类。

●粒细胞可进一步分为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如果仅用白细胞计数来判断临床意义,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结合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病情。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白细胞异常可反映不同的疾病。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 0.5〜0.7(50%〜70%)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其增加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 0.01〜0.05(1%〜5%)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是杀死细菌和寄生虫。

减少:◆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血液疾病和肿瘤,例如CML,鼻咽癌,肺癌和宫颈癌。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 0〜0.01(0%〜1%)减少:◆可在过敏性休克等即时过敏反应中发现◆过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以看到药物的使用。

增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外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 0.2〜0.4(20%〜40%)淋巴细胞是最小的白细胞,它们参与免疫反应并可以识别和消除病原体。

减少:◆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兔流行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暴露于辐射等之后。

增加:◆见于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肺结核◆疟疾◆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一些病毒感染等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 0.03〜0.08(3%〜8%)单核细胞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并去除受损和老化的细胞及其片段。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其在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将白细胞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这些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种白细胞类型,通常约占所有白细胞的60-70%。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免疫应答中吞噬和消化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之间,并且在感染或炎症过程中数量会显著增加。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它们起着抵御感染和控制肿瘤生长的重要作用。

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主导作用,B细胞则负责产生抗体以中和病原体。

自然杀伤细胞则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清除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巨噬细胞在组织中起到清除死细胞和碎片的作用,同时参与免疫炎症过程。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它们通常在组织中寻找和消灭寄生虫,同时在过敏反应中释放组织因子和介质。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抗过敏反应和免疫调节。

它们在组织中的作用较少,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释放炎症介质和化学物质。

总的来说,白细胞的分类主要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和其他危害因素的侵害。

深入了解白细胞的分类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白细胞的正常值和分类

白细胞的正常值和分类

白细胞的正常值和分类
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或白血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抵抗病毒、细菌等外来入侵者。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维持在4000-10000微升(μL)之间。


根据形态和功能,白细胞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淋巴细胞:主要负责免疫反应,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对抗外来病原体;T淋巴细胞可以直接杀死受感染的细胞或调节免疫反应。

2.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能吞噬和消化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和寄生虫感染的防御。

3.单核细胞:能吞噬和消化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并转化为淋巴细胞。

4.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对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5.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分别负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分类的比例因个体差异而异,正常值范围为:淋巴细胞40%-60%,粒细胞40%-70%,单核细胞3%-10%,嗜酸性粒细胞0.4%-8%,嗜碱性粒细胞0.2%-1%。

在实际检测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数值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
性别、生理状态等。

若检测结果与正常范围相差较大,建议咨询医生,了解具体原因。

白细胞的分类及各类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分类及各类白细胞的功能

一、概述白细胞,也称白血球,是一种具有核的血液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在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侵害、抵抗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并分别介绍各类白细胞的功能。

二、白细胞的分类1. 根据细胞形态和结构,白细胞可分为粒细胞和非粒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非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三、各类白细胞的功能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类型,其主要功能是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清除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2.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抵抗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对寄生虫和过敏原有着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3. 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少的类型,其主要功能是释放抗凝剂和抗组胺物质,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凝过程。

4.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具有重要免疫作用的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

它们主要负责免疫记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和树突细胞,其功能主要是清除陈旧细胞和组织损伤细胞、参与免疫应答。

6.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主要分布在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功能是清除异物、清除坏死细胞和参与炎症反应。

四、结论白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和防御功能。

粒细胞主要负责非特异性免疫,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非粒细胞则主要负责特异性免疫。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疾病防控中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对于维护机体健康和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各类白细胞的功能及其在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续写:五、各类白细胞的功能深入探讨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多核粒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粒细胞。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噬和分解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清除细胞垃圾和逝去细胞,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是在进行血液显微镜检查时,将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一种医学检测法。

血液中的白细胞共有五种,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它们各有其生理功能。

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等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的改变。

在环境医学研究中白细胞分类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前三种因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故称为粒细胞.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的血细胞.白细胞与红血胞、血小板并称三大血细胞.
一、必须牢记以下的基本概念:
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映的是炎症指标,换言之,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上述参数的变化。

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

即: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
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3、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过敏咳嗽、过敏肠病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炎症的影响。

4、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5、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

如白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分类
一、白细胞的形态、计数和分类
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mm3。

血涂片中白细胞,经复合染料染色后,可根据其形态差异和细胞质内有无特有的颗粒可分为两大类五种细胞。

1.粒细胞此类白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特殊着色颗粒。

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又可分为①中性粒细胞;②嗜酸性粒细胞;③嗜碱性粒细胞。

应当指出,这种划分并不表示细胞本身或其吞噬对象的酸性或碱性。

2.无粒细胞又可分为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

此五种细胞各占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成年人各种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为:中性粒细胞6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5%~1%,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30%。

它们的形态特征见表5-1及图5-4。

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细胞的分类计数对于临床诊断有一定意义。

在新药开发中,为鉴别某种药物对机体有无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也往往把它列为检测的项目。

白细胞数超过10000/mm3称为白细胞增多症;少于4000/mm3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均属于病理范围。

此外,还要注意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

这些对于诊断机体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1.吞噬作用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

对于其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能力较弱。

白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在组织间隙中游走。

它们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

一般认为,白细胞能向异物处聚集,并将其吞噬,这是因为白细胞有趋化性。

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

组织发炎时产生一种活性多肽,也是白细胞游动的诱发物质之一。

中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摄取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

一般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

死亡的白细胞集团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单核细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内仅生活3~4天,即进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

变为巨噬细胞后,体积加大,溶酶体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强。

但其吞噬对象主要为进入细胞内的致病物,如病毒、疟原虫和细菌等。

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

此外,它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衰老与损伤细胞的作用。

2.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也称免疫细胞,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所谓特异性免疫,就是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

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类。

(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来实现的。

这种细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80%~90%。

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其免疫作用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直接接触并攻击具有特异抗原性的异物,如肿瘤细胞,异体移植细胞;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繁殖;B细胞与T细胞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2)体液免疫体疫免疫主要是通过B细胞来实现的。

当此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种抗体,即免疫球蛋白,以针对不同的抗原。

B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旺盛。

抗体通过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抗体能中和、沉淀、凝集或溶解抗原,以消除其对抗体的有害作用。

3.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在组织中发生作用。

(1)嗜碱性粒细胞这类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

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

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2)嗜酸性粒细胞这类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

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

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