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引言模拟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显示和分析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医学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1. 输入部分:示波器的输入部分主要包括探头和输入电路。

探头用于将被测信号引入示波器,输入电路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2. 垂直系统:垂直系统用于测量和显示信号的幅度。

它由垂直放大器、垂直偏移电路和垂直延迟线组成。

垂直放大器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垂直偏移电路用于调整信号的基准电平,垂直延迟线则用于调整信号的相位。

3. 水平系统:水平系统用于测量和显示信号的时间。

它由水平放大器、触发电路和水平延迟线组成。

水平放大器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触发电路用于确定信号的起始点,水平延迟线则用于调整信号的延迟时间。

4. 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用于将测量到的信号波形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它包括显示器、扫描电路和亮度调节电路。

显示器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见的图像,扫描电路用于控制信号的扫描方式,亮度调节电路则用于调整图像的亮度。

三、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1. 信号采集:当被测信号经过探头引入示波器后,输入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然后将其送入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进行测量和显示。

2. 垂直测量:垂直放大器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垂直偏移电路调整信号的基准电平。

然后,信号经过垂直延迟线,根据设定的延迟时间进行延迟。

最后,信号送入显示系统进行显示。

3. 水平测量:水平放大器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触发电路确定信号的起始点。

然后,信号经过水平延迟线,根据设定的延迟时间进行延迟。

最后,信号送入显示系统进行显示。

4. 显示:显示系统将测量到的信号波形转换为可见的图像,并通过扫描电路控制信号的扫描方式。

最后,通过亮度调节电路调整图像的亮度,将信号波形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四、示波器的应用1. 波形观测:示波器可以用于观测各种电信号的波形。

通过观测波形,可以分析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特性。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摹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可以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并提供有关信号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的测量结果。

摹拟示波器是一种基于摹拟电路技术的示波器,它通过采样、放大和显示电压波形来实现对信号的观测和分析。

摹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信号采样:摹拟示波器通过探头将待测信号引入示波器内部。

探头通常由一个输入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

输入电阻将待测信号与示波器内部电路隔离,电容用于对信号进行采样。

当信号进入示波器后,电容会充电或者放电,从而形成与待测信号相似的电压波形。

2. 信号放大:示波器内部的放大器会将采样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放大器通常采用多级放大电路,以增加信号的幅度,使得波形能够在示波器的显示屏上清晰可见。

放大器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增益调节,以便更好地观测信号。

3. 信号处理:摹拟示波器通常还会对信号进行一些处理,以便提供更多的测量参数和功能。

例如,示波器可以通过触发电路来选择特定的信号事件进行观测,可以通过时间基准电路来确定波形的时间尺度,可以通过垂直放大电路来调整波形的幅度。

4. 信号显示:经过放大和处理后的信号将被送入示波器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示波器的显示屏通常是一个高亮度的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

示波器会根据信号的波形和幅度,在屏幕上绘制出相应的曲线。

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屏幕上的波形来判断信号的性质和特征。

5. 信号测量:示波器还提供了一些测量功能,以便对信号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测量参数包括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脉宽等。

示波器可以通过内部的测量电路和算法来实现这些测量功能,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总之,摹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采样、放大、处理和显示信号,以及提供测量功能,来实现对电信号波形的观测和分析。

摹拟示波器在电子工程、通信、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引言模拟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测和分析电信号的仪器。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并提供一系列测量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波形显示等方面。

二、信号采集模拟示波器的第一步是采集待测信号。

它通过探头连接到被测电路上,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模拟电流信号。

探头通常包含一个输入电阻和一个补偿电容,用于保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信号采集过程中,探头会引入一定的负载效应,从而影响被测电路的工作。

因此,在选择探头时,需要根据被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匹配。

三、信号处理采集到的模拟电流信号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得到可视化的波形。

模拟示波器通常采用放大器、滤波器和采样器等组件来对信号进行处理。

1. 放大器:放大器用于增加信号的幅度,以便更好地观测和分析。

放大器通常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抵消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2.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去除杂散信号和不必要的频率成分,从而提高波形的质量和可读性。

滤波器通常采用带通滤波器,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3. 采样器:采样器用于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它通过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信号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存储在数字存储器中。

采样率越高,采样精度越高,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原始信号。

四、波形显示经过信号处理后,模拟示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

波形显示通常采用示波管或液晶显示屏。

1. 示波管:示波管是一种真空管,通过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绘制波形。

它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清晰地显示信号的细节。

2. 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是一种使用液晶材料控制光的传递和阻挡的显示技术。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分辨率高等优点,逐渐取代了示波管成为主流的波形显示方式。

在波形显示过程中,模拟示波器还可以提供多种测量功能,如峰值测量、频率测量、相位测量等。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并对波形进行分析和判读。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它可以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模拟示波器是一种基于模拟电路的示波器,它通过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波形图来帮助工程师分析电路的性能和问题。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采集:模拟示波器通过探头将待测电路的信号引入示波器。

探头通常包括一个引线和一个接地夹具,引线连接到待测电路上的测量点,接地夹具连接到地线上。

2. 信号放大: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适合显示的范围。

放大电路通常采用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来增强信号强度。

3. 水平和垂直扫描:示波器的水平扫描电路控制屏幕上波形的水平位置和时间尺度。

垂直扫描电路则控制波形的垂直位置和电压尺度。

4. 示波管显示:模拟示波器使用阴极射线管(CRT)来显示波形。

CRT由电子枪、聚焦系统、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经过聚焦系统聚焦成一个细束,然后通过偏转系统控制束的位置,最后击中荧光屏上的磷层,产生可见的亮点。

5. 触发:示波器的触发电路用于确定何时开始扫描并显示波形。

触发电路通常根据用户设定的触发条件来判断何时触发,例如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脉冲宽度等。

6. 示波器控制:示波器通常还具有各种控制功能,例如波形存储、自动测量、尺寸测量、峰值检测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更方便地分析波形和测量信号参数。

总结起来,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信号采集、信号放大、水平和垂直扫描、示波管显示、触发和示波器控制。

通过这些步骤,模拟示波器能够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波形图,帮助工程师进行电路分析和故障排查。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模拟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的仪器。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以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故障排除。

下面将详细介绍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信号采集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信号的采集。

它通过探头将待测信号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探头通常由一个金属夹子和一根导线组成。

金属夹子夹住待测信号的导线,将信号引入示波器。

示波器的输入电路会将信号放大并进行适当的滤波,以确保信号的准确采集。

二、水平和垂直扫描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还包括水平和垂直扫描。

水平扫描控制示波器屏幕上波形的水平位置和时间尺度。

垂直扫描则控制波形的垂直位置和幅度尺度。

这两个扫描功能是通过示波器内部的水平和垂直扫描发生器实现的。

水平扫描发生器产生水平扫描信号,垂直扫描发生器产生垂直扫描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电子束控制系统将波形绘制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三、示波器屏幕显示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的关键部分是屏幕显示。

示波器的屏幕通常是一个阴极射线管(CRT)。

当电子束扫描屏幕时,它会在屏幕上留下一个亮点。

电子束的位置由水平和垂直扫描信号控制。

当电子束扫描完一行后,它会返回到起始位置,开始下一行的扫描。

这样,电子束逐行扫描整个屏幕,形成一个完整的波形图。

四、触发和触发电路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触发和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用于确定波形何时开始扫描。

示波器的触发电路会监测输入信号,并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触发扫描。

例如,可以设置触发电路在信号达到特定电平或特定边沿时触发。

触发电路的设置对于获取稳定的波形图非常重要。

五、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模拟示波器通常还具有各种测量功能,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信号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示波器可以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周期、占空比等参数。

它还可以进行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以便对多个信号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示波器的存储和回放功能一些先进的示波器还具有存储和回放功能。

示波器可以将采集到的波形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

它可以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分析电路中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示波器的基本构成1. 输入部分:示波器的输入部分主要由探头和电路组成。

探头用于将待测信号引入示波器,通常包括一个探头头部和一根探头线。

电路负责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2. 垂直系统:垂直系统用于控制示波器的纵向显示。

它包括垂直放大器、垂直偏移器和垂直扫描发生器。

垂直放大器负责放大输入信号,垂直偏移器用于调整信号在屏幕上的位置,垂直扫描发生器控制信号的纵向扫描。

3. 水平系统:水平系统用于控制示波器的横向显示。

它包括水平放大器和水平扫描发生器。

水平放大器负责放大扫描信号,水平扫描发生器控制信号的横向扫描。

4. 触发系统:触发系统用于控制示波器的触发条件。

它通过设置触发电平和触发源来确定何时开始显示波形。

5. 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它包括电子束发生器、屏幕和亮度控制器。

电子束发生器负责发射电子束,屏幕上的荧光物质被电子束激发后发光,亮度控制器用于调整屏幕亮度。

二、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信号:首先,待测信号通过探头引入示波器的输入部分。

探头将待测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其传送给示波器的电路。

2. 信号放大:示波器的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便能够更好地显示在屏幕上。

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垂直放大器和垂直偏移器的调节,确定信号在屏幕上的位置和大小。

3. 触发条件:示波器的触发系统通过设置触发电平和触发源来确定何时开始显示波形。

当输入信号满足触发条件时,示波器开始进行扫描显示。

4. 扫描显示:示波器的水平系统控制信号的横向扫描,而垂直系统控制信号的纵向扫描。

扫描发生器发出的扫描信号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移动,从而显示出待测信号的波形。

5. 显示波形:最后,经过处理和扫描后的信号通过电子束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引言模拟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波形,并提供一系列的测量功能,如幅度、频率、相位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模拟示波器的组成1. 输入电路:模拟示波器的输入电路主要由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待测信号引入示波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放大和滤波处理,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垂直放大器:垂直放大器是模拟示波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适当的水平。

垂直放大器通常由多级放大电路组成,每级放大器的增益可以通过前面板上的控制旋钮进行调节。

3. 水平扫描系统:水平扫描系统用于控制示波器屏幕上波形的水平位置和扫描速度。

它由水平放大器和扫描发生器组成。

水平放大器将输入的水平信号放大到适当的水平,而扫描发生器则产生水平扫描信号,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移动。

4. 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用于控制示波器在特定的触发条件下开始绘制波形。

触发电路通常根据用户设置的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来触发波形的显示,以确保波形的稳定性和可观测性。

5. 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由示波器的屏幕和控制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接收来自垂直放大器和水平扫描系统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子束的移动和亮度控制信号,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

三、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1. 信号采集:模拟示波器首先通过输入电路将待测信号引入示波器。

输入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垂直放大:经过输入电路处理后的信号进入垂直放大器。

垂直放大器将信号的幅度放大到适当的水平,以便在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波形。

3. 触发:触发电路根据用户设置的触发条件,如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控制示波器在特定的触发条件下开始绘制波形。

触发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观测波形至关重要。

4. 水平扫描:水平扫描系统产生水平扫描信号,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移动。

水平扫描信号的频率决定了波形在屏幕上的水平宽度,扫描速度决定了波形的显示速度。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引言模拟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和测量电信号的电子设备。

它能够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帮助工程师进行电路分析和故障排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示波器的组成部分1. 垂直放大器:垂直放大器负责将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到合适的范围以便显示。

它通常由放大器、可变增益控制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组成。

2. 水平放大器:水平放大器用于控制示波器屏幕上波形的时间尺度。

它通过改变水平扫描电压来控制波形的水平位置和宽度。

3. 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用于确定示波器何时开始显示波形。

它通常根据用户设置的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来触发波形显示。

4. 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放大后的信号波形。

现代示波器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和广视角。

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控制示波器的各个部分进行工作。

它通常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的电路组成。

三、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1. 信号采集:示波器首先通过探头将待测信号连接到垂直输入端口。

探头将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传递给垂直放大器。

2. 垂直放大:垂直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适当的范围,以确保波形能够在显示器上完整显示。

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增益控制电路来改变波形的幅度。

3. 触发:触发电路决定何时开始显示波形。

用户可以设置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来选择合适的触发条件。

当输入信号满足触发条件时,示波器开始显示波形。

4. 水平放大:水平放大器控制波形在显示器上的时间尺度。

通过改变水平扫描电压,用户可以调整波形的水平位置和宽度。

5. 显示:放大后的信号波形通过显示器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

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和广视角确保用户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波形的细节。

6. 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示波器上的控制按钮和旋钮来调整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如增益、触发电平和时间尺度等。

四、示波器的应用领域模拟示波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医学、物理学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电路的性能、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差等,对于故障排查和信号调试非常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 回顾中学的沙漏实验——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如何在平面展示
物理学理论可以证明,一端通过细绳固定的重物在作摆动时,与中心垂线的距离满足正弦波规律。

沙漏实验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个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用沙漏充当重物,并且在沙漏底下的桌面上平铺一张纸,当沙漏开始摆动时,让纸匀速移动。

这样,沙漏中流出的细沙,就在纸上留下了一个正弦波痕迹,如图所示。

利用这种设计思想,可以完成波形在平面上(对应于时间的流动)的展开。

这种设计思想在波形记录、显示中被广泛采用,比如心电图机,就是用原地摆动的电热针,在匀速移动的记录纸带上描记出心电波形。

利用心电图机的结构,已经可以记录电压信号,但是,示波器在大量的应用中,并不需要通过消耗纸张来记录波形,而仅仅是观察波形。

因此,可以重复使用的荧光屏,被应用到示波器的设计中。

在示波器上描绘一条曲线——电子枪和荧光屏
在一个封闭玻璃管显示屏的内壁涂上荧光粉,当荧光粉被大量电子形成的电子束轰击时,会发出荧光。

可以发出电子束的设备称为电子枪,它可以连续地发出集束性很强的电子。

这些电子束在飞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电场的作用,会因电场形成的力而改变运行方向,导致最终电子束落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也就是光点改变。

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示波管,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中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经过两个偏转板的作用,会在X 、Y 两个方向上发生偏转。

当在Y 偏转板上加入被测信号,而在X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看到光点随着被测电压的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电压越大,光点位置越靠上方。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看到光点从荧光屏左边出现,匀速移动到右边,然后又迅速在左边重复出现。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正弦波,则可以看到,光点在匀速左移的同时,其Y 方向位置出现了正弦变化的规律,也就是说,光点的移动轨迹是一个正弦波。

怎样将周期性电压信号稳定地显示于荧光屏
图 沙漏摆动留下的正弦波
图 示波管的结构示意图
仅靠电子枪、X 偏转板、Y 偏转板和荧光屏,还不能将被测信号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

当X 轴偏转板上加入周期性的锯齿波时,而Y 轴偏转板上加入被测的正弦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波形。

由于X 轴偏转板的锯齿波频率为机内产生,肯定无法保证其与外界被测信号频率同步,因此,就出现了每个锯齿波的起点,对应的被测正弦波的相位不一致。

这样,
观察者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好像是在滚动,并且多个波形交错重叠。

这种波形显示,是难以完成观察者记录波形、测量波形的任务的。

只有准确控制X 轴偏转板上的锯齿波电压的触发时刻,使其在被测信号的相同初相角处发出,才能够使得被测波形在荧光屏上准确重叠,获得稳定的波形显示。

如图所示。

示波器内部的电路,通过下述方法,可以检测出被测信号在每个周期中,相同的初相角时刻。

在一个周期性信号中,相同初相角的时刻,各个周期的电压信号具备如下特征:它们的瞬时电压
相等,并且它们上升或者下降的特征相同。

在图中,被测信号在○
1~○6时刻,具有相同的特征:都是以上升的方式经过0V 电压。

示波器内部,用微分电路可以区分被测信号上升或者下降,用比较器配合外部的电压设置,可以判断被测信号是否经过这个比较电压(比如图中的0V )。

这样,再经过一套逻辑电路,可以在被测信号具有相同初相角的时刻,控制X 轴偏转板,发出一个锯齿波。

这种利用被测信号的周期性,在相同初相角时刻,触发X 轴锯齿波扫描信号,使得波形
被重叠、稳定地显示于示波器荧光屏的技术,称为同步触发扫描。

图中,锯齿波在○
1~○6时刻满足触发条件,但仅在○
1、○3、○5时刻被触发,是因为在○
2、○4、○6时刻,此前的锯齿波尚未扫描结束。

因此,在示波器外部面板上,有控制被测信号在电压多大时触发锯齿波产生的电平旋钮,英文标识为Level ,这个电压称为触发电平。

有控制被测信号是上升或者下降经过Level 电压的选择开关,英文标识为Slope
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述触发扫描中,各个控制开关和旋钮对波形显示的影响,图图给出了几
个实例。

请读者将这些图和图作比较。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自动触发引起的被测波形滚动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根据被测信号触发X 轴锯齿波可以稳定显示波形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改变触发电平对波形显示的影响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触发电平太高或太低,无法触发锯齿波,无波形显示
Level Slope:
怎样实现双踪波形显示
一般来说,一个示波器只有一套电子枪系统。

而在日常测量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被测信号之间的相位,这就需要示波器能够同时完成两路被测信号的显示。

这就叫双踪显示。

示波器完成双踪显示的方法有两种,分别叫交替显示(ALT)、断续显示(CHOP)。

它们都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实现的。

这一点,类似于计算机的多任务分时操作,利用设备的高速性能和人对事物观察的缓慢,让观察者察觉不到设备内部的分时操作。

交替显示
所谓交替显示,就是Y 轴偏转板上以触发扫描的锯齿波为节拍,交替接通两路被测信号。

如图所
示,○
1号锯齿波周期内,Y 轴偏转板上为通道1的正弦波,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出一个正弦波片断,○
2号锯齿波开始,Y 轴偏转板立即接通通道2的三角波,电子束又重新在荧光屏上扫出一个三角波片断,如此往复,就在荧光屏上得到了正弦波和三角波的同时显示。

在交替显示中,负责切换两个通道信号的电子开关,是以触发后的锯齿波为节拍的。

因此,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肉眼可以看出这种切换,不利于波形的稳定显示。

所以,此时一般使用断续方式实现双踪显示。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将上升沿触发改为下降沿触发引起的显示波形改变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提高锯齿波扫速对波形显示的影响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降低锯齿波扫速对波形显示的影响
断续显示
在断续方式中,Y 轴偏转板上的负责切换两个通道信号的电子开关,是以一个较高的、固定的频率,频繁的在通道1和通道2之间切换,以实现对两路信号的同时显示。

如图所示。

通过椭圆小图内的展开波形,可以看到,在一个扫描周期内,电子开关频繁地切换于两个通道,小图内的纵向虚线,是电子开关切换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纵线的存在将使得显示波形很模糊,因此,示波器采用消隐电路,在电子开关切换的瞬间,关闭了电子枪,使得人肉眼只能看到两条光滑的被测曲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被测信号频率很高时,在示波器上就可以看到每条曲线都是断续的,这也不利于观察。

因此,被测信号频率很高时,应该采用交替方式实现双踪显示。

为什么要进行触发源选择
所谓的触发源,就是触发X 轴偏转板产生锯齿波的源信号。

当触发源为被测信号本身,示波器可以保证锯齿波的产生与被测信号同步,进而完成显示的准确重叠,也就是稳定。

以被测信号本身作为触发源,是模拟示波器基本工作原理的表现。

为了增加触发灵活性,以适应更为复杂的测量要求,实际的示波器中,都可以对触发源进行灵活选择。

几乎所有的模拟示波器都具有内触发和外触发选择。

所谓外触发,是指触发源来自示波器的外触发端子,而内触发则指触发源来自被测信号、机内获得了工频电压信号等。

当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外触发时,示波器内部的触发电路将从外触发端子取信号和触发电平比较,产生锯齿波。

用外触发控制锯齿波的产生,可以用于两个信号的相位比较。

当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内触发时,如果是单踪显示,则仅有本通道信号作为触发源或者线电压作为触发源两种选择。

而双踪显示时,则可以任意选择通道1、通道2、线电压之中的一个作为触发源。

Y 轴偏转板 交替接通两
路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交替方式实现双踪显示的工作原理
原始输入的两路被
Y 轴偏转板 以固定频率接通两路被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图断续方式实现双踪显示的工作原理
原始输入的两路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