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小学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作文教学,培养语感和写作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写作能力不足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较弱,无法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情感,语言表达简单,缺乏修辞手法和文学表达技巧,作文表现力不足。

2. 缺乏写作的兴趣部分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是一种枯燥的任务,缺乏对文字的热爱,导致写作积极性不高,作文质量差。

3. 课堂教学缺乏个性化传统的作文教学以规范范文示范为主,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引导和培养,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能力。

4. 缺乏实践机会学生缺乏实际写作的机会,大部分写作是在课堂内完成,缺乏与实际生活和情境接轨的写作练习,导致写作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5. 缺乏批评指导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往往只关注于错别字、词语搭配等语法错误,缺乏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指导和提升,导致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相关建议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好文章、参与有趣的写作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的乐趣和动力,使学生愿意投入到写作中。

2. 注重写作技巧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如叙事、描写、议论等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规律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提高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外作文比赛、写作日记、作文分享会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的熟练度和水平。

4. 提供实践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校园、社区、家庭等实际情境中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的写作与实际生活接轨,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激发写作灵感。

5. 提供针对性的批评指导在批改作文时,除了关注语法错误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作文内容和结构给予批评指导,指出学生的写作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三年级是小学生涯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开始了解一些基础的语言规则和写作技巧。

因此,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就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进行浅谈,以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需要先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要知道,写作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热情的事情,如果学生没有内在的兴趣,就很难写出有灵魂的作品来。

因此,在作文教学的开始阶段,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和生活,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出写作的热情。

比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风景优美之处,从而有话可说、有情可讲。

二、注重词汇和句子的积累和运用其次,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还需要注重词汇和句子的积累和运用。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需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句子结构。

因此,在作文的起步阶段,老师需要让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型,比如:“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美丽的风景和人文历史”,并让他们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在写作过程中,还要定期进行词汇和句型的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规律。

三、注重写作技巧和结构除了注重词汇和句子的积累和运用之外,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写作技巧和结构。

要让学生写出有条理的作文,就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结构。

比如,在介绍自己家乡的作文中,可以按照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来展开写作,既有条理,也容易让读者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情况。

此外,还要让学生练习各种写作形式,如描写、叙事、议论、说明等,让他们了解不同的写作形式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四、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交流最后,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还需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交流。

这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起步——动作描写2

作文起步——动作描写2
分析: 妹妹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妹妹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
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2、涂脂抹粉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 抬头仰望一下杆顶。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 身体慢慢往下蹲。忽然,张小虎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 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居然 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 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双腿也 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 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呢。动作Leabharlann 写十二讲1、化功大法
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 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分析: 1、“喝茶”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
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 2、“抽烟”分解成“拿出烟盒——放进嘴里——火机点火——吞
云吐雾”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 3、“写作业”分解成“掏出作业——打开作业——拿出钢笔——
书写作业”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
1、化功大法
李老师喝茶。
转变为: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 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 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 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他砸巴 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上面的片段中,运用“化功大法”把张小虎爬杆的动作进行了分 解,然后给部分动作“涂脂抹粉”,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真 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刍议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努力写出真切、生动的文章来。

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点拨,从激发写作兴趣入手,通过多种合适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过渡到书面作文本身就是迈过一大“门槛”,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作文中的畏难情绪,于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文指导中导入环节不容忽视,笔者就十分重视利用导入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上作文课时,我把收集来的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写下来。

学生听完故事,在小组内尝试复述,谈谈感受,然后再把故事写下来,如果能加上自己的体会就更好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训练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自己编写故事内容。

故事作文让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既感受到了作文的乐趣,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2.活动导入。

三年级学生爱动手、好奇心强,开展一些易操作的活动往往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作文课上,我会选择一些趣味小实验、简易小制作、开心小游戏等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有了参与,学生就有了体验,有了想法,在活动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活动体会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在作文时学生就有话可写,并乐于写了。

3.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文导入时适当使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来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和直观感受。

如播放一些教育警示短片、观看几幅有启发意义的图片等,引导学生说说、议议,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

二、引导观察《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多么重要。

如何上作文课

如何上作文课

如何上作文课作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

如何上好作文课,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上作文课的经验和方法。

首先,作文课的开篇很重要。

在开始上作文课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比如,可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播放一段视频、讲述一个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写作状态。

其次,作文课的中间环节要注重指导和激发。

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分析范文、提出写作要求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最后,作文课的结尾要注重总结和展望。

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写作。

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成绩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对下一堂作文课的内容进行展望,让学生对写作课程充满期待。

总之,如何上好作文课,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上好作文课。

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在作文课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爱上写作,享受写作的乐趣。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2020年34期┆85 研究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尧水红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刚刚起步,无异于婴儿蹒跚学步。

作为三年级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时就像孩子们的父母,扶着孩子们“走路”,边“扶”边“放”,他(她)才能真正学会走路。

那么在习作教学中,这双扶着孩子学走路的“大手”该做些什么呢?下面我来谈谈一些笨拙的做法吧。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积累素材,有话可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在选材上要引导学生尽量贴近自己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亲眼看到的事物,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要求。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谈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者亲眼所见的事物)时,都会表现出较强的表达欲望。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利用现代教学科技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例如:在学生写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与习作相关的动画片、成语故事、风景图片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再次,要降低习作要求,评价习作以鼓励为主。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唤醒学生的习作激情,树立他们的习作自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在批改作文时,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的语气,以激励为主,尽可能挖掘出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并通过创设平台放大孩子们的优点,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二、列提纲,搭框架列写作提纲,主要就是让孩子理清文章的顺序,明确要写哪几方面的材料,要运用哪些方法开头、结尾等。

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师” 。只有激发 学 的写作 兴趣 ,促使 他们 自发 自觉 的 经常 练 L 笔 , 更快更 好地 提高 学生 的作文 水平 。 认 为 , 发 学生 的 才能 我 激
写作 兴趣 主要有 以下三 条途径 :

“ 积 跬步 , 以致 千里 ”量 的积 累 才有 可能 导 致 质 的提 不 无 , 升 。 有大 量 的语言 积 累 , 生是 无法 写好 作 文的 。 三年级 的 没 学 而 学 生 大多 缺 乏 自觉 性 , 只有 不 断 的鼓 励 和 督促 , 能帮 助他 们 才
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 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
象有 一个直 观 的了解 , 榴花 的色彩 、 态 , 榴 籽儿 的形 状 对石 形 石 等有 一 个感 性 的认 识 , 拿 出 实物 让 学 生观 察 、 尝 , 深 印 并 品 加 象 。这 样不仅 有利 于学 生对课 文 的理解 。 在潜 移 默化 中让 学 也
堕 堂
浅 谈 小 学 起 步 作 文 教 学
。 杨 海 生
( 甘肃省秦安县阳z) 中学, 甘肃 秦安 7 00 ) l l 34 0
新 的《 文 课程 标 准》 语 在课 程 目标 部分 对 中年 级 的 习作 明 确 提 出了 以下 阶段 性 目标 : 留心周 围事物 烁 于 书面 表达 , 强 增 习作 的 自信 心 ; 不拘形 式 地写下 见 闻、 受 和想 象 , 意表 现 能 感 注 自己觉得 新 奇有 趣 的或 印象 最深 、 受感 动 的内容 ; 试在 习 最 尝 作 中运 用 自己平 时积 累的语 言材料 ,特 别是 有新 鲜 感 的词 句 。
他们 养 成 良好 的 自觉学 习习惯 , 从生 活 中去 领悟 , 积 累 , 导 去 引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策略初探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策略初探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策略初探
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起步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选择一个他们熟悉和喜欢
的主题,例如动物、游戏、家庭等。

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将这些兴
趣爱好与写作结合起来。

2. 观察和描述: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引导他们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
察到的内容。

可以进行一些观察活动,比如教室内的人物描写或者校园景色的描写,让学
生逐渐培养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问答互动: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
出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在互动中及时给予肯
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利用图片和图表:给学生一些图片或者图表,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片的含义,并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样可
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想象力。

5. 创造性的写作活动:通过提供一些刺激性的话题或者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写作。

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变成动物、旅行到别的国家或者写
一篇关于自己的梦想的作文,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起步时,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和描述、问答互动、利用图片和图表、创造性的写作活动等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老师在引导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起步教学
【摘要】作文起步教学中应注意做好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注意教给观察方法,积累习作素材;注意指导从说到写,降低难度;注意教给修改方法,培养习惯;注意讲评艺术,要以激励为主。

【关键词】作文;起步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综合训练。

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

第一学段以写话为主,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有的同学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

注意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

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

因此,刚开始时接触作文,应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鼓励参与、鼓励表现、调动情绪、培养兴趣、激发动机放在重要位置。

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
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在
教师面前或同学们中讲述自己的作文思路,然后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文,即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

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在写《菊花》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指导的:
1、写出菊花的名称
2、描写全貌(花朵的大小、颜色)
3、描写花瓣的形状(有管状、丝状、条状……)
4、写花的姿态(伸展的、弯曲的、上伸的、下垂的、四射的……)
5、展开想象
学生按这些内容细致地观察、描述,尽管每一部分的语句不多,也能把一朵花说得形象了。

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练说、同桌讨论、指名叙述等。

先说后写能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转变那种说假话、说套话的文风。

二、教给观察方法,注意积累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如何让学生获取生活材料,参与自主写作,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呢?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

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文具盒、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以“小花伞”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

我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按从外到里、从上
到下的顺序,仔细、具体地观察小花伞的特点,再以详细描述小花伞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三、教给修改方法,注意培养习惯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

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

”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

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我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我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

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

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

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四、多种形式讲评,注意激励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或对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就会对这件
事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比如:优秀作文展、推荐发表、向校园广播站投稿、范文宣读、学习园地好词好句段选登等。

另外,我还借鉴了一种新的记分法——“二次记分法”。

做法是:每生准备两本作文本,一本为习作练习用,老师批改提出意见后让学生修改,达到合格要求后,老师在原基础上加分,然后誊写在另一本作文本上(即个人优秀作文本)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得高分,不少还能得超满分,这样持之以恒,修改作文已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愿做的事。

这样既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作文的畏难、厌烦心理,调动了学生修改的积极性,又改变了过去学生只看分数不看文的面貌,有效地减少了老师批改作文的无效劳动。

我重视讲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

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思想、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

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

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

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儿童,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
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

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的每一过程,教师都要注意讲究教学艺术,
不断改进作文教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发挥习作才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