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反应器技术已成为生物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能够控制和维持生物化学反应的容器,可以模拟自然环境,提供营养物和辅助条件,使生物细胞在容器内进行代谢反应。

生物反应器技术既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制品,也可以用于废水处理、污水净化、有机废弃物处理等工业领域。

一、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反应器技术源于20世纪初期,最初仅能用于探究细胞新陈代谢的规律。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物技术的逐步发展,生物反应器技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6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装配式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

70年代,随着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等领域的不断扩展,生物反应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80年代以来,随着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应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发展的速度更加迅猛,涌现出了各种类型和种类的反应器。

二、生物反应器技术的优势生物反应器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度可控性:生物反应器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压力、氧气含量等)可以轻松地进行监测和控制。

这种高度可控的环境可以使细胞内的代谢反应得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2.高产出:生物反应器可以通过对细胞的复制和快速生长,同时以最佳化环境控制方式来实现生产成品的高效和高产出。

3.多样性和可再生性:生物反应器可以适应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生产需求。

同时,细胞可在生物反应器环境中进行可控性的再生。

4.生态友好型:生物反应器多半采用天然的微生物进行生产。

对比传统的工业环境,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少,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环保。

5.资源利用率高:反应器内可以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等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那些传统工业中的有机物采用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底物,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三、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

生物反应器可以用于生物物质的生产和废水处理。

1. 生物物质生产生物物质的生产是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应用之一,可用于生造食品添加剂,医药等行业的制剂,如酵母发酵生产醇类、工业酵母发酵生产面团、压缩酵母等。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最新技术进展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最新技术进展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最新技术进展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如细菌、霉菌、酵母等)进行代谢反应的装置,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是实现生物反应工艺优化的核心之一。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反应器设计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生物反应器设计的最新技术进展。

一、生物反应器的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也开始智能化。

智能化设计使得生物反应器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和安全性。

现代生物反应器的智能化设计通常包括过程控制、参数监测等功能,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

不仅如此,智能化设计还可以帮助生物反应器实现多模式运转,如从批量生产到连续生产的切换,从小试到大试的切换等,这对于加速新产物推向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反应器的低能耗设计低能耗是当今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当下生物反应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生物反应器的低能耗设计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传质过程的优化,二是发酵过程的热量消耗。

在传质方面,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改进反应器结构、增加气体流量、引入新型发泡剂等措施;在发酵过程的热量消耗方面,通常采用高效的绝热材料来保持温度。

三、生物反应器的微流控设计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将非常小的液滴或小流体在通道中自由控制的技术。

自2005年以来,微流控技术被开始应用于生物反应器领域。

在生物反应器中,微流控技术主要用于控制通道内的水分布,从而实现不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微流控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各个方面,例如,实现更高的反应效率和更稳定的温度控制。

此外,通过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多通道样本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生物反应器的模拟仿真设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预测和估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分析。

生物反应器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反应器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反应器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控制的设备或系统。

它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包括生物工程、制药、环境保护和食品工业等。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反应器行业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旨在详细分析生物反应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和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我们将全面了解生物反应器行业目前的状态和潜力。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生物反应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创新技术和市场前景的推动因素。

在2.1节中,我们将介绍生物反应器行业的现状。

通过分析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我们将揭示生物反应器行业的潜在价值和市场需求。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生物反应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生物工程和制药行业。

通过对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物反应器在不同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在2.2节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反应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中一项重要趋势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减少废物产生和能源消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另一个趋势是创新技术和市场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生物反应器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生物反应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规模、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物反应器行业的重要性和潜力。

最后,我们将探讨生物反应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合作机会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对生物反应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本文也为该行业的从业者、投资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持续的关注,生物反应器行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和主要论点。

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工作原理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 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水解阶段
发酵阶段
产甲烷阶段
产乙酸阶段
第一代生物反应器
• AF——厌氧消化池
第二代生物反应器
•生物滤池
1、厌氧消化池原理 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液化、酸性发酵和碱性发酵三个阶段后产生沼气的过程。 2、厌氧消化池的作用 ①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②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为稳定性良好的腐殖质; ③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④使得污泥的体积减少1/2以上; ⑤使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得到一定程度的灭活,有利于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3、优点: 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和好氧难降解的有机废水。 有一定杀菌作用,生产灵活、适应性强。 可季节性、间歇性运转,可产生有价值的副产物:如沼气。 4、缺点: 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慢,设备启动、处理时间长。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 一步好氧处理。操作控制因素比较复杂。
第三代生物反应器
• UBF——厌氧上流污泥床-过滤器 • 是在AF和UASB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其下 层为UASB,上层为AF。
第三代生物反应器
• ASBR—atching
钢化粪池
亚洲最大卵形污泥厌氧消化池在武汉建成
• UASB反应器:即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由进 水和配水系统、反应器的池体和三相分离器 组成。
工作原理
污水向上通过污泥床,在厌氧 状态下会产生沼气(主要是甲烷和 二氧化碳)引起了内部的循环,这 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利。 在污泥层形成的一些气体附着在 污泥颗粒上,附着和没有附着的 气体向反应器顶部上升。上升到 表面的污泥撞击三相反应器气体 发射器的底部,引起部分附着气 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 污泥颗粒将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 其余气体被收集到反应器顶部的 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置于集气 室单元缝隙之下的挡板的作用为 气体发射器和防止沼气气泡进入 沉淀区,否则将引起沉淀区的絮 动,会阻碍颗粒沉淀。进入沉淀 区组成包含一些剩余固体和污泥 颗粒的液体。

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进展及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反应器工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微生物、细胞或酶等生物体系与物理化学体系联系起来,实现生物过程的转换和放大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可用于生产药品、饮料、乳制品、酒精、食品添加剂等多种产品。

本文将探讨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一、生物反应器工程的发展历程生物反应器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微生物发酵工程。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推动下,生物反应器工程开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学科体系。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需求的增加,生物反应器工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生物化学、化工、环保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物反应器工程的进展1. 设备结构创新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不断被改进。

计算机模拟、分析和模型控制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性能和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反应器的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改进,如批量、连续、半连续和离散反应器等。

2. 微观反应器的发展微观生物反应器是新型反应器的研究方向之一。

微小的反应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供一种环境,从而提高反应器的效率和转化率。

同时,微观反应器可以为不同的微生物提供不同的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优化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微观反应器在微生物代谢的研究、新型药物结构的发现和制造、缩短生物反应器的反应时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1. 药物开发及制造生物反应器在制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生物反应器工程可以生产出诸如生物药物、口服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等等。

这些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生物反应器工程的手段来控制它们的制造,以便使可得到更具品质管理的产品。

生物反应器工程的重要性对于制药领域的质量安全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十分重要。

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

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

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是当今生物技术领域内极具潜力的应用分支之一。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的定义、发展历程、作用机理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的定义生物催化是指利用生物催化剂(如酶、细胞等)作为催化剂,促进特定的化学反应在生物体系内发生。

而生物反应器则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pH值、气体流量等条件下,利用生物催化剂来完成反应过程的一种反应设备。

所以说,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这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二、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利用微生物催化剂来合成有机化合物。

例如,酵母菌可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醋酸菌可将酒精氧化为醋酸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酶种类被发现和研究,不但可以用于单一反应,还可以实现多反应的复杂过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将生物催化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农业、医药、食品、化工等。

通过不断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技术在这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的作用机理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的核心就是生物催化剂(酶、微生物等)。

生物催化剂通过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来促进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种:1. 使反应速度加快:生物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实现反应。

2. 提高反应产率:与化学催化反应相比,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可以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对反应产物进行更高效的转化,使得反应产率更高。

3. 提高反应特异性:生物催化剂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以选择性地催化特定的底物产生特定的产物,从而提高反应的纯度和选择性。

四、生物催化和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生物催化剂的应用前景巨大,不仅可以在化学反应中替代传统的化学催化剂,而且可用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再生能源等方面。

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微型化生物反应器是一种以微观尺度为特点的生物反应器。

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快速发展,微型化生物反应器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包括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程、设计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展望。

一、发展历程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1950年代,人们开始在微型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并在1960年代应用于生物领域。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微型化技术发展迅猛,如微芯片、微喷雾系统和微流控系统等,为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设计原理微型化生物反应器一般由微型反应腔、微流控系统和微生物细胞等组成。

微型反应腔的设计需要考虑反应器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一般采用微型加热器、微探针和微孔板等技术。

微流控系统则是为了控制反应器中反应物的流动和混合。

微生物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也是设计微型化生物反应器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应用领域微型化生物反应器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它可以用于细胞培养、微生物代谢研究、酵素工程和药物筛选等方面。

微型化生物反应器还可以为生物制药工业提供更快、更有效的生产过程,并减少成本。

四、未来展望尽管微型化生物反应器已经有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与传统生物反应器相比,它还有一些限制和挑战。

例如,微型化反应腔的体积较小,难以控制温度和pH值,导致反应器的稳定性欠佳。

此外,生物反应过程中的气体、固体和液体相互作用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微型化生物反应器将会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微型化生物反应器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微型化生物反应器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它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纳米技术、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的不断推动下,微型化生物反应器将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定,并成为一个行业的热点。

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生物反应器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当前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关键设备。

目前,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已经大
大改善,更多的生物反应器设备可用于处理大量应用项目,包括蛋白质及
脂肪酸的制备,生物燃料、医药、精细化学品的制备等。

生物反应器不仅
结构简单,而且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的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混合性、制备效率和产量。

现在,生物反应器已经成为最新的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能源、精细化工等行业。

现在,许多新型
生物反应器也已经出现,如微流体技术、多孔介质反应器技术、纳米材料
反应器技术等。

在生物反应器设备上,把细胞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将细
胞与培养基完全分离,可以大大提升工艺的灵活性,可以降低细胞活力的
破坏,获得更高的产品收率。

二、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在不断受到关注,未来几年
也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
研究简报
3.2 封闭式光反应器 3.2.1 封闭式光反应器的优点:
与敞开式光反应器相比,封闭式光反应器具有以 下优点[4-6]:
① 培养效率高。该类反应器的光合效率最高可 达16.6%,微藻细胞浓度可高达每升几十克,藻体的 采收十分方便。
② 培养条件易于控制除自然光难以控制外,其 他条件均可自动控制,对微藻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非 常有利。
优点:成本低、建造容易、操作简便、易于生产。 缺点: (1)培养效率低,这类反应器培养微藻的光和效 率约为1%,而微藻的光合效率最大可达到20%左右, 从而使培养液中藻液浓度低,使得收获费用过高。 (2)培养条件无法控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 响,难以保持最适光照、温度等生长条件,生产 期短。 (3) 易受到杂藻、水生动物、大气中的灰尘等 的污染,不易保持高质量的单藻培养,重金属离子等 有毒物质也易在藻体内积累。 (4)水分容易蒸发,容易造成培养液盐度过 高,使得微藻生长缓慢。 (5)由于光径较长,光照面积和藻液体积之比 较低,因此光能利用率不高,难于实现高密度培养。 敞开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上述缺点,决定了该类反 应器只适用于附加值较低,且生长条件比较苛刻(高 盐度、高PH)的产品的生产,因而培养对象极为有 限,难于实现高密度培养。
实现混合与溶氧传质。常见的类型有气升环流式、鼓 泡式、空气喷射式等。[1]
优点: ① 气体从罐的下部通入,可带动流体在整个反 应器内循环流动,使反应器内的溶液容易混合均匀; ② 由于不用机械搅拌桨,省去了密封装置,使 污染杂菌的机会减少,同时降低了机械剪切作用对细 胞的伤害; ③ 由于液体循环速度较快,反应器内的供氧及 传热都较好,利于节约能源。 缺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不适宜于在黏度大或含 有大量固体的培养液中应用。 (3) 自吸式发酵罐 自吸式发酵罐是一种不需要空气压缩机提供加压 空气,而依靠特设的机械搅拌吸气装置或液体喷射吸 气装置吸入无菌空气并同时实现混合搅拌与溶氧传质 的发酵罐。[1] 优点: ① 不需要空气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从而省去 了空气系统,使设备成本降低,减少厂房面积。 ② 溶氧的速率高,溶氧的效率较高、能耗较低。 ③ 用于酵母生产和醋酸发酵具有生产效率高、 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缺点: ① 进罐空气处于负压状态,容易增加杂菌侵入 的机会。 ② 搅拌容易导致转速提高,有可能使某些微生 物的菌丝被切断,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 同时,必须
研究简报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吴电云 邹宁 常林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烟台 264025)
生命科学仪器 2010 第8卷/6月刊
摘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本文对生物器 的分类、主要构造、功能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结构;功能;优缺点;
谢产物的产生。 ③ 便于连续操作 缺点:支持物颗粒破碎容易填充床阻塞。 (2)流化床反应器 利用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能量使支持物颗粒处
于悬浮状态。 优点:该反应器混合效果好。 缺点:流体的切变力和固定化颗粒的碰撞常使支
持物颗粒破损,流体动力学复杂使其放大困难。 2.3 膜反应器
采用具有一定孔径和选择透性的膜固定细胞,营 养物质可以通过膜渗透到细胞中,细胞产生的次级代 谢产物可以通过膜释放到培养液中。
(1)机械搅拌式发酵罐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是利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 空气和发酵液充分混合,促进氧的溶解,以保证供给 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所需的溶解氧。它是借搅拌涡 轮输入混合以及传质所需要的功率。[1] 优点:靠通入的压缩空气和搅拌叶轮实现发酵液 的混合、溶氧传质,同时强化热量传递。生产效率、 经济效率高。 缺点:搅拌需要的机械功率大,浪费能源,剪切 力大,容易对细胞造成损伤。 (2) 气升式发酵罐 气升式发酵罐是把无菌空气通过喷嘴或喷孔喷射 进发酵液中,通过气液混合物的湍流作用而使空气分 割破碎,同时由于形成的气液混合物密度降低而向上 运动,而气含率小的发酵液则下沉,形成循环流动,
60
生命科学仪器 2010 第8卷/6月刊
(4)多支路并行流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这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集光管是平放在地面上 的。8根集光管平行排列与两端的多支复合接头管连 接,构成并行的流动回路。反应器采取气生循环,集光 管以聚碳酸酯为材料。并行流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在提 高集光管内藻液的流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微 藻培养过程中,藻液溶氧水平最高可达200 %以上。[12] (5)α-2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α-2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两端是两排5m高的 气升式提升管,每排提升管的顶部各有一只长方形的贮 液槽。藻液从气升式提升管流入贮液槽,再从与贮液槽 相连的一排平行排列的倾斜聚氯乙烯管流出,到达对面 一侧的气升式提升管底部,经气升提升后,进入对面一 侧提升管顶部的贮液槽,然后,从另一排聚氯乙烯倾斜 管流回到原来的提升管底部,如此循环。[13] 3.2.2.2 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1)人工光源的板箱式光生物反应器 人工光源的板箱式光生物反应器,板箱长度 122cm ,板箱厚度10cm ,板箱内藻液的装液高度约 50cm。用16 根荧光灯照光,板箱两侧每侧8根,表面平 均光强30klx。反应器的总装液体积64L 。表面积与 体积比约20m- 1 ,采取通气鼓泡混合。[14] (2)水平放置的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这种反应器由硬质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三层壁 的单元板组合而成,每块单元板长6m ,宽25cm ,厚4cm。 单元板的内部结果与空心瓦的内部结构相似,具有两排 网格状方形通孔管道。[15] 3.2.2.3 光导纤维光生物反应器 Mori[16]报道了一种光导纤维光生物反应器。该装 置的顶端是一个集光器用于收集入射光,光导纤维连接 在集光器的底部,通过光导纤维将光直接传入六角柱形 反应器罐体内部的光导棒上。竖直平行排列于反应器 罐体内的光导棒,将光线均匀地分散到罐体内部的藻液 中。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光导棒的外围包裹了一 层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沿光导棒的长度方向,每1cm 切 割一个环状凹槽,促使光线向周围散射,这样使光线在 反应器中均匀分布。 缺点:光导纤维光生物反应器的生产制作成本是 极昂贵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难应用于微藻商业化 生产。 3.2.2.4 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前景 生物反应器的研制不仅对现有生物产业的发展起 着关键作用,而且可以用于进行高附加值化合物、药物 等的生产。生物反应器在生物产品研究工作中是一个
③ 污染少,易于实现纯种培养。 ④ 生产周期延长,甚至可终年生产。 适合于所有藻种的培养,尤其适合于藻类代谢产 物的生产。 3.2.2 封闭式光反应器的分类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有:垂直柱式、 管式、板式, 以及一些其它特殊类型, 例如:光导纤维光 生物反应器。[3]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是管式反应器的前身, 柱式反 应器都是用于初期的小试规模研究。管式光生物反应 器实际上是柱式反应器研究基础上的放大。 3.2.2.1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1)水平放置地面的蛇形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 Torillo等[7 ,8]试验了一种用聚乙 烯塑料管制作的管式反应器。反应器的管径14cm ,培 养液总体积8000L ,占地面积约80m2 ,为了克服管壁较 薄,机械强度不够的缺点。后来又以有机玻璃为材料制 作了管径13.1cm和管径7.4cm的两种管式反应器,管壁 厚度达到4mm ,管道平行排列水平放置于地面。平行 排列的管道之间用U形聚氯乙烯塑料弯头连接,管路的 两端连接到距地面3m的贮罐中,贮罐体积为350L。 (2)浸没在水池中冷却的蛇形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Gudin and Chaumount[9 ,10 ]报道,在法国建造了管径 6.4cm ,面积100m2 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反应器的管 道材料是聚乙烯塑料。此管式反应器是由5个面积为 20m2 的相同单元组成。反应器的集光管放在水池中, 可以根据需要对藻液进行冷却。 (3)双层排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双层排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原理是,阳光 首先照射到上层集光管,从上层集光管缝隙之间漏过 的直射光再由下层集光管吸收,在两层集光管的底部放 上白色聚乙烯薄膜,未被两层集光管吸收的光线落到底 部,经白色薄膜反射后再次由上面两层集光管吸收,进 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11]
优点:流体动力学易于控制,易于放大,而且能 提供更均匀的环境条件。同时还可以进行产物分离以 解除产物的反馈抑制。
缺点:构建膜反应器的成本较高。
3 光反应器
3.1 敞开式光反应器 一般在敞开的水平池中进行,或者利用天然湖
泊、环湖礁,池深一般为10-30cm,通常采用浆聚乙 烯或水泥做砌衬,面积可大至几千平方米。池内经常 采用浆板轮、螺旋桨或空气喷射器等进行搅拌,或者 将池体隔成跑道。[2]
作者简介: 吴电云,鲁东大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藻的工业化培养和活性物质分析。 通信地址:山东烟台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264025 E-mail:sdwdyun@
58
生命科学仪器 2010 第8卷/6月刊
研究简报
配备低阻力损失的高效空气过滤系统。 2.2 固定化反应器 2.2.1 酶固定化反应器
以固定化酶作为催化剂进行酶促反应的装置称为 酶固定化反应器(Enzyme reactor)。
(1) 固定床型(填充床) 把颗粒状或片状等固定化酶填充于固定床内,底 物按一定方向以恒定速度通过反应床。 在其横截面上 液体流动速度完全相同,沿流动方向底物及产物的浓 度逐渐变化,但同一横切面上浓度一致。所以又称活 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 PFR) 。 优点:可使用高浓度的催化剂,可减少产物的抑 制作用(产物浓度沿反应器长度逐渐增高)。 缺点: ① 温度和pH难以控制; ② 底物和产物会产生轴向浓度分布; ③ 清洗和更换部分固定化酶较麻烦。床内压力 降大,底物必须在加压下才能进入。 (2)流化床型(Fludized Bed Reactor, FBR) 装有较小颗粒的垂直塔式反应器(形状可为柱 形、锥形等)。底物以一定速度由下向上流过,使固定 化酶颗粒在浮动状态下进行反应。 优点: 具有良好的传质及传热性能,pH、温度控制及 气体的供给比较容易;不易堵塞,可适用于处理黏度 高的液体; 能处理粉末状底物;即使应用细颗粒的催 化剂,压力降也不会很高。 缺点: 需保持一定的流速,运转成本高,难于放大;由 于颗粒酶处于流动状态,易导致颗粒的机械破损;流 化床的空隙体积大,酶的浓度不高;底物高速流动使 酶冲出,降低了转化率。 改进:使底物进行循环,避免催化剂。使用几个 流态化床组成的反应器组,或使用锥形流态化床。 2.2.2 细胞固定化反应器 以固定化细胞作为反应器进行反应的装置称为细 胞固定化反应器。 (1)填充床反应器 细胞固定于支持物表面或内部,支持物颗粒堆叠 成床,培养基在床层间流动, 优点: ① 固定化细胞包埋于细胞支持物内,可以消除 或极大地减弱流质流动引起的切变力。 ② 便于一定程度地分化发育,从而促进次级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