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粘连的修复: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5-15T16:43:58.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作者:桑滢代子廷卢培东[导读] 探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实施可吸收防粘连膜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

桑滢代子廷卢培东(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安徽阜阳236028)【摘要】目的:探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实施可吸收防粘连膜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实施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修复术治疗)和干预组(n=30,常规修复术联合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肌腱粘连发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术后12周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肌腱修复术后使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康复效果。

【关键词】肌腱修复术;粘连;可吸收防粘连膜;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045-01肌腱损伤是手外伤后较为常见的状况,肌腱损伤后会导致手指伸屈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手功能,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

肌腱修复术是治疗肌腱损伤的常用术式,但患者修复术后极易发生肌腱粘连,影响修复效果[1]。

积极预防肌腱粘连是保证患者修复效果的关键。

可吸收防粘连膜在手外科手术中运用较多,为明确其对术后粘连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对我院康复科收治的30例实施肌腱损伤患者实施了常规修复术联合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实施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其中常规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3.2±11.5岁;致伤原因:锯伤10例,割伤13例,砍伤5例,其他原因2例,干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3岁(s=11.7);致伤原因:锯伤11例,割伤10例,砍伤3例,其他原因6例。

手指肌腱粘连治疗方法

手指肌腱粘连治疗方法

手指肌腱粘连治疗方法
手指肌腱粘连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治疗:通过热敷、冷敷、理疗等方法,缓解手指肌腱的炎症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腱的恢复。

2. 手指活动锻炼:通过手指伸展、握力和屈伸等锻炼动作,增加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减少肌腱粘连的程度。

3. 手指牵引:通过手指的轻微牵拉,促进肌腱的松解和舒展,减少粘连。

4. 药物治疗:使用一些抗炎药物、解痉药物或者适当的保健品,缓解手指肌腱的疼痛和炎症。

5. 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手指功能,可能需要手术切割或修复肌腱,以解除粘连和恢复手指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手指肌腱粘连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效果评估,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预防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预防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肌腱在组织学上属于致密结缔组织,以胶原纤维为主,细 胞成分含跫少。肌腱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糖蛋 白基质。根据肌腱表面有无滑液鞘,町将肌腱分为滑膜内肌腱
和滑膜外肌腱。滑膜外肌腱表面没有滑膜组织,而是被特殊的
了腱系膜在肌腱上的血管分布。滑膜从骨面转至肌腱背侧部, 包绕分布至肌腱的缸管。以上研究显示,血液供给是肌腱营养 重要途径之一。滑膜外肌腱的营养就依赖于血液供应,其腱表 面与腱实质之间建立了全方位、多节段均匀分布的广泛血供联 系.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损伤后自身愈合能力强,且肌 腱表面有疏松结缔组织——腱旁组织覆盖。因此滑膜外肌腱损 伤愈合后,不易与周围组织形成致密的粘连,对其功能影响较
拟对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肌腱的结构及营养
腱连接处血管延续为肌外膜血管、腱旁血管和腱鞘区处的腱系 膜,而肌腱连接处的血管是由骨膜血管延续而来的。Edward (1946年)证实了肌腱内部均匀分布的纵行血管,每一腱束都
有一套纵行血管柬的腱内膜包绕。Zbrodowski(1981年)描述
a versus
[1 7]Moore
10 ml
local
anesthetic[J].Reg
Anesth Pain
Med。
(收稿日期:2010—02—25修回日期:2010—04—25)
・综
述・
预防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程 绩,刘 渡综述,史
忠审校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急诊科,重庆400037)
手,从不同层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肌腱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观察
到肌腱的胶原纤维不仅有纵向的排列,而且有横向和水平的排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
观察并发症
留意术后是否有出血、肿胀、炎症 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功能锻炼
被动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被动的关 节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
主动活动
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增加主动的 关节活动,促进肌腱的恢复。
抗阻力训练
在肌腱愈合后,进行抗阻力训练, 增强肌肉力量。
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电刺激等。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
目录
• 手术简介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及预防 • 总结与展望
01 手术简介
手术目的
01
02
03
恢复手部功能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手术的 主要目的是解除肌腱粘连, 恢复手部关节的正常活动 度和功能。
减轻疼痛
通过松解粘连,减轻患者 手部疼痛的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
肌腱修复
术后处理
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康复训 练,以促进肌腱愈合和功能恢复。同 时需注意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并发 症的发生。
对于断裂或损伤的肌腱,医生会进行 修复或移植手术,以恢复肌腱的连续 性和功能。
04 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
伤口清洁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定期更换 敷料,避免感染。
疼痛管理
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缓解术后疼 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6 总结与展望
手术效果评估
手术效果评估标准
01
根据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
制定评估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手术效果评估方法
02
采用问卷调查、量表评价、医生评估等多种方式,对手术效果
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手术效果评估结果

促进肌腱愈合及防止其粘连的研究进展

促进肌腱愈合及防止其粘连的研究进展

[21]曹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0,32(10):1 577.[22]Callaghan BC,Cheng HT,Stables CL,et al.Diabetic neuropa-thy: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urrent treatments[J].LancetNeurol,2012,11(6):521-534.[23]李竞,张琳,赵湜.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3):88-90.[24]王艳红,岳宗相,黄荣利,等.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2 097-2 099.[25]杨燕.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07):977-979.[26]丁慧丽,袁锋.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1):105-107.[27]郭华.复方芪藤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12):1 874-1 879.[28]桂伟,胡霞,唐宏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01):101-103.[收稿日期]2019-01-19*[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厅科研项目(02015005)▲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E-mail:1257514592@qq.comDOI:10.16096/J.cnki.nmgyxzz.2019.51.04.014促进肌腱愈合及防止其粘连的研究进展*杜 鹏1▲,冀云涛2△,温树正2,王继宏2,郝增涛2,景尚斐2,韩超前2王永飞2,殷 超2,王小龙2,姜 东2,张国荣2,侯红梅2,赵佳莉2,杜武慧2(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摘要]手外伤患者大部分会合并肌腱损伤,而肌腱粘连是肌腱修复术后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术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大影响。

胶原酶对肌腱粘连影响的实验探究

胶原酶对肌腱粘连影响的实验探究
深入吻合口,吻合口见少许肉芽瘢痕组织。 3.术后6—8周: 对照组:腱周及吻合口周围胶原纤维丰富,成纤维细胞及肉
芽组织较多,腱周纤维组织粘连严重。 实验组:腱周及吻合口周围胶原纤维i成纤维细胞及肉芽组织
明显较对照组少,腱周纤维组织粘连轻,粘连带稀少。
讨论
胶原酶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酶,高纯度的胶原酶已成功 地应用在椎间盘髓核溶解,烧伤创面、角膜溃疡创面,用来减少瘢 痕形成。肌腱损伤修复后早期腱周肉芽组织内含有较多的Ⅲ型胶 原,该肉芽组织与日后粘连的形成有关,而Ⅲ型胶原又是胶原酶作 用的底物。实验结果表明:胶原酶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各组实 验趾和对照趾的肌腱滑动距离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趾优于对照 趾。大体解剖及病理切片观察发现,早期实验趾腱周肉芽组织较 对照趾少,肌腱与腱鞘易分离;晚期肌腱吻合处光滑,肌腱与腱鞘 粘连程度比对照趾轻,粘连性状大都为I、Ⅱ级。本实验与其他方 法相比,胶原酶对肌腱粘连的干预发生在术后早期,2周时趾间肌 腱滑动距离差别有显著性(P<0.01),吻合处有大量的炎症细胞 浸润;实验趾和对照趾粘连性状分别为Ⅱ和Ⅳ级。这与胶原酶分 解阻止早期胶原之间的交联,增加细胞的吞噬清除作用有关,体现 了“酶学清创”的特点。胶原酶虽然作为分解胶原组织一种特异 性的酶,实验观察未见其对肌腱愈合有不良影响,术后早期实验趾 与对照趾肌腱的最大抗张力强度间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同等的愈
·2.
较采用t检验,以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一、生物力学测定: (一)肌腱滑动距离测定: 表1各组实验趾和对照趾肌腱滑动距离(cm)(叉±s)

n=8
’:P<0.05
一:P<0.0l
(二)肌腱吻合口抗张力强度测定:
表2术后趾深屈肌腱吻合口抗张力强度(g)(叉±s)

防肌腱粘连膜制备材料的研究进展

防肌腱粘连膜制备材料的研究进展

Vol.41No.4Apr.202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防肌腱粘连膜制备材料的研究进展路明宽,蔡传栋,王伟,范存义,刘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摘要]肌腱修复后的粘连形成是当前临床中尚未解决的难题。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用于制备防治肌腱粘连的防粘连膜,各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置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反应和疗效各异,因而各具优缺点。

该文介绍了用于制备防肌腱粘连膜的常见天然生物材料、合成材料,以及基于各种材料制成的防粘连膜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期在优化防粘连膜的设计和构建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肌腱粘连;防粘连膜;天然生物材料;合成材料[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4.023[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materials of anti -adhesion membranes in the prevention of tendon adhesionLU Ming -kuan,CAI Chuan -dong,WANG Wei,FAN Cun -yi,LIU She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3,China[Abstract ]Adhesion formation after tendon repair is still a challenge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science,more and more materials are used to prepare anti-adhesion membra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endon adhesion.Various materials have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features,different localreactions and curative effects at the injury site,so the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ommon natural biomaterials and synthetic materials used to prepare anti-adhesion membranes,as well as the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nti-adhesion membranes based on various materials,in order to play a reference role in optimiz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ti-adhesion membranes.[Key words ]tendon adhesion;anti-adhesion membrane;natural biomaterial material;synthetic material肌腱受到损伤或进行修复手术后,常伴随着粘连组织的形成。

阻隔材料预防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阻隔材料预防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I期缝合屈、伸肌腱,同时应用聚-DL哥L酸可吸收性
鞘做对比,观察了肌腱愈合、粘连形成情况及假鞘结 构,发现金箔和生物膜对肌腱愈合、粘连形成及假鞘 结构的影响无明显区别,金箔可作为腱鞘替代物。 其后的试验再次证明,金箔对防止肌腱粘连作用肯 定,且无明显的排异反应,是~种可选择的腱鞘替
代物。
防粘连膜包裹肌腱的方法,对56例102腱不同受伤 机制、不同受伤区域的手外伤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 比研究,并进行了随访,实验组中肌腱修复后功能优
用,这些都可减少和控制创伤.减轻了术后的粘连。 1.5聚乳酸 聚乳酸、聚乳酸凝胶等,主要成分为
聚.DL.乳酸。聚.DL一乳酸降解期较长,在体内的降解 完整性>12周,降解为乳酸单体,最终分解成二氧化
碳和水排出体外,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降解产物
等旧¨曾报道把金线植人体内,证实了金的良好组织 相容性,组织反应轻,没有毒性,无致癌及致畸等危
常,显示高分子纤维素是一种良好的防粘连材料。 1.4医用生物蛋白胶生物蛋白胶由粘合蛋白(含
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和ca“等成分)组
成,许多试验证实生物蛋白胶能防止腹腔术后创面 间粘连的形成。De VirgiIio等¨¨发现,生物蛋白胶
影响很小。艾合麦提・玉素甫等旧1用微孔聚己内酯 薄膜对兔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后粘连的影响进行了动
子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左强等旧叫用带蒂筋膜脂肪瓣
包绕肌腱,脂肪组织朝向肌腱,效果满意。目前有应
用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瓣治疗指伸肌腱粘连等的 报道。 3.4人胎羊膜人胎羊膜多取自正常分娩或引产
的胎膜经消毒等处理后制成,其通透性、组织相容性
均好,在烧伤、整形科已经应用多年。国外有学者认
生物材料来源相对广泛,排异反应小,特别是自 体材料,术中即町切取使用,避免了需术前制备、保 存等环节,既简便又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腱粘连的修复: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8T16:17:10.10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作者:王璐静
[导读]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功揭示了肌腱愈合中肌腱粘连的发生机制,了解了肌腱粘连的发生机制就可以有针对的从病因上减少肌腱粘连提供了可能。

王璐静(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00)
摘要:由于肌腱的过度使用或年龄退变,肌腱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损伤。

本文主要针对肌腱损伤的机制和预防肌腱粘连的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肌腱损伤机制肌腱粘连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03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恰当的运动和外伤常常会导致肌腱损伤,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创伤和过量运动导致的肌腱损伤超过32万例[1]。

在肌腱损伤愈合和修复中肌腱粘连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减少患者在愈合过程中的肌腱粘连同时又不影响肌腱愈合,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对肌腱粘连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同时探索出很多防止肌腱粘连的方法和材料,本文就肌腱粘连的机制和预防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肌腱粘连的机制
近年来从分子生物学领域进行了大量针对肌腱粘连机制的相关研究。

1905年Wollenberg和1907年Anat等发现肌腱存在血液供应。

1906年Mayer提出:骨膜血管延续为肌腱连接处的血管,表明血液是供给肌腱营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Jaibaji和Branford等[2,3]研究发现,肌腱愈合方式包括肌腱的内源性愈合和外源性愈合两种。

内源性愈合是由肌腱表面及内部的肌腱细胞增生,并迁移至相关位置,促进肌腱的愈合。

腱内细胞产生的纤维蛋白排列十分规律,纤维互相穿插,形成牢固的连接。

Moores等[4]研究则阐明了肌腱外源性愈合导致粘连的主要机制:外源性愈合是由肌腱周围组织通过生成肉芽,并长入肌腱断端完成,形成瘢痕愈合,因而会形成肌腱与周围组织程度较深的粘连,有时粘连紧密,难以分离。

这种修复方式就是肌腱粘连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肌腱损伤修复中,内源性愈合和外源性愈合是同时进行的[5]。

此外,造成肌腱粘连还有三个重要因素。

①损伤肌腱的血供及肌腱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肌腱明显缺血及营养不良,导致肌腱发生坏死,腱周结缔组织长入肌腱断端,也会造成肌腱粘连。

②Jaibaji等[6]提出腱周组织的炎性细胞渗透到肌腱损伤的部位,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经过细胞因子的刺激,成纤维细胞发生迁移、增殖后机化,从而形成粘连组织。

③手术医生的水平,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药物和阻隔材料的使用对术后肌腱粘连的轻重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2. 预防肌腱粘连的方法
康复训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手外伤患者对手功能恢复越来越关注,期望值较高,因此大部分手外伤患者均能有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经临床实践证实,手外伤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可观的。

首先,早期活动可以阻止腱周成纤维细胞长入肌腱断端;其次,早期活动产生的应力可以促进肌腱细胞的增殖并迁移至损伤处,利于内源性愈合[7,8]。

曾思平等[9]通过观察92例手外伤患者发现屈肌腱滑动训练联合物理治疗有助于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周兵华通过建立大鼠模型得出体外4%机械牵伸可以增强老龄大鼠髌腱来源的肌腱干细胞克隆能力,增殖能力,核内干细胞标记物 OCT-4、Nanog和NS表达增加;并且促进龄大鼠髌腱来源的肌腱干细胞向肌腱细胞分化[10]。

体外周期性张应力刺激能促进TDSCs(聚乳酸-聚己内脂)的增殖,以及促进TDSCs向肌腱系分化;体内天然的应力刺激在 TDSCs-P(LLA-CL)-Col 复合物移植到裸鼠体内后,同样促进了新生肌腱组织的形成[11]。

所以,肌腱损伤如果长期制动不仅会产生肌腱粘连,对肌腱愈合也不会有帮助。

长期的制动也会造成周围肌群的失用性萎缩,王盛东[12]在研究发现术后48 h主动训练患者的手内在肌,可以有效改善手指的灵活性和完成各种精细运动。

同样物理因子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肌腱粘连的形成,超声波治疗,音频电治疗,氦氖激光照射等都对减轻肌腱粘连起到了效果。

田德虎等[13]采用Leghorn鸡趾屈肌腱损伤修复模型,局部分米波辅射,通过对肌腱观察分析,证实分米波可以预防肌腱粘连。

小结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功揭示了肌腱愈合中肌腱粘连的发生机制,了解了肌腱粘连的发生机制就可以有针对的从病因上减少肌腱粘连提供了可能。

对于肌腱粘连我们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着手。

作为康复治疗师的我们,则要求要熟练掌握手法和理疗仪器的使用,鼓励患者尽早运动,合理运动,选用适当的强度来减少粘连的发生。

因此,还需要学者们对于预防肌腱粘连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aibaji M.Advances in the biology of zoneⅡlexor tendon healing and adhesion forming.Ann Plast Surg.2000;45(1): 83-92
[2]曾思平,叶小燕.屈肌腱滑动训练联合物理疗法对手外伤功能障碍及其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6-9.
[3]周兵华. 适度牵伸应力对老龄大鼠TSCs的作用及其对肌腱损伤修复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