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从永磁体谈起作业设计粤 教沪版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 从永磁体谈起 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 从永磁体谈起 教学设计

15.1从永磁体谈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场、磁化、磁感线、地磁场等概念2、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磁体周围存在磁场3、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2、通过观察磁体周围小磁体或铁屑的分布情况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分布情况,从而渗透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转换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能够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这一抽象概念,从而体会到探究实验的的魅力和乐趣教具准备:碳棒、磁铁、铁钉、铁屑、小磁针、锯条、回形针、玻璃板、铜、铝线、小铁钉、酒精灯教学重点:1、用实验研究磁极相互作用规律及磁体的一些性质2、用实验探究磁场的存在和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教学难点:1、认识磁场的存在2、对磁感线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只远行的鸽子,我们知道它一定能飞回家,难道鸽子有超强的记忆力,记得自己回家的路吗?在茫茫的大丛林中跋涉的武警战士能利用手中的指南针顺利地走出丛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新课进行一、古老而年轻的磁体让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古老而年轻的磁体“活动1”你对永磁体了解多少让学生阅读教材,各小组同学讨论、交流,相互合作根据15-2器材设计实验实验1:探究哪些物体是磁体?实验2:将一根条形磁体放入一堆铁屑中,观察条形磁体上各处吸住的铁屑的多少,探究磁体上磁性分布情况实验3:用磁体的N极(S极)分别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情况得出实验结论:①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制品,我们说它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②磁体上各处磁性强弱不同,最强的两端我们称之为磁极,当磁体能够自由转动时,最终指北的一端,我们称之为N极,指南的一端,我们称之为S极。

③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实验4:如图4,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后,讨论交流实验结论:铁钉靠近磁体时,铁钉获得磁性,吸引小铁钉,这种现象称为磁化小组讨论:磁化的方法还有几种?教师提示:将磁体沿铁钉一端按一定的方向滑向另一方向,反复几次即可,或用实验室中的充磁机来充磁。

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1 从永磁体谈起教学 粤教沪粤教沪级物理

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1 从永磁体谈起教学 粤教沪粤教沪级物理
演示1
能够自由转动(zhuàn dòng)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
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12/11/2021
第五页,共十六页。
3.磁极间相互(xiānghù)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
(xiānghù)排斥,异名磁极相互(xiānghù)吸引。 演示(yǎnshì)2
12/11/2021
教学 课件 (jiāo xué)
物理(wùlǐ) 九年级下册 粤教沪科版
12/11/2021
第一页,共十六页。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zìdònɡ kònɡ zhì)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zìdòng)控制器
16.1 从永磁体谈起
12/11/2021
第二页,共十六页。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 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 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Image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科学研究表明(biǎomíng),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 不着的物质,称为磁场。
12/11/2021
第八页,共十六页。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1.在条形磁体周围(zhōuwéi)不同的地方放置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指
向。
2. 现在你知道条形磁体(cítǐ)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一样吗?
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
4.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思考
磁针受力转动(zhuàn dòng)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 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
1.地球周围存在(cúnzài) 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研究表明地磁场的 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 相似。

1从永磁体谈起—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1从永磁体谈起—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课堂演练
6. 在图16-1-2中标出各图的磁感线方向或磁体及小 磁针的N极和S极.
课堂演练
如答图16-1-1所示.
课堂演练
思路点拨:(1)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小磁 针的偏转来反应,这种方法叫转换法.磁体间的相互 作用和磁化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是有强弱和方向 的.人们把小磁针自由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这 一点的磁场方向. (2)为了描述磁场,人为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上各 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疏密反应磁 场的强弱.
D. 上述三种都可能
课堂检测
2. (3分)如图16-1-3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 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B ) A. 互相吸引,如甲图 B. 互相排挤,如乙图 C. 既不吸引,也不排挤, 如丙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课堂检测
3. (3分)小红在学习磁现象时,她在实验室拿来 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为了判断钢棒的 磁性情况,小红做了个小实验,她发现当甲的一端 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如图16-1-4方式转动起来, 则小红可判断( C ) A. 一定是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B. 一定是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 C. 甲、乙可能都有磁性 D. 甲、乙一定都有磁性
课时重点 理解磁场的概念,用磁感线表示磁场 课时难点 理解磁场的概念,用磁感线表示磁场
知识梳理
知识点1:磁性 磁体 1. 能够吸引___铁__、__钴__、__镍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 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____磁__体_____. (1)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____磁__极____. 磁体有___两_____个磁极,分别为_____北____极和 ____南____极,用符号____N____和____S____表示. (2)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__排__挤____, 异名磁极互相____吸__引____. 2. 使本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__磁__化__.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1从永磁体谈起 教案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1从永磁体谈起 教案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6.1从永磁体谈起教案回顾小学科学上学过的有关磁体的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磁体?什么是磁性?(2)磁体上磁性的强弱是怎样分布的?(3)什么是磁极?它是怎样规定的?(4)磁体有什么性质?导入3:情境导入公元843年,在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上,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船上的中国人利用手中的仪器指示方向,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达日本嘉值岛的航线.同学们知道这个神奇的仪器是什么吗?【课堂探究】1.认识磁体(1)阅读教材P2~4,动手做一做“活动1”,完成下列问题.①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磁性.能够长期保存磁性的磁体叫做永磁体,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②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叫做磁极,磁性最弱的部分在磁体的中间.③磁体的两个磁极是北极(N)和南极(S) ,在空间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为S 极,指北的一端为N 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2)动手做一做“活动2”,并与同伴进行有效地探讨交流,完成下列内容.①什么是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怎样磁化?A. 将容易磁化的物体靠近磁场;B. 用磁体的南极或北极,沿易磁化的物体的同一个方向摩擦几次.②什么是去磁? 使原来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这个过程称为“去磁”.怎么去磁?A. 不断敲击磁体;B. 加热磁体.2.认识磁场阅读课本P4~5内容,动手做一做“活动3”,完成下列问题.(1)磁体周围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叫做磁场.(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化现象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3)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3.描述磁场——磁感线阅读课本P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一条条带箭头的曲线,可以更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磁感线只是用来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而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磁感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磁场越强,越疏的地方表示磁场越弱.(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两极跟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 1.(2019长沙)小天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A.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B.同名磁极相互吸引C.将条形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相互作用了2.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D )3.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B.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4.判断磁体的南、北极的方法:方法一:用一细线拴在磁体的中间将其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指南的那端是S 极,指北的那端是N 极.方法二:将它的一端靠近另一磁体的N极,若吸引,则该端为S 极;若排斥,则该端为N 极.5.某同学用小磁针、铁粉和条形磁铁,描绘磁感线,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条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方向.答案:如图所示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购自德国)2019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2019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跑.2019年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该线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磁场传感器磁场传感器是可以将各种磁场及其变化的量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装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地方都存在磁场或与磁场相关的信息.利用人工设置的永久磁体产生的磁场,可作为许多种信息的载体.因此,探测、采集、存储、转换、复现和监控各种磁场和磁场中承载的各种信息的任务,自然就落在磁场传感器身上.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磁场传感器已成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元件.目前,人们已研制出物理各种利用、化学和生物效应的磁场传感器,并在科研、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承担起探究种种信息的任务.物理模型所谓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物理问题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既是物理学赖以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在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种方法的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研究对象的条件、物理过程的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理模型,通过模型思维进行推理.第 11 页。

16.1 从永磁体谈起—2020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共14张PPT)

16.1  从永磁体谈起—2020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共14张PPT)

夯实基础
5. 如图K16-1-3所示是两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图.下 列关于两个磁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左边是N极,右边是N极 B. 左边是S极,右边是S极 C. 左边是S极,右边是N极 D. 左边是N极,右边是S极
夯实基础
6. 如图K16-1-4所示,将两个蹄形磁体分别固定在 两辆水平放置的小车上,其中乙车上的磁体的N、S 极已经标出.将两辆小车相互靠近后释放,发现两辆 小车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则可判断出甲车上的磁体 的A端为_____N_______(填“N”或“S”)极,你的 判断依据是____同__名__磁__极__互__相__排__斥______.
夯实基础
A. 有的指南针只有一个磁极 B. 自由转动的指南针,其静止时指南北是由于地磁 场的作用 C. 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磁铁的干扰 D. 指南针周围不存在磁场
夯实基础
2. 小明在做“研究磁铁的磁场”实验时,不慎将铁 屑撒在实验桌上,为了收集铁屑,小明想用磁铁去 吸引铁屑,同组的小波建议用塑料袋或白纸包裹磁 铁后再去吸引铁屑.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 D ) A.小明的方法可行,小波的方法不可行 B.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明的方法好些 C.小波的方法可行,小明的方法不可行 D.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波的方法好些
夯实基础
7. 圆纸盒里有一个条形磁体,纸盒外的小磁针静止时 N极(黑色)的指向如图K16-1-5所示,请在圆纸盒内 画出该条形磁体并标明它的N、S极.
如答图16-1-4所示.
夯实基础
8. 在图K16-1-6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磁体及小磁 针的N极和S极.
夯实基础
如答图16-1-5所示.夯实础广东学导练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配粤教沪科版 课后作业

九年级物理下册 16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6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

16.1 从永磁体谈起第1课时认识磁体【学习目标】1.知道磁体的性质,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知道磁极与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了解什么是磁化。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示:1.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2.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故事: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逍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

由于秦始皇曾经经历过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有人前来刺杀,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

导入语: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学习了本节内容,我们便会找到答案。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认识磁体和磁场自主阅读教材P2~3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磁性?什么叫磁体?答: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体的磁性分布是均匀的吗?具有什么特点?答:磁体的磁性分布是不均匀的,磁体的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3.什么叫磁极?磁体的南、北极是如何定义的?答: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悬挂着的磁体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极,又叫N极。

4.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答: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实验,针对方案一、方案二教师选一组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结论。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二磁化和去磁自主阅读教材P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5.什么叫“磁化”?什么叫“去磁”?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使原来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叫做“去磁”。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从永磁体谈起_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从永磁体谈起_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 从永磁体谈起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的第一节16.1 从永磁体谈起。

本节课主要介绍永磁体的概念、性质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中详细描述了永磁体的定义、特点以及磁极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永磁体的概念和性质,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永磁体的概念、性质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磁场的理解以及磁场对磁极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磁铁、铁屑、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性物品,如磁铁、录音机磁头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引出永磁体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永磁体的定义、性质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此过程中,结合PPT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磁场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磁极间相互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存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永磁体和磁场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永磁体和磁场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永磁体的概念、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永磁体的概念和性质。

2. 画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3. 解释磁场对磁极的作用。

答案:1. 永磁体是具有磁性的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有两个磁极:N极和S极。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如下:N极 S极| || || |S极 N极3. 磁场对磁极的作用表现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从永磁体谈起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从永磁体谈起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1从永磁体谈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的第一节16.1从永磁体谈起。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永磁体的概念、磁性的强弱、磁极以及磁体的作用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 永磁体的概念:介绍永磁体的定义,永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保持磁性的物体。

2. 磁性的强弱:介绍磁性的强弱是通过磁体的磁性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能力来体现的,磁性的强弱与磁体的体积、磁性物质的种类和距离等因素有关。

3. 磁极:介绍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磁极有两个,分别称为北极和南极。

4. 磁体的作用规律:介绍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永磁体的概念,知道磁性的强弱,认识磁极,理解磁体的作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永磁体的概念、磁性的强弱、磁极以及磁体的作用规律。

难点:磁性的强弱与磁体体积、磁性物质种类和距离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永磁体、铁磁性物质(如铁钉、铁片)、磁力计、演示文稿。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磁性物体,如磁铁、银行卡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讲解永磁体的概念:通过演示文稿,讲解永磁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永磁体的特点。

3. 讲解磁性的强弱: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磁体的磁性强弱,讲解磁性的强弱与磁体体积、磁性物质种类和距离等因素的关系。

4. 讲解磁极:让学生观察永磁体,引导学生发现磁极的位置,讲解磁极的定义和特点。

5. 讲解磁体的作用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讲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6.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磁性强弱、磁极和磁体作用规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有关磁性强弱、磁极和磁体作用规律的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从永磁体谈起
1、一条磁铁从中间折成两段后()
A.S极的那一半只有S极,N极的那一半只有N极
B.两半都有N极和S极
C.两半都不再有磁性
D.S极的那一半只有N极,N极的那一半只有S极
2、一个能绕中心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致方向水平向右
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3、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发出,回到磁体S极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
D.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与地球两极并不完全重合
4、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的是()
A.沈括 B.牛顿 C.奥斯特 D.法拉第
5、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附近磁铁的干扰
C.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D.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两极是重合的
6、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中,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磁体周围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不会有电的产生
7、如图所示,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的一端接触乙的中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乙相互吸引,则甲、乙均有磁性
B.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
C.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乙均没有磁性
D.若甲、乙相互吸引,则甲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
8、如图所示,有三根钢棒,其中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是磁体且右端为N极,那么下列对乙、丙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是磁体且右端是N极 B.丙是磁体且右端是N极
C.乙是磁体,丙不一定是磁体D.乙是磁体,丙也一定是磁体
9、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放在一根条形磁铁上下附近正中间位置处,丙、丁两小磁针放在该条形磁铁左右附近位置处.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甲、乙两小磁针的N、S极如图所示.关于丙、丁两小磁针和条形磁铁a、b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小磁针左端是S极,丁小磁针左端是N极
B.丙小磁针左端是N极,丁小磁针左端是S极
C.丙小磁针左端是S极,丁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
D.该条形磁铁a端是N极,b端是S极
10、如图所示,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以下四个问题中,这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D.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
12、磁铁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能证明磁铁周围存在磁场的证据是()
A.磁铁周围有看得到的磁感线
B.磁场对小磁针产生磁力作用
C.磁场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
D.手能感受到磁感线穿过手心
13、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小磁针放在地球周围某一空间,若小磁针静止时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这个空间存在磁场B.在研究磁场强弱分布时,放不放铁屑磁感线都存在
C.在磁场中某点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的指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
14、一个圆纸盒藏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则图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是()
A.
B.
C.
D.
15、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旁有甲、乙、丙、丁四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中磁极的极性标错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达了文天祥强烈的爱国精神.地磁场的____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诗句中指向南方的应是磁针石的____极.
17、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____.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____(选填“N”或“S”)极.
18、如图所示是某磁体周围的部分磁感线,由图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选填“强”或“弱”).请写出一个电与磁之间联系的实验名称____.
19、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___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____(选填“南”或“北”)极.
20、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司南”,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选填“N”或“S”)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___(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21、如图所示的悬浮地球仪,它的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它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____的原理,从而能够悬浮在空中静止.当它悬浮在空中静止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N.
22、在一个圆筒纸盒里有一条形磁铁,圆筒纸盒外放一些小磁针.如图所示,是各个小磁针的指向示意图,请你画出圆筒纸盒里条形磁体并标明N、S极.
2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磁铁两端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发现铁钉会掉下,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4、如图所示,为地球磁场的N、S极,请在图中的曲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25、对农民来讲,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很头疼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种子在外表面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的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现在,给你一些铁屑和一块磁铁,请你替农民把杂草种子从农作物种子中分离出来,说出你的办法和道理.
26、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地球赤道正上方,请标出此时小磁针的N、S极.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C
7.B
8.C
9.D 10.C
11.B 12.B 13.A 14.B 15.B 16.N S 17.磁场 S 18.弱奥斯特实验19.地磁场南 20. S C 21.排斥 0 22.
23.由于磁体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时,成为一个磁体,中间磁性较弱,几乎没有磁性,此时铁钉不受吸引而下落.
24.答案:
25.答案: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分析,杂草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把铁屑撒进种子中,搅拌后,再用磁铁去把粘有铁屑的杂草种子吸引出来.能够粘住铁屑,而从农作物种子中分离出来.26.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