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复习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学》医学课件-PPT课件13份

肺炎
讨论儿童肺炎的症状、预防和 治疗方法。
鼻炎
探讨儿童鼻炎的原因、症状和 治疗方法。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
Hale Waihona Puke 1便秘2探讨儿童便秘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3
腹泻
介绍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症状和治疗 方法。
胃炎
讨论儿童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
1 尿路感染
介绍儿童尿路感染的症状、 治疗和预防方法。
常见饮食问题
讨论儿童可能遇到的饮食问 题和解决方案。
婴幼儿常见疾病
1
病毒感染
介绍婴幼儿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如感冒
皮肤问题
2
和腹泻。
讨论婴幼儿可能遇到的皮肤问题,如湿
疹和尿布疹。
3
呼吸道问题
介绍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问题,如哮喘 和肺炎。
儿童心理健康
游戏与互动
探讨游戏和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 的积极影响。
情绪管理
《儿科学》医学课件
这份医学课件共有13份幻灯片,涵盖了儿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儿科学概述到 不同系统的疾病,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
儿科学概述
1 儿科学定义
2 儿科医生的角色
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 疾病和健康的医学科学。
儿科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儿 童相关疾病,提供儿童健康 咨询。
3 重要性
儿科学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确保他们获得良好的医疗照 顾。
压力管理
提供儿童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探索儿童压力管理的方法,帮助 他们应对挑战。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1 脑损伤
讨论儿童可能面临的头部损 伤和脑损伤,如脑震荡。
2 癫痫
介绍儿童癫痫的症状、诊断 和治疗。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让孩子与亲人在一起,婴幼儿可 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检查,检查者顺应患儿体位。
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所用听诊 器胸件要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 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
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们的害羞心理 和自尊心。
编辑版ppt
32
儿科学基础
编辑版ppt
1
提纲
小儿年龄分期及保健重点 儿童计划免疫 儿科体格检查要点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编辑版ppt
2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编辑版ppt
3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 40周
新生儿期 (neonatal
消化紊乱/营养不良 易患感染性疾病
编辑版ppt
7
小儿年龄分期
幼儿期
智能与语言 能力发展
意外创伤和中毒 消化紊乱/营养不良 传染病
编辑版ppt
8
小儿年龄分期
学龄前期
智能发育快 可塑性强
各种意外 免疫性疾病
编辑版ppt
9
小儿年龄分期
学龄期
接受教育的 重要时期
近视眼/ 龋齿 良好的生活 \学习习惯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3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
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发育成熟
编辑版ppt
24
学龄期保健
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平衡膳食 体格检查 眼、口腔保健 进行法制教育
编辑版ppt
25
青春期保健
心理教育 性教育 疾病筛查
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所用听诊 器胸件要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 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
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们的害羞心理 和自尊心。
编辑版ppt
32
儿科学基础
编辑版ppt
1
提纲
小儿年龄分期及保健重点 儿童计划免疫 儿科体格检查要点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编辑版ppt
2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编辑版ppt
3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 40周
新生儿期 (neonatal
消化紊乱/营养不良 易患感染性疾病
编辑版ppt
7
小儿年龄分期
幼儿期
智能与语言 能力发展
意外创伤和中毒 消化紊乱/营养不良 传染病
编辑版ppt
8
小儿年龄分期
学龄前期
智能发育快 可塑性强
各种意外 免疫性疾病
编辑版ppt
9
小儿年龄分期
学龄期
接受教育的 重要时期
近视眼/ 龋齿 良好的生活 \学习习惯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3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
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发育成熟
编辑版ppt
24
学龄期保健
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平衡膳食 体格检查 眼、口腔保健 进行法制教育
编辑版ppt
25
青春期保健
心理教育 性教育 疾病筛查
《儿科学》ppt模板 第一章 儿科基础

摄入不足 胎粪排出 水分丢失
体重下降(3%-9%)
第三节 体格生长
体重增长规律 1. 年龄愈小,增长速度愈快
2. 生后3个月为出生时的2倍
3. 1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
4. 2岁时约为出生时的4倍
5. 2岁至青春期前年增长约为2kg
小儿体重估算公式:
1-6Y
出生体重+月龄x7
7-12Y
6+月龄x0.25
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基础
授课教师:张三
儿童年龄分期
第一节 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指从受孕到出生,(从受精算起为40周,280 天)
特点 ① 各系统的器官发育迅速,重要器官发育已见
雏形。 ② 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对母体不利因素均
影响胎儿发育。
第一节 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到28天之前。
第二节 生长发育
第二节 生长发育 (二)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1. 遗传:最重要因素,决定轨迹,特征,潜力 外在因素 1. 营养: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2. 孕母情况:宫内生长环境 3. 家庭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居住环境,健康的生活习惯... 4. 疾病: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三节 体格生长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二)感知发育 嗅觉
新生儿 对有气味的物质发生反应 7-8个月 7-8个月
皮肤觉(触觉 温度觉 痛觉)
新生儿 触觉发达,温觉(冷)灵敏,痛觉迟钝
2个月 3个月
对痛觉有反应 温觉精细分化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三)运动发育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三)运动发育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三)运动发育
乳牙 共20个,约6个月开始出牙,正常范围4-10 个月,一般在3岁前出齐 乳牙萌出顺序:下颌早于上颌,自前向后
儿科学(Pediatrics)ppt课件

物学、生物医药、基因组学、医学信息学的进 展为临床、基础、预防保健产生重大突破。
PPT学习交流
14
• 先天性畸形 ➢ 措施 • 护理非常重要
PPT学习交流
8
婴儿期 (Infant)
➢ 时间
• 从出生到生后1周岁之前
➢ 特点
• 生长发育迅速
• 系统器官功能未完善
• 抗感染能力较弱 ➢ 措施
• 注意营养
• 按时预防接种
PPT学习交流
9
幼儿期 (Toddler)
➢ 时间 • 自1岁到满3周岁之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减缓,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加; • 营养需求较高与消化功能不完善相矛盾; • 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 措施 • 预防外伤、感染; • 合理营养。
PPT学习交流
10
学龄前期 (Preschool)
➢ 时间 • 自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 知识面不断扩大; •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逐步形成。
• 胎儿期:孕期第9周起至出生,胎儿发育阶段。
➢ 特点
• 容易受母体或外界不良因素作用而影响胎儿的生
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等。
➢ 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PPT学习交流
7
新生儿期 (Neonate)
➢ 时间 • 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28天。
➢ 特点 • 适应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 分娩过程的损伤、感染
PPT学习交流
4
临床医学方面
➢ 疾病种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预防
PPT学习交流
5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PPT学习交流
14
• 先天性畸形 ➢ 措施 • 护理非常重要
PPT学习交流
8
婴儿期 (Infant)
➢ 时间
• 从出生到生后1周岁之前
➢ 特点
• 生长发育迅速
• 系统器官功能未完善
• 抗感染能力较弱 ➢ 措施
• 注意营养
• 按时预防接种
PPT学习交流
9
幼儿期 (Toddler)
➢ 时间 • 自1岁到满3周岁之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减缓,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加; • 营养需求较高与消化功能不完善相矛盾; • 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 措施 • 预防外伤、感染; • 合理营养。
PPT学习交流
10
学龄前期 (Preschool)
➢ 时间 • 自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 知识面不断扩大; •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逐步形成。
• 胎儿期:孕期第9周起至出生,胎儿发育阶段。
➢ 特点
• 容易受母体或外界不良因素作用而影响胎儿的生
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等。
➢ 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PPT学习交流
7
新生儿期 (Neonate)
➢ 时间 • 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28天。
➢ 特点 • 适应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 分娩过程的损伤、感染
PPT学习交流
4
临床医学方面
➢ 疾病种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预防
PPT学习交流
5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儿科学完整ppt课件

.
回目录 11
二、临床方面
1.疾病种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预后
10.05.2020
.
6.预防
17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
围 生 期
胎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新生儿期
10.05.20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青春期
学龄期
回目录 24
第一章
蚌埠医学院
儿科PEDIATRICS
学教研室 主讲 陈兰举
目的要求
1、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2、掌握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10.05.2020
.
2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儿科学的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10.05.2020
.
Exit 3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范 围
10.05.2020
.
务任
回目录 4
儿科学是什么?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 育规律、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 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
服务对象:不断生长发育的小儿.
10.05.2020
.
回目录 5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回目录
1. 从生命开始到长大成人,始终处在不断生长 发育过程中;
2.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都与成人有不同特点。
10.05.2020
.
9
儿科学的基本特点
1.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都非常大 2. 对疾病造成的损伤的恢复能力强 3. 自身防护能力弱
10.05.2020
最新儿科学(全套课件176p ppt课件ppt课件

度、匀称度),界值点的选择,测骨龄常用 摄片部位,体格生长的规律
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
遗传因素:
体型、像貌、生长类型、营养需要等
环境因素:
营养、疾病、生活环境、孕母情况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 Weight,W 身高(长) Height,H (Length,L)
身材 Stature 坐高(顶臀长)Sitting height,S.H
• 感染、传染 病
•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 检查
• 预防接种
• 合理安排生活日
程,培养卫生习惯
• 注意安全,预防意
外
学龄前期
(preschool children)
自3岁—6-7岁入学前 变态反应性疾病增加,
意外较多
生理特点 • 体格稳步
增长 • 智能发育
更完善 • 免疫功能
改善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等级法
三分法 下等 *五分法 下等 中下
中等 中等
上等 中上 上等
百分位法: P3 P25 P50 P75 P97
离差法:-2SD -1SD X 1SD 2SD
P3
P50
P97
-2SD
X
2SD
➢测量值的表示 (1)表格 (2)生长曲线
体格生长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
生 长 曲 线
生长曲线图举例:(男童身高)
• 创伤 • 传染病 • 变态反应
性疾病开 始出现
• 注意教养 • 加强体格锻炼 • 定期体格检查 • 预防传染病,防止
意外
学龄期
(school children)
自入小学始(6-7岁) 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
遗传因素:
体型、像貌、生长类型、营养需要等
环境因素:
营养、疾病、生活环境、孕母情况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 Weight,W 身高(长) Height,H (Length,L)
身材 Stature 坐高(顶臀长)Sitting height,S.H
• 感染、传染 病
•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 检查
• 预防接种
• 合理安排生活日
程,培养卫生习惯
• 注意安全,预防意
外
学龄前期
(preschool children)
自3岁—6-7岁入学前 变态反应性疾病增加,
意外较多
生理特点 • 体格稳步
增长 • 智能发育
更完善 • 免疫功能
改善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等级法
三分法 下等 *五分法 下等 中下
中等 中等
上等 中上 上等
百分位法: P3 P25 P50 P75 P97
离差法:-2SD -1SD X 1SD 2SD
P3
P50
P97
-2SD
X
2SD
➢测量值的表示 (1)表格 (2)生长曲线
体格生长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
生 长 曲 线
生长曲线图举例:(男童身高)
• 创伤 • 传染病 • 变态反应
性疾病开 始出现
• 注意教养 • 加强体格锻炼 • 定期体格检查 • 预防传染病,防止
意外
学龄期
(school children)
自入小学始(6-7岁) 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钙 血磷渐恢复正常 碱性磷酸酶需1-2月降至 正常
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儿童 无任何临床症状 血生化正常 X线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或残留不同程度的
骨骼变形 血生化和骨骼X线的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 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 防止骨骼畸形 补充维生素D 补充钙剂 加强营养 坚持户外运动
常见并发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营养性贫血 易患 各种感染 自发性低血糖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婴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母体胎儿转运 食物中的维生素D 皮肤的光照合成 病因5个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日照不足 生长速度快 需要增加 食物中维生素D不足
临床表现
分为四期 初期(早期) 活动期(激期)恢复 期 后遗症期
第二章 。有相 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 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 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
体重的变化:第一年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约 等于后9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出生后3-4月是出生 时体重的2倍,12月龄时约是出生时的3倍(非等速 增加过程,存在个体差异)
关键年龄 出生
实际体重(kg) 体重增加( kg)
3
与出生时比较 (倍)
3月
3/(0-3月)
1
12月
9±
3/(3-12月)
2
24月
12±
3/(1-2岁)
3
>2岁至青春期
2kg/年
胸围(1岁时,头围=胸围=46cm,
1岁以后胸围增长比头围显著增快)
关键年龄
实际胸围(cm) 与头围比较(cm)
出生时
呼吸暂停 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秒 伴心率小于 100次/分及发绀
婴儿在24小时内排胎便
婴儿白细胞分类先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与淋巴 细胞相近 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两次交叉) 临床上婴儿的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婴儿常见的几种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马牙和螳螂嘴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新 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32
<1-2
1岁
46
约相等
>1岁
头围+(年龄-1)
>(年龄-1)
性早熟:女孩<8岁,男孩<9岁
性发育迟缓(无第二性征出现): 女孩>14岁,男孩>16岁
骨缝-前囟1.5-2cm 1-12岁体重=年龄×2+8 2-12岁身高=年龄×7+75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等于年龄加1 出牙数的等于月龄减4至6 乳牙多在3岁前出齐
早期临床表现 活动减少 精神较差 体重生长速 度不增
随着营养不良加重,体重逐渐下降,主要表现 为消瘦 皮下脂肪逐渐消耗 消耗顺序一次是腹 部 臀部 四肢 面颊 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致消失 皮肤干燥 苍白 渐失去弹性,额部出现皱纹 肌 张力降低 肌肉松弛肌肉萎缩呈皮包骨时 四肢 可有挛缩
初期 身高低于正常 重度精神萎靡 反应差
选择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8%-15% 脂类占45%-50% 碳水化合物占45%-50% 婴儿需能110kcal/kg/day 需水150ml/kg/day
母乳喂养的优点
简答 1.营养丰富 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 很少产生过敏
钙磷比例适宜 含乳糖多 钙吸收好 2.生物作用 ph适宜,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含不
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补1/5-1/3张含钠液 临床上无法判断脱水性质时一般按等渗性脱水
处理 补液速度应视脱水程度而定 先快后慢 休克先
扩容 见尿补钾 先晶后胶
填空
儿童能量消耗包括五个方面
基础代谢率 食物的热力作用 生长所需 活动消耗 排泄消耗
脱水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30-50 ml/kg 中度脱水 50-100 ml/kg 重度脱水100-120 ml/kg 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在130-150 mmol/l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 mmol/l
液体疗法
补充三部分 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 量
1岁左右小儿可出现“鸡胸样”畸形 严重佝偻 病小儿胸廓下缘出现肋膈沟或郝氏沟 “X”形 “O”形“K”形下肢畸形
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 血磷显著降低 血钙稍低 PTH显著升高
X线示长骨钙化带消失 干骺端呈毛刺样或杯
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逐渐减轻 或消失
治疗2-3周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 出现不规则 的钙化线
(分3部分阐述 临床表现 X线 血生化) 初期 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如易激惹 烦
恼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 可出现环秃 枕秃 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活动期 出现典型骨骼改变
6个月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 边较软 颅骨薄 颅骨软化
7-8月出现方颅,肋骨及肋软骨呈串珠样突起, 以7-19肋最明显 出现手足镯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临床表现 隐匿症 面神经征 腓反射 陶瑟征 典型表现 惊厥(最常见) 喉痉挛 手足搐搦 急救处理 给氧 保持呼吸通畅 止惊 钙剂静脉缓
推 维生素D治疗
新生儿 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的婴儿
适于胎龄儿 婴儿的出生体重在同龄平均出生体 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
可替代的免疫成分 溶菌酶 双歧因子 3.经济 方便 温度适宜 有利于婴儿心理健康 减
少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辅食的添加顺序
从少到多 从一种到多种 从细到粗 从软到硬 从稀到稠 注意进食技能的培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性 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 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 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 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年龄的分期
✓ 胎儿期(受孕到分娩共280天) ✓ 围产期(孕28周至出生后1周) ✓ 新生儿期(出生至出生后28天)新生儿死亡率约
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 生儿死亡数的70%
✓ 婴儿期(出生至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第一 个生长高峰)
✓ 幼儿期(1至3岁) ✓ 学龄前期(3至6岁) ✓ 学龄期(6岁至青春期开始) ✓ 青春期(男13-20岁,女11-18岁 第二个生长高
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儿童 无任何临床症状 血生化正常 X线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或残留不同程度的
骨骼变形 血生化和骨骼X线的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 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 防止骨骼畸形 补充维生素D 补充钙剂 加强营养 坚持户外运动
常见并发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营养性贫血 易患 各种感染 自发性低血糖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婴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母体胎儿转运 食物中的维生素D 皮肤的光照合成 病因5个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日照不足 生长速度快 需要增加 食物中维生素D不足
临床表现
分为四期 初期(早期) 活动期(激期)恢复 期 后遗症期
第二章 。有相 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 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 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
体重的变化:第一年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约 等于后9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出生后3-4月是出生 时体重的2倍,12月龄时约是出生时的3倍(非等速 增加过程,存在个体差异)
关键年龄 出生
实际体重(kg) 体重增加( kg)
3
与出生时比较 (倍)
3月
3/(0-3月)
1
12月
9±
3/(3-12月)
2
24月
12±
3/(1-2岁)
3
>2岁至青春期
2kg/年
胸围(1岁时,头围=胸围=46cm,
1岁以后胸围增长比头围显著增快)
关键年龄
实际胸围(cm) 与头围比较(cm)
出生时
呼吸暂停 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秒 伴心率小于 100次/分及发绀
婴儿在24小时内排胎便
婴儿白细胞分类先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与淋巴 细胞相近 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两次交叉) 临床上婴儿的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婴儿常见的几种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马牙和螳螂嘴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新 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32
<1-2
1岁
46
约相等
>1岁
头围+(年龄-1)
>(年龄-1)
性早熟:女孩<8岁,男孩<9岁
性发育迟缓(无第二性征出现): 女孩>14岁,男孩>16岁
骨缝-前囟1.5-2cm 1-12岁体重=年龄×2+8 2-12岁身高=年龄×7+75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等于年龄加1 出牙数的等于月龄减4至6 乳牙多在3岁前出齐
早期临床表现 活动减少 精神较差 体重生长速 度不增
随着营养不良加重,体重逐渐下降,主要表现 为消瘦 皮下脂肪逐渐消耗 消耗顺序一次是腹 部 臀部 四肢 面颊 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致消失 皮肤干燥 苍白 渐失去弹性,额部出现皱纹 肌 张力降低 肌肉松弛肌肉萎缩呈皮包骨时 四肢 可有挛缩
初期 身高低于正常 重度精神萎靡 反应差
选择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8%-15% 脂类占45%-50% 碳水化合物占45%-50% 婴儿需能110kcal/kg/day 需水150ml/kg/day
母乳喂养的优点
简答 1.营养丰富 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 很少产生过敏
钙磷比例适宜 含乳糖多 钙吸收好 2.生物作用 ph适宜,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含不
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补1/5-1/3张含钠液 临床上无法判断脱水性质时一般按等渗性脱水
处理 补液速度应视脱水程度而定 先快后慢 休克先
扩容 见尿补钾 先晶后胶
填空
儿童能量消耗包括五个方面
基础代谢率 食物的热力作用 生长所需 活动消耗 排泄消耗
脱水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30-50 ml/kg 中度脱水 50-100 ml/kg 重度脱水100-120 ml/kg 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在130-150 mmol/l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 mmol/l
液体疗法
补充三部分 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 量
1岁左右小儿可出现“鸡胸样”畸形 严重佝偻 病小儿胸廓下缘出现肋膈沟或郝氏沟 “X”形 “O”形“K”形下肢畸形
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 血磷显著降低 血钙稍低 PTH显著升高
X线示长骨钙化带消失 干骺端呈毛刺样或杯
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逐渐减轻 或消失
治疗2-3周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 出现不规则 的钙化线
(分3部分阐述 临床表现 X线 血生化) 初期 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如易激惹 烦
恼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 可出现环秃 枕秃 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活动期 出现典型骨骼改变
6个月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 边较软 颅骨薄 颅骨软化
7-8月出现方颅,肋骨及肋软骨呈串珠样突起, 以7-19肋最明显 出现手足镯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临床表现 隐匿症 面神经征 腓反射 陶瑟征 典型表现 惊厥(最常见) 喉痉挛 手足搐搦 急救处理 给氧 保持呼吸通畅 止惊 钙剂静脉缓
推 维生素D治疗
新生儿 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的婴儿
适于胎龄儿 婴儿的出生体重在同龄平均出生体 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
可替代的免疫成分 溶菌酶 双歧因子 3.经济 方便 温度适宜 有利于婴儿心理健康 减
少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辅食的添加顺序
从少到多 从一种到多种 从细到粗 从软到硬 从稀到稠 注意进食技能的培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性 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 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 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 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年龄的分期
✓ 胎儿期(受孕到分娩共280天) ✓ 围产期(孕28周至出生后1周) ✓ 新生儿期(出生至出生后28天)新生儿死亡率约
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 生儿死亡数的70%
✓ 婴儿期(出生至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第一 个生长高峰)
✓ 幼儿期(1至3岁) ✓ 学龄前期(3至6岁) ✓ 学龄期(6岁至青春期开始) ✓ 青春期(男13-20岁,女11-18岁 第二个生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