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课件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课件)”

“中医儿科学(课件)”
中医儿科学(课件)
了解治疗儿童常见病的传统中医方法,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养育儿童 时应注意的中医理念。
传统中医方法
中药疗法
掌握常见中药的治疗效果,如清热解毒、平喘 化痰等。
推拿疗法
学习适用于儿童的推拿手法,如腹部按摩和穴 位按压。
针灸疗法
了解儿童针灸的基本原理及适应症。
食疗疗法
探索中医食疗对儿童常见病的调理作用,如饮 食治疗脾虚。
感冒与发热
了解中医药对于清热解毒和解表散寒的 功效。
腹泻与消化不良
学习适用于儿童的中医草药调理,帮助 改善消化问题。
健康饮食与中医养生
均衡饮食
中草药茶
了解儿童健康饮食的标准与推荐, 重视五谷杂粮与蔬果摄入。
学习适用于儿童的中草药茶,如 菊花茶和绿豆汤等。
运动与休息
让孩子参与适当的运动,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
研究与发展
1 现代科学验证
介绍现代医学对中医儿科学 的研究结果与认可。
2 整合与创新
探索中西医结合在儿童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
3 未来展望
展示中医儿科学在医疗技术与治疗模式上的创新。
结论
总结中医儿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鼓励更多人了解和应用传统中医方法保护儿童健康。
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基础
• 气血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 五脏六腑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 中医诊断方法的应用 • 中药材的药医理论指导儿童的饮食、作息、起居,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管 理。
中医治疗儿童常见病
1
咳嗽与哮喘
2
掌握中药治疗儿童咳嗽、哮喘的方法,
如化痰止咳。
3

中医儿科学教学课件

中医儿科学教学课件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通过饮食、运动、生活 习惯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3
中医儿科学常见病证
感冒
病因:风寒、风热、暑湿等外邪侵袭
症状: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
治疗:解表散寒、清热解毒、化湿利水等方法
预防: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等
咳嗽
病因:风寒、风热、痰湿、 气虚等
治疗方法:中药、 针灸、推拿等
治疗效果:缓解症状, 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06
中医儿科学教学总结与展望
中医儿科学教学的总结
教学目标:培养具备中医儿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医学人才 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儿科学基础、儿科常见病、儿科特殊疗法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儿科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01 加强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教 学,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素养
04 加强中医儿科学教学与科研的结
合,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02 加强中医儿科学临床实践的教 学,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加强中医儿科学教学与国际交流
05 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
竞争力
03 加强中医儿科学与现代医学的 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注重整体,注重脏腑、经络、气血、 阴阳的平衡
辨证论治: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 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扶正祛邪: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恢复机体的 正常功能
标本兼治:注重治标和治本的结合,既要解决当前 的症状,又要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健康状况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学医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医学PPT课件
15
(二)病因病机
1、主要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为感受腮腺炎时邪,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 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
2、变证的病机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度炽盛,邪盛 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出现高热、 昏迷、抽搐等症,此为邪陷心肝变证。足厥阴之脉循 少腹、络阴器,若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可见睾丸肿 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症,此为毒窜睾腹之变证。
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即遍及 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日消退,有瘙痒感, 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有压痛,舌质偏红,舌苔薄白或 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 表,牛蒡子疏风清热,与桔梗、甘草配伍清利咽喉、 宣肺止咳,荆芥、薄荷、豆豉发汗解表、透疹祛邪, 使邪热由肌表而去。
2.好发季节、年龄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任何 年龄皆可发病,但以6~9岁儿童最多见。
11
㈡病因病机
1.病因
水痘的病因为外感水痘时邪,部位主要在肺脾两经。
2.病机
水痘时邪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脾。时邪袭肺,且与 内湿相搏,而出现发热、流涕、水痘布露等症。
12
㈢辨证论治
1.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的鉴别诊断
麻疹
幼儿急疹
风疹
猩红热
潜伏期 初期症状 出疹与发热的关系 特殊体征 皮疹特点
血常规检查
6~12天 发热、咳嗽、流涕、 泪水汪汪
发热3~4天出疹,出 疹时发热更高
麻疹粘膜斑
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 发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3天左右 出齐。疹退后遗留棕 色色素斑、糠麸样脱 屑
性乙型脑炎时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高热、昏迷、 抽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属于中医学暑温范 畴。 2、好发季节、病情及预后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7~9月的盛夏时节。10岁以下小 儿容易发生,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本病发病急骤,传遍迅速, 在病程中容易出现内闭外脱、呼吸障碍危象,急需抢救。重症病 例常留下后遗症。近20年来,由于大规模推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 苗接种,本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已少见本病的大规模流行, 临床多见散发病例,发病后亦以轻症较为多见。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副教授专业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医学课件中医医学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云南中医学院儿科熟悉了解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医学课件11医学课件12医学课件13医学课件14医学课件15医学课件16医学课件17医学课件18医学课件19a创立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
《中医儿科学》
主讲教师 张云洲 副教授
专业
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
养、蓐养、鞠养。 以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
医学课件 34
B、完善、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
特点
脾常不足 三 有 余 心常有余 肝常有余
阳常有余
四 不 足
肺常娇嫩 肾常虚 阴常不足
“三有余,四不足”
医学课件 35
C 、对天花、麻疹的治疗,提出“温

补泻,各附所宜”的全面、辨证观点。
D、在治疗上,提出五脏以胃气为
医学课件
40
4、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1)推广新法接生,使脐风 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得 以控制。 (2)大力开展传染病的预 防接种。
医学课件 41
(3)理论和教学工作得以提高。
(4)剂型改革更方便患儿 。
(5)整理出版了历代儿科名著。
医学课件
42
二、中医儿科学发展现状
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 中医儿科学临床研究
医学课件 13

以上记载大致反映出这一 时期对小儿疾病已有一定认识 和了解,从中可以看出它孕育 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
医学课件
14
2、形成时期
隋唐至宋代
(1)著书立说 (2)实施先进的医学 分科和教育制度
医学课件 15
(1)著书立说
①我国现存最早儿科专著
《颅囟经》
医学课件
16
特点: 内容比较完整;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分科开始《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
专门列出了儿科、产科、妇科等医事分科,同
时也出现了儿科医学著作,如王末钞的《小儿
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
37卷等。
医学课件
9
专科教育 隋唐时期,朝廷设立“太医
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 设少小科,培养专门的儿科医生,学制5 年。
关于痫证,在理论上,他首先肯定了痫证的怪叫 声是痰,其“惊风三发便成痫”以及“瘀血成痫” 等创见性的提法,很有科学价值。
曾氏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 并加以注解,以便初学者理解和记诵,对儿科学 知识的普及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医学课件
20
明代儿科医家鲁伯嗣著《婴童百问》10卷,他 将儿科病证设为百问,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 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其中以麻 疹和水痘的鉴别与治法尤详。
医学课件
13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宋朝~金)
宋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中医 学的发展,随着专门儿科医家和专门儿 科著作的不断出现,中医儿科理论体系 逐渐形成。
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儿 科学形成的主要标志。
医学课件
14
北宋钱乙,字仲阳,为儿科之圣。他的 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编 写成《小儿药证直诀》3卷,上卷论脉证 治法,中卷列医案23则,下卷为方剂。
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40卷,627门, 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被收录其中而得以 流传,其中脾胃病占l/4,民间歌诀90余首, 方剂2000余首,内容极其丰富,并记载了宋代 以前各医家察看小儿虎口三关指纹的方法。现 存医书有指纹记载者,当推此书为最早。《幼 幼新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 有较高的学术及文献价值。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力。
03
中医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感冒
感冒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感冒多由外感风邪所致 。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解表散寒
、清热解毒等。
咳嗽
咳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中 医认为咳嗽多由肺热、肺燥或肺气 虚所致。治疗咳嗽的方法包括清肺 止咳、润肺止咳等。
腹泻
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多由脾胃虚弱、消化 不良所致。治疗腹泻的方法包括健 脾止泻、消食导滞等。
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的差异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与西医儿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医儿科学和西医儿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一定差异。中 医儿科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小儿的体质调理 和个体化治疗;而西医儿科则更注重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 制的研究,强调病因治疗和标准化治疗。此外,中医儿科 学在预防保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小儿推拿 、穴位敷贴等,在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方面具有显 著效果。
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的交叉研究
中西医结合
01
中医儿科学与西医儿科在临床实践中相互借鉴,中西医结合治
疗小儿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跨学科研究
02
中医儿科学与心理学、环境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了研究领
域和治疗方法。
国际化交流
03
中医儿科学在国际学术交流中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为全球儿
童健康提供更多选择。
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5
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与 展望
中医儿科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1 2
针灸治疗
针灸在中医儿科学中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证实针 灸对小儿常见疾病如哮喘、腹泻等有显著疗效。

中医儿科学医学课件

中医儿科学医学课件

2023中医儿科学医学课件•中医儿科学概述•中医儿科学基础知识•中医儿科学常见病种•中医儿科学特色疗法目•中医儿科学调护与预防•中医儿科学典型案例分析录01中医儿科学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中医儿科学的定义中医儿科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预防保健和个体化治疗,强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临床经验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儿科学的特点中医儿科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医儿科学起源与古代中医儿科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中医儿科学在现代的发展现代中医儿科学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保障儿童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调理、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因人施治。

治疗方法中医儿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2中医儿科学基础知识1脏腑经络与生理特点23脏腑经络系统是中医儿科学的基础架构,包括脏腑和经络两个部分。

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其生理特点是与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密切相关。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生理特点是调控身体机能,维持阴阳平衡。

少儿体质特点与调理根据少儿体质特点,中医提倡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成长。

少儿体质特点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生理、心理和外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运动调节、情志调节和药物治疗等。

病因与病理特点小儿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风寒、风热、暑湿等,内伤包括饮食、情志等。

小儿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寒热虚实的变化,以及病情容易转化和传变的特点。

掌握病因与病理特点对预防和治疗儿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同时,还需询问家长关于小儿的症状表现和病史,结合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重视小儿面部望诊。 D、对天花、麻疹、急慢惊风、
疳疾等疾病的认识较为清楚。
医学课件
22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钱乙
“儿科之圣” “奠基者”
医学课件
23
Hale Waihona Puke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医学课件
7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萌芽时期 形成时期 发展时期
新时期
医学课件
8
1、萌芽时期 远古至南北朝
(1)战国 最早有“小儿医”称呼。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前言
中医儿科学研究 范围和任务
医学课件
4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医儿科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对象: 小儿
内容: 生长发育
预防保健
疾病诊治
医学课件
5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医儿科学》
主编:汪受传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学课件
2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医儿科学研究范围和任务
医学课件
3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3)西汉 首见儿科病案记载。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西汉.名医淳于意 “下气汤”治疗婴儿“气鬲 病” 。
医学课件
11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4)东汉 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
对外感、脏腑病变的认识
④董汲和《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治痘用寒凉的代表。
医学课件
24
B、明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五脏六腑, 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医学课件
20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病理特点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
易寒易热” 。
医学课件
21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医学课件
9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2)小儿脉证记载。 《内经》 《五十二病方》
医学课件
10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医学课件
15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1)著书立说 ①我国现存最早儿科专著
《颅囟经》
医学课件
16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对钱乙学术思想的影响
医学课件
12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5)南北朝
最早有儿科临床医事分科和儿科专书
王末钞
徐叔响
《小儿用药本草》 《疗少小百病方》
医学课件
13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第一章 第一节
云南中医学院儿科 张云洲
医学课件
6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学习要求
熟悉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历代著名儿科学家的学术思想、 成就和著作;宋代及建国后的新 成就。
了解中医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医儿科学》
主讲教师 张云洲 副教授
专业 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
医学课件
1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以上记载大致反映出这一 时期对小儿疾病已有一定认识 和了解,从中可以看出它孕育 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
医学课件
14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2、形成时期 隋唐至宋代
(1)著书立说
(2)实施先进的医学 分科和教育制度
特点: 内容比较完整; 提出“纯阳”学说: “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医学课件
17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②其他重要历史文献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方》 《外台秘要》
医学课件
18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③钱乙与《小儿药证直诀》
A、创立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
心主惊
肝主风
脾主困
肺主喘
肾主虚
医学课件
19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