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小故事

合集下载

对联中的趣味故事大全

对联中的趣味故事大全

对联中的趣味故事大全1、李白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刚刚好。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2、花甲串对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

这上联是个串“花”对: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联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

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持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3、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大家能立马说出哪些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对联的故事大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对联的故事大全(一)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

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

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十分,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

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

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先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对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

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原先谢觉哉很厌恶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

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对联,让绅士们自讨没趣。

谢觉哉中秀才后,一向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之后,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对联的故事大全(二)1、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

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

”说罢,便念出了上联: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2、慧童嵌字联戏知府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1、戴大宾巧对对联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3、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4、杨慎神童之举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

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
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

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5、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

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有趣的短篇对联故事

有趣的短篇对联故事

有趣的短篇对联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有趣的短篇对联故事有趣的短篇对联故事(精选1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对联,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一、老秀才巧写(改)从前,有一位老秀才经常乐于助人,常给乡亲们写,喜联,寿联,等对联,乡亲们找他从不推辞,再加上他根据你的家景,事由编写的妙趣横生。

有一次,村里过春节,他更忙的不可开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别贫困户连门联都没贴,心想大过年的,在穷也得贴付对联啊,于是就请老秀才去写。

老秀才根据他的家竟情况,提笔编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吃一升,籴一升,升升不断。

下联:花一个,借一个,债债无穷。

横批是:一贫如洗,穷人很满意的谢过了。

还有一次,村里一位双目失明的青年经人介绍找了个对象,也是双目失明,倒是门当户对,条件相当,择日要拜堂成亲。

于是便找到老秀才写婚联。

老秀才略加思索写了一付婚联。

上联:恩爱夫妻难见面。

下联:到了晚上省灯油。

横批是:瞎摸。

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给儿子结婚,就请他写了婚联,谁知刚拜完天地,家中年过八十岁的老爷子就咽气了,接下来红事,白事同时出现,怎么办?管事的说:“红事照常进行,暗中筹备白事”。

于是就急忙搭灵棚,准备办丧事,显然大门的婚联不太适当。

于是老秀才灵机一动,又写了一付对联,将原来的婚联换了下来,上联是:“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

” 下联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 横批是:“悲欢离合”。

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绝。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卖豆芽的生意,开业时便让老秀才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也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 此对联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读法,自有妙处。

开张之后,人们好奇,都来看对联,人来人往,生意非常红火,再加上他本人有佳,工艺严格,质量第一,为此生意越做越大,远近闻名。

原来妙联也是财富啊!二、三句话不离本行春节期间,张·王·李·赵四位老干部聚在一起,饮酒聊天,谈古论今,甚是快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有些醉意。

有人提出:咱们喝酒是否行个酒令,以便活跃活跃气氛,大家都说可以;又有人提出咱们吟诗作对,对好了奖一杯,对不好罚酒三杯,大家一致表示同意,于是就借着酒兴对起了对联。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古代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富含智慧和幽默。

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人们喜欢在门上贴上一副对联,以寓意着吉祥和好运。

下面,我将为你讲述十个有趣的小故事,展示古人的机智和智慧。

1. 孔融让梨相传,公元253年,当时9岁的孔融因为心地善良而被人称为“小圣人”。

一天,他和一个比他小的朋友一起分梨吃。

孔融向朋友提议:“你先挑一颗,我再挑一颗。

”朋友高兴地挑起了最大的一颗梨,孔融却毫不犹豫地挑了剩下的两颗梨。

他笑着说:“我的意思是,你先选,然后我选两颗。

”这个故事中的对联“贤儿少年得所知,愿让梨与他人”一瞬间就走红了。

2. 春联难题古人对春联的创作非常讲究,不仅需要富有意境,还需要字数和字形相对应。

相传明朝有一位书法家,他的对联写得非常工整,但却总是缺字。

有一年春节,他特意将这个缺字的问题放大,写下了这样一句对联:“红旗招展挥金椎,年朝贺礼添福寿”。

大家看到后纷纷发问:“字都不全,怎么能算是一副对联呢?”这时,书法家拿出一叠厚厚的红纸,红纸上写满了那个缺掉的字,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3. 英雄难过美人关南朝时期,刘备攻下荆州后,与周瑜结为联盟。

刘备的对联“英勇奋发图太平,英雄难过美人关”颇有胆识之意,而周瑜则以“奴之胆气,可见一斑”形容刘备的决心。

在这个对联中,既有双方的敌意,同时也展现了彼此的尊敬和互相借力的意愿。

4. 鹦鹉学舌相传唐代时,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非常受人喜爱,人们称其为“书法鹦鹉”。

这位书法家要贴对联,却总是陷入思考搭配的困境。

于是,他决定请人给他出对子。

结果这位书法家全部都背下来了。

这段趣事儿也成为了“鹦鹉学舌”的典故。

5. 莫须有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写过一篇小说,主角是江小姐,她以聪明机智而著称。

有一天,她的父亲找了一位亲戚来提亲,但江小姐并不满意。

于是,她写下了这样的对联:“门前只有平谷翁,莫须有难嫁公孙”。

这副对联以意味深长的隐喻方式表达了她的不愿意。

对联故事16则

对联故事16则

对联故事对联故事16则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在我国的古文化中盛行,关于对联的故事更是精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联故事16则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过关人对对过关据说,一行人天暮时要过关口,守关的出联让他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过客应口而出:“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等了半天,守关的问道怎么还不对,行人说:“我不是已经对上了吗。

”守关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秀才讽赃官清朝末年,山东省有个县令,贪赃枉法,用贪赃的钱财为自己和儿子买了个进士的头衔,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耻地在自己的京宅门口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联俗不可耐,无非是小人得志,自鸣得意。

一个秀才来到京城,看到赃官门柱上的对联,可笑又可恼,便想治治这赃官。

几天后,秀才连夜来到赃官家门口,将门柱上的对联添上几笔,然后悄悄离去。

第二天,赃官门前围满看对联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窃窃私语。

赃官开门出来一看,差点气昏过去。

原来门柱上的对联已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添联讽贪官清代,有个县官贪财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里的穷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

但是,如果有财物送给他,那么,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此,当地流传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怨言。

但这个贪官却装聋作哑,恬不知耻,不但无视百姓的呼声,而且贪赃枉法,变本加厉。

有一年除夕,他自己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旁,联文是: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这副自我标榜的对联贴出后,贪官满心欢喜,除夕夜开怀痛饮,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初一,天刚亮,只听管家在房门外禀告:“老爷,对联出岔子了!”贪官听说对联出了岔子,连忙披衣下床,跟着管家奔去。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上联:举臂试天高;下联:俯身探地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欢迎阅读。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1.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白天没吊事下联夜里吊没事横批无比痛苦2.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下联: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邻居们来拜年。

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6.曾经在铁路施工队一线施工,一年春节将至,因抢进度,保工期,故施工队决定节日加班,突击生产。

寒风瑟瑟,草木枯黄,万物萧条,虽然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可施工驻地却冷冷清清,少了些气氛,缺了点年味。

恰巧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某校老师利用严谨、公正的对联幽他人一默的故事,深受启发,于是在自己所住的电、钳、车、焊等工种繁多的综合班门上草书对联一幅:上联:架银线送光明点点焊焊下联:精心车细工琢敲敲打打横批:样样精通此联一贴出,顿觉简陋的施工板房生动了不少,多了些喜庆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小故事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我国文人雅士常以对对联切磋作乐,因此产生许多关于对对联的小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一)
明代文学家杨慎幼年时才思敏捷,出言不凡。

有一年元宵节,杨慎的父亲大宴宾客,当夜恰逢乌云满天,不见星月光辉,有位来客便出一联道: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

众人拍掌称妙,可一时间竟无人续出下联。

正在为难之际,杨慎想到当天恰好是惊蛰,又听到隔壁传来阵阵鼓声,于是上前对出下联。

众人听了,称为佳对。

到底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请你猜一猜。

(答案: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二)
明代文学家杨慎,自幼勤奋好学。

一次,他遵旨随父进京面见皇上。

时值寒冬,火盆中炭火正红,皇上出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

说完,笑望群臣,等候回答。

顿时,殿前一面沉寂。

杨慎沉思片刻,想起家中的白米饭,便说:“我来
对!”只见他上前施礼,从容对出下联。

皇上听了拍手叫好,众臣也齐声夸赞。

请你猜一猜,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
(答案:谷黄米白饭如霜。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三)
清代文学家李调查元年轻时即能应声作对,随口吟诗。

一年春天,李调元随父亲李化楠出外散步。

父亲有意考考儿子,便对儿子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对看。

”随即念道:蜘蛛有网难罗雀。

李调元以为父亲问他的抱负,便以蚯蚓为题对出下联。

李化楠听了,不禁点头微笑。

你猜猜,李调元对的下联是怎样的?
(答案:蚯蚓无鳞欲成龙。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四)
申时行是明代江苏长洲人,曾受聘为塾师。

主人见他贫寒不想用他,还出句讥讽说:何方野鸟,敢从梅树借栖身。

申时行不甘受辱,便以“蛟龙”自比,怒而作答。

主人一听,觉得他不仅有才学,而且抱负不凡,于是谢罪请他留下来。

请你想一想,申时行的对句是怎样的?
(答案:有志蛟龙,偏向海门来现爪。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五)
有一年夏天,祝枝山与友人在林荫道上漫步,但见荷池中绿叶如盖,鱼儿都纷纷游到荷叶下乘凉。

祝枝山于是出了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

友人正在思索,这时,恰好有一个老乞丐路过,听见他们正在对对联,便想到自己棉被里的.虱子,随即应了一联。

祝枝山听了乞丐的下联,十分欣赏,马上解囊相助。

你想想,究竟老乞丐是怎样对下联的呢?
(答案:被里棉花虱子巢。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六)
郭沫若文思敏捷,善赋对联。

一次,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等人游普陀山。

当一行人来到佛顶山上的慧济寺时,郭老触景生情,说:“我出个上联,看看你们能否对上来。

这上联是:佛顶山顶佛。

”这是一个回文对,过了好久,也没有人想出该怎么对。

当他们下山经过云扶石时,于立群突然高兴地说:“我有下联了”你知道于立群对的下联是什么吗?
(答案:云扶石扶云。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七)
明朝时候,江西吉水出了一个有名的才子叫解缙。

一日,住在附近的曹尚书派人去请解缙入府相见,要与他比试比试。

曹尚书用手指着摆在桌上的一副象棋,出句曰: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解缙知道曹尚书有意为难自己,不过,他觉得这个上联不错,想到琴棋书画是文人雅兴,便以“琴”对“棋”,答出下联。

曹尚书听了,不禁哑口无言。

请你想一想,解缙对的下联是怎样的?
(答案: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八)
徐文长是明代著名的才子。

一年春节,杭州西湖总宜园举行春灯谜会,吸引了许多游客。

这时,徐文长恰好路过园门口,只见一群人拥挤在大门口,正在对一副对联谜。

许多人对着那谜语冥思苦想,却猜不到谜底。

徐文长拨开众人上前一看,只见上联是: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下面写着一行小字:打一日常用物,并对出下联也成一谜。

徐文长微微一笑,已经猜中了谜底,只是一时想不出用一个谜语作下联。

他突然看到门房墙上挂着一物,便说:“下联有了!”接着吟道: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你知道这幅对联的两个谜底吗?
(答案:上联为“油灯”,下联为“秤杆”)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九)
宋朝时候,浙东才子赵文华建造了一座花园别墅,当地官绅个个都来祝贺,热闹非凡。

有个穷秀才徐文长闻讯,也进园观赏。

赵文华见徐文长私自进园,有意为难他,便出了一句上联叫他应对。

长联是:竹影扫阶尘不动。

徐文长眼见一池碧水,触景生情,立即对出下联。

赵文华见徐文长应对自如,轻松洒脱,只好作罢。

请你想一想,徐文长对的下联是怎样的?
(答案:池月穿底水无痕。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十)
清代才子陈瑶省时聪颖过人。

一次,几位客人在陈瑶家中做客、乘凉,其中,有一位客人很想试一试陈瑶的才学,便以手中纨扇为题,出一上联:轻摇纨扇,清风透入人怀。

这时,陈瑶的手上正好端着一个瓷盘,见有月光反照其上,遂应声对出下联。

客人听了,无不佩服。

请你猜一猜,陈瑶的下联是怎样的?
(答案:高捧玉盘,明月飞来我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