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2017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7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阐述自己的特征)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及复习资料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及复习资料2、通过拼音研究认字,能够准确地写出拼音对应的汉字。
二、字词1、复《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加强对笔画和笔顺的掌握。
2、掌握部首查字法,能够快速查找生字的意思和读音。
3、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研究反义词的用法,积累词语和成语。
4、正确搭配词语,运用正确的量词。
三、句子1、准确地读出句子,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并进行补充。
3、利用学过的词语造句。
4、研究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五、阅读1、能够用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4、能够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其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5、加强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
六、写话1、能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并清楚地描述图画上的内容。
2、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作。
3、研究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叹号。
七、口语交际1、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努力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够简要讲述小故事,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兴趣的事物。
复重点:1、熟练掌握《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复难点:1、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XXX和鼻音生字的读音。
2、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
3、研究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组词扩词,积累语汇。
4、注意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5、研究句子的变换练,如把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以及排列错乱的语句。
择。
B、他们在海边玩耍。
C、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D、他的表现很出色。
E、这个字有两种读音。
F、他们在树下休息。
G、他们在草地上跑步。
H、这个音乐很动听。
I、他们在山上野餐。
J、这个字有三种读音。
二、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1、教师示范。
2、学生进行练。
①、用“橘”这个字组成的词语。
②、用“船”这个字组成的词语。
③、用“家”这个字组成的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复习完美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单元5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0个汉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儿歌,背诵。
3.理解课文内容,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了解11种不同树木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让学生有保护动物的意愿、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
4.通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了解11种不同树木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让学生有保护动物的意愿、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
4.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更好的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会认5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的,请同学们要认真学习。
二、易读错的字帆船(fān)一(háng)行松柏(bǎi)桦树(huà)嬉戏(xì)朋(you)友踩了(le)农事了(liǎo)三、易写错的字巾:上面没有一横。
壮:第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横。
化:第三笔是弯钩,不是竖钩。
歌: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辅课件期末复习要点说话写话(人教部编版)附答案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期末复习要点 3 说话写话 4 阅读理解 5 作文训练 6 口语交际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期末复习要点
复习目标
掌握本学期所学 重点词汇和句型
理解并背诵本学 期所学课文
理解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的结 构,了解作者 的写作思路和 逻辑,有助于
把握全文。
理解文章细节: 注意文章中的 细节描写,理 解它们对表达 主题的作用, 有助于深入理
解全文。
阅读理解的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带着问题去阅读,边读边思考 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其含义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倾听他人观点:在口语交际中,要学会倾听 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以便 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注意非语言交际:除了语言之外,还要注意 非语言交际,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这 些都能够影响交流的效果。
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在口语交际中,要避免 使用攻击性语言,以免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
保持自信:在口语交际中,要保持自信,相 信自己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 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姿态。
增强自信:通过不断的作文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强自信心,更加自信地 面对各种写作任务。
作文训练的方法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其特点、意义和与生活的关 系,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模仿与创作:通过模仿优秀的范文或段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 表达方式,进而进行自主创作。
语言简洁: 尽量使用 简洁明了 的语言, 避免冗长 和复杂的 句子。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育部审定新版)

20xx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130页)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一、关于识字写字: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
(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二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量较大,学生每天的书写生字量很大。
此时学生书写的多为合体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
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大有好处。
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
减少一个字的书写遍数,给学生以宽松的作业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
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二、关于阅读积累: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
目前学生已达到了近千字的识字量,已经掌握了部首、音序两中查字方法,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_句子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句子复习目标: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4.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能抓住句子主干准确缩句。
6.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7.能仿照例句或者运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8.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复习重点: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复习难点:1.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能抓住句子主干准确缩句。
3.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4.能仿照例句或者运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5.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复习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3课时。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复习了生字、词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许多,现在我们复习句子!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课件出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卡通人物形象】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三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陈述句)2.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这是什么树呢?(疑问句)3.我们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感叹句)】同学们,请朗读句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句子类型?同学们,请观察这三个句子,再读读,简单说说这三种句子有什么区别?预设:【课件出示: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情,句子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句子末尾用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单元教案

2017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6个字,会用“已经”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
自学课文,结合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
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
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huī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yíng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zhuí追:让学生表演ā yí阿姨:连词教学dǐng顶:丁+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gǔ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秋天的雨》2. 《黄山奇石》3. 《葡萄沟》4. 《坐井观天》5. 《黄山奇石》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巩固本册所学词语、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句子的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雨》一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复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册所学词语,让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2)学生自主复习词语,进行小组竞赛。
3. 句子复习(10分钟)(1)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
(2)学生分享仿写成果,互相评价。
4. 阅读理解(10分钟)(1)教师选取一篇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5. 写作技巧(10分钟)(1)教师讲解写作技巧,结合例文进行分析。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学生修改。
六、板书设计1. 词语复习:秋天的雨、黄山奇石、葡萄沟、坐井观天2. 句子复习:仿写、改写、扩句3. 阅读理解:课文理解、问题解答4. 写作技巧:选材、构思、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词语接龙:以“秋天”为开头,写五个词语。
(2)句子仿写:仿写《秋天的雨》一文中的一句话。
(3)阅读理解:阅读《黄山奇石》,回答问题。
(4)写作练习:以“秋天的景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秋天、秋雨、雨滴、滴答、答非所问(2)例: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3)问题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