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与糖代谢的相关因素分析
运动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2型糖尿病防治心得总结

2型糖尿病防治心得总结1、空腹血糖与OGTT后2小时血糖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也是糖代谢状态分类的依据,在中国成人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2%~6.4%。
空腹血糖: 6.17.0正常糖耐量异常糖尿病OGTT后2h血糖:7.811.12、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1)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2)起病<30岁,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痛症酸中毒症状起病,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可鉴别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糖尿病分型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1)线粒体DNA突变糖尿病:母系遗传,伴神经性耳聋(2)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毛细血管血糖HbA1c GA血糖的监测(1)筛查高危人群:≥40岁,糖尿病前期病史,肥胖,静坐生活方式,高脂血症,ASCVD 患者,孕期糖尿病病史(2)药物预防:糖尿病前期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且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者,方可考虑药物干预,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3)对于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及早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对于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降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低LDL-C )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险;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异常等),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老年、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继续采取降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低LDL-C)、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等综合管理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微血管并发症反复发生和死亡的风险,但应依据分层管理的原则。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稳态调控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稳态调控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葡萄糖稳态调控是维持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过程,而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这一过程出现了异常。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稳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按照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则是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减弱或胰岛素抵抗,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水平。
二、葡萄糖稳态调控的重要组织器官葡萄糖稳态调控主要由肝脏、胰岛和骨骼肌等重要组织器官共同实现。
1.肝脏肝脏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葡萄糖稳态调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将转化多余的葡萄糖为肝糖原进行储存;而当血糖浓度下降时,则会分解肝糖原释放葡萄糖,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2.胰岛胰岛是葡萄糖稳态调控的中枢机构,由α细胞和β细胞组成。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分解;而当血糖水平下降时,α细胞则释放胰高血糖素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释放葡萄糖。
3.骨骼肌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其对葡萄糖的代谢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葡萄糖稳态的调控至关重要。
正常情况下,骨骼肌通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来调节血糖水平。
三、葡萄糖稳态调控的病理改变在糖尿病患者中,葡萄糖稳态调控出现了异常。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甚至完全丧失,因此血糖无法得到正常调节。
2型糖尿病患者则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降低。
此外,肝脏对血糖的调控功能也受到损害,导致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失衡。
四、糖尿病葡萄糖稳态调控研究的进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糖尿病,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关于葡萄糖稳态调控的研究。
1.胰岛素的研究胰岛素是葡萄糖稳态调控的中心调节因子,在糖尿病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2_型糖尿病患者24_h_尿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论著·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4月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8.001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韩晓菁1,岳月仪1,徐曼灵1,朱静波1,鲁燕1,蒋伏松2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苏州215000;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201306[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 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电子病案中病史、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24 h尿糖检测等信息,根据24 h尿糖中位数分为低UGlu组572例和高UGlu组571例。
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腰围(WC)等指标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结果两组病程、高血压史、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胰岛素(INS)、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餐后2 h胰岛素(2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糖与HOMA-IR呈正相关(r=0.236,P<0.001),而与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128,P<0.001)。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在首先分析了2型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指出二者存在密切联系。
接着探讨了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以及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并探究了可能的机制。
总结了临床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血尿酸水平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血尿酸水平调控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尿酸水平、关联、机制、临床意义、研究结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相关因素的组合,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些因素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血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其过高的水平与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揭示其可能的机制,并探讨临床上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了解和预防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机制,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揭示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预防、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氧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

注 :两组 比较 统计 学差 异显著 ,具铣 计学意 义 <0 : 0 5 )
【 1 】 潘 兆霞 . 提高 小儿 头皮静 脉穿 刺成 功率 的体 会[ J ] . 齐 齐哈 尔 医学 院学 报, 2 0 1 0 , 3 1 ( 2 2 ) : 3 6 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详见表l ,2 。
表l三 组 穿刺 成功 率 } 匕 较
慢 以及血液粘稠度高 的患儿造成的穿刺后无 回血 情况仍 旧能够快速 发
注 :两组 比较 统计 学差异 显著 ,具 统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 表2 三 组 回血 率成 功率 比较
【 摘要 l 目的 研 究有 氧运 动 对初诊 2 型 糖尿 病肥 胖 惠者 糖 脂代谢 和胰 岛功 能 的影响 。方法 将 所有 病例 分为 两组 ,运 动 组行有 氧运 动治疗 ,
药物 组 以 罗格 列 酮 治疗 。观 察 两 组治疗 前后 的各 项相 关指 标 变化 。结果 两组 患者血 糖 及血 脂水平 均 明显 下降 ,胰 岛素抵抗 明 显减 轻 。但 运 动组 其体质 指 数优 化情 况明 显优 于 药物组 。结 论 有 氧运 动可 有效调 节初 诊 2型 糖尿 病患者 的糖 代谢 及脂 代谢 , 降低 胰 岛素抵 抗 ,优化
1 3 6 ・临床研究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7
有氧运 动对初诊2 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糖脂 代谢和胰 岛功能的影响
高 嗥 高彩 艳。
( 1 吉大二院民康医院,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2吉林 大学 ,吉林 长舂 1 3 0 0 0 0 )
血清C肽水平测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C肽水平测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清中C肽和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来了解2型糖尿病中糖代谢和胰岛B细胞功能。
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4例正常人馒头餐代谢试验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肽水平。
结果2型糖尿病空腹C 肽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餐后2小时才达到高峰(餐后1小时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3小时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试验组患者胰岛功能存在轻度障碍;测定血C肽可以准确反映胰岛分泌功能。
关键词2型糖尿病C肽葡萄糖耐量试验资料与方法糖尿病组:80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糖尿病专科确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男52例,女28例,年龄46~68岁,平均53岁。
对照组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38~69岁,平均47岁,均无糖尿病史和肝、肾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
血清C肽水平测定:试剂盒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人血清的C肽抗原和一定量的I-C肽抗原与限量的C肽抗体竞争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入免疫分离剂,使免疫复合物沉淀出来,离心后,端点弃上清液,用γ计数议测量沉淀的放射性计数。
血清中的C肽含量越高,试管中沉淀的值越低;血清中C肽含量越低,试管中沉淀的值越高。
血清中的C肽含量可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来。
方法为受试者在试验前1天晚餐后禁食,试验日上午停用一切药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
口服100g精白面粉制成的馒头1个(约相当于75g葡萄糖),吃后1、2、3小时各抽血1次,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两组间各时点所测值采用t检验,其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结果两组患者行馒头餐试验中C肽释放情况: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C肽值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
馒头餐后,正常对照组C肽于1小时达到分泌高峰;糖尿病组于2小时达到高峰,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3小时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讨论血清C肽检测,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在胰岛原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中,释放出一个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片断,称C肽,测定血清C肽的水平可以了解胰岛素的分泌、代谢和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
2型糖尿病糖耐量实验与胰岛素释放实验关系的探讨

· 64·
Journal ofClinical andExperimentalMedicine Vo1.6,No.12 Dec.2007
2型 糖 尿 病 糖 耐量 实验 与 胰 岛素 释 放 实验 关 系的探 讨
蒋英 宫 贺(深圳 市福 田区慢 性病 防 治院检验 科 广 东 深圳 518000)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cose tolerance test and insulin release test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IANG Ying,GONG He.Depaame m ofClinical Laboratory,Futian District Chronic Disease Hospiml ofShenzhen,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China.
律 ,为临床如何高速 提高胰 岛素 B细胞 分泌质 量及 时提供 科学 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依据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2.1 血糖 水平与胰 岛素释放 的变 化方向 50例 NIDDM 患者按
1.1 一 般 资 料 2型糖 尿 病 (NIDDM)50例 ,均 来 自 2000— 血糖水平与胰岛素释放 的变化方 向可分 为 4组 :①A组 :血糖水
【摘要 】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 岛素释放 的关 系,以及血糖水平对血糖刺激 的胰 岛素释放 的影响。方法 对 50例 2型糖尿病 患者停用 口服 药 24 h后 ,口服 75 g葡萄糖行 葡萄糖 耐量 实验 (OGTF)及胰 岛素释 放 实验 (IRT)。血糖 采用 Cobas Integra 400 plus全 自动生化 分析仪 测定,胰 岛素采用 美国 Becoman Coulter Access2化 学发光仪 测定。结果 50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 血糖水平与胰岛素释放 的变化 方向可分为 4组 :①A组 :血糖水平与胰 岛素水平 曲线平行 ,均于 1 h达峰值 16例。②B组 :胰 岛素水 平峰值延迟 9例。③c组 :血糖水平与胰 岛素水平均 于2 h达峰值 ,峰值 延迟 19例。 ④D组 :血糖峰值延迟 6例 。结论 血糖水平与血清胰 岛素水平呈 负相 关,但 由于胰 岛 B细胞的个体差 异很 大,可 以出 现 不 同的 分 离现 象 ,体 现 了糖 尿 病 发 病 的 异 质 性 或 个 体 差 异 性 。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糖耐量 实验 胰 岛素释放 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组之间比较 F G有显著性差异( 00 )各病程组之 间比较 F G及 H A c P P< .1; I b l 均有显著性差异 ( 00 )非肥 胖组 与肥胖 组和 超 肥 胖组 之 间比较 FN 、 P< .5 ; IS C—P H Al 及 l O A—I 均有 显 著 、b c n M H R
—
【 Rs u .Bn asi nn—dpnet i e sm at 7 i agU o em s n o J h eedn d bt e u a e s 【】 SadJC nLbI et19 ,527 J . tn l a vs,956 :5 . i n
s n le r tf t i J.on e, 0 , () u —i o c rx[ R 0 8
常州实用 医学 2 1 年第 2 卷第 4 01 7 期
B 标 准分组 MI 2。 1 1 1 年 龄 组 ① 年 龄 1 .. 8~4 O岁 , 均 3 .5± 平 49 51 岁 ,6例 , 4 , 9例 ; 年 龄 4 5 .3 5 男 7例 女 ② l 9岁 , 平均 5 .2 .3岁 ,5 02 ±55 26例 , 16例 , 9 男 6 女 0例 ; ③ 年龄 6 o一8 4岁 , 均 6 .3±57 平 58 .7岁 ,0 17例 , 5 男 3
41 .1 。 - 12 岁
12 方法 .
受试者脱鞋 、 着单衣 , 由专人分别测量
2 1 年龄组的各项指标 的比较 ≤ O . 4 岁年龄组 的 FG明显高 于 ≥6 I 0岁年龄组 , 经统 计有 显著性 差
异, P<0 0 。见表 1 .1
升高( )体质量 ( )计算 B I m、 , M 。每位受试者空腹 1 0 h以上 , 坐位 , 肘静脉采血 2r 置于含 E T K l I l D A— 2
[ ] H ae pB ee —L xM , ai M,t 1Bn ie— 4 enyR ,agr u jD v sL e a oed n e . m
s n lc n e w t g :n ea t n fg n t , o r n l a d i a h s i a e Itrci s o e ei h n  ̄ a n o e h o c
wt nn mun eedn ae e isJ . b e ilo —i l —dpnet bt m lt [] JO s t l i i s d e lu t
G n e o e , 9 6, 2 1 7—1 2 y a c lR s 19 2 :5 6.
2型 糖尿 病 患者胰 岛功能 与糖代 谢 的相 关 因素分 析
’ 6 5 :0 ( )72—73 0.
[] Brt _l r , r — ie tnDDe hp i un— 6 ae—C n K t Svs i .o ye s e r A oE i  ̄ z l re s r l n i
mape r oe J . i e s ae19 ,9 1) 18 i r ev bn?[] Da t r,96 1 (2 :38 s e beC
性差异( P<00 )F G组 间 比较 虽然无 显著差 异 ( .5 ,P F=158P=023 , .0 .2 )但非肥 胖组及 肥胖 组 与超
肥胖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 00 ) P< . 。结论 5
TD 2 M患者随着年龄、 体重、 病程 的变化 , 其血清
C 肽 、ISF G H A c 一 F 、P 、 b l 等标志物水平也跟随变化 , N 说明这些标志物参与 了他D M的发生和发展。 [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年龄 ; 病程 ; 体重 ; 岛素抵抗 胰
m2
,
13 统计 学处理 采用 SS 30 . PS1 . 软件进 行统计 分析, 经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变量 H M O A—I R取 自然 对数转化后再进行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 准差 ( 露±s 表示 , 间 比较 采 用 方 差 分 析 , 两 比 ) 组 两 较采用 LD检验 , 0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 P< . 5
2 结 果
16例 ( 7 , 3 )年 龄 3 一8 岁 , 均 1 男 7例 女 9例 , l l 平
5 .8±l . 7 ; 超 肥 胖 组 : MI 5 k/ 2 10 31 1C 岁 ③ r B ≥2 g m , 9
例 ( 15 , 6 例 )年 龄 1 8 , 均 5 .5 男 2例 女 5 , 8 4岁 平 12
检测 仪 用 O Y U A L MP S U一50 40型 , 剂 由北 京 利 德 试
例 , 5 例。 女 4 112 病程组 ..
①病程 <1 ,6 例 , 1 年 18 男 0 , 7例
曼公 司提供 。H A c 采用高 效液相法 ( P C , b l: HL )由
Ss a 公 司提供 的 G ym x 7糖 化 血 红蛋 白检 测 仪 及 配套
女 6例 , 1 年龄 1 — 3 , 8 8 岁 平均 5 .8 1 4 ; 18 ±1. 岁 ②1 4 年 ≤病程 <4年 ,3 17例 , 8 , 5 例 , 龄 2 男 6例 女 1 年 8 8岁, 2 平均 5 . 1. 03 4 04 6 - 0岁 ; ③病程 ≥4 , l 年 1 4 例, 7例, 4例 , 男 3 女 1 年龄 3 一 4岁 , O 8 平均 5 . ± 47 5
中图分类 号 :5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08 58(0 14— 3 3 R8 B 36 — 6521) 24—
2 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 用而导致 的 1 种慢性 、 全身性 、 代谢性疾病 , 其病因 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的联合… , 1
其基 本 的病理 生理 基础是 胰 岛素抵抗 和胰 岛 口 细胞 功 能缺陷 , 于两 者 之 间 的关 系 尚存争 议 。哪 些指 对
电化学发光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及高效液相法( P C 对 49 T D H L ) 1 例 2 M患者血清 C 一肽、 空腹胰岛素 (IS 、 F ) 空腹 血糖 (P )糖 化血 红蛋 白( b c的检测 , N FG 、 H Al) 并计 算胰 岛素抵 抗指 数 ( O A—I , 察 HM R)观
年龄 1 8—8 4岁 , 平均 年 龄 5 .6 09 2 1 ±1.7岁 , 择 严 选
标可以更好反映上述病理生理改变 , 仍是当前糖尿 病研究的重点, 同时 T D 2 M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且疗 效不佳 , 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 , 其主要原因是不能 早期诊断 、 治疗和预防。因此 , 笔者对 49 TD 1例 2M 患者 , 以年龄、 病程及体重不同分为若干组 , 观察血 清胰岛素 、 肽 ( P 、 c一 C— )糖化血红蛋 白( b l) I A e水 /
抗凝管中, 检测 H A c5m 置于无抗凝剂含分离胶 b l; l
的试 管 内 ,0mn内离 心 ( 0 ) i, 离血 清测 3 i 3 0g5mn分 5
定 C 肽、 一 胰岛素、P 。C一 、 岛素采用 电化学 FG 肽 胰 发光法 , 检测仪用瑞士 c a 6O o s OO型, b 试剂 由罗 氏公 司提供 。FG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 O P: G D—P D 法 , A)
表 1 年龄组间各项指标的比较( 露土5 )
与病程 ‘1年 比较 :P<O.1 与 1年 《病程 ‘4年 比较 : a 0; ①P<O.5 0。
4 9—5 . 5
[] K o JK ,hn W,t1 n i r n to 8 wn ,i J CugK ea. e n ad s D m H B m el e i f o y
t i s gda eeg a srfm t aet h s r ui ul nr X—r a opo eyi ptn e pl n e y yb i r n i s
~
试 剂。评 价 胰 岛 素 抵 抗 采 用 稳 态 模 型 评 估 法
( o ess dlAss et 的 胰 岛 索 抵 抗 指 数 H m ot i Moe ses n) as m
( O 一m) 即 H M HⅣ , O A—m =F G( m lL ×FN P m o ) IS /
平变化 , 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上述指标与其相互关系 , 进 一步探讨 TD 2 M的发 病机 制 。 1 对 象与方 法 11 对象 病例来 自 20 年 5 一 00 1 月 . 09 月 21 年 1 住院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49 , 26 , 13 , 1例 男 6 例 女 5 例
bd z aal J .s ooosI ,977 46 3 . oysevr b ]Ot pr t19 , :2 —4 1 i i e[ e d n
[] 冯波 , 5 倪亚芳 , 孙勤 , . 等 肥胖 的 2 型糖尿病 患者 体质 成分变化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中国临床 康复 , 0 , J. 2 2 0
—
[] 陆再英 , 山 . 2 钟南 内科 学[ . 七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 人
生出版社 。0885—80 20 . 3 4.
19 3 2.
[ ] G ne P , onnS Ot pms n r t o oe n 3 esm P Boe . s oo i adgo hhr n —i e s w m
收稿 日 : 1— 3 0 期 2 1 0— 0 3
格按照 19 年 W O糖尿病诊断标准。新诊断的患 99 H 者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 , 已诊断 明确 的糖尿病患 对 者, 若正服用双胍类药物和 a 糖苷酶抑制剂者 , 一 停 药l d以上 , 在检测前患者均未使用磺脲类药物和胰 岛素治疗。49 2型糖尿病患者 , 1例 依据年龄 、 体重 指数( M ) B I和病程 ( ) 年 长短又各分为 3 组。B I M 依 据 20 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 出的亚洲成年人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