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14分)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喑哑(yīn)亵渎( xièdú)骈进(pián)强聒不舍(guō)B . 陨落(yùn)忐忑(tǎntè)谀词(yú)成吉思汗(hàn)C . 抽噎(yī)拮据(jiéjù)汲取(xī)五行缺土(háng)D . 狡黠(jié)佯装(yáng)嗔怒(chēn)一抔黄土(péng)2. (2分)下列词语中全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懊脑隐密获益匪浅轻飞慢舞B . 海域峰峦小心义义津津有味C . 嬉戏诀别更胜一筹夜色苍茫D . 敧斜滑稽水波鳞鳞毫不犹豫3. (2分) (2018七上·杭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百姓对官场的关注,作品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具体而微地刻画了高育良、李达康、侯亮平等人物。

B . 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关税,妄图打压中国经济的发展。

C . 地下制假窝点里,工人们废寝忘食地加班加点,由于晚上动静太大,该窝点被周边群众举报。

D . 经历挫折后,她一度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整个人也无精打采了,是老师的鼓励和帮助驱逐了她心中的黑暗。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B . 我无时无刻都在考虑如何搞好学习的问题。

C . 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改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5. (2分)(2012·河北)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广安市中考语文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广安市中考语文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广安市中考语文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huì)酝酿(niàng)剽悍(biāo)吹毛求疵(zī)B.涟漪(qí)锃亮(zēng)两栖(qī)断壁残垣(yuán)C.亵渎(xiè)哂笑(shěn)挑衅(xìn)猝然长逝(cù)D.舷窗(xuún)伫立(chù)褴褛(lǚ)奄奄一息(yān)【答案】C难度:偏难知识点:字音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悲怆臆测惹是生非妇孺皆知B.振撼虔诚与日俱增轻歌漫舞C.烦躁诀别铤而走险物竞天择D.惬意慰藉周道如砥相形见绌【答案】B难度:偏难知识点:词语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对我爱护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之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2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答案】难度:偏难知识点:历史事件类六、作文(共1题)1.作文(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1.在躁动的青春岁月里,或许我们并不那么乖巧,或许我们并不那么顺从。

率真、莽撞、叛逆、不计后果、不讲情理、盲目崇拜、遇到挫折、遭受打击……这些都是我们在青春路上留下的印迹。

虽然这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弯弯曲曲,但我们活出了青春固有的色彩。

青春即使再痛苦也闪耀着它的华彩。

请以“在青春的怀里撒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46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46

北京密云县2008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 文 试 卷第Ⅰ卷 (共60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巢穴.(xu ã) 庇.护 (b ì) 笨拙.(zhu ó) 脍.炙人口(hu ì)B .哄.笑(h ōn ɡ) 滑稽. (j ì) 瞥.见(pi ý) 装模.作样(m ú)C .虐.待(n ûâ) 祈.祷 (q ǐ) 强.迫(qi án ɡ) 载.歌载舞(z ài )D .炫.耀 (xu àn ) 执拗. (ni ù) 琐屑.(xi â) 锐不可当.(d ün 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歧视 书籍 踊跃 手屈一指 B .偶像 魁梧 蓬勃 栩栩如生 C .和谐 急躁 抵御 再接再励 D .安详 侧隐 敞开 跋山涉水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碧万顷 一.鼓作气 B .唯利是.图 搬弄是.非 C .家喻.户晓 不言而喻. D .名.正言顺 名.列前茅 4.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苏秦——战国——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B.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C.陶渊明——晋朝——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1),长河落日圆。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3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3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密…………封…………线…………内…………不…………答…………题…………………………………………………2008年阳山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4页(作文纸自备),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4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基础整合(19分)1、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文的句子。

(8分)(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鱼我所欲也》)(5)《观刈麦》中表现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滁州西涧》中表达自由安静,恬淡幽静的诗句是: , ___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九年的语文旅.程不知不觉已到终点。

旅行中,我们听到诗人们对祖国和土地的歌颂;走进小说天地与孔乙己、陶影和范进对话,看到了他们多彩无奈的生活;在散文中我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本质,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登上戏剧大舞台,领w ù( )了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唱着毕业的骊歌,回m óu( )初中生活的阴睛雨雪。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旅.程 (2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92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92

太原市二OO八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含四道大题,22个小题,共8页。

答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其中书写4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6个小题,共20分)1.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

(8分)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mò生。

①“亲朋无一字,”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

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

正所谓“多难兴邦”。

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mò生苍凉脊梁3.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分)风雨: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2分)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有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讽刺漫画,店中的小二都比掌柜武大郎矮,店内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

请你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

(3分)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

当他再次向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3分)你说: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2008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

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45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45

佛山市200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说明:1、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 页,漫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

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 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 分,共8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阴霾.(lí)唱和.(hè)B、菜畦.(qí)炽.痛(zhì)C、狡黠.(xiá)归省.(xǐng )D、参差.(cī)萌.发(míng)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藏独分子”烧杀抢掠,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公安部门严惩他们的恶行。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缔固。

D、国家体育馆“鸟巢”美仑美奂,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中国网民的据理抗争,令美国CNN 电视台不得不就“辱华事件”作出正式道歉。

B、改革开放30 年来,佛山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C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过良好教育,还要刻苦努力。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69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169

绝密★ 启用前2008年包头市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l —10 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答卷前务必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 21 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 3 分)苦心孤诣.( ) 广袤.无垠( ) 慰藉.( ) 2.请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 3 分)张惶失措 真谛心无旁鹜 追溯无动于衷 烦燥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 .包头的八月,是一个天高气爽、绿草如茵的地方,也是各地游人最佳的旅游季节。

B 、现在的孩子们讲攀比,一些穿不起名牌,买不起手机的孩子把家庭的贫穷当成了不能说出的难言之隐。

C 、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知识归类,化整为零,注重训练。

D 、兵马俑,这两千年前的威武之师!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全都高大、魁伟、相貌堂堂。

4.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 陈涉世家》 —— 司马迁—— 西汉B .《 范进中举》——吴敬梓—— 明代C .《 藤野先生》——鲁迅—— 《 朝花夕拾》D .《 变色龙》 —— 契诃夫—— 俄国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任选一题)3 分)(l )如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大家家庭,一国发生灾难,别国大力支援已成为国际惯例。

2008 年5 月12 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地震,造成建筑垮塌,人员伤亡的重大突难,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据此情境完成下面对联。

错别字 改 正上联:邻难我援,播撒中华大爱;下联:(2)对对联很讲究情境,有些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况,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清代有一书生一次在湘江边游玩,看到橘横子洲(也叫“水陆洲”)边停泊着一只小船,一会儿小船划走了,于是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因上联有许多同音字,还运用了顶真修辞,书生一时也对不出下联来。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29

2008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174套-29

湖北省咸宁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附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先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完整。

1、读下面这幅对联,完成①~②题。

(3分)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②按照传统习惯,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边。

2、按要求默写。

(4分)①,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②人家在何许,。

(梅尧臣《鲁山山行》)③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④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

3、《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答:4、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2分)答:①②5、咸爱学校九(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

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4分)①成语接龙。

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1分)兴师动众城下之盟②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并说明理由。

(2分)“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乃至汶川等地遭受巨大损失。

”改正:③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稿中的一句话,请将它改为通俗的表达(尽量口语化)。

(1分)“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答:6、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4分)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8 页 200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①回首2008年走过的路,我们不禁.心潮澎拜。②这一年,灾难频繁:暴风雪大范围肆虐.,

手足口病不期而至,特大地震猝.然发生。③在大灾大难面前,使中华民族显示出空前的凝聚力。④从总书记到老百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踊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普写了一曲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伟大颂歌!⑤灾难,虽然可

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摧毁不了我们生活的信心;灾难夺不去中华民族坚忍顽强的意志,虽然它能够夺去无数同胞的生命!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不禁.jìn B.肆虐.lüè色 C.猝.然zhù D.可歌可泣.qì

(2)找出①④⑤句中的四个错别字,然后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要求书写 规范、工整、美观。(2分)

(3)第③句有语病,应修改为 (1分) (4)修改画线句子,使之与前句结构相同,语意连贯。(2分)

2.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1)电视台“抗震人物谱”栏目报道了许多英雄凭着 的意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坚持不懈、忘我工作的动人事迹。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完全 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3)一提到广安近几年的变化,张大爷就 ,言语之中充满了广安人的自豪感。 A.坚定 符合 侃侃而谈 B.顽强 迎合 夸夸其谈 C.顽强 符合 侃侃而谈 D.坚定 迎合 夸夸其谈 3.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新农村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 B.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的民族英雄。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D.“尽管我的家族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 4.给下列诗(词)文补充上句或下句。(2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2)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 (3)只恐双溪舴艋舟,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4)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5.根据提示,结合语境,用古诗(词)文名句填空。(3分) (1)达赖集团在世界各地破坏奥运圣火传递,引起了全世界所有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的愤怒,许多人自发起来保护奥运圣火顺利传递。这正应了孟子的一句话:“ , 。 ” (2)思念之情,亘古不变。李商隐客居巴山,在潇潇夜雨中将思念之情化为重逢的希冀的句子是:“ , 。”苏东坡把酒临风,面对明月,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对天下人祝福的句子是:“ , ”。 6.好读书,读好书,既能感受文学魅力,受到人格熏陶,又能培养读书习惯,积累读书方法。请联系课内外阅读体验,从以下推荐书目任选一部按示例制作读书资料卡。(3分) 第 2 页 共 8 页

书目:《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 读书资料卡 我喜欢的人物及出处 相关情节(10字内) 喜欢的理由 诸葛亮《三国演义》 舌战群儒 他是忠诚的典范,是智慧的化身。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只要热爱生活,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 , 8.“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将举行为灾区人民募捐活动,请你代主持人设计一段募捐动员的开场白。(2分)

9.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8分) 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后,各小组将收集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形成了以下活动成果。 成果A:各地方言与普通话读音差异明显。如岳池顾县一带将“吃”念成“七”,武胜烈面一带将“肉”念成“陋”。 成果B:街头巷尾乱用语言文字现象严重。如一家具专卖店名——“南方家俱店”; 一鞋店前的广告牌——“穿××皮鞋,步步为赢”等。 成果C:各种媒体经常出现一些新鲜用语。如“白领”“网虫”„„ (1)看到活动成果A,你觉得地方方言对人们的口语交际有什么妨害?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2分) 答: (2)看到活动成果B,你将向当地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怎样的工作建议?(1分) 答: (3)看到活动成果C,你能不能再举出两个新鲜用语?从中你发现了汉语发展变化的一条什么规律?(3分) 答: . (4)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或收获?(2分) 答: . 二、阅读(60分) (一)读阅读材料A《紫藤萝瀑布》,完成第l0—l6题。(17分) A 紫藤萝瀑布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 第 3 页 共 8 页

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⑩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 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 。(填文体).(2分) 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1)忍俊不禁: (2)伶仃: 12.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2分) 13.第⑧段中说十多年前家门外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但为什么“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2分) 答:

14.纵观全文,结合自己对作者生活经历的了解,说说作者在观看紫藤萝花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答:

15.描写生动细腻是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试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6.“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现在不幸遭遇地震灾害的人们尤其需要安慰与鼓励。请结合你的经历或见闻写一段话,激励灾区人民振作起来,乐观面对生活。(3分)

(二)读阅读材料B《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完成第l7-22题。(13分) B 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 2006年6月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干旱持续不断。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罕见的热浪夺走了2000人的生命。印度许多地区的最高气温超过了45℃,巴基斯坦的最高气温一度攀升到53℃,首都伊斯兰堡的最高气温也连续数天保持在43℃。在瑞士,6月份平均气温创近250年来的 第 4 页 共 8 页

最高记录。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天~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8成。特别是7月以来,有的地区降水量甚至不足l0毫米,造成一些城镇限量供水。 ②地球“高烧”,原因何在?中国l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因素。 ③专家们认为,印度半岛本应于6月上旬开始的季风雨季明显延迟,直到6月中旬,仅在西南沿海的部分地区有少量降雨,大部分地区连续数月降水严重偏少。其间,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 ④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浪不断。同时,我国华南、江南地区高温天气的持续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它▲是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变化和高温天气的主要因素,与熟带气旋、江淮梅雨:暴雨以及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关系极为密切,它的强弱、进退对我国雨带活动及旱涝分布起着决定作用。 从6月底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盘踞在江南、华南上空,稳定少动,使得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天气晴朗,阳光照射极为强烈且日照时间长,气温自然居高不下。 ⑤科学家研究发现,最近100年是过去l000年中最暖的,最近20年是过去l00年中最暖的。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有关专家也称,今年在北半球30多个国家出现热浪,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其根本原因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密切关系。 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翟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翟盘茂说,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一是霜冻日数的下降,二是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然而,全球极端暖的天气事件并没有出现和它们相对应的增加趋势。虽然我国南方今年极端高温现象确实十分异常,但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⑦专家认为,不管2006年夏季高温与全球变暖有没有直接联系,全球变暖的确会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这一年的普遍高温对人类是一次警示,它将引导人们深入地思考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从而采取实际行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17.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2分) 18.在第④段加“▲”的“它”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1分) 19.文章对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作出的解释或猜测主要有哪些?(3分) 答:(1) (2) (3) 20.第⑤段画线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