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真题_最新修正版

2019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真题_最新修正版
2019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真题_最新修正版

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

一、选择题

1.2019年5月5日-5月31日,邓小平图书馆开展了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网上竞赛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B.利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C.提倡植树造林化

D.工业三废随意排放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木炭燃烧

C.洒精挥发

D.蔗糖溶解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工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D.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5.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元素镝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图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镝是金属元素

B.镝的核电荷数为66

C.元素的名称是Dy

D.一个镝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

6.化学就在找们身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利用比铁和铜晚的多,是因为铝不如铜和铁活泼

B.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的燃料

C. 肥皂水可用于鉴别软水和硬水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剧烈燃烧,引起爆炸

7.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酚酞--一酸碱指示剂

B.硝酸钾—复合肥

C. Na2O2-----氧化物

D. Na0H---纯碱

8.下列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9.2019年4 月25 日是第12个世界疟疾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中心和中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国际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提出“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应对方案。青篙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元的质量比为3:1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10.明代宋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

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C+ZnCO3Zn+3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 ZnCO3中碳元素元农的化合价为+4

D.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时,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0℃时,两溶液的质量仍然相等

B.温度为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C.温度为T2℃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12.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该溶液中依次发生如下反应①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H2O,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图像关系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3.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建立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从H、 C、0、 N、Na、 Al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气分子_____。

(2)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14.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请结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衣”:某品牌男士服装标签标着“80%羊毛、20%氨纶”,氨纶属于______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2)“食”:食品包装袋中(如薯片)充有氮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住”: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置活性炭来吸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性。

4)“行”: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漆,是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15.已知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会引起煤气中毒,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两端物质间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Ⅰ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⑤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3)G的饱和溶液PH_________________。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无法判断

(4)写出C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分子

B.元素

C.单质D原子

(2)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均属于_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

A.坏血病

B.氟骨病

C.甲状腺肿大

D.食欲不振

(4)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缺钙者可以

②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小明每天摄入钙的量我1000mg,他通过食物的钙摄入量为721mg,你建议他每天应该口服该品牌口服液______支来补充钙的摄入量的不足。

三、计算题(5分)

17.某NaCl样品中混有杂质BaCl2,为了测定样品中Ba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10.0g完全溶于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18.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填b或c)。(3)写出一个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A装置做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常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中国医学著作博大精深,许多化学物质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医书中。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绿矾(FeSO4·7H2O)的相关记载。绿矾又名皂钒、青钒,性酸、凉、无毒,主要功效是除湿、解毒、收敛、止血。

(1)请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欲用久置的硫酸亚铁制备绿矾晶体(FeSO4·7H2O),小明同学提出该硫酸亚铁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FeSO4易被空气的氧气氧化成Fe2(SO4)3而变质。

②Fe2+在溶液中呈浅绿色,Fe3+在溶液中呈黄色。

③Fe3+的检验: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该硫酸亚铁溶液没有变质。

猪想Ⅱ:该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A.CuSO4 NH4Cl Ba(OH)2

B. FeSO4 Na2SO4 KCl

C.FeCl3 NaOH HCl

D. NaCl MgSO4 KNO3

【实验拓展2】该实验小组继续查阅资料得知,单质铁能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于是向上述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垃圾要分类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减少污染;树木、森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和烟尘等,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三废”任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B

【解析】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木炭燃烧、,生成新物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由液态变为了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蔗糖溶解,只是蔗糖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产,是物理变化。

3.D

【解析】瓶塞未倒放,易污染试剂,试管未倾斜;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符合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4.A

【解析】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利用空气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同时还可以得到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微弱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5.C

【解析】元素周期表单元格意义包括: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表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几号元素,同时原子序数=质子数,右上角的英文字母是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是元素名称,最下角的数字是相当原子质量。镝是“钅”旁,是金属元素;由图可知原子序数为66,因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质子数为66;元素名称为镝,元素符号为Dy;镝原子中质子数为66,则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

6.A

【解析】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利用越晚,铝比铁、铜活泼;酒精是常用的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面粉在有限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加热空气造成空气急剧膨胀,引发爆炸。故选。

7.D

【解析】酚酞和石蕊是常用的两种酸碱指示剂;硝酸钾含氮、钾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之一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NaOH是烧碱,纯碱是Na2CO3。

8.A

【解析】保持H2O的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图A是水分子示意图,图B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示意图,图C是氢分子示意图,图D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示意图,

9.C

【解析】青蒿素(C15H22O5)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每个青蒿素(C15H22O5)分子含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共42个原子;青蒿素(C15H22O5)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12):(16×5)=180:80=9:4;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22+16×5=282。

10.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求出X的化学式为CO;反应物都是固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减少;锌显+2价,氧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可设碳的化合价为x 2+x+(-2)x3=0 求出碳的化合价为+4价;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不为0)。

11.B

【解析】T1℃时,甲、乙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降温后,二者的溶解度不相等,析出的晶体质量不一样多,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相等;T1℃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为30g,则100g水溶解30g甲或乙物质刚好是饱和溶液;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50g,故形成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不指明温度的溶解度的说法是错误的。

12.C

【解析】A. 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开始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生成,错误;B.根据题意,一开始容器中不可能就有大量二氧化碳,故B错误;C.从题意可知,当溶液中没有碳酸钠的时候,盐酸才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开始发二氧化碳产生,反应一段时间(碳酸钠反应完全)后,才有二氧化碳,正确;D. 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开始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生成,错误。

三、填空题

13.⑴2N2 ⑵CH4 ⑶O ⑷Al2O3

【解析】⑴氮气分子用N 2表示,则两个氮气分子用2N 2表示。⑵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CH 4。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⑷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氧化铝,也叫三氧化二铝Al 2O 3。

14.⑴合成 ⑵防腐 ⑶吸附 ⑷氧气

【解析】⑴氨纶是常见的合成纤维中的一种。⑵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活泼),用于隔绝食品和氧气,从而使食品不易与氧气接触而变质。⑶活性炭有吸附性,常用来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⑷铁与水和氧气接触而生锈,刷漆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

15.⑴CuCl 2 ⑵置换反应 ⑶C ⑷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解析】B 会引起煤气中毒,则B 为CO ;C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C 为Fe 2O 3;H 是胃酸主要成分,则H 为HCl ;B 与C 反应生成Fe 和CO 2;且H 能生成E ,则E 为CO 2,F 为Fe ;A 高温分解生成CO 2,且另一种产物能与水反应,则A 为CaCO 3,D 为CaO ,G 为Ca(OH)2;已知H 为HCl ,则I 为CuCl 2。⑴I 为CuCl 2。⑵反应⑤为Fe+CuCl 2= FeCl 2+Cu ,属于置换反应。⑶G 为Ca(OH)2,Ca(OH)2是一种常见的碱,溶液的pH>7。⑷C 和H 反应,是教材上盐酸除铁锈那个反应,Fe 2O 3 与HCl 反应生成FeCl 3和H 2O 。

16.⑴B ⑵有机物 ⑶A ⑷ ①9.3% ②3

【解析】⑴列表为表示的是元素的质量。

⑵六大基本营养素中,题中四种为有机物,剩余的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

⑶抗坏血酸就是为防止坏血病的产生 ⑷①40100%430

?=9.3%。②需要从药品中摄入的钙元素质量为1000mg-721mg=279mg 。1支10mL ,每毫升含钙9.3mg ,则每支含钙为9.3mg ×10=93mg 。故所需要服用的口服液支数为279mg ÷93mg/支=3支。

三、计算题(5分)

17.(1)沉淀是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 4 1分

(2)设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为x

BaCl 2+H 2SO 4=BaSO 4↓+2HCl

208 233 X 2.33g

g

x 33.2233208= X=2.08g 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g

g 0.1008.2x100%=20.8% 答: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20.8%。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18.⑴长颈漏斗 ⑵A c ⑶2KClO 3 2KCl+3O 2↑ ⑷催化剂(催化)

【解析】⑴仪器a 是长颈漏斗;⑵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石灰石)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 +CaCO 3=CaCl 2 +H 2O +CO 2↑,反应不加热,为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故发生装置选A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空气从上方排出,故二氧化碳从c 进,空气从b 出;⑶装置B 适于加热制氧气,故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方程式为2KClO 3 2KCl+3O 2↑;⑷A 装置是固液不加热的装置,需要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

19.⑴Fe +H 2SO 4 = FeSO 4 +H 2↑

⑵KSCN (硫氰化钾);硫酸亚铁溶液已变质(猜想II 成立) D Fe + Fe 2(SO 4)3= 3FeSO 4

【解析】⑴铁和硫酸反应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化学方程式为Fe +H 2SO 4 = FeSO 4 +H 2↑。

⑵[设计实验并验证]根据查阅资料可知,现象为血红色,说明是KSCN 与Fe 3+发生了反应,故滴入的是KSCN 溶液,

说明溶液已经变质生成了Fe 3+。猜想II 成立。[实验拓展1] 因为Cu 2+呈蓝色,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为白

色沉淀BaSO 4 ,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结合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 3;Fe 2+呈浅绿色;Fe 3+呈黄色,且能和氢氧

根离子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D 项中,三种物质均为无色溶液,且相互间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故能大量共存。[实验拓展2]反应物为Fe 和 Fe 2(SO 4)3,生成物为FeSO 4,故化学方程式为Fe + Fe 2(SO 4)3= 3FeSO 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