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服务的福利性

合集下载

社区工作者中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区工作者中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区工作者中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是社区工作者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福利的范畴下,社区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并促进他们的社会福利。

本文将就社区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角色和职责展开讨论。

一、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角色社区工作者是在社会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专业人员。

他们是社区居民的支持者、咨询师、组织者和倡导者。

他们与各种不同背景和需求的个人和群体进行工作,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平等,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服务。

社区工作者通过与社区居民建立信任关系,帮助他们了解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他们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和参与。

社区工作者通常与社会机构、政府部门、志愿者组织和其他社区服务提供者合作,以确保解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二、社区工作者的社会福利职责社区工作者在社会福利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他们致力于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并通过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

1. 提供基本需求社区工作者通过提供食品、住房、衣物和医疗保健等基本需求的帮助,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他们与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合作,确保社区居民能够获得适当的援助和支持。

2. 促进社会参与社区工作者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事务。

他们组织社区会议、座谈会和培训活动,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并提供他们参与决策和改变社区的机会。

3. 支持弱势群体社区工作者致力于支持和保护弱势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受虐待者。

他们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和紧急救援等服务,以确保这些人群的权益得到保护。

4. 促进社会公正社区工作者致力于消除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

他们与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倡导制定和实施公平的政策和法规,以确保社区居民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尊重。

5. 社会工作的教育和倡导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居民中提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他们组织研讨会和讲座,向公众普及社区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加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基层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开展社区社会工作和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一、社区居委会的职责与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的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本社区内的居民。

在社会工作领域,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社区事务、维护社区秩序等职责。

同时,社区居委会还承担着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关爱特殊群体、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等职责。

通过这些工作,社区居委会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社区发展和居民福祉。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其核心是服务社区居民,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通过社区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区居委会作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主体,需要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三、社会福利服务的意义与作用社会福利服务是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而提供的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的开展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缓解其生活困境,改善生活质量。

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活动、搭建公益平台等方式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社区居民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四、社区居委会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等工作,社区居委会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同时,社区居委会还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繁荣与进步。

总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贴心化的服务和支持。

希望社区居委会能够进一步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营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让社区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LOGO
LOGO
一、国外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一)社区服务的由来
1869年 英国伦敦 慈善组织会 社
1877年 美国水牛城 全球第一个慈 善组织会社
1884年 1886年 英国 美国 “汤恩比馆” 睦邻公社
1889年 芝加哥 “赫尔会馆”
社区服务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源于西方工业化国家
LOGO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英国的社区照顾
德国的“邻里之 家” 美国的社区服务
日本的社区服务
LOGO
(3)社区照顾的具体形式
一是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 二是开办社区老年公寓。 三是家庭照顾,这是政府为使老人留在社区、留 在家庭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具体表现为由 家庭成员进行照顾,但政府发给适当的津贴。 四是设立短期护理机构——暂托处。 五是上门服务。 六是开办社区老人院,集中收养生活不能自理又 无家庭照顾的老年人。
LOGO
(二)社区服务的性质 1、福利性—社区服务最根本、最本质的特 征,以维护、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及其他特殊 群体的最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 2、互助性 3、地域性 从本社区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区居民 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服务。
LOGO
二、社区服务的分类 根据服务方式可分为: 1、社区福利性服务 2、社区公益性服务 3、社区互助性服务 4、社区志愿性服务 5、社区经营性服务
LOGO
二、我国社区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大陆的社区服务 发展社区服务是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现代 化发展的必然进程。我国大陆社区服务的发 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1、社区服务起步阶段 2、社区服务推广阶段 3、社区服务的深入发展阶段
LOGO
(二)、中国香港的社区服务 香港社区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 比较成熟,比较具有代表性。服务的内 容、服务的方式,还是管理的模式或运 作的机制,都有许多值得内地吸收借鉴 的地方。 1、政府“搭台”,民间“唱戏” 2、实行市场化运作,讲求成本效益 3、社工队伍壮大,服务具专业水准

试论福利性是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

试论福利性是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

diatr ,1995,154:640-642.6Kubota M ,Suita S ,K amimura T ,et al 1Surgical strategy for thetreatment of pyriform sinus fistulaJ 1J Pediatr Surg ,1997,32:34-37.【社区服务】试论福利性是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戴德新(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江苏 南京 211153)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03)03-0166-02[收稿日期2002-03-09 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福利性,这是社区服务存在的价值所在。

本文对此作如下探索思考。

(一)所谓社区服务,一般就是要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我们认为: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这一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为社区服务扶贫济困的保障功能、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和志愿互助的社会功能。

1 扶贫济困的保障功能在近年来的创建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活动中,我们围绕社区服务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机结合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

一是进一步完善以服务和设施为依托的服务网络,切实做好集中收养和重点照顾的保障对象的保障服务工作;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功能,为保障对象就业牵线搭桥、广开门路;三是挖掘潜力,努力通过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保障对象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四是和团市委一起组织青年志愿者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结对,开展一助一的志愿援助活动。

据统计,我市近两年来,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2万多人。

通过上述实践,不仅有效地支持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范运作,而且有力地增强了社区服务扶贫济困的保障功能。

2 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社区服务的一个显著特色和活力在于便民利民,在于增强人们对社区服务的依赖感和归宿感。

对此感触最深的是居委会,早在1987年,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来凤街居委会就推倒了居委会的围墙,专门盖了一间6平方米的服务亭,率先在全市开办了便民服务,其经验在全市推广后,各居委会纷纷仿效,办起了便民服务站,实行挂牌服务、定点服务、上门服务和租赁服务。

社区服务的内涵,特点、原则及服务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涵,特点、原则及服务内容

社区服务特征与原则
社区服务特征与原则
社区服务原则
社区服务特征与原则
社会方向
特殊群体 为重点
从人为本
2 社区 3 服务
原则
1
4
5
社会效益 为主
因地制宜
社区服务特征与原则
社区服务内容
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社区服务内容
社区服务内容
1 一般家居生活服务 2 社区环境综合治
理服务
3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4 社区生活服务
开创社区服务新格局 当前我国社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定位不明确,身份 暧昧,最显著的问题是社区居委会与政 府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①在实际 工作中,政府部门对社区居委会的“指 导”往往成了“领导”,使居委会组织 出现行政化倾向,居委会工作膨胀; ② 在考核上,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居委会更 好地承担政府的工作,实现政府的工作 目标,往往以考核、评比代替工作上的 指导,以考核、评先进为指挥棒左右居 委会的工作精力投向。这些考核、评比 由不同政府部门提出,缺乏统一的协调 管理,造成了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多头 重复管理。
二、通过社工和义工推动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借鉴上海等地的成 功经验,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培训,通过一套科学的评判程序进行 资格认定,壮大专职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政府通过向社区购买服务或 购买岗位的形式,聘请专职的社工到社区服务领域,运用他们专业的 知识进行更好的服务。,并根据社工的能力等级、受理事务的数量和 完成质量来支付劳动报酬。与此同时,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志 愿者队伍,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服务知识,在 居家养老、邻里互助等方面进行“义工”服务。社区居委会在年底对 那些表现突出的义工进行表彰,以激励义工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服务与福利资源介绍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服务与福利资源介绍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服务与福利资源介绍社区工作是指在某一特定社区范围内,通过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同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和福利活动,旨在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本文将介绍社区工作中的一些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讨论。

一、社会服务资源介绍社会服务资源是指供社区居民使用的各种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

社会服务资源的种类繁多,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社区安全等多个领域。

1. 教育服务教育是一个社区发展的基石,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对于居民的子女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中通常设有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环境。

2. 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中通常设有社区医疗中心、诊所等医疗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常见病治疗等服务。

3. 就业服务就业是社区居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社区工作通常会提供就业服务,包括就业指导、岗位信息发布、职业培训等,帮助居民提高就业竞争力。

4. 社区安全服务社区安全是社区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区工作通常组织安保人员,制定安全规定,确保社区的安全。

此外,社区还会组织各类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二、福利资源介绍福利资源是指社区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提供的各项福利项目和资源。

福利资源的供应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1. 住房保障住房问题一直为社区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区工作通常会提供住房保障政策,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

2. 养老保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社区工作通常会提供养老保险政策,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金和养老服务。

3.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会设立社会救助中心,提供生活补助、医疗救助等帮助有困难的居民渡过难关。

4. 文化娱乐社区工作还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资源,包括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社会服务与福利资源的重要性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区服务与社会福利

社区服务与社会福利

社区服务与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和幸福。

社区服务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各种服务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社会福利是为了保障每个人都能共享社会资源、享受社会服务和扶助机会,使人们在社会中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首先,社区服务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服务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居民的生活。

例如,社区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健康讲座、儿童教育活动和老年人关爱活动等,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创业,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社区服务扮演着社会福利的桥梁角色。

社区服务机构是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它们能够收集和反映居民的需求,并转达给政府。

通过社区服务机构,政府能够更加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制定符合他们需求的政策和项目。

这种互动可以让政府更加贴近基层,为社会福利的改善提供更好的机会。

此外,社区服务与社会福利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社区服务可以为社会福利项目提供重要支持。

例如,社区服务机构可以提供信息和协助,使居民能够了解社会福利的权益和申请条件。

同时,社区服务机构还可以提供志愿者和专业人员,为实施社会福利项目提供帮助。

这种协调合作可以提高社会福利项目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然而,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资源的短缺限制了社区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其次,社区服务机构的运营和维护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支持,但是由于社会福利的投入有限,很多社区服务机构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政府还应该加强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项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社会福利应该更加注重贫困地区的需求,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权益。

社区工作者-社区服务知识点

社区工作者-社区服务知识点

社区服务
一、社区服务概述
1、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议和扶持下,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发动和组织这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而开展的、本质为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
2、社会服务的特性:福利性(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
地域性
群众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的普遍性;服务的广泛性)
互助性(邻里互助式社区服务的原始形态)
综合性
3、社区服务的功能:社会福利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精神文明功能
4、社区服务内容:社区公共服务(就业、保障、救助、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流动人口、安全)
物质、文化、生活服务(便民、互助、志愿者、商业、开放)
二、社区服务工作方法
1、
2、社区安全工作方法
3、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方法
4、社区特殊人群工作方法
5、社区文化娱乐工作方法
三、社区服务人员素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区服务的福利性作者:周良才胡柏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7期摘要: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和“龙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福利性,是新时期搞好社区服务的关键。

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表现在:从社区服务的领域看,社区服务大部分属于社区福利服务;从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也一直强调社区服务的福利性;从社区服务的资金筹集来看,社区服务体现福利性特征;从运行方式看,社区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社区服务;福利性;社区福利服务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129-0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建设就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逐渐展开,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和“龙头”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较严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不但会影响社区服务工作本身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形势下,社区服务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是每个社区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正确认识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福利性,是新时期搞好社区服务的关键。

本文试就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谈几点认识。

一、从社区服务的领域看,社区服务大部分属于社区福利服务社区服务领域广,内容丰富,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服务发展到今天,主要领域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重要方面:一是面向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二是面向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三是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后勤”服务;四是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1]。

上述四个方面中的第一、第四方面,具体来说,包括社区社会救助、社区优抚工作、社区助残服务和社区就业服务等服务项目都属于社区福利服务。

这些项目都属于面向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并充分体现了福利性的本质特征。

就具体的服务产品而言,社区福利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暂托住宿服务。

这是接近于院舍服务的方式,提供入住服务,所不同的是,暂托服务不是长期入住,而只是短期入住,其主要作用在于缓解家庭照顾方面的压力。

2.日间照顾服务。

家庭在白天将需要照顾的老人、残疾人及儿童送到日间照顾机构,由这些机构提供生活照顾,也包括提供与被照顾者需要相应的其他服务。

3.康复服务。

在社区建立专业康复机构,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包括康复需要评估、康复方案制定、康复实施与康复相关的咨询。

4.活动服务。

社区活动服务主要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一定的设施,包括场地和设备,工作人员的作用则主要是维护设施的运作,有时也提供一些服务。

5.残疾人庇护工场及就业中介服务。

庇护工场关系到残疾人生活收入、活动和康复三个方面的需要。

社区可以提供辅助就业及正规就业方面的服务,主要是对残疾人就业需要进行评估,搜集劳动力需求信息,与潜在的雇主联系和磋商,以安排残疾人就业。

6.家务助理服务。

家务助理把社区服务延伸到家庭内部,提供上门服务,承担了日常生活中用餐、个人卫生、家庭清洁、洗衣等方面的照顾和服务。

7.权益保护服务。

社区通过各种形式(包括自愿者)形成一支队伍,开展脆弱群体权益公众教育,为服务对象提供权益方面的咨询,当出现权益问题的个案时,参与其中的调查和调解工作,以致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二、从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也一直强调社区服务的福利性在中国,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说既无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概念,也无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实践。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是在我们原有的社区福利服务的基础上,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各类社区主体的实际生活需要而兴起的。

具体来说,是在民政部门的积极倡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的社区服务无疑具有明显福利性。

1986年,民政部首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

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城市社区服务座谈会,明确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和任务,以及社区服务和民政部门的关系。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产生、兴起的主要标志。

此后,全国部分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逢勃兴起。

1989年3月18日,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自愿者协会,从此拉开了中国城市社区自愿者服务活动的序幕。

1989年9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全国社区服务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全国各地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并形成了进一步开展这一项工作的思路。

1993年8月,国家计委、民政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明确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明确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为了充分保障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特征,还制定了相关的扶持保护政策。

1994年底,民政部在上海召开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澄清了社区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重申了它的福利服务宗旨和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社区服务必须体现福利性特征。

1995年,民政部颁布了《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在全国开展了创建示范城区的活动。

1998年,民政部命名了46个“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更多的城区正在向示范城区的标准迈进。

民政部在制定《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与命名“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时,也都将社区服务的福利性作为了重要指标之一。

三、从社区服务的资金筹集来看,社区服务体现福利性特征社区服务是一项事业,而且是一项让广大老百姓尤其是社区弱势群体得到实惠与帮助的事业。

在中国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筹集资金,为了切实搞好社区服务,采取政府投入为主是正确的。

政府应逐年增加对社区服务,特别是社区福利服务的投入,重点建设一批能发挥基础性、示范性作用的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兴办一些真正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服务项目,并将一部分资金用在鼓励、支持和资助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社区福利服务上。

同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有限,发展社区福利服务光靠政府投入肯定不足,各地还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社区福利服务项目。

正因如此,社区服务在价值取向方面,应坚持社区服务的福利性不动摇,注重社会效益。

特别是为社区弱势群体与优抚对象提供服务的社区福利服务,更要注意把握这一本质属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调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甚至对某些社区福利服务项目也采取低收费的制度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这是为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效益提供物质基础,绝不是对社区服务宗旨的改变。

社区福利服务必须始终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的指导思想”,应将“福利的最大化”定为最终目的,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如果偏离了这一点,社区福利服务就丧失了自身的特点与存在的价值。

四、从运行方式看,社区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社区服务特别是面向社会特殊成员——社会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社区福利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社区福利服务采取福利性服务的运行方式,即采取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

而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服务则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采取有偿服务。

当然,在中国目前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有限的的情况下,社区服务也应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有偿或低偿服务的运行方式,但这些项目都是社区服务中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生活服务和公共福利服务项目。

笔者反对把所有社区服务项目当做营利性行业对待,赞同将社区服务业分为事业和产业两大块,分别对待,建立不同的发展机制,也就是将社区服务中的社区福利服务部分当做“事业”看待,采取福利性服务运行方式。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服务项目,可以将其当做“产业”看待,采取市场运作为主,同时笔者对政府直接操作社区服务持否定态度,认为出现政府主办成为政府参与经营活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象是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在发展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应把满足社区弱势群体及优抚对象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要作为发展社区服务的基本目标。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有层次性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等三个层次。

这里所说的“生活照料方面”需要,主要是指上述五层次中的生存需要。

对于社区弱势群体及优抚对象来说,生存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二是对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

现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弱势群体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优抚制度则较好地解决了优抚对象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

满足社区弱势群体及优抚对象对生活照料方面的需要,则要靠发展社区服务。

把让所有社区成员都能享受社区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作为发展社区服务的最高目标。

发展社区服务的最终目标,并不局限于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下岗失业工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福利,而要着眼于所有社区成员,最终让所有社区成员都能享受社区福利服务。

到那时,社区服务便是一种社区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互助性服务,每个社区成员既是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受益者。

社区福利服务的互助性,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互助,人与人之间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通过互助,能大大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互助,在社区就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社区福利服务能调节个人、家庭与社区的关系,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社区是一个小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社区,就谈不上和谐社会。

所以,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社区服务的发展,把让所有社区成员都能享受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发展社区服务的最高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