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工艺》教学大纲汇总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行驶系统
1.行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2.行驶系统的类型
3.车架与车桥
二、车轮与轮胎的认识与拆装
1.车轮的组成
2.轮胎的作用与类型
3.车轮总成的拆装与检查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转向系统
1.转向系统的作用
2.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构造与拆装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课题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作用与分类,盘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鼓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盘式制动器的检修方法,鼓式制动器的检修方法,制动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液压制动传动装置零件的检修方法。
作业
课题五思考与练习
3.动力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
4.动力转向系统的检修
5.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
课题小结
本课题重点介绍了转向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分类,机械转向器、操纵机构、传动机构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动力转向系统的拆装与检修方法,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业
课题四思考与练习
第
教学内容
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与拆装
底盘教学大纲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检测工程师学时:143课时制(修)订时间:2023年3月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任务: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底盘的维护与修理;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
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汽车底盘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损耗分析与检验分类、合理维护与修理的基本能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全面讲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技术状况和故障的诊断与检修,能准确分析故障的原因。
2、能力目标(1)掌握汽车底盘各零部件常用的检修方法。
(2)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3、素质目标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技术资料,并利用专业设备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与检测。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部分基础底盘第一章汽车传动系的概述一.教学要求:1、熟悉汽车底盘的组成构造2、掌握汽车底盘的布置形式二、难点和重点:传动系的功能及布置形式三、学时分配:本章共需要学习 5 课时,其中理论课为 3 课时,实训课为 2课时。
第二章离合器一.教学要求:1、熟悉离合器的作用、结构组成2、掌握离合器的更换流程3、掌握操纵机构的检查与调整方法4、掌握液压式操纵机构的更换流程5、熟悉液压油的更换周期6、熟悉常见故障7、掌握故障分析流程二、难点和重点:1、会熟练更换离合器三件套2、能对离合器的主要零件进行检修3、熟练调整离合器4、会分析离合器的一般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三、学时分配:本章共需要学习 17 课时,其中理论课为 7课时,实验课为 10 课时。
《汽车底盘构造》教学大纲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教务科研处编印 2007年9月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汽车底盘构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总学时:96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中后三年制大专学生,汽车构造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现代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为学习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等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运用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课题一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3. 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4. 传动系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基本要求:1.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 熟悉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课题二离合器教学内容:1. 离合器的功用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 膜片弹簧离合器3. 周布弹簧离合器4. 中央弹簧离合器5. 从动盘和扭转减振器6. 离合器操纵机构。
基本要求:1. 掌握离合器的功用、摩擦离合器的性能要求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 掌握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类型、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4. 熟悉不同类型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各种车辆上的运用5. 掌握从动盘和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课题三变速器与分动器教学内容:1. 变速器的功用和类型2.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3. 同步器4. 变速器操纵机构5. 分动器基本要求:1. 掌握普通齿轮式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2. 掌握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类型、工作过程以及对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要求3. 掌握同步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课题四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及类型2. 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3. 液力机械变速器4. 自动变速器的操纵系统5. 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基本要求:1. 掌握几种典型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液力变矩器与行星齿轮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4. 了解无级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课题五万向传动装置教学内容:1. 万向节2. 传动轴和中间支承基本要求:1. 掌握各种类型万向节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 掌握传动轴和中间支承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3. 学会分析典型汽车万向传动装置的结构、装配及工作过程课题六驱动桥教学内容:1. 主减速器2. 差速器、半轴与桥壳3. 驱动桥的组成及类型,主减速器的功用及类型、构造特点,差速器的类型,行星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模块化教程大纲——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是中高等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本模块课程根据专业特点,以典型国产车型及常见进口车型为例,重点讲授底盘各总成和零件的构造•原理•故障诊断及检修,使学生懂得底盘四大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维修方法,并能将所学到的技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
二.课程教学目标汽车底盘模块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教材后,应基本达到汽车维修工中级或以上水平,具备汽车底盘维修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具有个人安全保护.工具和设备正确使用的能力。
2、具有对离合器拆装,检查,修理,调整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3、具有对手动变速器拆装,检查,修理,调整,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4、具有对十字轴式和球笼式万向节拆装和检修的能力及对传动轴和中间支撑检修的能力。
5、具有对万向传动装置故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6、具有对主减速器,差速器拆装,检修,调整的能力。
7、具有对驱动桥检修,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8、具有正确选用轮胎,拆装,检查,维护轮胎的能力。
9、具有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检查,调整的能力。
10、具有对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查,调整的能力。
11、具有对转向器进行检查和调整的能力。
12、具有对机械式转向系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13、具有对动力转向系的检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14、具有对制动器拆装,检修,调整的能力15、具有对液压制动系统排气的能力。
16、具有对常规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17、具有对底盘进行各级维护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能对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及驱动桥检修,拆装和调整。
2、能对悬架进行检修和拆装。
3、能对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检修调整及动力转向的检查。
4、能对制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理论教学模块课题一:底盘概述1、理解底盘的组成和功用。
2、了解汽车的驱动形式。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教学大纲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教学大纲有以下几方面:
汽车底盘概述
1.底盘定义和功能:
传统底盘和现代底盘的区别
前驱车、后驱车和四驱车的底盘结构
2.车架和底盘各部分介绍
车架的构成,包括长梁、横梁、支撑板等部件:
各类悬挂系统,如独立悬挂、梁式悬挂、扭力杆悬挂等
制动系统组成,例如制动器、转向节、制动片等
独立式悬挂系统中的减震器、弹簧、麻花等
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轴、万向节、差速器等
3.底盘拆装步骤:
工具和设备准备
车辆固定和升降
底盘各部分拆卸顺序及注意事项
安装新部件时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底盘安装后的测试和调整
4.底盘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
底盘问题的症状和原因:
如何诊断底盘问题并找到防护措施
维护底盘组件的最佳实践及提示
调整刹车、悬挂系统以使汽车行驶更加安全舒适
这个大纲包含了底盘相关部件的详细介绍和拆卸、安装以及故障排除的详细步骤。
《汽车底盘构造》实训教学大纲

《汽车底盘、车身构造与原理》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实训课程类型: 技能实训课总学时:28先修课程:汽车构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构造实训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能实训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底盘、车身拆装常用工具、量具、机具、专用工具的使用,正确的对发动机、底盘、车身进行拆卸、清洗、润滑、调整、装配。
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实训课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技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解汽车拆装用工具、量具、机具、专用工具的使用,汽车拆卸、清洗、润滑、调整、装配技术。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汽车汽车拆装用工具、量具、机具、专用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技术。
2、掌握发动机拆卸、清洗、润滑、调整、装配技术。
3、掌握汽车底盘拆卸、清洗、润滑、调整、装配技术。
4、掌握汽车车身拆卸、清洗、润滑、调整、装配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汽车拆装工、量具,专用工具的使用(1)熟悉汽车拆装用工具、量具、设备、仪器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与维护技术。
(2)熟悉汽车拆装操作安全规程。
2、底盘拆装(1)掌握离合器的组成,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技术。
能进行正确的拆卸装配,能对离合器进行正确调整,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2)掌握变速器与分动器的组成,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调整技术。
能进行正确的拆卸装配,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3)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调整技术。
能进行正确的拆卸装配,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4)掌握车桥的组成、种类、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调整技术。
能进行正确的拆卸装配,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5)掌握行驶系的组成,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调整技术。
能进行正确的拆卸装配,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6)掌握转向系的组成,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技术。
能进行正确的拆卸装配,能对转向系进行正确的调整,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7)掌握制动系的组成,作用,拆卸、清洗、润滑、装配技术。
汽车底盘教学大纲

汽车底盘教学大纲(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理论课)课程性质: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总学时数:理论50学时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分:8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机械类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介绍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与使用维修方法。
一、课程教学目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机械类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介绍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与使用维修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汽车的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汽车底盘的正确使用、维修、检测及调试方法,具有分析、判断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
并通过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创新精神。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能进行底盘的使用、维修、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汽车底盘概述,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的结构和维修,以传统式汽车底盘结构为骨架,重点介绍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传统底盘主要零件的维修。
加大了实验实训时间和内容。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2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车底盘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初步认识汽车底盘。
2.掌握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熟悉汽车的驱动型式与传动系布置。
教学重点:汽车的驱动型式与传动系布置教学难点:教学内容:1.汽车概数;2.汽车底盘;3.汽车传动系的布置;第二章汽车传动系(18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要求与工作原理,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类型、结构。
离合器的检修内容、方法。
2.手动变速器的功用、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构造与工作原理。
主要零件的检验和修复方法。
3.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特点、组成,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汽车底盘构造》教学大纲-王书贤

《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教学方案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代码:fb09224课程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总学分、总学时:3学分、54学时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讲授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组成、作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汽车底盘各总成及零部件的功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国内外主要车型底盘的构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分析其它车型底盘结构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主要总成、各系统零部件进行一般运动、受力和性能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识读汽车底盘主要总成、系统的装配图、电路图和结构示意图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及主要总成的装配关系,一般的技术要点和调整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成,培养大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传动系统概述(一)教学目标1、熟悉汽车底盘的组成与功用;2、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的组成与功用3、能叙述汽车的行驶原理;4、掌握汽车底盘的各种布置型式。
(二)主要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的组成与功用2、汽车底盘各系统的组成与功用3、汽车的行驶原理4、汽车底盘的各种布置型式第二章汽车传动系统概述(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特点,液力式传动系统的组成;2、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方案;3、重点掌握机械式传动系的组成。
(二)主要教学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用与组成2、传动系统的类型概述3、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第三章离合器(一)教学目标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对汽车离合器的基本要求;2、了解汽车离合器的分类及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重点掌握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性;掌握螺旋弹簧离合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3、了解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类型及特点;重点掌握液压操纵机构的构造;4、了解离合器的调整方法和通风散热方式;了解压盘的传力方式。
5、重点掌握带扭转减振器从动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工艺》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汽车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工艺
英文名称:Chassis Geological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Removing
课程编号:230631
学分:6
适用对象:2006级,汽车维修类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属知识类应用型、操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组成、构造,工作原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并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构造、原理及拆装技能,掌握各种工具和检测设备、保修机具和使用方法。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是:《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液压技术》;
《汽车电器》、《发动机构造》。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构造、原理及调整
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
3、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拆装调试工艺,具有一
定操作技能。
4、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拆装工具,量具和各种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5、除岗位技能之外,还应注意培训学生的安全规范,质量、协作等意识及
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学生分组:5人/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
7、按实训项目和学生人数配备各种实训实物和工具、量具及检测设备。
三、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传动系概述
11.1 传动系的功用和组成
1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第十二章离合器
12.1离合器的功用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2.2摩擦离合器
12.3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第十三章变速器与分动器13.1概述
13.2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13.3同步器
13.4变速器的操纵机构13.5分动器
第十四章万向传动装置14.1概述
14.2万向节
14.3传动轴和中间支撑
第十五章驱动桥
15.1概述
15.2主减速器
15.3差速器
15.4半轴和桥壳
15.5四轮驱动系统
第十六章汽车行驶系概述16.1汽车行驶系功用
16.2汽车行驶系的分类
第十七章车架
17.1车架的功用和要求17.2车架的类型和构造
第十八章车桥
18.1概述
18.2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18.3转向轮定位
第二十章悬架
20.1概述
20.2汽车悬架的功用和类型20.3弹性元件及典型悬架20.4减振器
20.5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20.6横向稳定器
第二十一章转向系
21.1概述
21.2机械转向系
21.3助力转向系
第二十二章制动系
22.1概述
22.2车轮制动器
22.3制动传动装置(液压)
22.3制动传动装置(气压)
22.4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的调节装置
四、时间分配表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以理论考试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考核的方法。
六、考核成绩分配比例: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作业和出勤、及课堂提问和实验成绩组成。
成绩比例按规定:平时占20%,期中占20%,期末占60%;平时成绩:作业及提问占40%,出勤占20%,实训占40%。
七、教材和参考书:
1、建议使用教材:《汽车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郭新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汽车构造》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执笔人:昌百竟审定人:制订时间: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