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沪杭实习报告_园林专业

合集下载

园林专业实习报告

园林专业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实习人:实习地点:苏州、上海、杭州、实习目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第一站来到了苏州,被誉为吴中第一山,传说中吴王夫差将其父亲阖闾葬于此地。

但至今为止没有人能给出阖闾墓的确切答案。

这为我们今天出行的目的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更是对建筑的利用和创造相结合。

通过园林建筑的布局,运用园林艺术创造的手法,创造“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追求“景无情而不发,情无景不生”,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实习过成中不仅要参观学习园林建筑造型,包括:体量、空间、组合,形式结构、细部结构等,还要考虑其与环境的融合,注重其景观功能的效果;学习实际中,如何把功能比较复杂、体量较大的茶室、餐厅、展览馆等建筑化整为零,按园林建筑功能的不同来分厅、堂,再以廊架相连、花墙分割,组成庭院式建筑。

园林建筑依其屋顶、平面、功能、结构而分,类型很多,个性突出。

但它们又要适应功能要求。

空透轻巧,明快自然,并服从于公园的总体风格,如杭州的花港观鱼茶室:翠雨轩。

园林建筑除了上述具有一定体量和功能的建筑外,还包括小品设施。

如:园桥、汀步、桌椅、围墙、栏杆、台阶、指示牌、园灯等。

它们除了自身的实用功能外,同时也是美化和装点园景的园林设施。

在造型、材料彩等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既要与环境协调,又要为环境增色添景。

园林建筑的细部装修设计也是实习的重要的内容,如挂落、天花、门窗、漏窗、门洞、屋脊、花饰、隔断、博古架、壁画等。

通过这些细部设计的学习,可以了解组织框架,丰富景观,使空间有流动感,景色有层次感的园林设计手法。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厚。

亭塔楼阁,飞檐彩壁,雕梁画栋,隐于山水浓荫之中。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造出一幅幅变幻的风景画引人入胜。

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和建筑园路无不独具匠心,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观念对造园者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山水地形,古人云:“无石不成园。

苏沪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X马克波罗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杭州--人间的天堂。

在我所去的城市中,杭州的园林无论是水,道路,植物的配置,无疑是最严谨的。

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杭州的西湖了,它在每一个点,平面和空间的布局做的仔细和细心都是无需辩论的。

毫无缺点,但就本是这个完美的园林设计中,似乎还缺着什么,过于的严谨与实际大自然仿佛相差甚远!杭州的园林,当你走在其中,在我看来与生活当中的实际相差甚远,还有一个,利益,杭州的园林在利益方面抓求的太紧,这与完美的园林中似乎体现出了一丝的不完美。

仔细观察中,杭州的大面积的草坪均都由细绳拉起来并打上了标语,湖岸的设计亦是如此,缓缓而流的小溪与道路之间一米多的距离,但偏偏这么完美的比例与设计中,种植了大量的草灌木和花灌木,完全将道路与水系隔绝,让人感觉出自然与人之间的一段差距,人们不能真正的溶于到这个自然与景色。

虽然,这在设计中是有诸多的原因和人为因素,在我看来。

当小小的错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这小小的错误遍布的整个园林,亦是一个大错误。

让人本想放松的心情当中又多了一丝压抑。

1设计方面: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一的实习,使学生在基本熟悉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园林另一代表园林的造园艺术与手法进行理解和感悟,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使学生对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园林的造园立意、场地与环境、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艺术等有系统的了解和感悟和总结,以便将其自然地应用到将来的新园林设计的创意之中。

2植栽方面:识别华东地区常用园林树木,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了解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树木选择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形式;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园林树木在造景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探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优缺点,提高设计实践中应用园林树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公园、风景点要求其四季美观,繁花如锦,活泼明快;寺院,祠墓,碑刻、古迹则求其庄严、肃穆。

园林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园林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园林上海苏州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绿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xxxx年xx月参加了园林专业实习,赴上海、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xx天的实习考察。

二、实习地点及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上海和苏州两个城市的园林绿化项目。

实习内容包括公园、绿地、园林企业、植物园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实习过程及收获1. 上海实习(1)上海植物园在上海植物园,我们参观了各种植物种类,了解了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情况。

在植物园的参观过程中,我对植物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园林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上海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作为上海的一大公园,其绿化景观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公园内绿树成荫,湖泊清澈,各种园林小品点缀其中,展示了现代园林的美感。

在世纪公园,我们学习了公园的规划、景观设计、绿化种植等方面的知识。

2. 苏州实习(1)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拙政园,我们了解了古典园林的布局、设计原理、建筑风格等特点,为今后从事园林设计工作提供了借鉴。

(2)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其园林绿化建设具有很高的水平。

在园区,我们参观了绿地、公园、企业园林等,了解了现代园林绿化的最新发展动态。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园林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积极关注国内外园林绿化的发展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为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苏沪杭考察报告园林专业

苏沪杭考察报告园林专业

苏沪杭考察报告园林专业江西农业大学院系: 园林与艺术学院专业: 园林班级: 园林062班学生姓名: 彭向荣指导教师: 张建平易军红二 ? ? 九年七月目录第一部分:实习概况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三、实习地点四、实习时间五、实习指导老师第二部分:实习作业一、问题回答二、测绘留园可亭与沧浪亭三、速写第三部分:实习个人心得一、杭州二、苏州三、上海四、总结第一部分:实习概况一、实习目的: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二、实习内容: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等特点,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三、实习地点1、杭州风景式园林:西湖(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小瀛州、曲院风荷等)、杭州太子湾公园、孤山(西泠印社)、西湖西进等。

2、苏州古典园林: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虎丘、艺圃、环秀山庄等3、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延中绿地、东方明珠、世纪大道、世纪广场、世纪公园等。

四、实习时间:2009年6月31日——7月20日五、实习指导老师:陆金森黄英第二部分:实习作业一、问题回答1、以参观苏州私家园林来分析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

第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苏沪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天气很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第一趟来到了苏州,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

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

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位于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

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

史,景区创新推出了春季的艺术花会,展现了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一大批名贵花卉的迷人风姿,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花卉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风情浓郁的金秋庙会,再现了山塘出会的盛况,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间艺术节目,深得游客喜爱,如今,一年两会已成为著名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苏州的旅游热点。

园林苏杭实习报告

园林苏杭实习报告

园林苏杭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我于××年××月至××年××月在××实习,实习单位是一个园林设计与施工公司,位于苏杭地区。

该公司是一家较有规模和声誉的园林设计公司,已经在行业中经营多年,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施工以及绿化养护等业务。

二、实习内容1.学习园林设计理论和技能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园林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我通过导师的引导和指导,了解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色彩搭配、空间布局、植物选择等。

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园林设计,例如CAD和Photoshop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园林设计的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2.参与园林施工过程除了学习园林设计理论和技能,我还有机会参与园林施工的过程。

我了解到园林施工需要考虑土壤状况、植物种植、材料运输等多个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帮助工人们完成了一些基本的园林施工任务,例如挖土、移植植物以及植物养护等。

这些实践使我更加了解了园林施工的流程和技巧,并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

3.参观苏杭园林景点作为实习生,我还有机会参观了一些苏杭地区的著名园林景点,例如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这些园林景点不仅让我欣赏到了优美的景观,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园林设计的独特之处。

我能够亲眼目睹园林设计师们的智慧和创意,也从中汲取了灵感和启发。

三、实习收获在这段实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到了园林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色彩搭配、空间布局、植物选择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将来从事园林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参与园林施工,我了解了园林施工的具体过程和技巧,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最后,通过参观苏杭的园林景点,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对园林设计的热爱和信心。

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园林苏杭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园林设计的魅力和意义。

园林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精选园林实习报告3篇

精选园林实习报告3篇

精选园林实习报告3篇园林实习报告篇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举世闻名,12月1日至5日,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曹玉春、县政协副主席许乙姣带领县“三创”办、县总工会、县残联、县市政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城市园林绿化学习考察团慕名前往杭苏沪学习考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在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中,参观了杭州的西湖文化广场,自然博物馆、朝辉社区、运河博物馆、宋城,苏州的寒山寺、虎丘、拙政园、上海的周庄、世博中国馆、南京路商业街等久负盛名的园林绿化现场。

2日晚,考察团一行与杭州市政协郭处长就苏、杭两市在城市绿化、公园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一、苏、杭城市园林绿化与管护的基本情况(一)古城区的园林绿化苏杭园林绿化人均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每个城市建成100个以上的市级公园(3万m 2 以上)区级公园(3000m 2 —3万m 2 )和小游园(3000 m 2 以下),使市民出门350 米以内就能步入绿色空间,均衡绿地布局,精心建设小、多、匀、精的公园绿地,每年新增绿地均在500万m 2 以上,形成了“全城皆园”的景观,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特别是苏州,古城区绿化着眠于保护,实施环古城—护城河绿化,面积总计20平方公里,河道绿化带宽为50-100米,象一条绿色的项链,使苏州古城熠熠生辉。

把苏州园林向道路、市政设施、河道、小游园等绿地延伸,提出“苏州园林—园林苏州”的绿化建设目标,将亭、廓、景石、特色植物(如南天行,造型罗汉松、五针长)等运用到街头绿地,将养护工提升为盆景工。

(二)新城区的园林绿化新城区的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利用自然山水展开,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起点高、手笔大、理念新、积极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和创业投资环境。

其中苏州的金鸡湖是工业园区宝贵的风景资源,金鸡湖湖滨大道、中央公园、香樟园、文化水廊等相继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投资11亿元,其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自然的结合博得了人们的好评,成为融现代理念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城市新景观。

园林设计实习报告(通用3篇)

园林设计实习报告(通用3篇)

园林设计实习报告(通用3篇)园林设计篇1:通过本实习,从历史、文化、人类现状全方位了解了解并认识上海苏杭园林的园林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植物造景等。

同时提高学生对园林的鉴赏能力和判别能力。

实习行程:上海南京路、外滩——上海世博园——苏州园林(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杭州西湖实习内容上海上海我之印象:繁华,现代,一座二十一世纪中国标志性的城市,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座标志性城市。

1 上海城市规划(1)道路走进上海,如果问我第一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什么?那么我一定会回答:上海的交通,上海的道路,干净,整洁,通畅,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南京路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东起外滩、西于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两侧商厦鳞次栉比,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

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东西两段。

西藏路以东称南京东路,以西称南京西路。

每天约有150 万人在这条街上游览、购物。

年销售额超过20 亿元。

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建立最早的一条商业膏,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

(2)建筑格局上海建筑很具有历史意义,外滩更是久负盛名,享誉世界!外滩(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

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3)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

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

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院 系: *********** 班 级: ***********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老师: ***********

二O一O 年 十 月

园林专业实习报告 2 前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大学*****院*****系园林07级学生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于2010年10月12日拉开了园林专业‘苏’‘沪’‘杭’实习的帷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实习上海为第一站,为期4天;苏州为第二站,为期3天;杭州为第三站,为期3天。主要以实地考察、实地测量等方式进行。通过各个项目的参观学习,记录笔记,分析思考,完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此次是历届实习时间最短,任务量最重的一次,给带队老师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学生极大的体力考验。 特此由衷的对老师们说声“您们辛苦了”! 本实习报告是作者结合课本所学与实习内容,参照笔记与相关资料,总结完成的,由于资料不全等相关原因,报告内容可能有所疏漏偏差,望批评指正。

3 目录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4 一、实习时间………………………………………………………………………………..4 二、实习指导老师…………………………………………………………………………. 4 三、实习目的………………………………………………………………………………. 4 四、实习地点………………………………………………………………………………..4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4 一、上海……………………………………………………………………………………..4 二、苏州……………………………………………………………………………………..7 三、杭州……………………………………………………………………………………..12

第三部分:实习个人心得……………………………………………..13

第四部分:总 结……………………………………………………..15 第五部分:作 业………………………………………………………16 4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 实习时间: 2010年10月12日—2010年10月23日 二、 实习指导老师:

三、 实习目的: 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四、 实习地点 行程安排如下: 1. 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 人民广场、延安中路绿地、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外滩、世博园、古城公园、城隍庙等 2. 苏州:中国古典园林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等 3. 杭州:风景式园林 西湖(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东线绿地、南线绿地、太子湾公园、孤山、西泠印社、茅家埠等 4. 实习时间、景点安排 地点/景点 实习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备注

上海 (13-16) 13号: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外滩、古城公园城隍庙。

14、15号:世博 16号:延安中路绿地、 29号早上至苏州。

苏州 (17-19) 17号:网师园、沧浪亭、 18号:拙政园、狮子林 19号:上午留园 19号下午出发去杭州。

杭州 (20-22) 20号: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苏堤、孤山、西泠印社 21号:三潭印月、曲院风荷、西湖东、南线绿地

22号:西溪湿地公园 23号早上到南昌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1、上海 人民广场 规划目标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区,本规划在满足重要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功能集聚和可持 5 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交通发展策略, 优化配置规划用地,提高交通设施效率,满 足各种交通需求,发挥系统性、综合性功能 效应,达到交通、环境相和谐的目的。 创新理念 规划在面向未来的同时,顺应人民广场 地区历史文脉,尊重和保留现状形成的格局,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中 体现。 在以下方面: 1、汲取国内外实践经验,以先进的理念支撑,充分体现规划的时代性、超前性和前瞻性。 2、规划与设计、建设部门紧密合作,对人民广场地区一些重要、关键的节点,研究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3、体现整体最优的目标,调控统一组织交通系统,科学合理地规划交通设施、规模和布局,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转效率。 4、以轨道交通为抓手,优化整合换乘车站,使轨道交通的布局与地面交通有机衔接。 5、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地上地下联结成一体,共同疏散地区交通。 6、强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 上海外滩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见证着上海百年沧桑巨变。这里是感受上海灵魂的地方,很有文化氛围。 2010上海世博园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 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 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 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来自同济 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对世博园的规 划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绿色和智能建 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设计者们希望通 过这个尝试,获得更有效的绿色环境的建构 模式,并为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开拓 更广阔的领域。 世博公园 上海世博公园处于城市中心区,黄浦江南岸,担负着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一起,实现上海城市跨越浦上海世博公园江、塑造体现上海各个发展时期城市意象的功能。 世博公园首先是世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公共活动区域和标志性景观区,是能容纳高密度游人的展览型的绿地;其次是与城市绿地系统合理衔接的中心城区的大型滨水公园绿地。会后城市休闲公园绿地和会期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的双重功能是相互冲突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来统筹组织会期内的具体使用功能和会期后的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实现。场地安全是世博会顺利进行和永久性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设计中应考虑会间组织大型活动时,在安全管理的条件下,人数控制在4万以内,安排疏散时间和通道、防灾、防人群踩踏的措施。世博公园绿地率制定会间、会后两种设计指标。世博会间绿地率不小于50%,会后不小于70%场地中所有可用于休憩的座位总数即座位数。包括座椅设施、场地台阶(通道型台阶除外)、花坛边沿等可利用的座位,6 座位数在公园设计规范规定为游人数的20-30%。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 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 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完成了六大设计问题的挑战: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 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延安中路绿地 上海延中绿地位于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三区交界处的上海“申”字型高架道路的中心点,面积23万平方米,由19块相互呼应的绿地组合,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延中绿地由上海园林设计院和加拿大蒙特利尔设计。延中绿地主要分 为春之园、自然生态园、感觉园、地质园、干河园、芳草园等。春之园以江南毛竹为主景,配以潺潺流水,拉开了“蓝”与“绿”的帷幕;自 然生态园杉林挺拔,一条溪流向东静静流 淌汇入湖中,人们在林中散步,充满自然的 气息;在感觉园内,设计师利用人的5种生 理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来分别设计,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地 质园以一座高达8米、长约120米由天然 黄石构筑的山石为主景;中央倾泻而下双 瀑,气势恢宏;干河园形似三角形,主要以象 征性手法表现在茂盛的树林中出现一条干 枯的河流缓缓流向前方,旱河蜿蜒曲折、似 有似无;芳草园以草坪为中心,在绿树的环抱之中,形成林中休闲与观赏的草坪空间。 上海卢湾区延中绿地L4地块,通过延中绿地L4的地面绿化景观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其建设为能够代表卢湾区繁华时 尚整体形象的绿地,高效利用稀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既全面丰富公共绿地的内涵,又积极开拓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使延中绿地得以成为有效的生态休闲中心和时尚社区活动中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延中绿地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以生态系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科学手法突出城市文化,以环境心理学知识加以人性关怀等,成功地演奏着"蓝"与"绿"的交响曲。 延中绿地占地面积23公顷,位于上海市“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结合点,地跨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这里原是上海的旧房危房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上海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地区。这些现状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拆旧建绿,既利于消除中心城区的热岛现象,更利于改善上海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延中绿地共分七个区域,也可以说是七个相对独立的园子,绿地上空,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在此交汇。延中绿地以其起伏的地形、浓密的林木灌丛、开朗的草坪、诱人的瀑布小溪,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景观。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