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沪杭考察报告内文

合集下载

苏杭上海考察报告4000字

苏杭上海考察报告4000字

苏杭上海考察报告4000字苏杭上海考察报告一、引言近年来,苏杭和上海作为两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苏杭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技创新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和合作提供参考。

二、苏杭考察苏杭地区包括苏州和杭州两个城市,两者均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并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感受到了这两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氛围。

此外,我们还与当地企业进行了交流,了解了苏杭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情况。

苏杭地区以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三、上海考察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拥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自由贸易区以及众多国际企业总部。

我们参观了上海金融中心、外滩、陆家嘴等地标性建筑,深刻感受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荣和活力。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园区,了解了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四、比较与分析通过对苏杭和上海的考察,我们发现两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技创新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苏杭地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依托历史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上海则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化,成为了国内外投资和创新的热门地区。

然而,两个城市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苏杭和上海都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具有较高的人才集聚和创新能力。

两地都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苏杭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技创新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合作交流:苏杭和上海可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2. 保护传统文化:苏杭地区应继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篇一:上海杭州苏州考察报告多元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构建考察报告一、考察时间、地点时间: XX.4.1-XX.4.11地点:上海、苏州、杭州二、考察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全方位了解设计。

走出校,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以便以后进行工程实践。

三、考察要求赴义乌、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考察的内容艺术考察课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课,我们在这10天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苏州、杭州、上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也了解了很多建筑特设及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1.苏州-山塘街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

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

苏州除了有古典园林闻名中外,她那美丽的水乡也令所有去过的人回味无穷。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图一),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

(图一)2.苏州-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本次实习参观重点在中西部景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关于赴浙沪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浙沪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浙沪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报告:赴浙沪苏学习考察情况一、引言近期,我们远赴浙江、上海、江苏三地进行学习考察,旨在深入了解这三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一周的实地考察,我们对这三地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特将此次考察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二、浙江省1.经济发展浙江省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早年始终以经济特区为核心,不断进行经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现今,浙江省的经济总量、实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都在全国位列前茅。

特别是浙江省的台州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教育文化浙江省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浙江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浙江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非常大,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3.科技创新浙江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是十分重视。

浙江省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特别是杭州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上海市1.经济发展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常年位列前列。

上海市发展极快,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特别是在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上海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2.教育文化上海在教育方面也非常重视。

上海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多所一流大学,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上海市的教育制度也非常严谨,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

3.科技创新上海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非常重视。

在浦东新区,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是上海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

此外,上海市还推动建设自贸试验区,并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精)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精)

上、苏、杭考察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上、苏、杭考察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上海、苏州、杭州二、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三、实习要求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1、上海部分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

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

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

它从中国青铜器的早期文饰中抽象而出,有以现代构图加以创作,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让人耐看,引起遐想。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等需要精心的计算和调试,从而达到真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第一篇:苏沪杭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不来上海不知道城市的繁华,不去杭州不知道生活的小资,不来南京不知道历史知识的极度匮乏,这就是我此次考察最大的感想。

第一站南京到了。

还没下车就听导游说了好多关于南京的故事。

南京秀丽富庶,且自古就有“苏杭熟,天下足。

”江南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天下租调赋税,十之八九出自江南。

富足的财力对于一个新王朝巩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南京成了都城不二之选。

在这里你可以聆听梁朝和尚云光法师在山巅讲经,去感悟博大精深的佛教“禅”世界;可以陪伴“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登临金陵凤凰台,不会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喟,而是眺望九州,吟唱着“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的豪迈气派;可以凭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伤情怀;或者与王安石一同泊船瓜洲,抒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佳句篇章;可以在李渔修葺的“芥子园”内思索他的“芥子而知须弥”寄寓,寻觅古代艺术的精髓;可以与俞平伯、朱自清大家学者一道一扁轻舟于浆声灯影里的秦怀河里,飘然的追寻一段文学佳话;你也可以到夫子庙去祭拜,接受儒家学理的洗礼,探索儒学精华。

说到古色古香的夫子庙,就会想到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再则是传说甚多的秦淮河。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秦淮河静静的绕着南京流淌,它载动着历史的苍桑,每经一处便留下了它的气息,属于秦淮特有的气息。

曾经秦淮河畔是有名的风月场所,它作为六朝古都,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然而,即便是有如此浓厚的王者之风,南京让人更多缅怀的却是秦淮河上一缕缕纤魂,它被蒙上了另一中色彩,宛如一个帝王着重文采风流。

由于第二天就去苏州,无缘观看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玄武湖和中山陵。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第一篇: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上、苏、杭考察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上、苏、杭考察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上海、苏州、杭州二、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三、实习要求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1、上海部分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

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

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

它从中国青铜器的早期文饰中抽象而出,有以现代构图加以创作,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让人耐看,引起遐想。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等需要精心的计算和调试,从而达到真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苏沪杭考察报告内文

苏沪杭考察报告内文

苏沪杭考察报告内文08级苏沪杭考察报告书第 1 页1、绪论1.1 考察目的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1.2 考察内容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等特点,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1.2 考察地点1.2.1浙江美术馆,清河坊,中国美院,杭州风景式园林:西湖(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小瀛州、曲院风荷等)。

1.2.2 浙江绍兴鲁迅故居1.2.3苏州科技博物馆,忠王府,科技展览馆,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虎丘等1.2.4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老场坊,M50、上海雕塑中心、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城隍庙、宜家家居等。

08级苏沪杭考察报告书第 2 页2、考察调研2.1 天堂杭州杭州是我们的第一考察路线,我们揣着我们的梦想与企盼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

她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自然神秀,步步山水旖旎,处处都是名胜。

杭州长达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

大运河的开通,吴越建都,宋室南迁,使杭州作为东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愈发繁华。

千年的文化积淀,秀丽多姿的山水,使杭州旅游别具魅力,成为浙江旅游的精华所在,也是她走向世界的渊源……( 如图2.1.a、图2.1.b)。

(a) (b)图2.12.2 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5月31日是我们到杭州的第一天,我们第二天早晨9:00就从宾馆出发,来到了久负盛名的中国美术学院。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苏沪杭考察报告苏沪杭考察报告通过这次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

这次考察让我们走出校园,走出书本,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踏入实地,领略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以增长所见所闻,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第一站:苏州留园我们进入大门后,按照留园宣传册上的路线图,对留园进行第一次的游览。

同样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视觉上对其也有了大概的感知。

我们进入园门后,首先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门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在进入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接着进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便来到景区的古木交柯。

途经过的厅堂内陈列了留园的列任归属者,以及留园的几次改建的具体情况。

我想最让我们激动的便是一些“留园之最”,令人赞叹不已。

苏州保存最完整之园,苏州园林曲廊最长之园,苏州园林山石最多之园等。

接着折而西至,来到绿荫轩小巧雅致是我的第一印象。

过了绿荫轩便来到明瑟楼,明瑟楼是上体建筑,经导游的提醒,我们惊奇的发现其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寓意一帆风顺。

接着经过涵碧山房便能看到其西侧的爬山廊,这爬山廊总长有700余米,连接了园中所有的建筑个体。

接着我们自然而然便沿着此廊经过山顶的木樨香轩,站于此轩之中,环顾四周,满园尽收眼底。

绕着印有花纹的卵石路面,我们来到了亢于山岗之上的可亭。

臵身于亭中,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坐于此亭。

池中小蓬莱岛,池东的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等景点尽收眼底。

跟着导游,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取名于馆前的叠石。

据说这些石峰是园主人仿着庐山五老峰而造,其山体虽小,但是其势丝毫不逊。

穿过五峰仙馆沿曲廊便来到揖峰轩,还我读书处,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耆硕之馆又名为鸳鸯厅。

何为鸳鸯厅,就是男主人和女主人的房间在一起。

但是室内的装饰去相差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1.1 考察目的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1.2 考察内容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等特点,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1.2 考察地点1.2.1 浙江美术馆,清河坊,中国美院,杭州风景式园林:西湖(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小瀛州、曲院风荷等)。

1.2.2 浙江绍兴鲁迅故居1.2.3苏州科技博物馆,忠王府,科技展览馆,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虎丘等1.2.4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老场坊,M50、上海雕塑中心、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城隍庙、宜家家居等。

2、考察调研2.1 天堂杭州杭州是我们的第一考察路线,我们揣着我们的梦想与企盼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

她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自然神秀,步步山水旖旎,处处都是名胜。

杭州长达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

大运河的开通,吴越建都,宋室南迁,使杭州作为东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愈发繁华。

千年的文化积淀,秀丽多姿的山水,使杭州旅游别具魅力,成为浙江旅游的精华所在,也是她走向世界的渊源……(如图2.1.a、图2.1.b)。

(a) (b)图2.12.2 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5月31日是我们到杭州的第一天,我们第二天早晨9:00就从宾馆出发,来到了久负盛名的中国美术学院。

我们是搞艺术的,所以走进美院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们看了别人的作品,了解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它凝结着我国老一代教育家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心血,是中国近代艺术发展的缩影。

1928年,由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创建的国立艺术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这座艺术的天堂,在这里我们逗留的时间很短,虽然不能体味,国美深厚的艺术内涵,但是它的整体的建筑与幽雅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盛气凌人的感觉,可是现场感觉真不觉得跋扈,只是有种崇高感,我很喜欢这里的色调,它给人以冷静 沉着的感觉,我觉得很适合校园。

国美的建筑无论是在形式和色调上都很统一,以它切合了众多的身份定位:中国的,杭州的,西湖边的,高校的,艺术的……,在国内来说确实是非常成功的一个设计,从各方面看,功能,形式,空间,细部,意境……如果说建筑永远不可能完美,只可能无限接近完美的话,那么中国美术学院确实是我见过的最接近完美的建筑群,非常值得一看。

高低错落的段面,互相交融的室内景、室外景……这些都将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新校园中得以淋漓展现。

作为开放式校园,美院没设有围墙,使它成为西湖风景的一部分。

整个校园一改中国校园传统布局,校园内有10个单体建筑构成,全部相连,却又没有重复的段面。

更为新颖的是,一个1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收于主楼腹内,设计师巧妙地隐景于园,给人以神圣、壮观之感。

建筑物的一楼采取大面积的架空,室内景与室外景融会贯通,沙龙、水榭与庭园、草坪浑然一体,使整个校园充满灵气。

这组建筑最令人激动的是,它真正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

灰色的砖面,使他在西湖边上一点都不“跳跃”,深色的窗框即不断重复的传统符号……设计达到了国内少有的细致程度!我始终相信细节决定一切,确实是这样的。

从整体到细节的一气呵成是这个建筑成功的原因吧!参观完了中国美术学院,我们9点多到了西湖,十有八九是冲着西子湖畔那个流传千古的美好神话而来的,许仙与白娘子那段惊天地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令人向往……(如图2.2.a )(a)图2.22.3 杭州西湖畔杭州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胜区。

她以秀丽的西湖为中心,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为5.68平方公里。

沿湖地带绿荫环抱,山色葱笼,画桥笼纱,林泉秀美。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而著称于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到“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我们坐船在西湖中荡漾,听船夫给我们讲解西湖的景色。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图2.3 图2.3 (a)(b)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

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

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

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

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如图2.3.a、图2.3.b)2.4 苏州印象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她那秀丽多姿的山光水色令人陶醉,她那古朴典雅的园林之美使人留恋往返。

苏州,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悠久的古城历史,为后人留下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苏州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园林城市”。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因为苏州园林集中了我国江南园林建筑之精华。

苏州,她更是锦绣之乡,她的丝绸,苏绣人人皆知。

这次的考察使我亲身体会到了她的园林之美。

2.5 拙政园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78亩,是我国江南园林的杰出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分东、中、西三部分,其个具特色。

进入图2.5 (a)园内以平岗草坪为主,并配以山池亭阁。

草坪之西隔水有假山,四周曲折环绕,山池之间点缀着天泉亭、鲜花摆放的花船,兰雪堂等亭阁建筑,给人以开朗舒畅之感。

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这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憩的生活方式。

(如图2.5.a)2.6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2011.6.6日7:00我们就到达了素有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我们到的时候下起了雨,但是即使雨也阻止不了我们欣赏第一水乡的步伐。

周庄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水与建筑的和谐布局。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始建于1068年,宛如镶嵌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镇为泽国,四面环水。

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九百余年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留连,经过这次亲身体验,我真正体味到”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图2.6 (a)周庄四面环水,其整体设计巧妙的把水、桥、路、店、宅联系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水乡古镇风貌。

全镇现有的古桥十三座,桥形古朴典雅,富有特色。

周庄的建筑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风貌,至今仍保存北宋水乡集镇的建筑风格。

全镇上千民居的住宅,半数以上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有近百座古宅院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其中有不少是远近有名的深宅大院,其中张厅、沈厅,最为著名。

张厅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后屋有小河穿屋而过。

沈厅——“一镇巨宅”,是江南巨富沈万三的后裔所造,有大小屋一百多间,占地二千五百多平方,有水墙门、茶厅、正厅、大小堂楼,前后楼屋之间有厢房楼,过街楼,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

大厅松茂堂,瞻高轩敞,雕梁画栋,气势浑厚。

两墙上刻有栩栩如生的凤翔鹤舞。

张厅、沈厅,是周庄民居中的代表,无不散发着建筑文化的迷人魅力,民居、寺观、茶楼、古桥、牌坊、街市等,把这种色彩纷呈的建筑文化浓缩在这一街一巷,充分表现的淋漓尽致,都是依水建屋,依水建桥。

走进周庄,你还可以看到各色丝绸、苏绣、名优小吃……周庄整体建筑一律黑瓦白墙,木结构建筑严整,精致,给人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沧桑感。

(如图2.6.a)2.7 踏进上海上海是我们考察的最后一站。

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上海的建筑具有自己独有的风格,也可以称为“海派”风格。

所谓海派,我认为指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种风格,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而所谓海派建筑,我认为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地域性文化并注意吸收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更多统一。

在上海这林林总总样式的住宅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有的是较多的反映西方文化,这些都涂抹上城市历史沿革的印记,而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

以上海外滩为例,北起苏州河北岸的上海大厦上海,南至金陵东路外滩,这里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巴洛克式的,中国银行是近代中国式的,沙逊大厦是近代美国式的,汇中饭店是文艺复兴式的,江海关大楼是折衷主义的,汇丰银行是罗马复兴式的,英国总会是英国古典主义的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