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性失眠25例论文

合集下载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睡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失眠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问题。

失眠症不仅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其他身体疾病。

本文旨在对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机理、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潜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现状与发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第一,研究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机理,探讨其对失眠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评估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分析其在缓解失眠症状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差异。

分析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安全性,考察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并探讨其在长期治疗中的安全性表现。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达成,我们旨在全面了解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实际效果及潜在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推拿在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

2. 正文2.1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机理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的机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调理脏腑功能,以达到舒缓神经系统、恢复身体平衡的目的。

根据中医的理论,失眠症通常和肝火旺盛、心火过旺、脾胃气虚、肾阳不足等因素有关。

推拿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疏通经脉,改善气血循环,调和脏腑功能,缓解气血不畅、气血逆乱等问题,从而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1. 调整气血运行: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穴位、经络,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舒缓神经系统,缓解失眠症症状。

2. 调和脏腑功能:推拿可以刺激脏腑,促进脏腑功能的调和,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失眠症。

推拿在改善失眠症状中的作用研究

推拿在改善失眠症状中的作用研究

推拿在改善失眠症状中的作用研究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推拿在改善失眠症状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1. 推拿对失眠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推拿按摩通过刺激和调整人体经络系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失眠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推拿按摩能够缓解失眠患者的肌肉紧张和疼痛感,促进身体的松弛和舒适感,使失眠患者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2. 推拿对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失眠往往伴随着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

推拿按摩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阴阳平衡,平抑情绪波动,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恢复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同时,推拿按摩还能够提升失眠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增强睡眠质量和睡眠满意度。

3. 推拿对失眠患者的脑功能的影响失眠症状与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推拿按摩对脑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推拿按摩可以通过调节脑电图、脑磁共振等技术监测到的脑电活动,改善失眠患者的大脑神经传导速度和功能状态,提升脑细胞的代谢活性,从而增加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和质量。

4. 推拿在改善失眠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推拿按摩对失眠症状的改善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相关。

首先,推拿按摩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睡眠激素的分泌。

其次,推拿按摩可以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降低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水平,提升心理放松和睡眠状态。

此外,推拿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缓解疼痛感和不适感,增加入睡的舒适感。

总结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改善失眠症状具有明显的作用。

推拿按摩能够通过调节身体、心理和脑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机制,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满意度。

然而,推拿在治疗失眠方面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

以颈部推拿为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概况

以颈部推拿为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概况

以颈部推拿为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概况颈部不适患者常见失眠症的发生,其病机不仅与走行于颈部的经络相关,更与颈部的神经肌肉分布有着一定联系。

本文综述了以颈部为主要作用部位,单纯推拿和以推拿为主的综合疗法在失眠症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研究概况,总结特点及优劣,以暨为失眠症的推拿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Abstract:Insomnia is common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iscomfort,its pathogenesi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meridians around the cervical,but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nerves and muscles of cervical. This article reviews research situation of simple manipulative therapy and manipulation based comprehensive therapy with cervical as the main action site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insomnia,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manipulative therapy on insomnia.Key words:Cervical;Insomnia;Manipulative therapy失眠症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特点主要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

当前,本症多发于脑力劳动者,该类人群日常工作压力大、长期伏案劳作出现睡眠障碍的同时,也常伴随有颈部不舒、咽喉不适、周身乏力等躯体表现。

推拿治疗失眠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推拿治疗失眠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62-01【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失眠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推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足三阴经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依据《推拿治疗学》标准,接受常规推拿治疗,具体推拿部位包括腰背部、腹部、颈肩部和头面部等。

腰背部以掌推法和拔法为主要,主要部位包括命门、肾俞、胃俞、脾俞、肝俞、心俞等,沿脊柱自背部向下推到腰骶部;腹部推拿以按揉法和摩法为主,主要部位包括关元穴、气海、中脘等;颈肩部和头面部推拿以拿法、扫散法、按揉法、抹法和禅推法为主,主要部位包括肩井、风池、百会、角孙、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神庭、印堂等。

每次推拿时间在20至25min之间。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足三阴经推拿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以仰卧位,以弹拨法、按揉法、点按法为主,依据特定的顺序实施足三阴经推拿,在足部与双侧小腿内侧和大腿下段的循行路线上,实施6至8次推拿,推拿时间在8至10min之间。

两组患者均每天接受一次治疗,每5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本次临床研究选择《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指患者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或是睡眠时间完全恢复,醒后精力充沛,睡眠较沉;显效,指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睡眠时间延长超过3h,睡眠深度明显改善;有效,指患者失眠症状有所缓解,睡眠增加时间早3h以下;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时间未见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失眠症患者实施中医推拿方法的效果

失眠症患者实施中医推拿方法的效果

失眠症患者实施中医推拿方法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对失眠症患者实施中医推拿方法的效果,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9年 1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同时实施中医推拿方法进行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来对比其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两种模式治疗后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结论:中医推拿方法治疗失眠症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且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失眠症;中医推拿;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负担与日俱增,导致我国的失眠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患过失眠症的人群高达45%以上,且这一数据逐年增加,并且失眠的病因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失眠症发生率越高,睡眠不足会产生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等等诸多不良影响,所以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我国常采用西药治疗,西药很多具有依赖性,且治疗副作用较大[1-3]。

而中医治疗失眠症多以调和脏腑阴阳为主[4]。

相对来说,中医治疗手段更加温和,副作用更小,安全可靠,不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并且可以达到深度调理的效果,本项研究针对利用中医推拿方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探究结果,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19年 1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其中在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有11为男性和14位女性,其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岁左右,其中有7例重度失眠患者,8例中度失眠患者,10例轻度失眠患者,而对照组的25位患者中有13位男性,其余为女性,年龄在2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左右,其中有6例重度失眠患者,10例中度失眠患者,9例轻度失眠患者,两组患者病程均为3个月-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医推拿治疗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医教育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治疗的失眠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疗法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χ2=4.891,P=0.026)。

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χ2=4.167,P=0.041)。

结论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失眠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眠;推拿疗法;临床疗效;安全性失眠是临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人群多集中于中青年。

西医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患者会产生药物依赖,不但影响治疗效果,反而会加情[1-2]。

中医上对失眠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丰富的经验,推拿是中医治疗中的常用方法[3]。

本研究观察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2021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治疗的失眠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8~69(48.56±2.28)岁;病程3个月~8年(4.03±0.56)年。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7~68(48.42±2.31)岁;病程4个月~8年(4.04±0.57)年。

针刺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24例

针刺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24例
3 ) 》 中失眠症 的诊断标 准; ②年龄在 1 8~ 7 0岁 , 病 程
在6 个月以上者 ; ③治疗期 间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并 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 . 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 ②合并其 他心 、 脑、 肝、 肾等严重危及生命 的原发病者 ; ③不能配 合完成临床治疗或参加其他药物临床实验者 。
睡眠不深 、 易醒 、 醒后不易再睡 , 醒后感不适 、 疲乏或 白
作者简介: 董勤建 ( 1 9 8 5一 ) , 男, 2 0 1 0级针灸专业硕士研究 生。 △通讯作者: 宋春华 ( 1 9 6 6一 ) , 女, 主任 医师 , 博士 , 硕 士研究生 导师 , 研究 方向: 针灸 治疗疑难病及对 神经 一内分泌 一 免疫 网络系统 的
刺0 . 5—1寸 , 神 门直 刺 0 . 3~0 . 5寸 , 内关 、 安 眠直 刺 0 . 5~1 寸, 百 会 向后 平刺 0 . 5—1寸 , 足三里、 三 阴交 直刺 1 . 0~1 . 5寸 , 针 刺得 气后 留针 4 0 mi n 。 留针 结束
5 m i n后 进行 按摩 。
2 治 疗 方法 2 . 1 治疗 组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七 门诊患者 , 按
照 就诊 先后顺 序 , 采用 随机 数字 表 的方法 , 分 为治 疗组 ( 2 4例 ) 和 对 照组 ( 2 4例 )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 两 组 患 者 的性 别 、 年 龄、 病 程等 资料 比较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调节研 究。
1 5 m i n ; ②颈项部 : 由风池 到肩井先后施 以按揉法 、 一

经穴按摩加足浴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经穴按摩加足浴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0 5 0 0 0 0 )
【 摘 要】 本文在 于探讨 经 穴按 摩加足 浴治疗 失眠症 的疗效 , 3 0例 患者 经过 3个疗 程的 经穴按摩 加足 浴的 治疗 , 治愈 1 3例 , 占4 3 . 3 , 有效 1 O例 , 占3 3 . 3 , 无 效 2例 , 占6 . 7 %, 显示 经穴按摩 加足 浴治疗 失眠症 有很好 的疗 效。 【 关 键词】 足 浴; 经穴按 摩 ; 失 眠症 【 中图分 类号] R2 4 【 文献标识 码】 A
开, 药力经 窍而人 , 从皮 到 肉, 从筋 到 骨 , 通透 关节 , 温 筋通 络 , 更 好 地 参 考 文 献
发挥其活 血化瘀 , 消肿止痛 , 软坚 散结 , 除湿利水 , 松解 粘连 之功效 ] 。 [ 1 ]闰桂芳 , 王 中立等. 踝足 康复 牵引器 对脑 卒 中偏 瘫 患 者踝 关节 活 消痹汤 ( 组成: 独活 1 5 g 、 羌活 1 5 g 、 秦艽 1 0 g 、 防风 1 2 g 、 细辛 9 g 、 威 灵仙 动 范围及 平衡功 能的影响[ J ] . 中国康 复理 论与 实践 , 2 0 1 1 , 1 7 ( 8 ) : 7 3 7 . 1 5 g 、 透 骨草 1 2 g海风藤 2 0 g 、 制川 乌 1 2 g 、 制 草乌 1 2 g 、 土 鳖虫 1 0 g地龙 [ 2 ] 武洪 民, 李茂林等. 消痹 汤熏蒸治疗颈性 眩晕 1 2 0例 E J ] . 中医临床 1 0 g杜仲 1 5 g川 I 牛膝 2 0 g 、 桑寄生 1 5 g 、 当归 1 2 g 、 川 I 芎 1 0 g 、 白芍 1 2 g 、 红 研 究 , 2 O l O , 2 ( 7 ) : 5 6 .
节而通 痹止眩 ; 秦 艽、 防风 、 细 辛、 威灵 0 6 , 8 ( 1 ) : 4 5 —4 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治疗颈性失眠25例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65-01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对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25例患者采用颈背部及头面部推拿进行治疗,10次为1疗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25例中痊愈15例,占60%;显效8例,占32%,无效2例,占8%。

结论:推拿治疗对颈性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颈性失眠;推拿治疗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
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睡眠不深,时
寐时醒;重者可整夜不眠。

失眠中医属“不寐”范畴,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

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

颈型失眠多见于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外伤或劳损,使颈椎小关节错位、颈椎失稳、颈肌痉挛或炎症等,造成创伤性反应所引发的交感神经受刺激或椎动脉挛缩,使大脑的兴奋程度增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从而引起失眠,我们就称为颈性失眠。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有较多的失眠患者和颈部病变有关,一旦颈部症状缓解,失眠症状也就缓解,甚至于消失。

现将近2年来收集的25例颈性失眠患者用推拿治疗的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其中
男10例,女1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5年,都曾接受过中西药治疗,虽也改善一时,但大都迁延不愈。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临床表现:难以人睡,头脑清醒无睡意,均有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颈肩部酸胀痛或负重感,心慌心悸,眼部不适,耳鸣,恶心,呕吐。

②专科检查:颈部不适,颈部活动受限,相关颈椎两侧肌肉明显压痛,或可有头痛、头后部痛明显,肩背痛、手麻等不适症状。

③颈椎ct
或mri示:颈椎间盘病变;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示:颈椎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或椎间隙狭窄。

④排除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
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颈项背部推拿: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生用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推颈项部:软组织,重点推患者头项肌或压痛点,然后用扌衮法和掌按法在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处推,着力深透,约
5-10min, 患者俯卧位,医生在患者背部、腰部督脉及膀胱经路线施滚法3遍~5遍,重点在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用掌根推法从肩部沿脊柱从上而下推至腰骶部,反复6遍。

2.2 头面部推拿:患者仰卧位, 医生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次;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太阳穴30次;用拇指螺纹面按摩百会、安眠、四神聪、头维,角孙。

率谷等穴位各30~50次,轻轻拿捏风池,风府各10次;由前向后用五指拿头顶,至后头部改为三指拿,顺势从上向下拿捏项肌3~5次;再双手重叠于第
3、4、5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并向后拔伸,拔伸持续时间不少于
1min,反复3~5遍;结束治疗。

1次/d,10次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3.2 结果:本组25例按以上评定标准,痊愈15例,占60%;显效8例,占32%;无效2例,占8%。

4 典型病例
李x,女,47岁,2009年9月初诊。

主诉:失眠伴头晕头痛,往往辗转难眠,寐则易醒,醒后不得寐,烦躁易怒,反复发作,且伴颈项酸痛不适。

曾经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忧郁症,服用了大量中西成药(具体用药不详)后未能明显改善失眠症状,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

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示:颈3、颈5、颈6椎体前缘增生,颈3,颈4和颈5、颈6椎间隙狭窄;颅脑ct检查未发现异常。

查体:颈椎生理弯曲变直,颈肌紧张,颈5、颈6横突右侧压痛(+)。

诊断为颈性失眠,予推拿治疗10次,患者即感晚间人睡时间延长,睡眠质量提高。

15次治疗后头痛、失眠症状完全消失。

3个月后随访,患者夜眠佳,精神状态良好。

5 讨论
失眠,在中医文献中称为“不寐”、“不得眠”或“不得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颈型失眠多因颈椎小关节错
位或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节,导致椎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反射性地使大脑中枢的兴奋增高,或影响到植物神经次高级中枢一下丘脑的功能而导致失眠。

其病因乃是一种物理刺激或压迫;此外,亦可由于颈部肌肉痉挛、僵硬,导致颈曲改变,使颈部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拉或挤压,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大脑的供血,使脑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使中枢兴奋性增强,导致失眠。

还有病变的颈背部软组织常常会相伴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背部软组织病变常伴有背部蚁行感、负重感、束胸感和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该症状易与内科病症混淆,这些患者往往因查不出内脏及脑部器质性病变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而延误治疗,使病程拖得很长。

凭借药物有时无法达到满意的疗效,而通过手法治疗有时却可明显缓解症状。

笔者采用手法治疗,通过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头部和颈部推拿不仅消除了头面部和颈部的疲劳,提高了脑供血,改
善了脑神经功能,使心神内守,阴阳平衡,有利于睡眠,督脉和膀胱
经的推拿可以提其阳气、补其不足,调其虚实,使气血调和,通经活血,脏腑的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从而通畅情志、缓解紧张的状态,使人体阴阳得以平衡。

通过推拿治疗,使人体达到气机调畅,气血运行调和,心有所守,神有所安,共同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而通过松解局部紧张的肌肉和手法整复纠正不对称的小关节解除了颈椎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改善脑部供氧供血状态,消除或减少脑神经的兴奋,使兴奋与抑制相对平
衡,从而改善了睡眠。

因此用推拿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175
[2] 赵明毅,陈长力.颈椎病与失眠关系的探讨.颈腰痛杂志,
2000,21(2):157
[3] 彭文琦,黄锦军,何贤芬,雷龙鸣.辨证推拿治疗颈型失眠
60例.中医外治杂志,2010,19(4):2
[4] 徐秋娥.针刺推拿治疗颈性失眠75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
大学学报,2009.3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