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操作员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1定义使用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和一种办公应用软件处理文字、数据、图表等相应事务的工作技能。
2适用对象文秘人员、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掌握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的社会劳动者。
3相应等级操作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四级。
在一种中文操作系统平台下独立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完成相应工作。
高级操作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三级。
在一种中文操作系统平台下独立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完成相应的综合性工作。
4培训期限操作员:短期强化培训-学时。
高级操作员:短期强化培训-学时。
5技能标准5.1操作员5.1.1知识要求掌握微机及常用外部设备连接和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命令的使用知识;熟练掌握一种中文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知识;熟练掌握一种办公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知识;掌握防病毒基本知识。
5.1.2技能要求:具有熟练的操作系统使用能力;具有熟练的文书处理软件使用能力;具有熟练的数据计算、分析和图表处理软件应用能力;具有熟练的文件管理和打印操作能力。
实际能力要求达到:能使用办公应用的相关软件和设备熟练完成日常文字、数据的处理。
5.2高级操作员5.2.1知识要求:熟练掌握调试各档微机及相关外部设备的系统知识;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使用知识;熟练掌握一种中文平台系统的使用知识,并了解其他中文平台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一种办公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知识,并了解其他办公套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信息共享的主要途径和管理方法。
5.2.2技能要求:具有熟练的操作系统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熟练的文书处理软件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熟练的电子表格软件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熟练的图形演示软件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熟练的文件管理、共享和打印操作能力。
实际能力要求达到:能综合使用办公应用软件和相关设备熟练处理文字、数据、图表等日常事务信息,并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汇总(车工、钳工、焊工、电工等)

3
数控车工
高中毕业 (或同等 学历)
3
数控车工
高中毕业 (或同等 学历)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 职业2年以上。 (1)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 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 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 书。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 职业2年以上。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 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 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5 机修钳工 初中毕业 (3)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连续从事本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 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 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 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6 装配钳工 初中毕业 (3)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 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 作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职业工作5年以上。
国家职业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鉴定标准
序号 职业(工种) 学历要求 初级/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中级/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初级计算机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计算机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一、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计算机操作员1.2职业定义:使用电子计算机微机从事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处理工作及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与管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极(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眼、手协调,手指、手臂灵活,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颜色辨别力正常。
1.6鉴定要求1.6.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操作、维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1.6.2鉴定方式:本职业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操作考核采用考场上机实际操作方式,由2-4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根据考生现场操作表现及实际操作结果,参照统一标准评定得分。
两项鉴定均采用100分制,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6.3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初级60分钟、中级90分钟、高级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初级60分钟、中级90分钟、高级120分钟。
1.6.4鉴定场地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应在标准教室内,一人一位闭卷考。
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满足考核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相关设备和软件的实操教室内,一人一机。
机房须接通因特网。
二、基本要求2.1职业道德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遵重知识产权,杜绝做假,严守保密制度。
(2)实事求是,工作认真,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2基础知识2.2.1计算机概述计算机一般知识2.2.2计算机硬件知识(1)计算机基本组成(2)基本外部设备及使用2.2.3计算机软件知识(1)软件基础知识(2)计算机常用软件2.2.4计算机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基础知识(2)计算机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3)计算机文件系统的结构(4)计算机文件系统的使用管理2.2.5文字处理基础知识(1)汉字信息处理基础知识(2)文字输入技术(3)常用文字处理、排版软件的使用(4)常用排版的格式规范(5)排版工艺基础知识(6)文字信息处理工艺与质量管理2.2.6多媒体基础知识(1)多媒体常识(2)多媒体信息处理(3)多媒体基本应用2.2.7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常识(2)局域网络的组成(3)因特网基础知识(4)常用浏览器的功能与使用2.2.8计算机安全知识(1)计算机安全使用基础(2)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3)常见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及应用三、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中、高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实操技能考试规则及评判标准

实操技能考试规则及评判标准一、一人两盘水带连接(必考)1、考核目的:使培训学员熟练掌握一人两盘水带连接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2、场地器材:在长37米的场地上,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在起点线前1米处标出器材线。
器材线上放置水枪1只、65毫米水带2盘、分水器1只。
a b ca-起点线b-器材线c-终点线3、操作程序说明考生在起点线一侧3米线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一名出列”口令,考生行进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
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考生检查器材,携带水带水枪,回原位站好。
听到“预备”的口令,考生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考生迅速向前,手持水带,先甩开第一盘水带,一端连接分水器接口,另一端接上第二盘水带,然后行至甩带线甩开第二盘水带,连接好水枪,冲出终点线,举手示意喊“好”,成立射姿势。
听到“入列”的口令,考生收起器材,放回原位,跑步入列。
4、成绩评定①.考试要求动作连贯流畅;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成绩评定实行扣分制。
②.考试计时从“开始”至考生完成全部操作,冲出终点线举手示意喊“好”止。
③.每人有两次考核机会;第一次操作成功者,不参加第二次考核。
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计成绩:水带接口脱落、卡口;水带扭圈720度。
⑤.扣分细则:时间超过20秒,每超一秒扣5分;水带出线或者压线,扣5分;水带扭圈360度,扣5分;分水器被拖出0.5米线的,扣5分;水枪滑落的,扣5分;根据操作动作的流畅性,酌情扣分。
二、操作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必考)1、考核目的:使培训学员熟练掌握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2、场地器材:在场地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4千克干粉灭火器1具;距起点线15米处放置2米2油槽(注满柴油并点燃)1个。
a-起点线b-油槽设置线 b-c-操作区3、操作程序说明考生在起点线一侧3米线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一名出列”口令,考生行进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
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考生做好器材准备。
听到“预备”的口令,考生做好操作准备。
初、中、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指南

初、中、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指南第一篇:初、中、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指南员工职业技能鉴定报名指南一、申报条件申报条件:指申请从事本职业相应等级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学历、培训经历和工作经历等有关条件。
1、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1、经本职业初级(五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3、本职业学徒期满。
2、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1、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4、取得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四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1、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三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4、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5、连续10年以上从事本职业工作,经本职业高级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4、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技师资格鉴定:1、取得本职业(工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并在本职业(工种)连续工作2年以上,或者虽不满2年但具有相关职业(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大专)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2年以上;或取得一年半学制式技师学院毕业证书者并从事本职业(工种)1年以上。
操作员日常技能培训

操作员日常技能培训一、生产纪律参照《生产部车间现场管理规定》和员工手册,接受培训后并签字确认。
二、员工绩效考核培训员工绩效考核的稽查制度和绩效考核评分的要求。
参照《员工绩效考核流程》。
三、休息区纪律员工每天固定时间在休息区休息时,应严格执行休息区的规章制度。
参照《员工休息区的管理规定》。
四、5S1、5S时间:不加班情况在每天下午四点二十至四点三十,加班情况在晚上八点五十至九点。
2、5S的要求:(1)工作台保持清洁整齐(2)设备清洁、无尘土、碎屑、油污等污渍(3)工具放在规定位置、摆放整齐(4)产线地面清扫、拖干净五、日常报表的记录1、在产线开线前应记录好报表的计划量、生产型号和操作员人数。
2、报表应整点及时、正确的记录,测试站有任何测试不良产品都要第一时间在报表上记录,达到不良品限定数量及时通知工程师处理。
3、及时记录未完成计划量的差异原因。
4、如遇到缺料需做半成品时应使用黄色报表并记录当时所缺的材料。
5、生产结束后算出成品量、送修量、总产量、通过率并交到领班处。
6、报表的正常纪录用黑笔填写,如有未完成的计划量、产品的送修量、差异原因用红笔填写。
7、能处理生产线日常遇到的问题。
六、看板的更新1、标准工作表的及时更换,有操作员数量的变动时应及时更换标准工作表,与实际在岗操作员一致。
2、在岗操作员的照片应与实际操作员一致。
3、生产订单小看板的摆放应于实际生产的状况和产品一致。
4、测试站操作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测试不良的产品必须及时的在VOP记录分析表上更新。
5、订单完成时应把“订单完成”的牌子挂在看板上,缺料时应把所缺的材料写在相应的缺料牌上并挂在看板上。
6、在生产过程中有任何操作不便或疑惑的地方都可以写在“寻求帮助”一栏中,以便工程师及时解决,也可以按铃找相关人员寻求帮助。
七、红黄绿灯的使用1、红灯:停线状态2、黄灯:做半成品或有异常状态3、绿灯:正常生产状态4、订单完成应关掉所有的灯八、工位记录表的记录1、每天应正确的记录工位记录表,记录当天所在产线工位的操作员姓名、产品的型号、产品序列号、产品数量。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实操考评规范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实操考评规范一、背景介绍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是负责协助处理火灾事故、实施初期灭火、疏散人员和抢救财物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不断提高实操能力,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应急处置流程,以确保在火灾事故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置,并确保人员安全。
二、考评目的本考评规范旨在对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和考察,以确保其在火灾事故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操作水平达到要求。
三、考评内容1.理论知识考核:通过口试的方式对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的消防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包括火灾原理、灭火器材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喷淋系统操作流程等。
2.现场操作考核: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消防人员的实操能力,包括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的操作技巧、设置火灾扑救方向的判断、疏散逃生通道的选择等。
3.急救技能考核: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需要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例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和止血等,以便能够在火灾事故中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
四、考评要求1.知识储备: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应掌握消防理论知识和设备操作技巧,并能有效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2.操作规范:操作员需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安全、高效。
3.安全意识:操作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灭火、疏散人员和抢救财物的过程中保证自身安全。
4.沟通能力:操作员需要能够与其他消防人员、事故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快速、准确地指挥和配合。
五、考评程序1.命题编写:根据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题目和操作流程。
2.考核组织:由专业教练或高级消防人员组成考核团队,负责考核实操、现场操作和急救技能等。
3.考核流程:a.理论知识考核:设置口试环节,考核消防理论知识。
b.现场操作考核:设置火灾事故模拟场景,测试操作员的实操能力。
c.急救技能考核:设置急救模拟场景,考核操作员的急救技能。
4.考核评分: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分,评估操作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5.考核记录:将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形成档案以备查阅和参考。
劳动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简介

劳动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简介一、国家IT应用技术考试全国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按照劳动部发[1996]19号《关于开展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由劳动和社会保证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的运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新职业国家考试。
劳动部劳培司字[1997]63号文件明确指出,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核发《全国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
“该证书作为反映运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性职业资格证书,在要求运算机操作能力并实行岗位准入操纵的相应职业作为上岗证;在其它就业和职业评聘领域作为运算机相应操作能力的证明。
通过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操作员、高级操作员资格者,分不视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高级技术等级,其使用及待遇参照国家相应规定执行;获得操作师、高级操作师资格者,参加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务评聘时分不作为其专业技能的依据”。
劳社鉴发[2004]18号文中,又进一步明确“全国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作为国家职业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面向各类院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重点测评考生把握运算机各类实际应用技能的水平。
二、有用的考试内容全国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内容要紧是运算机信息应用技术。
考试采纳了一种新型的国际通用的专项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按照运算机信息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划分模块和平台,各模块按等级、按模块分不独立进行考试。
个人可按照实际需要选取考试模块,可按照职业和工作的需要选取若干相应模块进行组合而形成综合能力。
按照运算机应用技术的进展和实际需要,考核模块将逐步扩充,考试平台和软件版本将持续更新。
现打算开发企业治理(E R P )、通信治理、运算机辅助制造(C A M )及运算机辅设计模块Pro/Engineerr平台。
考试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也将逐步提升。
三、统一的考试规范全国运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专门强调规范性,全国统一治理,保证考试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操作员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1 定义
使用微型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的初级工作技能,并作为进入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各专业模块(中级)的基础阶段。
2 适用对象
在校学生或在岗、转岗及将上岗的需要掌握有关微型计算机操作或文字录入处理操作技能的社会劳动者。
3 相应等级
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五级。
4 培训期限
在校学生学科培训:100~120学时;
社会短期强化培训:60~ 80学时。
5 技能标准
5.1 知识要求
掌握微机及常用设备的连接和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
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命令的使用知识;
掌握中文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知识;
掌握中文文本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知识;
掌握中文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知识;
掌握防病毒基本知识;
掌握因特网基础知识。
5.2 技能要求
具有熟练的操作系统使用能力;
具有熟练的文件管理、程序管理、模拟打印和打印设置能力;
熟练掌握一种文字录入方法;
具有熟练的文本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
具有熟练的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能力;
第 1 页
具有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
6 鉴定要求
6.1 申报条件
申请参加考核的人员,经过要求的培训后,根据本人能力和实际需要,可参加本模块设置的相应等级、平台的考试。
6.2 考评员组成
考核应由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注册的考评员组成的考评组主持,每场考试的考评组须由三名以上注册考评员组成,每位考评员在一场考试中最多监考、评判10名考生。
6.3 鉴定方式与鉴定时间
鉴定方式:使用全国统一题库,按照操作要求,完成指定的考试题目;考试全部在计算机的相应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完成,实际测试操作技能。
鉴定时间:150分钟。
7 鉴定内容
7.1 应知
7.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基本组成、信息存储方式、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使用基本常识和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等。
7.1.2 中文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中文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界面属性及菜单使用知识,汉字输入法基本知识,应用程序基本知识,剪贴板应用知识和文件使用知识等。
7.1.3 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文字输入与处理基本知识,文字处理软件的特点,文件的建立与保存知识,编辑菜单使用知识,格式编排与处理基本知识,对象处理基本知识,特殊效果处理基本知识和文字表格处理基本知识等。
7.1.4 电子表格处理基础知识
电子表格处理基本知识,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主要特点,电子表格的结构,单元格的基本处理办法,数据的输入与处理,格式处理基本知识,数值计算基本知识,数据与图表处理知识等。
7.1.5 因特网基础知识
设置拨号方式连接因特网服务器,浏览网页,搜索网页,撰写电子邮件等因特网基础
第 2 页
初级操作员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知识。
7.2 应会
7.2.1 文字录入
7.2.1.1 英文录入
在5分钟的限定时间内完整、准确地录入指定的全部内容(950个字符左右)为满分10分。
半角输入。
在5分钟的限定时间内,每少录入8个字符扣0.1分,少于8个字符的余数不再扣分;每错录1个字符,按少录入4个字符扣分,即扣除0.05分,少于4个字符的余数不再扣分;扣完为止。
7.2.1.2 汉字录入
在5分钟的限定时间内完整、准确地录入指定的全部内容(400个字左右)为满分10分。
全角输入。
在5分钟的限定时间内,每少录入4个字扣0.1分,少于4个字的余数不再扣分;每错录1个字,按少录入2个字扣分,即扣除0.05分,少于2个字的余数不再扣分;扣完为止。
7.2.2 中文操作系统基本设置
桌面文件夹和文件快捷方式的设置:桌面文件夹和文件快捷方式的建立、删除、改名、移动、复制和属性的设置或修改。
打印机的设置:打印机驱动程序安装、删除和连接设置。
桌面显示属性的设置及剪贴板: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和外观的设置。
剪贴板的使用。
7.2.3 资源管理器使用
文件夹管理:文件夹的建立、改名、删除、复制、移动及属性设置。
文件管理:文件的改名、删除、复制、移动及属性设置。
7.2.4 基本编辑排版
文本编辑:文字的输入、修改和剪贴。
文件的打开、建立和保存。
文本格式: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分栏与分页排版。
页面设置:页边距、纸张大小、页眉和页脚的设置。
7.2.5 图文混排
图形处理:图片的插入、剪裁、编辑和图文混排。
艺术字体:艺术字体的编辑、造型和效果设置,插入正文及与正文混排设置。
7.2.6 基本表格
表格处理:表格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和边框设置。
7.2.7 电子工作表
工作表编辑:单元格文字和函数的输入与编辑,行、列、区域和工作表的插入、修改
第 3 页
及删除等操作。
工作表格式化:单元格、行、列的格式的设置。
工作表打印及页面设置:工作表打印预览操作。
页面设置包括:页面、页边距、页眉、页脚及工作表的设置。
7.2.8 图表与数据处理
图表处理:图表的建立、嵌入、编辑及修改。
数据列表:数据列表的建立、查询、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
7.2.9 因特网基本应用
设置拨号方式连接因特网服务器:建立使用电话线连接因特网的拨号连接,并创建快捷方式。
浏览网页: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搜索网页:使用搜索引擎在因特网中搜索信息。
撰写电子邮件:撰写、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