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专插本华师政治培训资料全书
政治插本华师资料练习13

第十三章13.1.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了解】P31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3.1.2毛泽东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的论断【了解】P317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13.1.3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识记】P318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13.1.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P318【论述(重点):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1)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2)和平与发展问题不仅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反映了全人类的迫切希望。
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
3)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中的核心。
和平离不开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就可以避免世界大战。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由于它们的存在,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2007-2012年政治考点综合分析

2007-2012年政治考点综合分析07—12届插本各类型题在各章中的统计(数字代表第几章,大家可以看出各章的比重)辨析:10、9、3、1、8、6、7、8、8、5、13简答:1、13、7、13、14、10、9、15、12、2、5、9、15、1、1、9、14论述:8、11、14、2、8、13材料:10、8、7、10、15、11热考点:涉及党的执政、涉及经济体制、涉及科技创新、涉及人民利益的知识点13年冲刺阶段必背章节第一章: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二章: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第三章: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四章:从来没有出过大题,如果大家要记的话,就记第三节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第一第二……)、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等四个方面内容,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区别联系第三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七章:都出过大题,不作为重点去记第八章(重点章节,必背):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全部都要背第三节——全部都要背第四节——国民经济好与快(速度和效益的辨析),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P214)第九章:第二节——依法治国的内涵(含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三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分为七点,记一下大概内容)第十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四点内容、四点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第一节——构建和谐社会(现实依据、含义和内涵)第十四章:第一节——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二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第十五章(重点,必背):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几个原则最容易重复出的大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我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选自07届试题的论述题小笔记:1、党的基本任务:反腐倡廉建设(十七大提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五个“建设中”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也是党的根本性建设)2、中国共产党四个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3、四位一体: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5、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6、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的关系要注意)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共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10、《(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11、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12、“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3、推动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四要素:劳动、知识、人才、创造14、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处理“先富”与“后富”——“两个大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内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15、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核心精髓:实事求是(记住这个是毛泽东思想的)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关键: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坚持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第一要义:发展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1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适套公式:重要意义——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国际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内意义: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指导(适合毛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适合邓论)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指导(适合三个代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指导(适合科学发展观)下面的年份表是为了让大家识记一些思想理论提出的时间,大家可以继。
专插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第二部分《政治理论辅导资料》复习重点第一章三、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的总和。
2、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
3、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四、简答题: 1、简述……的科学内涵。
5、科学……内容。
6、科学……意义。
第二章三、简答题:1、简述……的辩证关系。
2、邓小平……思想路线?3、实事求是……关系。
四、论述题:1、2、3题,重在理解。
第三章三、辨析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四、简答题: 1、2、4题(当选择题复习)。
3、简述……纲领。
7、如何理解……的关系?五、论述题:1、如何认识……的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相互关系?第四章三、辨析题:2、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变。
4、建国初期……建立的。
四、简答题:1、简述……的基本内容。
3、简述……的成功经验。
(当选择题复习)五、论述题:2、为什么说……的社会?3、我国……是什么?4、如何认识……的重大意义?第五章:四、简答题:3、为什么要提出……结合?五、论述题:1、社会主义……什么重大意义?★3、如何……要务?(记熟)第六章三、辨析题: 2、新世纪……阶段。
3、社会主义……阶段。
四、简答题:1、简述……的含义。
3、简述党……目标。
4、如何理解……统一。
5、简述我国……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这一论断?3、十七大……是什么? 4、如何理解……联系和区别?第七章四、简答题:2、怎样理解……的关系? 3、简述中国……的原因。
五、论述题:如何理解……抉择?第八章三、辨析题:5、现代化建设……发达国家。
四、简答题: 3、如何理解……的多样化? 4、如何促使……健康发展? 5、什么是……道路? 6、如何……发展?五、论述题: 2、试述……分配制度。
4、为什么……国家?★5、建设……的重大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重点)第九章三、辨析题: 3、发展社会主义……当家作主。
四、简答题: 2、简述……的基本内容。
华师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备考资料

绪论做人需要求学,求学旨在做人。
当代大学生追求的应当是求学与做人融通合一。
*本课程是一门关于做人教育的课。
所以,通过本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要接受6个方面的教育:(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理想信念;(3)爱国主义;(4)人生价值;(5)道德修养;(6)法律基础*通过提高认识,掌握知识,学会方法。
为精神找家园,为行为找规范。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人生正确的思想,包括:①对丑恶有羞耻心;②对科学有好奇心;③对事业有进取心;④对社会有责任心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③是巩固全党各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重要性)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休系有何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③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凝聚力;④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⑤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因此,它对于团结、引领全国人民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人生的责任和使命。
1、责任:分内应该做的事;使命:重大的责任。
所以,人,都应该有责任和使命。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①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三、自觉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
1、道德规范:应当如何行为;法律规范:必须如何行为。
所以,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规范。
2、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表现在:①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②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
专插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复习重点★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是复习重点,所占分数的比例较多,需要灵活掌握,融会贯通。
之前校内辅导所讲每章书的知识点也要掌握好。
每章课后思考题复习重点:★第一章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P15~19)、邓小平理论(P25~26)和“三个代表”( P30~31)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8~39)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理论体系间的关系表现为,前面的理论体系是后面的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理论体系是前面的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层层递进。
第二章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8)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59)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⑴四者是辨证统一的。
⑵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保证。
⑶四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相承,是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9)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6~78)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2~85)第四章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101)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02~103)第五章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重在理解)(P117~121)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2~125)5、如何理解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127)第六章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P137)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P147~149)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P151~152)第七章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165)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P166~167)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P170~171)★第八章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82~18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P187)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88~192)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20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P203~206)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社会主义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P207~208、211、212、215~216)★第九章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221)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P236)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36~237)?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P242~246)答题思路:⑴解释民主、自由、人权的概念。
专升本插班生入学考试政治了理论总复习

2021/1/4
2
2011年考研多选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 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P12)
A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 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2021/1/4
3
第二章重点问题
第二,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第三,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在实践中关注民生,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第四,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发挥自身力量,为协调关系、汇聚力量、
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起到积极作用。
2021/1/4
21
第十章重点问题
D.党的领导和其正确的政策
2021/1/4
6
第四章重点问题
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其实现的可能性。(P93-96)
2.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P102-104)
3.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4.
(P109-110)
2021/1/4
7
第五章重点问题
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 2.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 3. 为什么说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P126)
2021/1/4
26
第十三章重点问题
1.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P318) 2.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必然性。(P324-326) 3.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330-331) 4.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P332-333)
专插本政治第一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一.识记:考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2.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2.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创立邓小平理论3.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党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考点二:党在新时期开创出中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历史依据: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考点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考点四: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2.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 独立自主,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考点五: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3.现实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考点六: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考点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1.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2.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3.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即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考点八: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1.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2.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3.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考点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和重要借鉴1.根本论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3.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考点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二.理解考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专插本政治理论

专插本政治理论【专插本政治】【⽑特概论概要】第⼀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命、建设和改⾰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命、建设和改⾰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千年的⽂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接受,深⼊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民的伟⼤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民的强⼤精神⽀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点,就是⾼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旗帜。
四.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七⼤对改⾰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的成绩是因为我们⾼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旗帜。
五.⽑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次国内⾰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地⾰命时期,形成阶段。
⽑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命的新道路,标志⽑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泽东总结中国⾰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