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是什么(诗)讲解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朗读指导
《稚子弄冰》朗读基调是活泼生 动,前两句语调略上扬读出儿童欢喜 的心情;最后一句忽转低沉,表现出 儿童的失望之情。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 / 金盆 / 脱晓冰, 彩丝 / 穿取 / 当银钲。 敲成 / 玉磬 / 穿林响, 忽作 / 玻璃 / 碎地声。
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 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 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夜以继日, 描绘出了农家 人的忙碌生活。
农家儿女 各司其职,说 明他们很有责 任心。
村晚 [宋]雷 震 草满池塘 / 水满陂, 山衔落日 / 浸寒漪。 牧童归去 / 横牛背, 短笛无腔 / 信口吹。
这首诗中写景的诗句是哪两句?写人的 又是哪两句?
写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写人: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
通过诗题可以知道 这是一首描写__山___村__ (地点)___傍__晚___(时 间)时分的诗。
(3)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 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1 古诗三首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 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 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第1课时 第3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1.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四 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点)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所描述 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难点)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绿是什么(诗)

绿是什么(诗)

绿是什么(诗)
绿是什么(诗)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少儿艺校六(1)班金潇逸绿是什么是轻风吹拂树叶的旋律
是那些玲珑娇小的水田
是清澈溪水边的青草丛
是斜阳照射下的桑树林
在葱郁的树荫下
口衔一根青草
仰望夜空
或是
聆听树林中的一条河
你看
细弱的草根在跳
你听
草中的“精灵”在唱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
飞蛾围绕着坪上的草尖
晚风轻摇着绿草的迷梦
我柔情在静夜怀中睡去
绿是美的——
鸟栖息在枝头的欢叫
是从树上落下的叶儿
在水田传来一声哇鸣
还有那水底飘摇的水草
伸出手指数星
一、二、三……
那最亮的一颗
便是绿色的精灵在笑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词语注释: 1.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2.定:收复、平定。 3.中原:泛被金军占领的失地。 4.家祭:家里祭拜祖先。 5.乃翁:你们的父亲。
课文讲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
陆游至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 见,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热爱祖国,至死不渝。
层次梳理
毕生的心事 深深遗恨


嘱托与盼望 最后遗愿
殷收
切复 希失 望地 深统 情一 嘱祖 托国
主题归纳
《示儿》通过描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 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 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拓展延伸
爱国诗句集锦
第二节:天晴了的时候,赤脚携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开头:金每一两个国人都的会慢分慢界成长线,从。一个从需要此父山母呵河护的破小碎孩,转,变不成一复个能统帮一父母。分忧可的悲少年的,那是是一南次蜕宋变朝。(廷开门不见思山,北抒发上感中情)
七、课文分析。
7如.课:后谁原习能题相,:信收这是复大自失然地的现,实,却而向不是金大屈胆的膝梦幻投呢降? ,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偷安,只求保住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绿衣·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绿衣·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绿衣·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绿衣》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

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所以,自古以来从这方面来表现的悼亡诗很多,但第一首应是《诗经;绿衣》。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邶风;绿衣》译注题解:诗人睹物伤心,感情缠绵地悼念亡妻。

原文译文注释绿兮衣兮1,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2!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3!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4,俾无訧兮5!絺兮绤兮6,凄其以风7。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8!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1.衣、里、裳: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内曰里。

已:止。

2.曷:何。

维:助词。

已:止。

3.亡:一说通忘,一说停止。

4.古人:故人,指已亡故之人。

5.俾(bǐ比):使。

訧(yóu尤):同尤,过失,罪过。

6.絺(chī吃):细葛布。

绤(xì戏):粗葛布。

7.凄:凉而有寒意。

凄其,同"凄凄"。

以,因。

8.获:得。

【F-027】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注释】1、里:在里面的衣服,似即指下章“黄裳”之“裳”,而不是夹衣的里层。

衣在裳外,衣短裳长。

从上下说,衣在上,裳在下;从内外说,衣在表,裳在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

10 绿▶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

(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

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10.绿》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合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10.绿》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合集

10 《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感受为何所有的绿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重难点1、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意境。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1)板书课题:10 绿(2)出示课件: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二、精读细品,读中悟绿1、师指名分节读诗。

2、生自由轻声朗读全诗,边读边想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课件贴出色卡)3、全班交流。

师重点交流以下内容。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2)朗读第2小节,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语,反复朗读。

(3)感受“绿”的多。

(1)想象“绿”的画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绿)都有哪些绿?(预设:墨绿浅绿……)(2)体会省略号的用法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是这些“绿“?(预设:从省略号可以看出)师:这么多的绿,都悄悄地藏在省略号中。

难怪作者这么说---(课件出示第一小节)生轻声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4、品读第3—5小节(1)师引导: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课文第3—5小节。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轻声自由读第3—5小节(2)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3)生交流,课件出示第3小节。

(1)师小结:很多人都喜欢这节诗,因为这节诗句式相同,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到处充满绿色)(2)师范读后指名读。

(3)引导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一阵风吹来,()是绿色的。

一阵雨冲刷过,()是绿色的。

小溪潺潺流过,()是绿色。

一束阳光射进,()是绿色的。

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学习第4小节。

(1)课件出示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是什么(诗)
绿是什么(诗)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少儿艺校六(1)班金潇逸
绿是什么
是轻风吹拂树叶的旋律
是那些玲珑娇小的水田
是清澈溪水边的青草丛
是斜阳照射下的桑树林
在葱郁的树荫下
口衔一根青草
仰望夜空
或是
聆听树林中的一条河
你看
细弱的草根在跳
你听
草中的“精灵”在唱
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
飞蛾围绕着坪上的草尖
晚风轻摇着绿草的迷梦
我柔情在静夜怀中睡去
绿是美的——
鸟栖息在枝头的欢叫
是从树上落下的叶儿
在水田传来一声哇鸣
还有那水底飘摇的水草
伸出手指数星
一、二、三……
那最亮的一颗
便是绿色的精灵在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