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中段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 jìn ) 百舸.( gě ) 拜谒.( jiè ) 沁.( qìn)人心脾B.漫溯.( sù ) 坍圮.( pǐ ) 熨.( yù )帖汗流浃.(jiā)背C.发酵.( xiào ) 佝.( gōu )偻慰藉.( jí ) 游目骋.( pìn)怀D.窠.( cháo )臼壁龛.( kān) 宁谧.( bì ) 不屑.( xiè)一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余暇黯淡无精打采按部就班B.苍桑斑斓九宵云外矫揉造作C.箫瑟寒喧风华正茂残羹冷炙D.果腹翌日礼上往来走头无路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的。

(3)软泥上的青荇,的在水底招摇。

(4)我要以荒凉的沙漠,的小路,骡子车······A.点破熏陶油油蜿蜒B.点破陶冶油油坎坷C.点缀陶冶轻轻坎坷D.点缀熏陶轻轻蜿蜒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B.以《团结、友谊、拼搏》为主题的班会昨天下午在高二·一班召开。

C.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D.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5、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的杂文,文学家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与美学家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相比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说明:本测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机杼(zhù)阡陌(bǎi)否极泰来(pǐ)B. 戏谑(xüâ)戕灭(qiāng)菲声中外(fēi)C. 狭小(xiá)剖析(pōu)怦然心动(pēng)D. 祈祷(qǐ)浩淼(miǎo)赫然在目(hâ)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残废座落坍圮历尽沧桑B. 天籁弧形岛屿憾天动地C. 樯桅点缀倾泻迄今为止D. 掂记斑驳倩影绞尽脑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4.在下列句子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2分)A.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

B.获得一家大型品牌评审机构认可和褒奖,是众多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C.霍金的宇宙学说使上帝没了用武之地,罗马教皇也不得不弯下腰向他表示敬意。

D.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我们拟编写下列任意选修课教材。

二、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8题。

非化石能源资源在海底的泥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未被开发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其总储量可能大大超过目前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28分)1.下列带拼音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窃(qī)笑房檩(lín)寓(yǔ)言安土重(C hóng)迁B.滇(diān)池摞(luò)起来僭(jiàn)越感慨(kǎi)万千C.倏(sū)地棱(líng)角筵(yán)席安然无恙(yáng)D.泥淖(náo)低徊(huí)醇(chūn)厚有恃(shì)无恐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躁慰藉批判刁专古怪B.严谨顺理成张呕歌至敬C.溶汇车水马龙凭吊染指D.衰草离披静僻童稚庸碌3.阅读下面语句,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A.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B.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C.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D.形容写文章或做事条理清楚。

()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此以后,那大海的航标灯和英雄的海上航标员就在我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B.这件事很有趣,他讲得津津乐道。

C.李刚的学习成绩本来不如王成,可是经过一番努力,不久就跟王成棋逢对手了。

D.部队首长多次察看寝室和连队,对战士无所不为。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②下游河床狭窄,河水容易泛滥。

③他已经失败了多次,并不灰心。

④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特来看望。

A.然而故而因而从而B.从而因而然而故而C.故而然而因而从而D.故而从而然而因而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课外阅读,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学识。

B.这一首诗,看似通俗,意境却是深邃的。

C.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D.通过全班同学的努力,使学校的花园变得更美了。

7.浙江某中职学校学生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作家刘醒龙担任顾问,下面哪一句最得体?()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允许,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黑龙江密山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黑龙江密山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黑龙江密山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慰藉. jiâ熨.帖yù隽.永 juàn 遒劲.有力 jìng 强.词夺理qiángB.伛.偻 yǔ绯.闻 fēi 颓圮. pǐ纵横捭.阖 bǎi 蓊蓊..郁郁 wěngC.揭.示jiē遏.止â拜谒.â殚精竭.虑 jiã残碑断碣. jiãD.筵.席yán 挟.制 xiá谄.媚 chǎn 恬.不知耻 tián 果实累累.. lãi2.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游目骋怀鸟语迎耳门庭若市大相径庭B.浮想联翩跫音不响金壁辉煌百舸争流C.恃才傲物膏腴之地荒无人烟声名狼藉D.融汇贯通礼尚往来直截了当振聋发聩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1)西天的云霞一会儿像激起的浪花,一会儿像堆起的棉絮,不定。

(2)我这次没带孩子来,是想专心干点儿事情,同时也想使耳根一会儿。

(3)海伦·凯勒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受到很大。

A.变幻清净激励B.变幻清静鼓励C.变换清净激励D.变换清静鼓励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日俱增,上网已成为中学生常谈到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B.所以死是一件不必一蹴而就....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C.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的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D.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B.对于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分.外(fèn)跫.音(qióng)青荇.(xìng)佝.偻(gōu)倾圮.(qǐ)B.罗绮.(qǐ)发酵.(jiào)旋转.(zhuàn)粗糙.(cāo)阻遏.(è)C.枯槁.(gǎo)咽.下(yàn)沉浸.(jìn)慰藉.(jiè)敛.裾(liǎn)D.霎.时(shà)强劲.(jìng)纤.腰(xiān)恰似.(shì)埋藏.(z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漫朔斑斓暴虐萧瑟秋风B.魅惑疲惫静穆如愿以尝C.踟蹰炫耀姗瑚蓊蓊郁郁D.幽僻弥望斑驳迥然不同3.下列句中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B.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C.《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D.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泉州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泉州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泉州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黄伟明审题人:李陇耕第Ⅰ卷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选出注意、字形、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A.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修(qì)禊(做禊事)B.相与枕籍(jiè) (互相枕着垫着)横槊(shuò)赋诗(横执长矛吟诗)C.长歌当(dàng)哭(用文章来代替哭泣。

长歌,引吭高歌,指写文章)殒(yǔn)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D.浸渍(zhí) (浸润,渗透)庐冢(zhǒng) (房屋)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长乐王回深父C. 悟言一室之内D.有碑仆道,其文漫灭3.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往、到)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B.足下方.(正在)温经斯.(这)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C.足以极视听之娱,信.(的确)可乐也情随事迁,感慨系.(附着)之矣D.所以兴怀,其致.(情趣)一也后民之谬.(谬论)其传而莫能名者4. 下列名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圣心备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C.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D. 于.是余有叹焉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5.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列坐其次.. B.望美.人兮天一方C.然视其左右.. D.非子天机..清妙者6. 找出加点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村墟夜.舂B.则或咎.其欲出者C.顺流而东.也D.一觞.一咏7. 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A.凌万顼之茫然B.不能喻之于怀C.何为其然也D.此所以学者不少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8.下列关于新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它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06.10.时间:120分钟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

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

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场大革命,科学革命。

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

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

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变者而现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已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

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人白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呜,苍白乏力。

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它得到了永恒。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友情提示:展示自己,冷静思考、沉着答卷!一、积累与运用( 37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泠泠淙淙.(chóng)古刹.(shā) 地壳.(qiào) 攒.聚(cuán)B、颧.骨(guán) 惬.意(qiè) 拮据.(jú) 讪.笑(shàn)C、拗.不过(niù) 晦塞.(sè)埠.头(bù) 跌.宕(dàng)D、憨.厚(hān)鹿砦.(chài)栈.桥(zhàn)阴翳.(yì)2、下列词语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浮想联篇心弛神往消声匿迹矫柔造作B、势不两立一愁莫展融汇贯通谈笑风声C、再接再厉贻笑大方神态安祥物竞天择D、两全齐美受益匪浅徇序渐进锲而不舍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使人叹为观...止。

B、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好的书需要多读,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4、下列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出游的。

他第一次出游乘的是“羚羊号”,游历的是小人国。

高跟党与低跟党、以及在绳子上跳舞等都是他此次所经历的。

B、格列佛第二次出游乘坐“冒险号”游历了大人国。

大人国的国王是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的。

C、格列佛第三次出游乘坐“冒险家号”游历了飞岛国。

飞岛上的人很聪明,这里进行了许多奇怪的“科学”研究,如取消词汇、食物还原等。

在这里他游历拉格奈格王国。

D、格列佛第四次游历的是慧骃国,他被慧马称作为“耶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中段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3题。

(14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

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南京总督衙门内。

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

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

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

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房子,他却说:“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

如无合适的旧房,搭设棚屋也无不可——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

在总统府内,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

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

饮食也很简单,常常是四菜一汤。

他每天吃饭都是用的平常碗筷。

有一次,厨师在桌上摆上了一套锡制的餐具,孙中山说:“太讲究了,以后不要再拿来。

”孙中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书写“自由”、“平等”、“博爱”的横幅赠给同志,勉励他们。

有时他喜欢走出总统府去访问群众、视察市政。

总统府内有外国朋友送给总统的马13匹,还有友人送的1辆黑色汽车;侍从队有24辆自行车,备总统外出时卫士使用。

但孙中山遇事首先想着人民。

为避免惊扰群众,孙中山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

有一次,孙中山穿着普通制服骑马出城,视察清时遗留的炮台。

登上雨花台时,发现那里已挂满旗帜。

孙中山急问随从,原来他们出城时还是被人发现了,市民为此张灯结彩,准备欢迎大总统。

孙中山感叹道:“不必去惊扰众人,我们还是改道走吧!”街市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广告。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

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

旁边告示牌大字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

”地上辫子堆积像小山一样。

剪下辫子的人们喧闹着,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

从一旁列队开赴前线的北伐军唱着新军歌:同胞们,大家起来,唱个歌儿听,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革命军,起义武昌,六合同响应。

推翻满清,奔奔奔,妖氛全扫净……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

“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且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

……孙中山正感慨着,又被群众发现了,大家一齐拥上前来,顿时,里三层,外三层,一齐鼓掌欢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

城外警察分局局长率人赶来维持秩序,巡官拔出指挥刀挥舞,想驱散人群。

孙中山见此立即派护卫去制止,他着急地说:“对待老百姓不能这样!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齐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知道不能从正门进城,便决定走旁门,护卫在前开路,围观的人让出一条道来,他们才绕道回到总统府。

南门城楼上的守城官员,只见大总统出了城去,却没见他归来,急忙分头寻问,当问到总统府号房(传达室)时,才知道总统早已回府了。

(节选自《“布衣总统”孙中山》)1.下面不能体现“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一项是()(3分)A.市民张灯结彩,准备欢迎孙中山出巡。

B.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

C.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

D.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

2.下面对节选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从孙中山的居住、衣着、饮食、出行等生活细节来展示孙中山“布衣总统”这一形象特点。

B.孙中山在总统府内的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上算是低水平,说明了孙中山的生活是十分简朴的。

C.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是孙中山的主要政绩之一。

D.孙中山虽然总是悄悄出巡的,但每一次总被群众发现,而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

他只有调动警察来维持秩序,才能回到总统府。

3.本文从哪些方面来赞扬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品质的?这种品质在当代青年人身上还需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8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4—7题(24分)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①又是一年春柳绿。

②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③不要害怕开始..,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④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⑤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

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⑥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

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⑦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⑧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

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⑨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⑩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

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⑾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⑿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

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

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

⒀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⒁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4.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3分)“世事的云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

(共9分,每一点3分。

)答: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共6分,每空2分。

)(1)第③段中的“开始”和“起点”,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请分别找出来。

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

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感悟,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节选选自《孔雀东南飞》)8.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C.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D.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3分)A.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B.可怜C.小子..,伶俜萦苦辛。

..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D.昼夜勤作息10.下列句子中的“相”与“会不相从许”句中的“相”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3分)A.儿已薄禄相B.还必相迎取C.久久莫相忘D.叶叶相交通11.下列对原文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卿为挽留兰芝而向母求情,留下兰芝;但遭到拒绝。

B.焦母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为由,要仲卿立即休妻。

C.仲卿无可柰何,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暂住,但仍盼望日后夫妻能再次团聚。

D.刘兰芝深知眼前虽被婆婆休弃,还有可能重回。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1)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4分)(2)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4分)(二)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3-14题。

静女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②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③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描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描绘了“我”见到恋人前后的不同心情。

B.第一章是写“我”约了“静女”见面,但当她如约赶到的时候,“我”为了捉弄她,就故意躲藏起来不出现,表现了“我”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