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10号的产量构成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维普资讯
江苏农业科学
20 0 7年第 6期
优 质 粳 稻新 品种 镇 稻 1 的选 育 和栽 培技 术 O号
景德 道 ,刁立平 ,林 添资 ,盛 生 兰,胡春 明,龚 红兵 ,周 义文 ,张 继本
( 苏 丘 陵 地 区 镇 江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苏 句 容 2 20 ) 江 江 14 0
关键词 : 粳稻 ;新品种 ; 优质 ; 选育 ;栽培技 术
中 图分 类 号 :5 12 0 3 S 1 .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10 (07 0 05 O 10 3 2 20 )6— 0 4一 2
镇稻 1 0号是 江 苏 丘 陵地 区镇 江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选 育 的优 质早 熟晚粳 新 品种 , 2 0 于 0 7年 1 通 过 月 审定 。经 多年 的 中间试 验 和 示 范试 种 , 现 出 品 质 表
加代 选育 而成 , 其选 育过程 如 图 1 。
2 主要特 征特 性
优、 丰产稳产 性好 等特 点 来自 1 选育经 过 2 1 品质 优 良, . 食味 佳 , 米 商品性好 稻
据 20 04年 由江 苏省 种 子 管 理 站统 一 抽 样 送 交 农业 部稻 米及制 品 质量 监 督 检 测 中心 测 试 : 出糙 率
号 :X 0 5 1 。 S 20 0 ) 4
20 0 5年 镇 江 市 优 质 米 品尝 , 合评 分 第 二 位 ,06 综 20 年综 合评 分第一 位 , 既有优 良的外 观 品质 , 又具有 良
好 的食味 品质 。
作 者 简介 : 德 道 ( 9 2 ) 男 , 苏 姜 堰 人 , 理 研 究 员 , 事 水 稻 景 17 一 , 江 助 从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
王书玉;张栩;薛应征;刘贺梅;孙建权;陈钱权
【期刊名称】《种业导刊》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 新稻1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等地推广种植,并在京津唐地区大面积示范.
【总页数】1页(P37)
【作者】王书玉;张栩;薛应征;刘贺梅;孙建权;陈钱权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早熟高产水稻九稻6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郑德春;包振顺;刘才哲
2.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J], 刘贺梅;孙建权;王书玉;薛应征
3.早熟耐寒高产水稻新品种凤稻23号的选育与应用 [J], 宋天庆;赵慧珠
4.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的选育 [J], 王书玉;张栩;薛应征;刘贺梅;闫玉栋
5.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吉粳116选育及栽培技术 [J], 杨春刚; 郭桂珍; 周广春; 邱志刚; 严永峰; 陈莫军; 孟维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种稻新品种新稻10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特种稻新品种新稻10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特种稻新品种新稻10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奉斌;何玉梅;吴向东;孙伟
【期刊名称】《新疆农垦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新稻10号(大粒紫香糯)系农一师农科所水稻研究室从引进的名贵香稻品种香血糯的早熟变异后代中,分离出的晚熟材料中的分离后代,经多代连续鉴定、筛选而成的中晚熟粳型紫香糯品种。

该品种属特种稻种质资源,具有米质优、丰产、稳产、耐盐碱、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好,糙米紫黑色、米粒大、糯性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王奉斌;何玉梅;吴向东;孙伟
【作者单位】农一师农科所,新疆,阿拉尔,843300;农一师农科所,新疆,阿拉
尔,843300;农一师农科所,新疆,阿拉尔,843300;新疆天合种业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23
【相关文献】
1.水稻新品种新稻42号的选育及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 [J], 王奉斌;袁杰;张燕红;赵志强;布哈丽且木;孝荣;朱小霞;陈长青;王新
2.水稻新品种新稻44号选育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J], 张燕红;袁杰;布哈丽且木;赵志强;文孝荣;王奉斌
3.黄淮粳稻新品种新农稻1号海南加代繁殖高产栽培技术 [J], 徐秋萍;薛毅;李彦学;徐九文
4.水稻新品种新稻25产量、品质参试试验年度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J], 殷春渊;宋树柏;谭秀芳;范守学;郭奎英;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田芳慧;赵娟;张栩
5.特种稻新品种新稻3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袁杰;王奉斌;布哈丽且木;张燕红;文孝荣;瞿毅;梁乃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天优10号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天优10号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天优10号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三系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天优10号在海南省文昌市东阁镇早造稻丰产示范,百亩示范片实割产量为7.8t/h㎡,比对照天优2168增产6.0%,现总结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稻;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天优10号系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天丰a与广恢10号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组合,属感温型。

2007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710)。

2010年,该品种在会文镇进行百亩试验示范种植,平均亩产量520kg,高产试验田块亩产量达563.4kg。

2011年,天优10号被东阁镇为主推水稻品种,早造种植面积24 h㎡。

该品种大田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优良特性,适宜东阁镇做早造水稻主推新品种。

一、特征特性天优10号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30—132d,晚造全生育期110—112d,比天优2168迟2d,亩有效穗18.14万,株高95—105cm,穗长20.7cm,每穗总粒数119.2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9—31g。

株型适中,群体整体,分蘖力中等,中等穗,籽粒大,后期熟色好,抗稻瘟病,较抗白叶枯病。

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好一半谷,壮秧产量高”。

将抽穗扬花期安排在本地最佳光温条件下(四月中旬),提高结实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因此,该品种必须在1月中旬前后播种,每亩用种1.5kg,播种前抡晴天晒种1—2d,并用40%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wp500倍液浸种,预防水稻恶苗病。

播种要做到稀薄匀播,播后追肥应“少食多餐”,重点施好“断奶”肥、分蘖肥和“送嫁”肥。

秧田管理坚持浅水灌溉,遇寒潮低温及时灌水护苗。

3—4叶期亩用15%多效唑wp50g,对水40kg均匀喷施,培育矮化多蘖壮秧,插秧前5—7d,亩追尿素5kg作“送嫁”肥。

可以有效提高植株氮素含量减轻植伤率,插入大田后秧苗快发稳长。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品种 X 地点 V % C ( )
回归系数
(bi )
对照种品种 x 地点
绷 V % ( )
名称 年份 ( 留 k “动 ( 9八 7 k 汇动 产( ) %
① ① ② ③ ③ ③ 2001 2002 2003 2003 2004 2004 588.4 565. 5 460. 2 594. 6 641. 4 656t l 723. 0 656. 0 600. 0 716. 7 790. 0 741. 0 14. 2 12. 6 一 9 0. 9 0 5. 8 11. 1
区域 试验 、 生产试验 数据 ,进行 多年 度 多点 次联合 分析 。 对不 同产 量水平下产 量构成 因素的动 态结构
通过对2o0 ~ 2。4年河南省以及国家粳稻区 1 。 域
试验 、生产 试验 3 点次新稻 1 号产量 三要素的分 0
表 1 新稻1 号的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 0
试验 试验 平均产量 最高产量 比c 增 主效应 对照主效 汇总 增产 k
2 00 7 年 第 8 期
粼累 制 与 种 育种引 }
★ 持 位: 河 大 种 有 公 支 单 南 众 业 限 司
经公 觅圈, 小交,玉 米等农 作物种子 地 址 : 郑 州市 农 业 路 1 号 ( 农 科 院招 待所4 樱)
总经困 电 话 03 飞 51011 7 一 66日 另
嘿醉
析 ( 见表 2 ) 可 以看 出,新稻 1 号每 个产量要素都 0
有效稼数 〔 66 扩) 万/ 7
穗粒数 (粒 )
士5 94 名 士8」7 0 10 00 士14刀0 2 103 .27 士12 13
110 .37 士 101 ] 119乡0 士 6夕1 12 1. 18 士 19乡8

优质粳稻镇稻1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镇稻1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镇稻1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镇稻10号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要点,从而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镇稻10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镇稻10号是江苏镇江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由江苏东亚富友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

于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710。

2007~2008年2年从江苏引进镇稻10号在郎溪县种植,平均产量9 750kg/hm2以上,比当地主栽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平均增产10%以上。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 832 kg/hm2,较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2004年达显著水平,2005年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19kg/hm2,较对照增产5.4%。

2007~2008年2年在郎溪县种植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最高产量达10.095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武运粳7号平均增产10%以上。

2特征特性2.1品质优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4年检测,整精米率64.2%,垩白粒率10.0%,垩白度1.0%,胶稠度73.0mm,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加工后的大米腹白少,米色透明。

米饭洁白,食之软而不粘,食味佳,深受粮食加工企业好评。

2.2抗性强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抗稻飞虱,其田间飞虱量一直低于当地平均虫量;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前期叶色淡绿,同武育粳7号相比叶色较浅,稻纵卷叶螟为害也相对较轻。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突出,全田发病率较其他品种要低,表现出很好的抗性。

整个生长期间纹枯病轻。

该品种茎秆坚韧,抗倒性好。

2.3农艺性状优良镇稻10号在郎溪县5月9日播种,6月12日移栽,6月21日开始分蘖,7月19日分蘖达高峰期,7月13日开始拔节,8月26日齐穗,10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62d,与武育粳7号相当。

镇稻10号超高产载载培关键技术

镇稻10号超高产载载培关键技术

旱控, 保持旱育秧的爆发优势。在揭膜时结合浇水 ,
总 第 12期 4
该品种株型紧凑 , 后期转色顺调 , 熟相好 , 作单 季晚粳稻应用 , 全生育期 10 左右 , 6 d 与武运粳 7 号
(76相 仿 。 94 )
(76 相仿 , 94) 适宜于沿江 、 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
下 种植 。
2 栽培策 略
21 栽 培 思路 . 沿 江及 苏 南地 区要 实 现镇 稻 1 O号
1 株型 好 , 相好 , . 4 熟 熟期 适 中
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 审定 ,审定 编号 :苏审稻
20 1 。经 镇 江 市 几 年 示 范 试 验 ,一 般 产 量 60 07 0 5 k/6 g 7m 左右 , 6 比对 照武运 粳 7号 增 产 5 %以上 , 具 有 70k 0 g以上 的 超 高 产潜 力 。熟 期 与武 运粳 7号
( ) 田管理 : 3秧 在整个育秧期 间不需要勤浇水 , 只在稻种落谷前浇透底水 ,齐苗揭膜后和移栽前各 补浇一次透水 ,其余时间均以旱育为主实行必要的
左 右 ,有 效穗在 l 2 万 / 7m ,每穗总 粒数 9~ l 6 6
10~10粒 , 实 率 9 %以上 。 粒重 2 左 右 。 3 4 结 0 千 7g 该
经 江苏 省农科 院植保 所人 工接 种鉴 定 ,该 品种 茎秆 粗壮 , 抗倒性 较强 ; 白I枯病 、 抗 I - 卜 中抗穗 颈瘟 , 纹 枯病轻 , 不抗 条纹 叶枯病 。 田间纹枯病 及其 他混 生 性 病 害轻 。 13 丰产性 好 , . 穗粒结 构协调 , 自身调节 能 力强 该 品种 20 — 05年 连 续 2年 区试 每 67m 04 2 0 6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倪恒东孙立志陈仁政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02期摘要通过对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技术的研究,阐述了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55-01镇稻10号为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具有品质好、丰产稳产、抗病力强、熟期适中、容易栽培的特点,适宜于多种栽培方式。

2007年笔者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了镇稻10号的旱直播超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分述如下。

1基本情况研究时间为2007年,地点在宝华镇栗庄村某农户责任田内,田块类型为沿江圩区冲田,土壤类型为沙潮土,肥力水平中上,面积1hm2,播种期6月6日,播量45kg/hm2,基本苗103.5万株/hm2;够苗期7月2日,苗数393万株/hm2;高峰苗7月21日,苗数528万株/hm2;抽穗期9月5日,成穗400.5万穗/hm2,成穗率75.8%;成熟期10月30日。

肥料运筹情况:施45%复合肥750kg/hm2作为基肥;6月16日施尿素180 kg/hm2作为分蘖肥;7月26日施氯化钾150kg/hm2作长粗肥;8月6日施尿素150kg/hm2、45%复合肥225kg/hm2作穗肥。

田间管理:播后第1次化除田面封杀,3~4叶第2次化除,以防除单子叶杂草为主。

前期湿润出苗,2叶建立浅水层,适时烤田,后期浅水勤灌。

2产量表现10月15日句容市专家自测,有效穗400.5万穗/hm2,总粒数120.9粒,实粒114.6粒,结实率94.8%,千粒重预估28g,理论产量12 850.5kg/hm2,比大面积生产(产量9 069kg/hm2)增产3 781.5kg/hm2,增幅41.7%。

3主要配套技术3.1适时适量播种适时适量播种是直播稻全苗、确保高产的关键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稻 l 是 河 南 省 新 乡市 农 业 科 学 院 用 分 蘖 0号 力强 、高产 优 质 、 传基 础 丰 富 的 本地 当家 品 种 新 遗 稻 9 2 7 ( 粳 6号 )为母 本 ,与 品 质优 、抗 病性 04 豫 好 的 自育 品 系新 稻 8 4 2作 父 本杂 交 选 育 的集 早 90 熟 、高 产 、优 质 、抗病 于一 体 的常 规 粳 稻 新 品 种 。
穴插 3 ~4苗 、基本 苗 6 ~7 / 6 m 万 万 6 7 为宜 。
2. 合 理 施 肥 3
位面积的有效穗数的同时 ,主攻大穗 ,提高千粒重
和 结 实率 。
在施 二铵 1 g 6 7 左右 作底 肥的基 础上 , k / 6 m 5

般 再追 纯 N 7 k / 6 m 右 ( 后 1 1 g 6 7 左 栽 5 d内
产 点 比 例 为 9 . %。2 0 7 1 0 4年 3月通 过 河 南 省 农 作
明新 稻 l 号 增 产优 势 比豫粳 6 更 强 。研 究结果 表 0 号
明 , 稻 l 号平 均 产量 6 0 k / 6 m 新 0 5 g 6 7 左右 的 田块 , 总 颖花数 约 3 0 万粒 / 6 m 50 6 7 左右 ,比 “ 产 田块 ” 高 下 降 3 0 0 粒 / 6 m 0 ~5 0万 6 7 。不 同产量 分级 的颖 花
( 0 3 0 )I y .87¥千粒重 ( - .0 6 ,结实率对产量 3 y O 31)

33 ・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2 08 期
表 2 新 稻 1号 产 量构 成 因素 对 产量 的 通径 分 析 O
施好 “ 四肥二药” 即在施足底肥 的基础上 , 1 , 在 叶
直 接通 径 系数相 对 较小 ( =O 1 2 ) y . 1 9 。通过 通
减 少 穴插 苗数 ,易于发挥 、协调穗 数 及穗粒 数对 产
量 的 贡献 。 验 证 明 ,以行 距 2 m、穴 距 1 m、 试 7c 3c
径 分析 表 明 ,新 稻 1 号产 量 的首要 决 定 因素是单 位 0 面 积有 效穗 数 。 因此 ,其 高产 栽 培策 略应 在保 证单
2 配套 高产栽 培技 术
通过 丰 产性示 范 田的调 查统 计及 区域试 验结 果 表 明 , 稻 l 号 总颖 花数 均达 2 0 万 粒 / 6m 新 0 80 6 7 以 上 ,最高的 达 38 .6 9 5 3 万粒 / 6 m 67 ,比对 照豫 粳 6
号 总颖花 数 多 2 6 1 ~3 6 2 2 .5 8 .5万粒 / 6 m 6 7 ,这 说
表 1 新稻 1号 不 同的产 量构 成 因素 O
据 研究 分析 ,新 稻 l 号 产 量构成 因素 对产 量的 0 直接通 径 系数 见表 2 ,可以 看 出 , 位 面积 内有 效穗 单 数 、每穗 总粒 数 、千 粒 重和 结 实率 对 单 产均 有正 的
直 接贡 献 ,其 中 ,单 位 面积 内有 效穗 数对 产量 的直 接 通径 系数 最 大 ( -O 5 5 ) y .4 4 ,其次 为每 穗总 粒数
1 期施 断氮 肥 ,3 1 期施 断乳 肥 ,拔 秧前 5 心 叶 心 ~
7d施 “ 送嫁 肥 ” 叶 1 期和拔 秧 前 7 d分 别喷 。1 心
施氧 化乐 果 (3 / 6 m 1 0 g 6 7 )防 治螟 虫 、蓟马 和稻
飞虱 。
2 2 宽行 小墩 插植 .
新稻 1 0号分 蘖 力强 ,成 穗 多 ,适 当放 宽行 距 、
维普资讯
种Hale Waihona Puke 业 导 刊 新稻1 的 产 量 构 成 及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0号
孙建权 ,王书玉 ,薛应征 ,刘贺梅 ,王业强
( 乡市农科院 .河南 辉县 新 430 ) 56 0
摘 要 :试验研 究表明 ,新稻 1 0号具 有稳 产性好 ,株 叶形 态结构 合理 ,株 高适 中, 蘖力较 强 ,穗 分
两 年 试 验 平 均 产 量 5 7 0 g 6 7 ,较 第 一 对 7 . k / 6 m 照种 豫 粳 6号减 产 3.%,较 第 二 对 照种 黄 金 晴 增 5
产 l . %。2 0 —2 0 4 3 0 3 0 4年 参 加 国家 北 方 稻 区 水 稻
品种 区域 试 验 ( 作 9 中 3组 ) ,两 年 区 域试 验 平 均 产 量 6 k / 6 m 比对 照 中 作 9 l g 6 7 , 8 3增 产 7 3 增 .%,
大粒 多,籽粒饱 满 , 米质优 , 熟落黄好 等特 点。在 沿黄稻 区种 植比 当地 当家品种豫粳 6 成 号早 熟 1 2~ 1 。要 获得 高产 ,在栽培 上应 主攻有 效穗 数和穗 粒数 ,兼顾 千 粒重和 结实率 。 4d
关键 词 :新稻 1 ; 量 构成 因素 ; 0号 产 栽培 技 术
物 品种 审 定委 员会 审 定 。2 0 0 5年 6月 通 过 国 家 农 作 物 品 种审 定委 员会审 定 。 配 合 大 面积 高 产 栽 培 为
技 术 推 广示 范 ,笔 者 于 2 0 -2 0 0 5 0 6年 在 河 南 省 新
数结 果表 明 , 颖 花数 在 3 0 万粒 / 6m 围内 , 总 50 67 范 产量 随 颖花 的 增加 而提 高 ( 1 。 表 )
该 品 种 2 0l 2 0 0 0 2年 参加 河 南 省 粳 稻 区 域试 验 ,
乡市 农 科 院 水 稻 试 验 地 及 原 阳县 祝 楼 乡进 行 新 稻 l 丰 产性 栽 培 研 究 ,主 攻 产 量构 成 因素 及 其 相 0号
应 栽 培 配套 技 术 。 1 产 量 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