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草药
蛇叶草的功效与作用

蛇叶草的功效与作用蛇叶草,学名罗汉松,又名毛松、毛叶松等,是松科罗汉松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
蛇叶草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其枝叶茂密、株形美观,被人们广泛用于室内和花坛装饰。
同时,蛇叶草在药用和环境改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对蛇叶草的功效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蛇叶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蛇叶草的树皮、茎、叶子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等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赋予了蛇叶草一定的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蛇叶草中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对于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2. 清热解毒:蛇叶草中的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中和体内产生的毒素,帮助身体排毒。
此外,蛇叶草还可以促进体内代谢,加快废物排泄速度,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3. 止咳化痰:蛇叶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对于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抗氧化作用:蛇叶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延缓细胞老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5. 降压降脂:蛇叶草中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降压降脂作用,可以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蛇叶草的药用价值及作用蛇叶草作为一种传统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以下药用价值和作用:1. 根治咳嗽:蛇叶草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有效抑制咳嗽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蛇叶草还可以舒张气管,平喘止咳,有助于缓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2. 治疗口腔溃疡:蛇叶草可以抑制口腔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
可以通过将蛇叶草制成茶剂,每天漱口数次,可以加快溃疡的愈合。
3. 缓解消化不良:蛇叶草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胃液和消化酶分泌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蛇龙草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蛇龙草的功能主治与用量1. 功能主治蛇龙草,又称草蛇、川蛇、赤眼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常用于中医药中。
以下是蛇龙草的主要功能主治:• 1.1 清热解毒:–蛇龙草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蛇龙草还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疮热、痈肿等有明显疗效。
• 1.2 利尿通淋:–蛇龙草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淋巴结核等症状。
• 1.3 止血散瘀:–蛇龙草能够活血化瘀,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瘀、血虚等症状。
–蛇龙草还能够化瘀消肿,对于瘀血导致的疼痛、肿胀等有较好的疗效。
2. 用量蛇龙草的用量有一定的讲究,不同情况下的用量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蛇龙草的常见用量:• 2.1 饮片剂:–一般情况下,蛇龙草饮片剂的用量为每次6-10克,一日2-3次。
–饮片剂通常需要开水冲服,每次冲服30-50毫升。
• 2.2 蛇龙草煎剂:–蛇龙草煎剂的用量为每次10-20克,一日2次。
–煎剂需要将草药放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后分次服用。
• 2.3 蛇龙草外敷药膏:–外敷药膏涂抹蛇龙草的用量,可以根据所需面积决定,一般情况下涂抹均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蛇龙草的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
3. 注意事项在使用蛇龙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3.1 用药剂型:–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蛇龙草剂型,如药片或者煎剂等,在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3.2 不良反应:–使用蛇龙草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不适等,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 3.3 用法用量:–用药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不得随意增减。
• 3.4 注意禁忌:–孕妇、儿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受损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蛇龙草。
综上所述,蛇龙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散瘀等功效,适用于多种病症。
蛇生草的功能主治

蛇生草的功能主治简介蛇生草(学名:Hedyotis diffusa Willd.)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属于茜草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蛇生草又名“土茜草”、“蓝花蛇舌草”等,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山野、水旁等湿润环境中。
蛇生草的茎、叶、花等部分可以入药,具有多种功效,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主要功效蛇生草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主要功效如下:1.清热解毒:蛇生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2.利水消肿:蛇生草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3.抗肿瘤:蛇生草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肿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抗炎:蛇生草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疮疖肿痛等疾病。
5.抗氧化:蛇生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适应症蛇生草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1.急性咽炎:蛇生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咽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
2.口腔溃疡:蛇生草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3.水肿:蛇生草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水肿引起的浮肿、无力等症状。
4.尿路感染:蛇生草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5.肿瘤:蛇生草中的抗肿瘤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肿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用法用量蛇生草可以通过饮片、颗粒、丸剂等多种形式进行药用。
一般建议采用以下用法用量:•饮片用法用量:一次15~30g,煎服;可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颗粒用法用量:一次1020g,每日23次。
•丸剂用法用量:一次610g,每日23次。
在用药过程中,建议遵医嘱,并注意草药的质量和保存方式。
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孕妇应慎用蛇生草,因其性质辛温,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不适合孕期使用。
菜花蛇 功效与作用

菜花蛇功效与作用菜花蛇是一种中草药,也被称为猪笼草、鸡骨草、青儿蛇等。
它的学名为Peperomia pellucida,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流传有很多关于菜花蛇的功效与作用的说法。
它被广泛使用于中药治疗和民间草药疗法中。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菜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菜花蛇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
它的叶子呈心形或卵圆形,表面有光泽,故得名“猪笼草”。
菜花蛇在自然界中被当做杂草看待,但是在中药学中,它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
中医认为菜花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消肿等功效。
它的性味辛、苦、平,入肺、胃、大肠经络。
因此,它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肿毒等症状。
按照中药学的理论,菜花蛇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状况。
研究还发现,菜花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钙、草酸和皂苷等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健作用。
菜花蛇可以制成药膏、煎剂或用于煮汤食用,它在不同的用途和用量下有不同的功效。
首先,菜花蛇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和咳嗽症状。
中医认为感冒和咳嗽是由于风热邪气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菜花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抑制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效地缓解咽喉肿痛。
对于具有痰热型的咳嗽,菜花蛇可以起到祛痰的作用,减轻咳嗽的频率和剧烈程度。
其次,菜花蛇对于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菜花蛇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血管堵塞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增强免疫力,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此外,菜花蛇还可以作为利尿剂使用,有助于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对于那些患有水肿型肾病或其他尿液排出不畅的疾病的人来说,菜花蛇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草药来使用。
最后,菜花蛇还常被作为食材加入到菜肴中。
菜花蛇具有清香的味道,可搭配蔬菜、肉类等食材制作成汤或炒菜。
蛇舌草的食用方法

蛇舌草的食用方法
蛇舌草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被用作草药,但并不常被食用。
因此,没有明确的食用方法。
然而,一些人可能将蛇舌草用于一些菜肴和饮品中,以下是一些食用蛇舌草的方法:
1. 沙拉:将蛇舌草叶子洗净,切碎后加入沙拉中。
它可以为沙拉增添一种独特的口感和味道。
2. 茶饮:将蛇舌草叶子晾干,然后用开水冲泡成茶饮。
蛇舌草茶被认为具有一些抗氧化和抗炎性的特性。
请注意,蛇舌草可能对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在食用之前最好先进行咨询和注意个人体验。
此外,如果您打算使用蛇舌草作为草药,应遵循相关的草药用途和用量指南。
乌梢蛇本草考证及研究概况

乌梢蛇本草考证及研究概况中文名乌梢蛇,又叫大蛇头,是一种多毒飞蛇,其体长可达1.5米以上,体形扁平而宽,具有灰褐色的花纹,鳞片分布呈沟状,尾部有明显舌状。
乌梢蛇生活在亚洲的森林中,喜欢以鼠、蛇、鸟、兔等为食,除此之外还嗜食植物,如果受到威胁,它会发出火般的嘶吼声来警告敌人。
乌梢蛇也被认为是中草药专家们设计出来的蛇药之一,具有良好的治疗或预防作用。
乌梢蛇的本草考证始于先秦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它里面列出的乌梢蛇是它的主要用途。
《神农本草经》认为,乌梢蛇是一种拥有发挥治病功效的药物,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肝脏病、肝炎、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
随着中国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乌梢蛇有药性被发现出来,包括氨基酸、多糖、鱼素、血栓素和多种维生素。
因此,乌梢蛇被认为可以治疗及预防许多疾病,如胆结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慢性病毒感染等。
乌梢蛇的考古学研究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其形象曾出现在金青编织制品中,据考古学家考证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今天,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都展示了这种珍贵的古老蛇的形象。
现今做为历史文物,乌梢蛇也被很多学者收集,一些乌梢蛇古器还被收藏在博物馆里,作为古文化的见证。
乌梢蛇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在近几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对乌梢蛇进行详细的研究,例如,它们获得了蛇毒成分的分析,提取了蛇毒液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并研究其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将乌梢蛇的细胞移植到植物体内,改进植物生长发育等等。
综上所述,乌梢蛇不仅是本草中的非常重要的植物,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在考古学,药用草药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未来,我们将通过更多的科学研究,探索乌梢蛇的更多的秘密,为促进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蛇舌草,学名百部,是一种多肉植物,其草叶形状似蛇舌,因而得名。
蛇舌草原产于南非,现已广泛种植于全球不同地区。
蛇舌草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和园艺领域。
蛇舌草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如下:
1. 美容养颜:蛇舌草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
质和多种有益成分,可以帮助改善肌肤质地,促进细胞再生,提高肌肤弹性,减少皱纹和色斑的出现,保持肌肤光滑细腻。
同时,蛇舌草还可以帮助消除黑眼圈和眼袋,使眼部肌肤倍显年轻活力。
2. 减肥塑身:蛇舌草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有效促进新
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和燃烧,帮助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达到减肥的效果。
另外,蛇舌草还具有排毒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改善肠道功能,对消化系统的健康有益。
3. 抗氧化抗衰老:蛇舌草富含的多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
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老化过程,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4. 改善睡眠:蛇舌草中含有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可以舒
缓神经系统,缓解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问题的发生。
5. 缓解疼痛:蛇舌草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可以帮助缓
解关节炎、头痛、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6. 抗菌消炎:蛇舌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对皮肤炎症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蛇舌草虽然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食用或使用。
在使用蛇舌草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草药的适应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理性合理使用草药。
白花蛇草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白花蛇草的功能主治与用量白花蛇草的基本信息•学名:Hedyotis diffusa•别名:蛇珠草、青蛇草、七星草等•科属:茜草科白花蛇草属•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越南、泰国等地白花蛇草的功能主治白花蛇草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解毒–白花蛇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蛇草在中药学上具有解毒功效,对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利尿消肿–白花蛇草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尿道感染等症状。
–蛇草可增加尿液的排出,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症状。
3.抗氧化抗炎–白花蛇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蛇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活血化瘀–白花蛇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肿块等症状。
–蛇草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的吸收和排出。
白花蛇草的用量白花蛇草的用量因人而异,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来说,白花蛇草可通过以下方式使用:1.药用饮片–白花蛇草可以制成药用饮片,每次用量为10-15克。
–可将药材煎汤或冲泡成药用茶饮。
2.中药口服液或丸剂–白花蛇草也可以制成中药口服液或丸剂,便于服用。
–每次服用的剂量一般为3-6毫升或2-4粒。
3.外用药膏–白花蛇草也可以制成外用药膏,用于治疗皮肤病等症状。
–外用药膏的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可由医生指导使用。
注意事项•白花蛇草为天然草本植物,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服用或超量使用。
2.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遵医嘱使用。
3.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文章中提到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病情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香茶菜 PlectranthumamethystoidesBenth(唇形科)[别名] 蛇总管、小叶蛇总管、蛇通管、铁生姜等。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方形,全株被柔毛,基部木质化,常具有生姜状的木质化块根,故又名铁生姜,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钝齿,两面被柔毛。
秋季开花,花淡紫色,唇形,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
果实呈倒广卵形,褐灰色(图6-4)。
[生长环境] 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生长于山坡、山谷湿润而向阳的地方。
[采集加工] 茎叶可供药用。
在广西等地主要用茎叶,夏秋采集。
[一般功效] 味淡,性平。
利湿解毒,活血祛瘀。
内服常用15克至60克。
[临床应用] 内服单味60-90克,水煎服,或配徐长卿60克,水煎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二)飞来鹤 CgnanchumauriculatamRoyle(萝摩科)[别名] 野番薯、白首乌、耳叶皮消、万世竹。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木植物。
长可达2-3米,折断有乳汁,地下有肥圆柱形的块根,表面黑褐色,内皮黄白色,叶对生,广卵形,顶端短尖或渐尖。
基部为深心脏形,两侧呈目状下延或内湾,全缘或带微波状。
秋末开花,花黄白色,花序生在叶腋,果呈长角状,内含多数具银白色绒毛的种子(图6-6)。
[生长环境]我国南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
生长在山坡林下、路旁、山溪边。
[采集加工] 根供药用,春末至冬初均可采集,洗净晒干。
[一般功效] 叶甘,性平,强身健胃,消肿止痛。
内服常用10-15克。
[临床应用]外用,单味(或配生南星)研粉,用醋调涂肿处。
内服,单味水煎服。
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如配花粉、防己,青木香各等量,共研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三)半边莲 LobqnliachinnsisLour(桔梗科)[别名]蛇利草、蛇舌草、半边花、细末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就地蔓延,节间生根,上生纤细茎,茎高10厘米左右,叶互生,无柄,长椭圆形,边缘有疏齿。
夏秋开花,淡红色,生于叶腋,从半冠管的一边延至茎部,5个花瓣都偏向一侧,像开了一束的莲花,故名"半边莲"(图6-6)。
[生长环境] 我国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生在田边,溪沟边潮湿的地方。
[采集加工] 全草供药用,采鲜品或开花时采,采时洗净,晒干备用。
[一般功效]味淡,性平。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内服常用15-30克。
[临床应用] 外用: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肿处。
内服:单味水煎服。
急救时,可取鲜草捣烂,榨汁内服,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如各地常配决明子等量水煎服,或配夏枯草9克、细辛3克、蜈蚣3条、全蝎3只,水煎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四)田基黄 HyperiumjaponicumThunb(金丝桃科)[别名]地耳草、七寸金、七层塔。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木,高10-30厘米左右,茎细,稍为四棱形,上部成对分,叶小,叶片卵形,对生而抱茎,叶面绿色有透明的小点。
夏季开黄色小花,成聚伞花序,生于茎的顶端(图6-7)。
[生长环境] 我国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田间或路旁阳光充足的地方。
[采集加工] 全草供药用,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一般功效] 味微苦,性平。
消肿散瘀,清热解毒,内服常用量9-15克。
[临床应用] 外用:单味或配半边莲,捣烂,外敷伤口的周围。
内服:单味水煎服,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
如广西民间配半边莲15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五)瓜子金 P0lygalajaponicaHoutt(远志科)[别名]竹叶地丁、日本远志、金锁匙、神砂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植物。
高10-20厘米,根圆柱形。
茎多分枝,茎部木质化,有短伏毛。
叶互生,带革质,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圆或楔形,绿色或绿紫色。
夏季开紫或淡紫色花,成短紫状花序。
蒴果扁平卵圆形,为2片大形萼片所包住(图6-8)。
[生长环境]我国南方及西南、东北、华北各省区均有分布,生长在低山坡、路旁或荒野草丛中。
[采集加工]根或全草供药用。
春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一般功效1味辛微苦,性平,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
内服常用量为9-30克。
[临床应用]外用.茎草研粉末,醋或茶水调匀涂肿处。
内服:单味水煎服或研粉服或用鲜全草捣烂,冲开水适量取汁服,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如民间以本药15克、仙茅15克,水煎冲酒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六)徐长卿 Pycnostelmapaniculatum(Bunge)k、schum(萝摩科)[别名]了刁竹、逍遥竹、千层竹、英雄草、蛇利草、瑶山竹、一枝香。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30-60厘米,很少有分枝,有节,折断后有白色乳汁,根呈须状。
细长粉质,尝之有辛辣感。
嗅嗅甚芳香。
叶对生,细长,长9厘米左右,宽1厘米左右。
夏秋枝顶处开紫色小花。
结两个羊角形小果,内藏多角形,顶端长毛的种子(图6-9)。
[生长环境]我国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
生长于高山干旱的草地上。
[采集加工]根或茎叶供药用,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一般功效]味辛,性温。
解毒消肿,祛风止痛。
内服常用9-15克。
[临床应用]外用:单味水煎取汁用纱布浸湿外敷患处。
内服:单味水煎服,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
如浙江配生山楂250克,水煎服,治疗蝮蛇咬伤。
(七)鬼针草 BidensPiLOSaL(菊科)[别名]婆婆针、盲肠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
高达1米左右,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幼茎及茎节处被短绵毛。
叶在茎的中部和下部对生,二回羽状深裂,边缘有尖齿;上部的叶互生,较少羽状分裂。
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黄色,边缘一层舌状花,中央有多数管状花,直径6-10毫米,茎长梗,果实椭圆形,具3-4棱,顶端有针状,绒毛3-4枚,易粘附它物,故名鬼针草或婆婆针(图6-10)。
[生长环境]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路边、田间,宅旁、旷野。
[采集加工]全草供药用,夏秋采集,切断晒干备用,或现采鲜用。
[一般功效]味甘微苦,性平。
清热解毒,散瘀活血。
内服常用量9-90克。
[临床应用]外用:鲜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内服:鲜的茎叶捣烂取汁服,每次2-3匙,每天2-3次,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
如上海、浙江等地配半边莲30克,金银花、野菊花、防已、青木香各9克,生甘草4克,水煎服,治疗蝮蛇等蛇咬伤。
(八)鱼腥草 HouttuymincordataThunb(三白草科)[别名]臭菜、侧耳根、臭根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草有鱼腥味,高10-30厘米,有节,叶互生,心形,背面有时为紫色,托叶基部抱茎。
夏季开花,黄白色,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下有白色的苞片4枚,好像花瓣,果实卵圆形,熟后开裂(图6-11)。
[生长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广西等地。
生长于阴湿地或水边的低地。
[采集加工]全草供药用,夏季采集,连根拔起全草,去泥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一般功效1味辛、性凉。
清热解毒,内服常用量9-60克。
[临床应用]鲜药捣烂外敷伤口周围或煮汤煎洗患处,或配其它草药同用,如常配野菊花、蒲公英、大蓟根各60克煎服,治疗蝮蛇、青竹蛇、烙铁头等毒蛇咬伤。
(九)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薯颠科)[别名]黄药子、金钱吊蛤蟆、野人头。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地下有球茎或梨形根茎,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叶互生,心状卵形或广卵圆形,有弧状叶脉7-9条,叶腋间常生有球形或卵圆形珠芽。
夏秋开花,雌雄异株,花黄白色,成穗状花序生于叶腋,蒴果具有三棱翅(图6--12)。
[生长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生于山区或半山区常生长在阴湿的山谷溪边。
[采集加工]块茎或株芽供药用。
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或鲜用。
[一般功效]味苦、性凉。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内服常用量9-15克。
[临床应用]外用:鲜品单味或配鲜鱼腥草共捣烂,外敷伤口周围,也可取其叶腋生的珠芽(民间称蛇药子)用醋磨汁,涂擦肿胀处。
内服单味水煎服,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如江西民间以本品60克配八角莲、七叶一枝花、飞来鹤各60克,仙茅3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每天4-6次,治疗五步蛇咬伤。
(十)绶草 SpiranthesaustraLis(RBroun)Limdl(兰科)[别名]盘龙参、米洋参、龙抱柱。
[形态特征]多年生长草本植物。
高5-10厘米,根茎短,有肉质粗肥的纺锤状根簇生,叶基出丛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
春季开淡紫色小花,生于茎顶成螺旋转的穗状花序,蒴果椭圆形,有细毛(图6--13) [生长环境1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生长在山脚草地,田岸边。
[采集加工]全草或根供药用,春季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一般功效]味甘,性微温补气助阳,解蛇毒,内服常用量5-15克。
[临床应用]外用:全草或根捣烂,敷于伤口。
内服:单味煎水或研粉服,也可配其它中草药同用,如江西民间配仙茅15克,水煎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十一)山梗菜 LobeliasessilifoliaLamb(桔梗科)[别名]大种半边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可达30厘米余,地下根茎斜生,具多数须根,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钝,长8厘米左右,宽1厘米左右。
夏秋开花,花紫蓝色,二唇形花序顶生,蒴果球形,熟时深褐色(图6-14)。
[生长环境]我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均有分布。
生于山谷、溪旁沼泽等阴湿地方。
[采集加工]全草供药用,夏秋采集,晒干备用。
[一般功效]味甘淡,性微寒,解毒消肿,内服常用量15-30克。
[临床应用]外用:鲜药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内服:单味水煎服,或配其它中药同用。
如福建等地常配鬼针草等量研粉,每服1.5-3克,每天3-6次,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十二)七叶一枝花 ParispolyphylleSm(百合科)[别名]蚤休、草河车、金盘托荔枝、金线垂楼、独立一枝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长草本植物。
高1米左右,地下茎根横卧,肥大,表面粗糙有节,节上有圆形疤痕,横切面白色粉质。
叶轮生,通常9-11片,也有7片,小叶纸质,长椭圆形,夏秋茎顶抽花梗,顶生黄色花一朵,常有轮生的叶状花被7片,故名"七叶一枝花"(图6--15)。
[生长环境]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生于山谷,溪边,丛林下有腐植质的地方。
[采集加工]根茎供药用,秋季和初春采集晒干备用。
[一般功效]味苦性凉。
有微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内服常用3一15克。
[临床应用]外用:根茎用醋磨汁,涂擦肿胀处,或用酒精浸出液外擦。
内服:用单味研粉末,每次服3克,每天2-3次。
或配其它中草药同用。
如常配半边莲30克,蒲公英、大蓟根、金银花、虎杖根各15克水煎服,治疗各种毒蛇咬伤。
(十三)八角莲 Dysosmapleianthum(Hance)woods(小蘖科)[别名]山荷叶;八角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