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胎使用质量分析文档
全钢载重子午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全钢载重子午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1胎里露线胎里露线是指轮胎里面钢丝骨架材料内表面覆胶不足,钢丝露出胎里表面。
胎里露线多在肩部或侧部出现。
经过里程实验,出现露线的外胎在耐久实验15小时左右即出现肩部鼓包或爆破,基本没有使用价值,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胎里露线是废品率很高的一种缺陷,也是全钢胎制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最难解决的问题。
1.1原因分析1.1.1胎里露线主要原因是机头平宽设计偏小或在成型过程中胎圈定位撑块出现漂移造成。
成型机头宽度窄,两胎圈之间的帘线长度短,当硫化给内压时,由于胎胚外直径小于设计尺寸,伸张变形大,这样帘线会抽出内衬层导致胎里露线。
1.1.2材料分布不足也会产生胎里露线,如果胎面或垫胶的厚度或长度不够标准,在成型时强行拉伸,导致局部材料缺失,肩部内轮廓帘线伸展过渡,易出现胎里露线现象。
1.1.3内衬层的厚度及各部位的尺寸低于设计尺寸,或成型时贴合偏移,造成局部材料分布不均,或密封层的塑性过大均会造成肩部漏钢丝的现象。
1.1.4硫化定型失控也是造成成品肩部漏钢丝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硫化定型时,如果定型压力不能稳定在规定值,那么在合模过程中,胎胚外直径一直处于逐渐增大的状态,这样会有肩部部分胶料随着花纹块下移,造成上模花纹块处缺胶,成品胎里肩部露线。
1.1.5硫化机机械手定位高度过低,胎胚的中心线与胶囊中心线不吻合,定型时胎胚上部过度伸张,钢丝帘线析出内衬层表面,出现露线现象。
1.2 解决措施:1.2.1 结构设计是内在因素,工艺和操作是外部因素。
若存在着普遍的胎里露线现象,并且通过X光检测,发现胎体帘线成直线排列,则应重新考虑平宽的选取,一般增大2~4mm可解决。
严格控制挤出、压型半成品部件的的尺寸,不合格的半成品部件严禁使用。
1.2.2 严格控制成型操作,每班开产前必须对成型鼓的平宽、送料架的定位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应通知维修人员解决后方可生产。
同时要检查各种半成品部件是否符合施工条件,不合格的半成品严禁使用。
轮胎使用不当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斜交轮胎
一、胎冠部分
胎冠部分是指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由胎面胶、胎冠基部 胶、缓冲层及胎体帘:
1、胎冠脱层爆
特征:爆破口类似被高温烘烤 过,胎体帘线端点发黑变硬。 原因:超载、车速快、运距长、 轮胎生热大、胎温过高而导致 脱层,熔断帘线爆破。
10、畸形磨损
特征:胎面胶花纹块被磨耗成 一高一低或波浪形。
原因:汽车技术性能欠佳,如 轴头、轴承、后轴套等松旷, 运行时轮胎摆动前进,最终造 成轮胎畸形磨损。
11、轮胎冠部局部磨损
特征:胎面局部严重磨损,甚至磨到见帘线或磨穿。 原因:轮辋失圆(偏心)或轮胎受伤而内腔垫补过。
二、胎肩部位
胎肩部位是指轮胎胎冠与胎侧的过渡区域,包括胎冠末端、 垫胶、部分胎体等组成。
6、羽毛状磨损
特征:轮胎胎面花纹沟槽边缘横 向呈羽毛状磨损,一般情况下胎 面呈斜坡形。 原因:由于车轮或车轴定位不良, 造成轮胎胎面在路面上横向移动, 从而造成羽毛状磨损。
7、鱼鳞状磨损
特征:轮胎胎面花纹边缘,沿周 向鱼鳞状磨损。 原因:a.轮胎在车辆频繁停车、 启动或大扭矩驱动以及频繁刹车 的运行环境下使用; b.轮胎气压不正确; c.复轮安装不良,悬挂弹 簧或减震器强度不够均会产生这 种磨损。
12、胎冠胶掉块
特征:胎冠表面胶发生局部掉块脱落,严重时露出带束层。 原因:轮胎内压高,胎冠刚性增强。当行驶在碎石路面上,加速或刹车 时,碎石易啃下胶块。
13、胎面局部磨损
特征:胎面局部严重磨损,轮胎明显失圆,花纹磨平、胎冠局部甚至被 磨穿透。 原因:由于车辆紧急制动或刹车系统调校不好、刹车抱死及负载较重的 挂车,后桥复轮气压不平衡,或气压过高等,都会加剧这种磨损的发生。
子午线轮胎质量分析

论据分析
通过各部位材料能量耗散所占比例分配可以看出,轮胎材料滞后损失能量 (生热量)主要集中在胎面部位,其次是胎圈部位。就是说胎面胎圈部位 材料能量耗散分布所占的比例最大,产生的滞后损失就大,产生的热量相 应也大,同时对应部件越易出现问题。 1、轮胎在滚动时,胎肩部位所受到的交变应力(即,拉伸,压缩,剪切 各种应力同时存在的多项应力)最大也最复杂,产生滞后损失而生热量最 大,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大。 2、带束层承受着胎体的60——75%的应力,所以带束层端点蠕动量最 大,生热量就大,端点包胶就容易脱离,从而造成肩部脱层/带束层端点 松散。 3、轮胎内磨擦产生的能量消耗占轮胎总能量消耗的80%以上。 4、胎圈部位出现问题多的原因也是如此。 5、子午线轮胎由于胎体帘线呈子午向(径向)排列,在负荷状态下胎侧 径向变形大,因侧向刚性低,胎侧胶承受的应力高。在此情况下,胎侧中 部橡胶经受双向伸张(这也是造成胎侧拉链爆的原因之一),而胎圈区 和胎面边端则为双向压缩,从而致使胎圈区产生屈挠裂口或导致带束层与 胎面边端脱层。
轮胎在使用过程中, 各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分布所占比例
胎面39%.带束层8%,胎体帘布6%,基部 胶5%。 胎冠及胎肩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为58%。 胎圈14%,三角胶13%,胎体帘布6%。 子口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为33%。 内衬层8%,胎侧胶7%,胎体帘布6%。 胎侧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21%。
客户服务培训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质量鉴定知识
轮胎损坏的原因1
使用问题:超载、不标准气压、非标轮辋及轮辋变形或爆破、 车况不良、使用环境与轮胎性能不匹配、撞击、扎伤、急转弯/ 转弯半径过小、急刹车。 性能问题(能力问题):如超载性能、高速性能、散热性能。 性能问题实际与使用问题也有关系。也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人 为或少数人不能改变的问题。 制造问题:胶部件脱层(气泡、杂质、粘合不好)、部件之间 无差级或带束层上偏(一般发生在成型工序)、部件尺寸或性 能不合格或胎侧及内衬层接头过大、胎体帘布稀线(一般在压 延裁断帘布尾线部分时)、辟缝(成型定型压力过大或扯拉用 力过大时易造成辟缝)、帘线交叉。 人为制造:用人为制造假病象来掩盖轮胎出现的真实问题。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部位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摘 要 : 析 成 品轮 胎 胎 圈 裂 、 圈空 和 胎 圈爆 等 问题 的 原 因 , 为 主 要 是 由钢 丝 圈 变 形 和底 部 不 密实 、 角 胶 尺寸 分 胎 认 三 左 右 不 对称 和底 部 与钢 丝 圈贴 合 偏 歪等 引 起 的 。 通过 采 取 提 高 钢 丝 圈 接 头质 量 、 量使 钢 丝 圈 外 缠包 布 间距 均 匀 和 尽
加上 超载行驶 过 程 中生 热 和变 形 较 大 , 易 造 成 极 胎 圈爆 破和 胎圈空 。 解 决措 施 : 常检查 排丝 轮是否完 好 , 别是 经 特
作 者 简 介 : 立华 (9 6) 男 , 夏 中 卫 人 , 轮 有 限 公 司工 王 17 一, 宁 赛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轮胎 结 构 设 计 和 工艺 管理 工 作 。 硕 主 此处 厚度 相 差2 3mm -
提 高 三 角胶 成 型 质 量等 措 施 后 大 大 提 高 了成 品 轮 胎 的质 量 。
关键 词 : 钢 子 午线 轮 胎 ; 丝 圈 ; 量 缺 陷 全 钢 质 中 图 分类 号 : 6 . 4 一. / 6 TQ 3 . —6 U4 3 3 1 3 ' ; 3 0 6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6 8 7 ( 0 7 0 — 1 80 1 0 — 1 1 2 0 )பைடு நூலகம்30 7 — 2
维普资讯
18 7
轮
胎
工
业
2 0 年 第 2 卷 07 7
全 钢 子 午 线 轮 胎 胎 圈部 位 质 量 缺 陷 原 因 分 析 与解 决 措 施
王立华 , 李士键 , 怀 宝 伊
( 赛轮 有 限 公 司 , 山东 青 岛 26 4 ) 6 0 2
子午轮胎故障案例分析

19/20
胎圈爆破
开。
使用问题
特征: 胎体钢丝沿胎圈整齐断裂,胎侧炸 原因: 轮胎高气压、高负荷下胎体钢丝与胎 圈钢丝相互磨损;或轮辋裂口、变 形,切割磨损钢丝,行驶中轮胎受撞 击,受损胎体钢丝断裂,趾口瞬间爆 破。
胎圈爆破
胎体钢丝前端无覆胶。
使用问题
特征: 胎体钢丝由胎圈部抽出,胎侧炸开, 原因: 轮辋变形使趾口与轮辋的某一部分未 充分接触,在高气压高负荷下,此部 分趾口逐渐脱空,在轮胎受冲击时钢 丝抽出爆破。
胎冠部分
偏磨
使用问题
特征: 胎冠单边磨损过快。 原因: 轮胎未定期进行换位,车辆前束不符 标准等造成轮胎单边磨损。
01/02
畸形磨损
使用问题
特征: 胎冠呈波浪状、锯齿状磨损。 原因: 车辆机件松旷,前后轴不平行,车轮 不平衡,轮辋直径过小。
胎冠部分
冠爆
使用问题
特征: 胎冠沿带束层钢丝排列方向爆破。 原因: 车辆在高负荷、高气压下高速行驶, 胎冠被尖锐物刺扎而瞬间爆破。
人为造假
特征: 字体大小、深浅与正常胎号不一致; 周围有打磨或压模痕迹或字体排列不 整齐、不美观。
29/30
假U爆
人为造假
特征:界面呈撕裂状,钢丝有毛刺,钢丝不 完全裸露,无延伸;对应胎里无内露 丝现象。
造假胎
假子口空
人为造假
特征: 界面呈撕裂状,无脱层痕迹,反包端 点没有翘起,有刺激性气味。
31/32
使用问题
原因: 严重超载,轮辋不适合或局部变形, 气压偏高。长车转弯扭力拉开。
胎圈部分
装配线鼓包
制造问题
特征: 装配线区域周向脱层鼓包(软鼓)。 原因: 生产过程中部件喷霜,汽油、胶浆不洁 或未干,造成使用中脱层。
全钢载重子午胎钢丝圈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

全钢载重子午胎钢丝圈 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胡廷飞六角型钢丝圈是全钢载重子午胎的关键部件之 一。
钢丝圈质量好坏对成品胎质量有重大影响, 针 对公司实际情况, 对全钢轮胎制造过程中钢丝圈容 不圆度大于公差范围, 易产生批量性质量事故, 严重 影响成品胎质量。
1.原因分析目前钢丝成型机分为进口日本 NAKA TA 钢丝 圈成型机和国产钢丝圈成型机。
国产钢丝机的碰盘 是一个整体, 直径是固定的。
所以此机生产的钢丝 圈内径、不圆度都能得到保证。
进口机碰盘是由 4 块组合而成, 在频繁更换规格后各部件容易产生磨 损, 碰盘组合好后造成各钢丝定位块不在同一个面 上, 导致钢丝圈排列不圆。
改型后的日本 NAKA TA 钢丝圈成型机是采用一个气缸来控制各钢丝定位块 的撑开、缩小, 钢丝成型时气缸伸缩导致气缸末端的 定位螺母逐渐松动产生定位不准, 钢丝圈的内径就 逐渐变小。
2.解决措施( 1) 对原厂家碰盘进行测绘, 把影响钢圈不圆的 部件进行更换, 同时准备新碰盘作备件; ( 2) 把气缸上易松动的螺母打孔, 用销钉固定, 钢丝圈内径得到保证。
易产生的质量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 措施。
并提出了解决 一、钢丝圈露铜直径为 1.65mm 的钢丝从挤出机覆胶后挂不起 胶或成型完后内外圈露铜严重。
1.原因分析( 1) 钢丝质量不稳定。
从不同供货厂家采购的钢 丝质量有区别, 镀铜层的厚薄不一致, 同时在运输、 储存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而使钢丝生锈发黑, 钢丝 直径均匀性也得不到保证; ( 2) 钢丝胶料质量差( 硬度、粘合力强度低) , 或是回炉胶, 同时混有杂胶、老化籽;( 3) 钢丝覆胶挤出机机头温度低, 钢丝加热部分无效果;( 4) 口型过大或过小。
2.解决措施( 1) 使用工艺性能优异的钢丝, 同批钢丝直径均 匀度要保证。
要选择能生产出高质量钢丝的供应商, 对钢丝的铜含量、均匀度提出要求, 并且要保证包装 后能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能生锈和被污染;( 2) 改进钢丝胶胶料配方, 提高钢丝与胶料的粘合力。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胶囊进 出管路 的气 动 阀门 是 否泄 漏 或 堵 塞 , 必要
时 更 换 密 封 件 和 阀 门 。多 台 硫 化 机 抽 真 空 不 彻 底
时 , 检查 控制 抽真 空 的电磁 阀是否 复位 , 应 防止其 它介 质进 入真空 泵 。 ( ) 具使 用一定 次数 后应 喷涂 脱模剂 , 3模 并保
( 岛黄 海 橡 胶 集 团 有 限 责 任公 司 , 青 山东 青 岛 2 6 4 ) 6 0 1
摘 要 : 析 全 钢 载 重 子 午 线轮 胎 胎 圈 部 位 裂 口 、 线 、 胶 、 形 、 泡 、 边 、 丝 圈 上 抽 和 胎 趾 圆 角 等 质 量 缺 陷 分 露 缺 变 气 胶 钢 的产 生 原 因 , 提 出 相 应解 决措 施 。通 过 采 取 合 理 设 计 半 成 品 尺 寸 、 期 检 查 并 定 调
1 胎 圈裂 口
2 胎 圈 露 线
胎 圈露线 是指 在胎 圈附 近露 出胎 圈包 布或胎
体 帘布 , 为胎 圈底 部 露线 、 圈 外侧 露 线 ( 集 分 胎 多
中于无 内胎 轮胎 ) 和胎 圈 内侧 露线 。
2 1 原 因 分 析 .
( ) 化 定型过 程 中胎坯 严重 装偏 , 1硫 不能 正确 装 入模 具 , 成 胎 圈部 位 胶料 流 失 , 部 出胶 边 , 造 局 导 致胎 圈底部 胶 料 严 重不 足 , 出胎 圈 包 布或 者 露 胎 体钢 丝 。 () 2 半成 品 尺 寸不 符 合 工 艺要 求 , 胶料 不 足 , 造 成胎 圈底 部露钢 丝 。 () 3 胎侧 耐磨胶 粘度 低 , 硫化 时胎 圈部位 胶料 流 动过度 , 圈外侧 胶料 不足 , 出胎 圈包 布 。 胎 露 ( ) 型机平 宽不符 合工 艺要 求 , 成胎 坯轮 4成 造 廓 过 小 , 化 时 胎 圈 区域 膨 胀 过 度 , 使 胶 料 不 硫 致 足, 造成 露线 。 ( ) 内胎 轮胎 胎 圈倾 斜 角 度 比有 内 胎轮 胎 5无 大, 若胎 圈部 位胶料 不 足 , 导致硫 化 时胎踵 到装 则 配线 间的胶料 不足 。 () 6 硫化 操作 时硫 化胶囊 抽 真空不 充分 , 上环 下 降到 定型 高度 时 , 化 胶 囊在 胎 圈处 打 褶将 胶 硫 料 挤走 , 造成 胎 圈内侧 露线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宋如梅(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 关键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趾圆角;胎侧接头开裂;胎体疏线中图分类号:U463134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8171(2003)1120677203中常出现一些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我公司全钢子午线轮胎应用意大利倍耐力公司技术,采用LCZ 23B 一次法成型机和B 型硫化机生产。
我们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 胎趾圆角胎趾圆角是指在胎趾一侧或两侧出现圆角现象,小的长30~40mm ,大的在整个圆周方向上连续或断续出现圆角现象。
造成这种缺陷主要有胎圈区缺胶、胶囊破裂或卡盘蒸汽泄漏、排气不畅等原因。
111 胎圈区缺胶胎圈区胶料的流动方式是自上而下,由于胶料的流动性有限,首先满足的是上部的材料要求,如果胎圈区半成品部件的尺寸不够或定位达不到要求,就会造成该部位缺胶,在最后填充区胎趾部位产生圆角现象。
胎圈区缺胶一般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作者简介:宋如梅(19732),女,山东莱州人,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全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工作。
和耐磨胶的复合件定位过宽。
(4)胎圈三角胶尺寸过小。
(5)胎侧钢丝包布定位过高。
(6)钢丝圈直径过大,钢丝圈底部相应需要更多的胶料来填充,胶料不够易造成圆角。
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各半成品部件的尺寸及其定位尺寸,采取本工序操作工自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把关检查和质检部门抽检的措施,杜绝不合格半成品部件流入下道工序。
112 胶囊破裂或卡盘蒸汽泄漏胶囊破裂或卡盘蒸汽泄漏的水蒸汽排不出去,积存在胎趾部位,造成该部位圆角。
这种情况下,一般胎趾部位有海绵现象产生。
解决措施:检查上下卡盘,如果泄漏及时修理;检查胶囊,有问题及时更换。
113 排气不畅胎圈部位模型与胎坯之间的空气一部分沿胎圈装配线部位的排气孔排出去,另一部分则由装配线部位到胎踵再到胎趾,通过胶囊和胎圈部位之间的间隙排出去;胶囊和胎里之间的空气则沿胶囊上的排气沟通过胎趾部位排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钢子午线轮胎使用病象分析
一.胎冠损坏
1.胎冠脱层
现象:
(1)胎面胶与带束层脱层。
胎面胶与带束层脱层,主要表现为轮胎冠部的胎面与带束层分离或带束层之间分离。
带束层脱层主要表现为带束层间脱层,脱层表面光滑,
有时伴有钢丝帘布间的磨损。
(2)胎冠部凸起,胎面胶脱落,带束层钢丝松散、抽出或爆开。
1.1制造原因:
1.1.1成型过程中胎面粘合不好,未压实或汽油未挥发。
现象;脱层面较光滑。
1.1.2带束层喷霜脱层。
现象:表面光滑,有时伴有钢丝帘布间的磨损。
1.1.3带束层胶料的粘合力低。
现象:脱层的带束层的钢丝帘线覆胶不好。
1.1.4硫化欠硫。
现象:脱层面的胶料有发粘状。
1.2 使用不当造成的原因
1.2.1现象:主要表现为胎面上有割伤或贯穿的痕迹, 胎里有与胎面割伤位置对应的贯穿。
其产生原因:行驶过程中胎冠受较强尖锐物的刺
扎、切割而刺断带束层及胎体钢丝。
2.胎冠冲击爆破
现象:轮胎冠部呈“X”或“Y”形裂口,冠部带束层断裂露出。
爆裂端面无脱层迹象 ,有的表现为撕裂状。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轮胎在高压、高负荷或高速状态下行驶时
遇到障碍物或车辆强行越过沟坎受到强烈冲击。
.3. 割伤爆破
现象:割伤爆破主要表现为轮胎冠部受外物切割冲击后,冠
部带束层断裂露出。
爆裂端面无脱层迹象,切割切入处较明显且钢丝端点整齐,其余钢丝端点为撕裂状。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轮胎在高压、高负荷或高速运行中受到障碍碍物切割撞击。
4.刺伤脱层
现象:刺伤脱层主要表现为胎冠周向脱层,且面积较大,裸露钢丝有锈蚀。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轮胎冠部被刺穿且未及时修补,胎面渗
水致钢丝生锈,最终导致冠部部件离层。
5..胎冠接头脱开。
现象:胎冠胶接头按一定角度斜向分离,表面较光滑。
其产生原因:成型接头未压实接牢。
6.胎冠低气压磨损
现象:主要表现为轮胎两肩部有比胎面中部花纹过的磨损,整个胎面呈拱形。
其产生原因:主要轮胎充气压力不足或负载过大。
7.胎冠高气压磨损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面中部花纹与胎肩花纹相比有明显的过度磨损现象。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轮胎气压过高。
在严重超载的情况下这种磨损会更严重。
8.胎冠胶掉块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冠表面胶发生局部掉块,严重时露出带束层。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轮胎充气压力较高致胎冠刚性增强,在碎石路上加速或刹车就易啃下胎面胶块。
二.胎肩损坏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断面如下图所示
胎肩断面
1 1.制造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坏
2 1.1胎肩脱层
现象:主要表现为轮胎在使用早期肩部出现凸起,用手指按压时有明显的气泡感。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带束层端点未压实。
1.2带束层端点部位脱层
现象:带束层端点部位脱层主要表现为带束层端点部位有轻
微橡胶断裂痕迹。
带束层端点脱层且被揉搓,钢丝露出,局部
橡胶被磨成粉末状,有时也表现为胎面基部胶与带束层端点
界面脱层。
其产生原因:生产过程中部件间有气泡、隔离介质或汽油等
杂质。
1.3 胎面基部胶与垫胶脱层
现象:胎面基部胶与垫胶脱层时,脱层部位无外伤,内部部件间脱层,有时脱层界面有摩擦炭化状。
其产生原因:生产过程中部件间有气泡、隔离介质或汽油。
1.4欠硫
现象:肩部脱层并伴有周向裂口,脱层界面有粘状胶末。
其产生原因:
轮胎欠硫
1.4.2 成型时易挥发的溶剂未挥发干净。
2.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
2.1刺伤脱层
现象:主要表现为肩部胶与钢丝帘布间脱层,眼观或用力
按压均可感觉到。
其产生原因:全钢子午线轮胎在使用中径向变形大,行使在平坦的道路上时,易被路上的障碍物划刺伤,使用者若不及时检查处理,则使泥水渗入,导致带束层端点生锈脱层。
三.胎侧损坏
1.制造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坏
1.1胎侧脱层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侧胶与胎体胶间或胎侧胶与胶芯胶间
脱层,脱层界面光滑。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部件间有气泡、水或汽油。
1.2胎侧爆破
现象:胎侧呈U形,爆破钢丝帘线裸露且完好无
损,无外伤痕迹。
其产生原因:钢丝与橡胶粘合不好。
1.3胎侧凹凸不平
现象:胎侧凹凸不平主要表现为胎侧部位无外伤,充气后
沿径向可见凹凸不平,严重时不充气也可发现。
其产生原因:
1.3.1胎体帘线疏密不均。
1.3.2胎里内衬层接头或胎侧接头搭接过大,硫化时导致胎
体帘线受挤压而变形移位。
1.3.3局部胎体帘线弯曲。
1.3.4 三鼓成型机成型机机械指形反包装置滚压反包胎侧
造成的有规律辐射状的径向凹凸不平。
2.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
2.1胎侧划伤爆破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侧有刺伤或划伤痕迹,有的甚至出现贯穿孔。
其产生原因是胎侧被石头、铁板、螺栓或钉子之类的尖锐物刺划伤。
2.2胎侧割伤或磨损后爆破
现象:胎侧处胎体帘线呈拉链式爆破,破伤处的帘线端点整齐。
其产生原因:轮胎高压高负载下行使中被障碍物刺划伤引起。
缺气使用爆破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体钢丝断裂,断裂处钢丝端点整齐, 爆破处呈拉链状。
胎里有明显的缺气使用迹象,部分端点呈折断状。
轮胎胎侧多处出现径向裂口,严重时胎侧多处破碎,肩部呈
周向撕裂状
其产生原因:轮胎在低气压下高负荷行使导致部分胎体帘线曲挠折断。
2.4双胎夹异物损坏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侧有明显的异物挤压的痕迹,严重时,局部胎体帘线折断。
其产生原因:轮胎双胎并装使用时,两轮胎间介入硬杂物。
四.胎圈损坏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断面如下图所示。
胎圈断面
1.制造中的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坏
1.1胎圈表面周向凸起内部脱层胎圈表面周向凸起内部脱层。
现象:在轮胎使用早期,胎圈反包部位出现周向脱层,用手指按压有明显的气泡感。
其产生原因:
1.1.1生产过程中部件间未压实而产生气泡,或部件间有隔离介质。
1.1.2硫化欠硫。
1.2胎圈周向裂口
现象:主要表现为轮胎胎圈与轮辋结合上部(轮辋装配线附近)沿周向整周或断续裂口,端面整齐,钢丝子口包布或胎体帘布反包端点钢丝散乱。
其产生原因:
1.2.1钢丝包布或胎体帘布反包端点高度不合适。
1.2.2 部件粘性差,粘合不好。
2.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
2.1胎圈表面周向凸起
现象:主要表现为胎圈塑性变形,解剖后界面呈撕裂状,
其产生原因:使用窄的轮辋或超载。
2.2胎圈周向裂口
现象:表现为胎圈与轮辋结合上部沿周向整周或断续裂,裂口端面不整齐,反包端点钢丝整齐。
其产生原因:
2.2.1严重超载。
、2.2.2 、轮辋不合适或局部变形。
四.胎里损坏
1.制造的质量问题造成
1.1 胎里露线
现象:表现为胎里靠胎肩和胎侧部位局部或整周可见覆胶
的胎体帘线的排列状态。
其产生原因:
1.1.1成型机头平宽小于技术规定。
1.1.2胎面厚度小于技术规定。
1.1.3内衬层厚度小于技术规定。
1.1.4内衬层接头搭接过小。
1.1.5硫化胶囊隔离剂未按技术规定喷刷。
1.1.6硫化欠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