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与社会生活能力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30例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力水平对照研究

30例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力水平对照研究

I f 16 Q o .0±1.0 ru f et ea ao 5 5 7 6 8 ,agopo m na rt d tn5 .0±1 .0 w ss nf at i e P < . 1 , u sca q o et ui l r i 12 a i icn yhg r( 0 0 ) b t oi ut n atm gi l h l i s
Chl r n wi u im n t l cu lc p ct o a a tt h e e fc n r lsu y i e t at d h s a d i el t a a a i t d p o t e lv lo o to t d n e y
Sf o—ln i Ba t ig
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及社会 适用行为量表分别测查 了符合 ID一1 C 0及 D M一1 一 S 1 R诊断标准 的 3 1 0例孤独症 儿童和 3 0例智力低下儿
童。结 果 : 孤独症 组平均智商为 7 .0 1.0较 智力低下组 的 5 .0±1.0显 著为 高( 0 0 )但 社会适 应商数孤 独症组 为 5 .0± 16 ± 68 , 55 12 P< . 1 , 48
h bii to fc i e t u im ,fc i n t e ta nng s o d i r v h i bi t o a py te c mm u iy lv 1 a lt in o hl n wi a ts a dr h o usng o h r i i h ul mp o e t era l y t p l h o i n t e e .
l. , 4 1 较智力低下组的 7 .0 59 显 著为低 ( 00 1。结 论 : 0 56 ±1.0 P< .0 ) 提示对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应着重针对提高其社会适用能力水平。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及干预措施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及干预措施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及干预措施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及干预措施一、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目前国外在自闭症认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理论”假说上,它被认为是了解自闭症的一个很好的心理学途径。

国内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儿童精神医学领域,教育干预、行为训练等成为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的主流。

(一)国外相关研究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在国外已研究得比较深入,有三大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自闭症:心理理论缺失、执行功能障碍和弱中央统合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对心理疾病统计手册(DSM-IV)规定的诊断自闭症的几种行为特征作出较好的解释。

1心理理论缺失说Leslie和Frith提出了自闭症的心理理论缺失说,他们采用经典的错误信念人物测量了自闭症、唐氏综合征和正常被试的心理理论,发现自闭症个体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之后许多研究结果支持该理论,除错误信念以外,学者们还发现自闭症个体难以通过欺骗任务,不能利用声音语调或者人们的眼部照片来辨别心理状态。

心理理论的缺失说可以很好地解释自闭症的社会交往障碍,因为人类的社会交往行为取决于我们对与自己交往人们的意图和心理状态的理解。

对自闭症个体而言,社会世界是复杂的,他们无法预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因此在非结构化的社会情境下,自闭症患者很少与人交往、缺乏同伴,不能理解友谊的意义。

但是,自闭症个体能够与熟悉的人们有一定程度的交往,经过训练后他们了解与这些人交往的规则,可以适应较熟悉的或结构化的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自闭症的心理理论缺失与社会缺陷之间相关联,而且该理论也为对自闭症个体实行结构化教育或结构化环境的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心理理论缺失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研究表明,高功能自闭症个体可以通过一级错误信念任务,甚至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只是通过这些任务的年龄比正常儿童的年龄要大一些。

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自闭症患者存在心理理论发展滞后而不是缺乏,心理理论缺失说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研究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研究
目前尚处于第一阶段中,开始着手于第二阶段。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章年月日
论文题目
1、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2、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3、请关注孩子的沉默
4、孩子沉默不是金
5、请把镜头对准沉默的孩子
案例
反思
3.总结哪种干预治疗最有益于小芳的健康发展
4.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意义
(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研究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自闭症儿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难用一种普适性的理论对千差万别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
2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
针对不同自闭症儿童的各自情况,应该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处理的方法。
哪些措施可以实施帮助自闭症儿童扫除心理发展障碍,提高自我认定、自我调控、与人交往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理论依据:
自闭症儿童的焦虑水平普遍较高,如何控制其焦虑水平是教育手段介入的基础,也是康复效果的保证。通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研究,可以利用学习理论和心理训练理论,针对性的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操作协调性、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坚持医疗教育相结合辅导训练,长期准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以及结合动员家长有效的配合,有利于儿童克服自闭症障碍,促进正常健康成长。
现实社会中,家长是很容易就更能够辨别出自闭症儿童的异常的,发现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二)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一自闭症儿童小芳进行辅导研究,主要了解和解决:
1.小芳产生自闭症的原因,小芳自闭症的行为表现
2.制定治疗小芳自闭症的长期训练计划
论文
题目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研究

孤独症儿童调研报告范文

孤独症儿童调研报告范文

孤独症儿童调研报告范文1. 研究背景孤独症(Autism)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的精神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表现出来。

据统计,孤独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孤独症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刻板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康复训练。

2.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现状,探究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和发展。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和教育机构,问卷内容包括孤独症儿童的基本信息、康复训练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实地访谈则是对一些孤独症儿童进行深入了解,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教育经验等方面的内容。

4. 调研结果4.1 孤独症儿童的基本信息统计我们共调查了100个家庭,其中有30个家庭有孤独症儿童。

这些孤独症儿童的年龄分布在2岁到12岁之间,男性占到80%,女性占到20%。

我们发现,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3岁之前就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4.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情况根据家长的回答,85%的孤独症儿童接受过康复训练,其中有50%的儿童在专业的教育机构接受训练,30%的儿童在家中接受个别康复训练,另外20%的儿童没有接受任何康复训练。

4.3 孤独症儿童面临的问题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中,我们发现孤独症儿童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4.3.1 社交互动困难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和互动。

有些孩子会出现沉默不语、回避视线等问题,这使他们难以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和友谊。

4.3.2 沟通能力有限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障碍。

有些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有些孩子则难以理解他人的言语和情绪。

4.3.3 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孤独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的行为和兴趣。

他们对某些物品或活动具有过于狭隘的兴趣,对于新的事物很难产生兴趣和接受。

孤独症儿童调研报告

孤独症儿童调研报告

孤独症儿童调研报告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被认为是一种神经生物多元性疾病,其特点是沟通和社交能力的困难,以及刻板和重复的行为模式。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中,孤独症儿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尽管不同研究中的数据有所差异,但据预测,全球范围内可能有数百万孤独症患者,其中儿童占大部分。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社交互动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通过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

此外,他们常常对社交互动缺乏兴趣,很少主动参与与他人的互动,甚至呈现出社交回避行为。

这些沟通和社交障碍给孤独症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挑战。

除了社交困难,孤独症儿童还常常呈现出刻板和重复的行为模式。

他们可能对特定物品或颜色表现出过度关注,对事物的顺序和规律有强烈的依赖性。

他们还可能对特定的活动或兴趣表现出极强的执着性,缺乏灵活性。

这些刻板和重复的行为模式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孤独症儿童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基因、环境和神经发育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对孤独症有一定的贡献,而环境因素如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感染、药物使用和精神压力等也可能增加孤独症的风险。

此外,神经发育的异常,特别是大脑的神经连接异常,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干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干预的目标是促进孤独症儿童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自理和适应能力。

常见的早期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巧培训和家庭教育计划。

此外,药物治疗在一些特定症状(如焦虑、抑郁等)的处理上也可能发挥作用。

然而,尽管有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的进展,孤独症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

许多孤独症儿童的家庭面临着经济、时间和心理压力。

他们往往需要长期的支持和协助,以帮助他们的孩子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孤独症儿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关注。

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孤独症的研究和认识,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并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社交和沟通能力,实现更好的生活。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介绍: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以及兴趣和活动的限制。

除了这些主要的症状外,许多自闭症儿童还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着重研究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其产生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1. 焦虑和抑郁: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交困难和沟通困难,容易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和抑郁。

他们常常难以适应新环境和变化,对任何不确定的事物感到恐惧,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2. 过敏和挫折感:自闭症儿童常常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造成了他们与他人的隔离和孤立感。

他们容易感到被忽视和不接受,从而产生过敏和挫折感,对自身产生负面情绪。

3. 依赖和自责:由于自闭症儿童常常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任务,他们对家人和照顾者产生过度依赖。

作为结果,他们经常感到自责,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 生物因素:自闭症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和基因突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2. 社交障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困难和沟通障碍会导致他们与他人的隔离和孤立,从而增加了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缺乏积极的社交互动和支持系统会使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和沮丧。

3. 家庭环境: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支持性、理解和接受的家庭环境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一个不支持和不理解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治疗方法:1.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教授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和应对挫折。

2. 药物治疗: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具体症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某些药物来减轻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_莫书亮_中国特殊教育_2003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_莫书亮_中国特殊教育_2003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莫书亮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1)摘要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与其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象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综述了以前有关孤独症心理理论损伤的一些实验研究,并从言语能力对孤独症心理理论表现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

最后着重从临床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与心理理论有关的孤独症早期检测和训练问题,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孤独症 心理理论 言语能力 早期检测和训练Researches on Theory of Mind inAutis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Mo Shuliang Su Yanjie (Psy chology Department ,Peking U niversity ,Beijing ,100871)A bstract T he theo ryof mind is clo sely related with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nd imag -ination in autistic individuals .T he paper reviews studies about the deficit of theory of mind in autism ,and discusses its impact on their language performance .It finally ex amines the issues o f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raining of autism with theory of mind as well as co ncludes with the ex isting difficulties and future trend in research .Key words autism theory of mind language ability early identificationand training一、引 言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试图从基因、神经基础和意识等各个角度解释孤独症的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象能力的损伤[1]。

谈自闭症儿童的心理与社会情绪发展

谈自闭症儿童的心理与社会情绪发展

(2)溝通上有質的障礙 表現下列各項 至少一項
(a)口說語言的發展遲緩或完全缺乏 (未伴隨企圖以另外的溝通方式如手勢 或模仿來補償) (b)在語言能力足夠的個案 引發或維 持與他人談話的能力有明顯障礙 (c)刻板及重複的使用語句或使用特 異的字句 (d)缺乏與其發展水準相稱的多樣而 自發性假扮遊戲或社會模仿遊戲
如何理解
表達情緒及需要的方式 逃避工作 引人注意 對某種環境因素反應過敏 對環境改變感到不安
如何幫忙---初期 初期
教師可從學生的面部表情和姿態,識 別他們不安或不滿的情緒,或所受的 困擾。 不需要立刻停止學生的活動,可在活 動進行中,加插對學生的口頭讚賞, 例如告知他那一方面做得好。 假如未能平靜下來,可以不用理會。 這時亦不用停止學生的活動,以免他 藉著打擾他人來逃避某些工作或活動。
如何幫助
常加入細微轉變 訂出優先處理行為 接受由小而大的改變 事先提出 根據認知語言與興趣引導改變 教師需貫徹計劃 擇善固執
社交障礙
不能遵從社會常規 不成熟的社會行為
不能遵從社會常規
如何理解
不能期望舉一反三 大多強記 不解意義 融會貫通 舊經驗VS新刺激 更多時間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單一處理表面行為
準則B. 於三歲之前即初發 在下列各領 域至少一種以上功能延遲或異常 (1)社會互動 (2)使用語言為社交溝通工具 (3)象徵或想像的遊戲 準則C.此障礙無法以Rett氏疾患 或兒童期崩解性疾患作更佳解 釋
自閉症的基本特徵
成因
早期--冰箱媽媽 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大腦神經功能受損 遺傳 (HOXA1變種基因) 懷孕期間感染 生產腦傷 新陳代謝疾病
環境的改變
自閉症學生情緒不穩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對環 境的改變感到焦慮不安。教師可以採取下列 步驟: 1.在作出轉變前,盡可能先通知學生,讓他 們有心理準備。 2.學生的情緒很不穩定時,教師宜冷靜地處理。 可考慮讓他們在成人的看顧下與其他人隔離 一段時間,待他們情緒平穩下來,再作安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al—life abilitie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Infant—J 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Social—life Abilities Scale

(SM).Results
each factor
sco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ss
or
the
Mind
in
the
Eyes”Test
revised
version:a
normal adults,and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
high—functioning
to
Seventy-two autism children were
research group and 72 healthy
random pair contemporaneously,theo—
ry of mind was tested with unexpected—location,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 and false drawing task,So—
[Keywords]Autism;child;theory
of mind;social-life ability;SM
心理理论由Premack和Woodruff提出,是指 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如意图、愿望、信念、动机和情绪等)进行推测,并据 此对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1]。 Baron-Cohen等[2]提出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缺失假 说,有研究支持这一假说[3_]。Garfield等[5]认为言 语、交往和社会功能的损伤导致心理理论的损伤。 也有研究表明[6]心理理论缺失说可以解释孤独症的 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交流缺陷。本研究旨在探讨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社会生活能力,为孤独症 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由2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共同确 诊的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人组标准:(1)符合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1CD一10)孤独症的诊断标
70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年1月第19卷第1期
J Clin Psychosom Dis,Jan.2013・Voll9,No・1
・论著・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与社会生活能力对照研究
李琪勇
【摘要】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社会生活能力,为孤独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将72例孤独症儿童设为研究组,同期按随机配对原则选取72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 组采用意外地点任务、外表一真实区分任务和错误图画任务来测试心理理论,采用婴儿一初中生社 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社会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儿童各项心理理论任务的通过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P<o.01);研究组儿童婴儿一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孤独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理论缺损,且社会生活能力低下。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社会生活能力;婴儿一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1]Call J,Tomasello M.Does
of mind
187 30 years
[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4。75(7),945
[12]Baron—Cohen S.Wheelwright S,Hill J,et a1.The
“Reading study with drome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比较采用y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心理理论任务的通过率比较,结果见 表1。 表1 两组儿童心理理论任务的通过率比较(玎,%)
项目 意外地点任务 外表一真实区分任务 错误图画任务 研究组(n272)
Hospital,K“咒一
[Abstract]Objective
ones
To explore autistic child's theory of mind and social—life
a—
provide theory basis for autism treatment.Methods selected according
rate
of each task in theory of
mind(P<0.01)and
0.01).Conclusion
of the SM in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or
Children with autism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defect of theory of mind and lower social—life ability.
准[71;(2)联合型瑞文测验(Combined
Raven Test,
CRT)智力商数(IQ)>70分;(3)未采用抗精神病药
物治疗;(4)儿童及家长均知情同意,自愿配合研究 并提供相关资料;(5)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 疾病、精神发育迟滞、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 征、Rett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情绪障碍者,排除色 盲、色弱及聋哑疾患者。共入组72例,其中男38 例,女34例;年龄6岁一11岁,平均(8.19±1.16) 岁。同期按随机配对原则从昆明市某小学的学生中 抽取与孤独症儿童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儿童设为 对照组。人组标准:(1)CRT的IQ>70分;(2)儿童 及家长均知情同意,自愿配合研究并提供相关资料。 共入组72名,其中男38名,女34名。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CRT。该测验是1987年王
任医师,科副主任。主
Lz Uzyong
….
要研究成果:发表专业 论文7篇。研究方向: 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
bility in order assigned
to to
DisP口sPs,h咒行口咒Pro说咒finZ MentaZ mi以g 650224,h靠行口”,Chi行口)
(De由£.o f Psychosomatif
栋、钱明教授为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特将瑞文
作者单位:650224(云南・昆明)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测验的彩色型(A、AB、B)与标准型中的C、D、E三
万方数据
l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年1月第19卷第1期
J Clin Psychosom Dis,J“".2013,%z19,No.1
71
组联合使用,共包括6组72题。CRT对测题按难 度作了调整,将智力的等级分改用IQ分数表示。 CRT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 为选项的6张8张小图片组成,要求被试从每题 下面所给的小图片中找出适合于填补大图案的1 张,答对1题得1分,将原始分数查百分等级常模表 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查智商常模表将百分等 级转化为IQ分数哺o。(2)心理理论任务凹o。①意 外地点任务(Sally—Anne任务)。测试过程:主试向 被试呈现两个洋娃娃,告诉被试一个叫Sally(她身 边有一个篮子),另一个叫Anne(她身边有一个盒 子)。Sally把一个小球放到篮子里,然后用一块布 盖在篮子上就离开了。当Sally不在的时候,Anne 把小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盒子里。过了一会儿, Sally回来了。主试问被试:Sally会到哪里去找她 的小球?现在小球在哪里?Sally离开前把小球放 在哪里?(每题答对计1分,共3分。得分≥2分, 视为通过。)②外表一真实区分任务。测试过程:主试 向被试呈现一块岩石状的海绵,让被试离这块海绵 一段距离,这样海绵看上去像一块岩石。然后再让 被试上前触摸海绵,被试会发现原来它是一块海绵。 主试然后问被试:它看起来像什么?它实际上是什 么?(两题均答对视为通过。)③错误图画任务。测 试过程:主试给被试看一个穿着鲜艳颜色裙子的女 玩偶娃娃,说:“这里有个女孩,她穿着一件黄色的裙 子。现在,她的爸爸带着画架来了。爸爸看到女孩 说:‘看到你漂亮的黄裙子,我要把它画下来。”’主试 然后将玩偶让爸爸收起来,接着说:“爸爸画裙子去 了。现在女孩进到房间,关上门。爸爸看不到女孩。 女孩脱下了黄裙子,换上了蓝裙子。”主试将女孩的 裙子换好后从爸爸放好东西的包里拿出两张水彩 画,这两幅画上的两条裙子除了颜色外(黄色的和蓝 色的),其它一模一样。主试问:哪一幅画是爸爸画 的?当爸爸画画时,女孩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裙子? 女孩现在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裙子?(每题答对计1 分,共3分。得分≥2分,视为通过。)(3)婴儿一初中 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口…。该量表由国内左启华等 修订,共有132个项目,分布在儿童整个年龄的6个 领域中,即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能力、交往 能力、参加集体活动及自我管理能力。全表共7个 起始年龄,由每个家长或每天照料孩子的抚养者根 据相应的年龄段、按儿童具体情况进行逐项填写。 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社会生活能力越强。本研究使用 的指标为6个领域的原始分。
6。1
8。。说明孤独症个体不能理解自己和
他人的心理状态[1 9|,在心理理论任务中存在的问题 反映了他们言语能力的缺损和受限口…,而且儿童不
万方数据
72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年1月第1 9卷第1期
J Clin Psychosom DI^.Jan.201 3.V011 9,No.1
能完成心理理论的任务也与执行功能障碍有关心…。 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儿童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 力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 0.01)。正是孤独症患者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能力 的缺损和受限,影响了患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 致其社会生活能力低下。另外,言语、交往和社会功 能的损害也导致了心理理论的缺陷心引。 综上所述,孤独症儿童存在心理理论缺失,且社 会生活能力低下。虽然心理理论缺失可以很好地解 释孤独症的社会交往障碍和语言交流缺陷,但是心 理理论缺失并非孤独症所独有[2 3『,这就需要对孤独 症进行更深人的研究。另外,本研究未控制智力因 素,结果显示研究组儿童的心理理论和社会生活能 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孤独症谱系里,心理理论缺 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就需要我们对此再进 行深入的研究和区分。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