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玲珑剔透、宏伟、统统、销毁、侵略、众星拱月”等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不可估量、玲珑剔透、众星拱月、毁灭”等词语。
2.学习课文 1-4 段,领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4.通过阅读、感悟、想象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学习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辉煌景观。
5、教学准备: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1 课《圆明园的毁灭》。
(幻灯1)(板书课题)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下面来考考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幻灯 2、3)4、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刚才几位同学把他们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了,这些资料中既有记载圆明园辉煌的图片,也有她毁于一旦的证据,通过这些图片的展示更有助于我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的理解,下面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幻灯 4: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理解:不可估量(多音字“量” 、理解“估量”、整词)(估量:推算、计算。
这里是说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4)感情朗读第一段。
(5)读着这句话,此时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预设: A 为什么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B究竟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损失如此之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损失不可估量)介绍了圆明园的哪些内容?轻声读文思考。
教案五:《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教案五:《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毁、估”等14个生字,会写“毁、灭”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了解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和珍贵文物。
2.教学难点
1.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惨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圆明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的风貌,
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生字认读,如“毁、估、拱、辉、煌、殿、陵、览、境、
宏、唐、闯、统、销”。
3.指名分段朗读,纠正错误。
3.学习生字
1.教师指导书写“毁、灭、估、计、拱、辉、煌、殿、陵、览、境、
宏、唐、闯”。
2.强调易错字的写法,如“毁”“煌”。
4.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圆明园昔日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圆明园布局、建筑和文物的段落,初步了解其辉
煌。
5.情感铺垫
1.引导学生思考圆明园如此辉煌却被毁灭的感受,为下节课深入学习
做准备。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
兴中华的责任感。
2、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自学重点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
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强盗行经的仇恨。
2、有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简介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历史。
2、欣赏课件:
圆明园今天有是什么模样?
3、质疑:
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
1、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
辉煌、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括段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四)学习第一段。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
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
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
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
我们这篇《圆明园的毁灭》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记住国耻,长大建设我们的祖国。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3.区别形近字。
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博(渊博)销(销毁)幻(梦幻)搏(搏斗)锁(锁门)幼(幼稚)流(流水)奉(奉献)剔(剔除)统(统一)棒(冰棒)踢(踢球)损(损失)瑶(瑶族)珑(玲珑)捐(捐献)谣(谣言)咙(喉咙)4.查字典理解词义。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
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瑰宝:珍奇的宝物。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象征: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有如:好像,仿佛。
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东西。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举世闻名:举,全。
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名望极大。
饱览:饱,足足地、充分地。
览,看。
充分地观看。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
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
5.理解词义,找出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环绕(围绕)宏伟(雄伟)估量(估计)奉命(遵命)任意(随意)珍贵(宝贵)(2)反义词:损失(收获)破坏(建设)销毁(保存)精华(糟粕)(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公开课教案】《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珑、剔、莱、瑶、宏、烬”6个认读字和“杭、损、皇”等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举世闻名、皇家园林、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一片灰烬、不可估量”等四字词语。
2.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4. 学习整理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5.学会对话的阅读策略。
二、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的准备1. 熟读课文。
2. 阅读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二)教师的准备1.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阅读方法,明确写什么(二)承接:初读文本,理清顺序与结构1.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顺序,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轻声读课文。
正音,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 根据学生对自然段内容的认知进行整理,梳理出基本结构。
(三)聚焦:感悟文本,激活语言与情感1.感悟昔日圆明园带来的震撼与自豪。
(1)自读自悟,联系词句表达看辉煌。
提出自学要求:默读2、3、4自然段,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
(2)交流分享,联系结构安排看辉煌。
第2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理解“众星拱月”,感受圆明园的规模宏大。
第3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①学生初谈感受。
②老师相机点拨。
A.师生合作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B.生生对比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估、煌、珑”等生字,会写“毁、估、拱”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众星拱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惨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圆明园的废墟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了解它曾经的样子?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毁、拱、陵、览”等字的书写。
3、理解“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加深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然后讲述了它的毁灭。
3、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4、师生共同讨论,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开篇点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第 2 至 4 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四)精读课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1、学习第 2 自然段学生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并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想象圆明园的布局。
提问:圆明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总结: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
(2)指导难写的字。
自学水平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
3、理清文章脉络:课文主要写了哪 标。】
几方面的内容?
(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
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板书:昔日辉煌
化为灰烬
导学三:小组合作、探究,走进 1.小组根据“小组学习要求”展开合作探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计划课时
2 课时
目标
1.理解6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准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
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背诵第 3、4 自然段。
悟作者痛惜、愤怒之情。
巩固学生刚刚学到的好词好句及表达方
3、结束语。
法等,又能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这样,
(提出下一课时的学习任务。) 在养成积累的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综合使用语言的实综践水平。这有利于中
小学的衔接。】
课
后
达 必做题: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四自然段。
标 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理解旧中国以前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书),去欣赏那里的美景、那里的建 句子。
筑风格、那里的珍贵收藏。
(课件出示: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 2.同学们欣赏完后,你认为这是怎样 的皇家园林呀?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让学生各抒己见。) 3.课件出示文中句子:
阅读资料:这是一座建筑宏伟壮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 华。
圆明园的毁灭_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注溪中心小学刘俐【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
3、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课文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5年修正)》【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直击毁灭。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赞美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这里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的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
课文又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呢?这座圆明园又怎么会毁灭了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第7组课文21课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用心感受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哪个自然段写了它的毁灭。
3课文是怎么高度评价圆明园的?用“——”划出相应的句子。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用“是……也是……”把第一二句话连接起来,用“不但……而且……”把第三句话联接起来3、举世闻名,瑰宝是什么意思?从举世闻名、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瑰宝从中体会到什么?(骄傲)用骄傲自豪的语调读出来。
圆明园被毁灭了,这样令我们赞叹自豪的圆明园被毁灭了。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怎样的损失?在课文中找出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估计,计算)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损失非常惨重)请女生用惋惜的语气读,男生用愤怒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词,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
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 学习1、3、4自然段,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准备:课件
重难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热爱祖国文化。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题板书)讲课前老师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录像。(播放视频)看到这么对比强烈的画面,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痛惜、沉重、愤怒)好,那就请把你的可惜之情送进课题,读(个人、
全班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想更多的了解圆明园的知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吧。快速浏览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读完课文,同学们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只读了一遍就读懂这么多,真了不起!)
3.以“不可估量”为切入点,引领下文
刚才同学读课文不但读得通顺流利,而且有的同学还读得很有感情。老师相信你们同样
能有感情地读好下面的词语。自已先练习读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1、老师检查词语的朗读:(开火车读)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 田园风光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西洋景观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2、这些词语里,老师有一个词语想请教大家,“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
不可估量呢?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3、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一定有不可
估量的价值,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5自然段。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评价圆明园的价值的。(点名汇报。)
教师归纳出示三个句子。⑴ 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总结提问:圆明园是……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归纳投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
精华。
三、聚焦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美”。
2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 请大家仔细地品读第3自然段。我
们来交流交流。
1.初读“美”
圆明园中著名的景观有哪些呢?谁来介绍给大家。(引导学生说出园内景观的奇异。)
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既
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圆明园中的建筑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美不胜收。(全班读)
2.品读“美”
同学们想不想到这个著名的皇家园林游览一番呢? 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吧!
(播放园中图片视频)
看完之后,觉得怎么样?什么优美?……我们用一个字概括“美”,让我们美美地来读读这段
话。(配乐)
3.想象、引读“美”
是啊!圆明园中的景色真美,园中的殿堂是那么……亭台楼阁是那么……
4.创设情境,表达“美”
(1)园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呢?它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或者闻到了什么?
现在你们选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观去走走,看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配乐)
A 来到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
B.来到热闹的买卖街,街上有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
的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C.来到如梦如幻的蓬莱瑶台,这里烟……
D.来到
E.来到海宁的安澜园
(2)汇报交流
(3)同学们说得这么美,难怪作者说(生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
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着哪些东西呢?老师这里有份更详细的资料,大家读读。看了这份资料,我们终于明白课文
说的: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就是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是这样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给
两个强盗给毁灭了。如何被毁灭的呢?我们下回分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