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学生

合集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听一位教育专家讲座,他说,走了许多地方的学校学习和考察,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一个总的感触,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敬畏学生。

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地,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教育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是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有的是默默无闻,悄无声息。

无论怎样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趋势,就是由过去以知识,教材为中心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发展。

上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由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就像是天文学上由地心说发展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意义重大。

在这里,学生就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方法和措施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样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

这一观念的提出,彻底颠覆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对美国的教育发展甚至是世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学生为中心,以他们的天性,本能,经验,倾向,兴趣爱好为根据制定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这一观念至今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的应试教育,依然是以外在的灌输,强制压迫为主要方式,依然是以教材,知识为目的,依然是以教师,课本,知识为中心,更为严重的是对学生的忽视或无视。

尽管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学生为主体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但在实践中,不得不承认,教师的地位依然是无上的,学生依然是从属的,教师的权威毋庸置疑,学生只能服从和被动的接受,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教师依然是中心,学生依然是围着教师转,被动服从,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仍然是主流,自主,主动发明发现,学生的经验喜好依然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理论上。

具体到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义务就是静听。

从应试角度看,教师多年的应试经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考试的经验技巧,试题类型,答题技巧,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服从接受,从考试经验说,学生根本就赶不上老师,教师永远是权威的正确的。

在考试面前,学生的主动精神,质疑精神,科学精神,发明创造精神,协同合作精神,社会实践精神,公民意识等等都无从谈起。

对学生严慈相济的名言警句

对学生严慈相济的名言警句

对学生严慈相济的名言警句1. “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就像我班上有个学生小辉,总是调皮捣蛋,作业也不认真做。

如果我对他的那些小错误都视而不见,就像小树长歪了没人扶,那他以后能成什么材呢?所以该严格要求的时候绝不能放松。

2. “慈爱如阳光,严厉若清风,二者相济,方育佳木。

”我有个学生小美,很聪明但有点胆小。

我就用慈爱鼓励她参加各种活动,像阳光温暖她,可她要是犯了粗心的毛病,我也会严厉指出,如同清风扫去尘埃,这样她才能茁壮成长。

3. “严师出高徒,然徒亦需师之慈,二者缺一不可啊。

”有次学生小阳数学考试没考好,我很严肃地跟他分析错题,这是严。

但我也安慰他说一次失利不代表什么,就像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继续跑就好,这就是慈,后来他学习更努力了。

4. “对学生呀,只严,那是寒冬;只慈,那是泥潭;严慈相济才是沃土。

”比如我的学生小磊,在课堂上讲话,我严厉制止,让他知道纪律的重要性,这是寒冬般的严。

课后我又耐心地给他讲遵守纪律的好处,像在沃土上播撒种子,用慈爱让他接受教育。

5. “学生就像小树苗,严是修剪的剪刀,慈是滋润的雨水。

”看我教的学生小娜,她作文总是写得很啰嗦。

我严厉地让她精简内容,就像用剪刀剪掉多余的枝叶。

她有些沮丧的时候,我又温和地鼓励她,像雨水给她力量,她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很快。

6. “严慈相济似琴键,按下严的键,弹出规矩的音,按下慈的键,奏响关爱的曲。

”像学生小超,有时候不按时交作业,我会严肃地批评他,让他知道这是底线,就像弹出规矩的音。

可他努力完成作业的时候,我会给他小奖励,表达我的慈爱,奏响关爱的曲。

7. “严如峭壁,慈若柔水,峭壁使水有了形状,柔水让峭壁有了温情。

”有个学生小俊在体育课上偷懒,我严厉地要求他完成训练,就像峭壁的坚硬。

训练完我又关心他累不累,给他递水,像柔水般的慈爱,他后来在体育课上可积极了。

8. “学生如同航行的船,严是舵,把控方向;慈是帆,助力前行。

”我的学生小萱,在选择课外兴趣班时有些迷茫。

教师要有敬畏之心的理解

教师要有敬畏之心的理解

教师要有敬畏之心的理解敬畏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态度。

敬,是尊敬,认真,严肃,遵循的意思;畏,是畏惧,谨慎,不懈怠的意思。

敬畏之心是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对为人处事的态度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

敬畏之心对于教师的工作、生活至关重要,可以说决定着教师的一生的命运。

一、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

也叫做:自然法则。

教师的工作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自然规律。

许多自然规律并不需要我们探索和总结,而只需要学习并应用。

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学习、研究、应用已有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有的老师不热衷于学习和研究,而是喜欢从实践中总结规律,这是总结出的规律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虽然总结出的规律正确的,但是这个规律是已有的,且已经很成熟的规律。

这样的总结,实际上意义不大。

第二,通过为数不多的案例(有时甚至是一个案例),总结出了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规律,而自己又毫无所知,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情况就非常可怕了,而且自己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

每年出版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专门以案例来指导老师工作的书籍。

多数老师不喜欢看只有理论的书,而对有很多案例的书很感兴趣。

而书中的那些案例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能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我们不得而知。

一个班主任听完别人的讲座之后,把别人的工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班级,可是多数情况下发现,别人的方法对于自己的班级并不好用。

原因是两个学校的环境不同,办学思路、学校风气等相同。

最为关键的是班主任不同,做讲座的老师有一种名人效应,学生更容易信服,而普通班主任则没有这种效应。

老师们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使用普遍适用的科学规律来从事教育工作,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二、对他人的敬畏: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人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活在社会上,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这是人的社会属性。

对联尊重学生为青春放飞梦想敬畏知识

对联尊重学生为青春放飞梦想敬畏知识

对联尊重学生为青春放飞梦想敬畏知识尊重学生是指对学生的人格、尊严、权益进行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青春放飞梦想是指在年轻的时候,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敬畏知识是指对知识的崇敬和敬畏之情,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强大力量。

下面列举十个与题目相关的对联,来探讨尊重学生和敬畏知识对青春放飞梦想的影响。

一、尊重学生,心灵相通;青春放飞,梦想绽放;敬畏知识,智慧积累。

二、尊重学生,关怀备至;青春放飞,梦想翱翔;敬畏知识,智慧开拓。

三、尊重学生,尊重未来;青春放飞,梦想追求;敬畏知识,智慧蜕变。

四、尊重学生,尊重个性;青春放飞,梦想闪耀;敬畏知识,智慧启航。

五、尊重学生,尊重差异;青春放飞,梦想高飞;敬畏知识,智慧成长。

六、尊重学生,尊重独立;青春放飞,梦想扬帆;敬畏知识,智慧点亮。

七、尊重学生,尊重选择;青春放飞,梦想绽放;敬畏知识,智慧开阔。

八、尊重学生,尊重创造;青春放飞,梦想盛放;敬畏知识,智慧升华。

九、尊重学生,尊重思考;青春放飞,梦想绽放;敬畏知识,智慧追寻。

十、尊重学生,尊重成长;青春放飞,梦想展翅;敬畏知识,智慧滋养。

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才能和潜能。

当学生感受到尊重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和积极地面对学习,从而在实现青春放飞梦想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而敬畏知识则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之情,使他们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展自己的潜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尊重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敬畏知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强大力量,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敬畏_学生优秀作文

敬畏_学生优秀作文

敬畏_学生优秀作文 一把提琴,挥在乐师手重,光阴便融化了;一支画笔,舞在画家手中,太阳便盛开了;一支粉笔,飘在导师手中,知识的海洋便腾飞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催促我油然而生一种淡蓝色的刀刃的敬畏。悠悠的历史传载着无数的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高尚的品德,搭载着历史隧道中无数的宝石,她犹如仙女散花般清纯,又如鱼游濠水般清爽。弹指一挥间,我已搭上了她的五彩花船,携一缕清风,哼一首小曲,在历史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体验着无数的光芒,品味着满汉全席。

瞧,那位靖节先生已身披一蓑笠在烟雨中邀我同去,撑一把长篙,收起一丝细雨,于是乎吾二人独坐木舟中,向那美丽的世外桃源发出心的暗号,波出心的灵气。我同他一起缘溪路,沿染溪进入了那与世隔绝的地方,然后我尽情地享受着世外桃源的美妙。至此,我油生一种敬畏,一种无色的敬畏。我愿随靖节先生一道去感悟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与悠闲。他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让我倍感敬畏。

突然间,一阵琴声的琴声箭Merlebach中,例如怒涛排壑般滚滚,例如鹰击长空般强壮,又例如“西北盼,射天狼”般干净利落。珍眼跑回去,“本曲只顺天上存有,人间哪得几回言”。琴声渐渐显得洪亮,那位弹琴者也显得近在咫尺了。原来就是俞伯牙在弹奏高山流水,钟子期入神地听到着。我放轻脚步,静静地趴在了一旁,尽情地体会这天外之音,这传世之曲,也体会着他的情怀,心中敬畏油然而生。

走出山林,忽见一位肩披长发、腰佩长剑的智者。他在为自己的“身世浮沉”而感伤吗?他在为楚怀王而感叹吗?没有人知道。我走上前听他高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我为他续吟“来吾道夫先路!”这是多么的令人敬畏,一时间心忧天下的情怀将我围住了……

我趴在船上,轻轻地透出一片浪花,那清新更唤起了我的热情。不管就是顺流还是逆流,我还是走进了李白身边,同他醉酒Fanjeaux天亮,体验他的诗韵情怀。多少驿站使我眼花缭乱,我愿意稳步航行……我愿意与风相伴,与雨为友,同他们一起浩瀚于历史的长河中,获得心的敬畏!

谈教师的敬畏之心

谈教师的敬畏之心

谈教师的敬畏之心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也就是说,有了敬畏之心,头脑中就有了方向,行为举止就有了规范。

敬畏是人人当有的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作为教师必须秉承的一种职业操守。

一、敬畏事业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崇高性、使命性和重要性众所周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很好诠释。

敬畏事业,就需要我们殚精竭虑、尽职尽责,把自己的整个心思和精力用于完善自我、用于教书育人,具体体现为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全国著名优秀教师、特级数学教师王金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教书的时间越长越感到害怕,因为教师的失误,生产出的不是一个废品,而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正是因为王老师有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敬畏事业还体现在正确认识自己所担当的使命与重托。

每个岗位都有其应尽的职责,每个人肩上都扛着重重的责任,而教师肩上的责任更是重大。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重任,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环境污染了可以治理,楼房坍塌了可以重建,身体生病了可以治疗。

而作为祖国希望和未来的孩子,他们的青春只有一次,他们的每一天都是没有预演和彩排的直播。

国家和人民把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交到了我们教师的手中,这种“交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赋予任务,而是一种信托,是一种重大的责任信托。

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肩上担着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怀着对自己岗位的敬畏之心工作,才不会辜负这种使命与重托。

二、敬畏学生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更是无数鲜活、生动的个体,这些个体是有差异的。

敬畏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尊重个体,尊重个体发展的规律,尊重个体的情感需要。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敬畏教育——精选推荐

敬畏教育——精选推荐

敬畏教育1、敬畏课堂就是敬畏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业主阵地是课堂,实现⼈⽣价值的主要地⽅也是课堂。

因此,敬畏课堂就是对职业的敬畏,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教师要把上课当成⼤事,容不得马虎,更不能应付,再熟的内容课前都要重新准备,精⼼设计,⼼⽣敬畏⽽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教师敬畏课堂,才会在课堂上激情四溢,想法设法优化课堂教学,才会激发⾃⾝的职业幸福感和⾃豪感。

 2、课堂是学⽣成长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成长的主要阵地,是学⽣成⼈、迈向⼈⽣的第⼀步。

课堂产不多占据了⼈⽣将近四分之⼀的时间。

课堂不仅是教师绽放⽣命之花的场所,更是学⽣焕发⽣命活⼒、积蓄⼒⽓、迸发青春之花的最宝贵时间。

⼈最宝贵的是⾃⼰的⽣命,⽣命在时间中度过。

教师敬畏课堂,才能⽴⾜于根本、⽤⼼于根本、着⼒于根本,才会抓到教育教学的真谛。

反之,必将误⼈⼦弟,迷失了⾃⼰。

 3、课堂是传道授业的神圣殿堂 课堂是洗礼灵魂、交流思想、树⽴信仰、丰富精神世界的殿堂。

通过课堂使学⽣内⼼充实、⾃信,精神纯粹、清新。

课堂使学⽣知书达礼、遵守规矩,课堂使学⽣求知若渴、聪明智慧。

教师要敬畏课堂,因为教师的每⼀句话语,每⼀个动作,每⼀种眼神,⽆不渗透着着思想的⽕花,智慧的⽕种,师者的爱意,智者的睿智;因为课堂是教师传道的圣地,是教师⽤圣洁的灵魂摇动⼀个个灵魂,⽤⼀棵树摇动⼀⽚树,⽤⼀朵云推动⼀⽚云。

 4、课堂是可逆转的演绎 课堂不能再重新来过,每⼀天、每⼀堂课,每⼀处教学细节的处理,对学⽣,对教师⾃⼰,都是⼀次不可逆转的演绎。

窦桂梅⽼师说过,上好课是最⼤的师德。

作为⼀名教师,唯有本着对课堂的敬畏,⽤⼼备好每堂课,上好每堂课,才不会耽误学⽣,让⾃⼰留下太多遗憾。

敬畏课堂就是敬畏学⽣,尊重学⽣,对学⽣负责。

教师应该怀着对课堂的敬畏,以虔诚之⼼理,⾼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进⼊神圣的殿堂前的⼀切准备。

 教师对课堂的敬畏要从学会敬畏课堂中的孩⼦开始,因为孩⼦⼀些真知灼见远超乎教师的想象,甚⾄让我们迷惑于“到底是教师的课堂改变了孩⼦,还是孩⼦的课堂改变了教师?”所以,教师有敬畏之⼼,只有敬畏孩⼦的智慧,才能收获智慧;只有敬畏孩⼦的能⼒,才能成就孩⼦的能⼒;只有敬畏孩⼦的发现,才能⼩⼼翼翼地呵护孩⼦的发现;只有敬畏课堂,教师才能去热爱,去追寻,去播种。

教师守底线知敬畏发言稿

教师守底线知敬畏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师守底线、知敬畏这一重要话题。

教师,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使者,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坚守道德底线,敬畏职业使命。

一、坚守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基石。

我们应当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以下是我对坚守道德底线的一些思考:1.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要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2. 坚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

我们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收受学生和家长的钱物,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做到廉洁从教。

3. 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知敬畏敬畏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要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充满敬畏之心。

1. 敬畏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崇高而神圣的,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 敬畏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导航。

3. 敬畏自己。

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结语总之,教师守底线、知敬畏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崇高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艺,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敬畏学生
我常常是要敬畏学生的。
因为学生年轻,年轻意味着时间和资本。总有一天,学生都将会超越我们,把我们远远抛在身后。我
们那些可怜的卑微的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在学生的面前,一个个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学生比我们更有朝气,更有活力,也更有创造力。连老毛也不得不承认:“世界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
你们的,但终究是属于你们的。”
这些年来,尽管我貌似强大,但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诚惶诚恐,害怕学生不接受我,不喜欢我的课,我
甚至为此感到自卑。
直到有一天,读到了吴非老师的一篇文章。我惊讶极了,原来他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吴老师做了那么多年
的老师,是教材的主要编写者,全国有名的杂文家和著名的教育大师,依然如此。人微言轻的我,又值几
何呢?
据吴非老师透露,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老师,也是这样。每届学生的第一课,他都睡不着,一个人在外面
散步,徘徊,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
原来如此!
其实,紧张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紧张说明我们在乎、慎重、珍惜,作为一个教师,当然应该珍惜我们的教
育。这种紧张还来源于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对教书育人的敬畏,以及对学生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我们害怕
误人子弟,害怕教无所获,害怕被学生遗弃,种种的担心和顾虑,纠缠着我们,使我们夜不能寐。
要知道,教师从事的是“高危”职业,没有任何职业有这样关系重大。为什么教无止境?因为对教育而言,
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依然是不够的;百分之一的人失败了,他们的人生走向发生了改变,百分之一的家
庭就此变得不快乐,不圆满。教育,根本不能承受之轻。
教育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由于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这种失误我们还没有办法补救。尽管以后,我们可能
会汲取教训,变得更好,成为最优秀的老师。但是,对于这个已经过去的学生,我们的补救没有任何价值。
对具体的学生而言,我们付出的是职业时间,而学生付出的却是生命时间。
误谷误一季,误人误一生。教师,需要敬畏学生,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并践行我们的职业精神。我们必须
要有为学生生命奠基的使命感,为学生生命成长添砖加瓦的成就感,为学生失败刻骨铭心的负罪感。这既
是老师的使命,也是教师的宿命。
年轻的时候,我是意识不到这点的。那时候,我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口若悬河,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
所不晓,尤其喜欢卖弄,喜欢显摆。
大型考试,我常常把自己的试卷偷放在学生试卷里,装订起来,每次流水作业,我都是第一名。然后,我
大言不惭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向我看齐。我还有一种课型,就是组织整个班级和我一个人辩论,向我开炮。
我就像诸葛亮一样,在教室里信步走来走去,舌战群儒。尽管课堂的效果不错,但常常看到学生像斗败了
的公鸡,以及像泄了气的皮球,我却有异样的感觉„„
有时候,我也困惑,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提高效率的就是好
课?但是,那种美好的师生情感,那种教学相长的融洽又在哪里呢?
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韩愈早就说过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们不过比学生年纪大一些,早一点知道道理,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有很多东西,学生耳熟能详,我们却一无所知。就算在我们本学科中,我们就敢说,
我们一定是最好的?《语感论》上说:“作为心灵,教师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教师未必比学生高贵;
作为读写听说的语言主体,教师也未必比学生高明。”
现在的我,常常虚心地向学生请教,他们也乐于指导我;我更学会了自嘲,教师的威信不是树立起来的,
而是在彼此信任的友谊中培养出来的。
但年少轻狂的我,总是严格要求每个学生,不容许学生有丝毫的懈怠。其实,学生完全有不优秀的权利。
这里的不优秀,也许蕴含的就是将来更大的优秀。贾平凹的那一块丑石,当然不能用来砌墙,不能用来铺
路;柳宗元的那道愚溪,当然不能用来灌溉,不能用来行船„„丑到极点就是美到极点,世人眼里的丑和
愚,恰恰是他们本来的伟大。这是在读了加德纳多元智能之后,我最突出的感觉。
2

加德纳说,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
自然探索智能。这八种智能,此消彼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不相同,而当前学校衡量的只是学生的逻辑智
能和语言智能。换句话来说,我们目前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公正的。
换成今天的考试,不仅丘吉尔、爱因斯坦要天天挨骂,数学从没考过30分的毛泽东,注定也是被淘汰的。
难怪毛泽东后来说: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就像让乌龟和兔子在平地上赛跑,兔子自然能够轻易获胜,乌龟不可能有获胜的机会。但是,如果让乌
龟和兔子越过河流赛跑呢?或者是起点在山上,而终点定在山下呢?乌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游泳本领,或
者把脑袋缩进去,利用皮躁肉厚的特点,从山上直接翻滚下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赢得胜利。乌龟耐力强,
兔子启动快。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但我们现在的评价却是,让兔子和乌龟在平原上赛跑。然后,根据结果,判定兔子是冠军,乌龟是差生,
后来又改名字了,叫乌龟为后进生。如此管中窥豹,岂不荒唐?
想起了刚当老师的时候,我做班主任,我班有一个学生。我一直不看好他。他浑身很脏,写字特别难看,
头发就像鸡窝,乱稻草,而且极端厌恶学习。我认为他不可救药,对他冷嘲热讽,他事实上也没有考上大
学。
很多年之后,他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毕业之后,他当兵了,考上了军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而且荣立
了二等功,在全军科技创新比武中,屡创佳绩。最后,他对我说,老师,我终于有出息了„„
他用的是省略号,是的,意味无穷的省略号,他还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一个人在
校园里走来走去,我被一种悲伤折磨着。我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但这个学生的成功与我无关。岂止
是无关,他还用自己的实践教训了我,证明了一个老师的偏激和愚蠢。
我一直没有回这个电话,也没有勇气回,只在留言中,祝福他,真诚的祝福他。我想,有一天,在他取得
更大成就的时候,我会回的,向他表明一个老师迟到的歉意。
因为年轻,学生会有很大的可塑性,社会又是如此的复杂。更何况,不同的智能决定了学生不同的选择,
我们怎么能给学生贴上标签呢?我们怎么就知道,乌龟就必须在平原上和兔子赛跑?从而判定乌龟直接出
局,并且永世不得翻身?
想起了我的儿子,他的成绩一点也不出彩,但我有足够的耐心,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等待他成长。儿子
的口语不好,读音也不标准。但我听说英语课文还没有上,他就主动要求起来读,读得非常糟糕,全班同
学哄堂大笑„„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差点都掉下来了,成绩差一点有什么关系呢?面对挫折、不怕嘲笑的勇气才是可贵的、
稀缺的。
我和儿子交流起我的人生,我普通话不好,学历低,不愿说话,不敢说话,大型场合总是羞怯,几乎找不
到一个发亮的优点。可是,人生的每个阶段,我都不允许自己有退路。背水一战,人生咬咬牙,硬硬头皮,
就过来了。
想起了沈建峰,我一直表扬的一个学生,他说:当世界都遗忘你的时候,你要学会给自己喝彩,做自己的
上帝。
前几天,突然间就收到了他的一个短信: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寒冷,穿的衣服少了,也就有了寒冷;主席说,温暖使人进步,寒冷使人落后;
周星驰说,曾经有一次加衣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直到感冒之后,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
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的加上我所有的衣服,如果一定要给衣服加一个数量的话,我希
望是一万件;祥林嫂说,真的,我真傻,我明知道不加衣服会感冒的,我还„„
老师,天冷加衣啊,多多保重。”
电话打回去,沈建峰正在感冒中,但他却想起了我„„
在陡然的天气降温中,读到一个男孩子天冷加衣的提醒,我深深感到做教师的幸福。
敬畏学生,是教师必备的从业心态和操守。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几乎就是我们职业成功的前提。敬畏学
生,敬畏一份美好的情愫,敬畏自己对学生的责任感,维护一份职业的神圣使命,如此,我们才能自觉地
维护它和成就它,才能把职业换算成事业,并在事业中成就我们的幸福人生。
当我们老的时候,面对着炉火打盹,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
3

们的骨灰,后世高尚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