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教师素养之班主任的说话技巧

教师素养之班主任的说话技巧每周一节班会课,班主任免不了要批评一些不良现象,说教部分违纪同学。
逆耳之言,如何让学生听得进、记得牢,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揣摩了点体会,就教于方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素养之班主任的说话技巧文章内容。
教师素养之班主任的说话技巧欲抑先扬,美中不足谈遗憾。
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先天欲望。
欲抑先扬的手法就是指出其优点,先把学生捧得高高的,然后“啪叽”一松手,让学生在跌落的反差中体会遗憾。
有一位班长,学习成绩优异,道德品质良好,管理才能出众,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恃才自傲。
我在教完《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后找他谈话:你怎么看杨修这个人?他是怎么死的?懂事的班长好像明白了我的谈话意图,低头不语。
这时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啊,我教了这么多年的学,从来未遇到过像你这么有才华的学生。
你如此聪明,又这么好学,肯定前途无量。
但你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和杨修一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我可不想让我最欣赏的学生有半点瑕疵啊……事后证明,这次“话疗”效果显著。
2旧话新谈,换种方式效果好。
班训敬竞净静意不同,×班班训记心中。
自尊自爱敬为先,自立自强竞成龙。
干净添美入仙室,安静凝志出神功。
师长尽心我尽力,不领风骚亦英雄。
班会课上,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讲究卫生,保持安静……这些老生常谈枯燥乏味但又不得不谈,怎么办呢?新学期初,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用楷体写下4个大大的美术字:敬、竞、净、静。
然后给出首联,让学生续诗——这种“新瓶装老酒”的说教模式不仅使常规教育深入扎实,出奇致胜;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爱好。
3恩威并用,苦口婆心多劝导。
严是爱,松是害,恩威并用显手腕。
一个好班主任,必须处处显威严,等学生犯了错误再疾声厉色搞批评为时已晚。
多用肢体语言,苦口婆心在先,防患于未然,方显管理才干。
这就要求师生关系融洽还不能融合,更不能没大没小。
调皮的学生无记性,需要掐破耳朵来嘱咐。
学生不尊重老师,班主任怎么办?

学生不尊重老师,班主任怎么办?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生不尊重老师,班主任怎么办?》教师的工作难做,辛苦不说,还经常遇到有些学生对老师很不尊敬,轻者当堂顶撞、背后谩骂;重者威胁教师甚至危及教师的人身安全。
于是,和学生“怄气”的事情便时有发生。
抛开教育不说,首先出于对教师自身身体的考虑(有好身体才能干好工作),你千万不能和学生“斗气”。
那么,我们班主任该怎么办呢?一、“先小人后君子”“先小人后君子”,也常常被表达为“咱把丑话先说在前头”。
这其实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积极管理理念。
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被管束的——被家长管,被老师管,久而久之他们就有一种挑战“权威”的思维,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特别反感老师的说教,思想也是非常的冲动,很容易发生一些对老师不敬的言行,因此我们首先要先建立好班级的制度。
制度制定的关键在于假设,从“坏”的假定出发,则能设计出好的制度,得到好的结果。
我们要把“要求学生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不顶撞和辱骂老师,违者进行扣分或者进行相应的处罚”作为一项班规,从一开始就做到未雨绸缪。
面对学生的“不敬”,我们“先小人后君子”用班级制度来约束,这样必然会使一些不知道尊敬师长的学生产生敬畏感,对自己的言行的后果也会思量,从而打消很多消极的言行,这不仅维护了整个班级的风气,更是为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以及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冲动是魔鬼”在“先小人后君子”的班规制定下,仍有一些学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每当我们遇到学生种种“不敬”时候,不激动不发火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老师一定要记住“冲动是魔鬼”,要冷静处理事情,否则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调皮学生在课堂上捣蛋,在多次警告无果的情况下,老师愤怒了,冲进坐班室对班主任说,“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班级没法上课,没法待了!”班主任见到这样的情形把那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并一时冲动,抽了孩子几个嘴巴。
面对学生的不敬

神 州 教 育
面对学生的不
张 娜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石桥 中学
如果有人问 , 什么样 的老师最不好 当, 我想 肯定有不少 的 同行会和我一样毫不犹豫 的回答 : 初 中的老师最不好 当 , 尤其 是初 中的班主任老师 。中学生的生理 和心理 都处于非常敏感 的时期 , 这就使 学生顶撞教师 的事件常常发生 。 如 当面跟老师 顶撞 、 背后辱骂老师, 严重者甚 至与老师当面动起手来 。班主 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 , 更容易引起和学生 的冲突。 这种 事情如果处理不好 , 从小处讲对学生 、 家长和班主任本人会造 成不 良的后果 ,从大处说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以及社会 的安定 和谐 。 因此 , 班 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顶撞事件时 , 应慎之又慎 , 细 之又细。 如何面对犯错 误的学生 而不生气 , 及时调整 自己的心 态呢?有人说 ? “ 经常跟学生生气的人 ,往往搞不清 自己的身 份 !”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 , 把他 当成病人 , 当成孩子 , 多想想 他 往 日的优点 , 要三思而后行 1 1 . 事件发 生时 , 宜冷不 宜热 。当学 生 的“ 不敬 ” 事件发 生 时, 不激动 、 不发火 , 是不可能的 , 但作为班 主任必 须顾 及到 自 己的感情可能带来的后果 , 要以理智战胜感 情 , 冷静处理 。 初一新 生刚入学时 , 我班有个男 生王东 , 性格 比较暴躁 , 态度粗鲁 ,在班级里纪律 自由涣散 ,是 一个 典型的 “ 自我主 义” 。记得一次 自习课后 , 我让全班 同学评选 本节课纪律最差 的几个人 , 结果他得 的票数最多 。当得知这个结果 时 , 他 当场 就在教室大骂起来 , 还扬言要“ 打死 ” 评选他 的同学 , 拿炸弹把 学校 “ 炸平” 。当时我非常生气 , 真想狠狠揍他一顿 , 但又想教 师 和学生在教室大闹起来有失 自己的身份。于是我强压怒火 没有发作 。 我 叫住他 , 把他 叫到 了办公室 。 来到办公室 以后 , 我 并 没有 马上 与他谈话 , 而是先让他冷静下来 , 想一想 。十几分
理性处理师生矛盾的案例浅析

个学生理直气壮地说 :我们 还想早来 呢 !” “ 显然是被班主
任 训斥 了, 没好气 , 但是 , 教室 中 , 对众多 的同学 当面顶 在 面 撞老 师 , 使老 师丢面子 , 同学们 都 看我 的脸 色 , 想发火痛 本
但作 为教师必须顾及到 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 ,要以理智 战胜感情 , 冷静处理。苏霍姆林 斯基 曾说 :教师的职业意味着 “ 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 乐的权利, 应使 自己胸怀宽广 。” 有一次上政治课 , 讲 了几 分钟 , 我 几个调皮 生急冲 冲推 门而入 , 安然 而坐 , 堂秩序 一下被 打乱 , 课 同学们 望着他们 ,
转 而 看 我 的 态度 , 问道 :为 什 么现 在 才进 教 室 。” 我 “ 哪知 其 中
一
有一次期中考试考英语 时,一位女 同学把课本放到课 桌 上, 被我发现 了, 我以考试违规处分了她 , 并通报全校。考试结 束后 , 女同学给 了我一 个纸条 : 老师, “ 考试违纪受处分 , 我没 有 怨言 , 是我 自己考虑不周 , 我没有顶撞您的意思 , 但你有一 句话却深深地刺痛 了我—— ‘ 别人 为什 么没有把书放在桌上, 你这样做 了就说 明你的内心深处仍有作弊的念头。’ 我内心的 确没有作弊的想法 , 请你尊重我的人格 。如果我真的想作 弊 , 就 不会把书本放在桌子上。” 我看了这张纸条 , 感触 良多, 自 晚
思, 但我的话 的确伤害了你 的 自尊 , 相信老 师以后不会再说 那 样的话 了, 你的纸条展现了你良好的素养 , 希望老师成 为你 的
朋友。” 通过这次交流 , 我们之间加深 了了解, 增强 了信任。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教育是尊重,而不尊重则是破坏教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在学校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尊重老师或班主任的现象,这时班主任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班主任需要确定学生是否真的有不尊重的行为。
有些学生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情绪或压力而行为失控,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尊重老师或班主任。
因此,班主任需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情况和想法,听取他们的解释,并尽可能明确地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以及为什么。
其次,班主任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如果学生确实存在不尊重行为,班主任需要采取严肃的措施,例如警告或惩罚,以向学生传达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班主任需要明确的是,惩罚并不是全部,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使学生愿意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调查学生行为时,班主任应该尽可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尊严,以此避免自己的举动被误解。
第三,班主任需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态度。
一个学生不尊重老师或者班主任,这往往是因为其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问题,我们应该耐心地给学生讲一些关于礼仪,尊重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他们。
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活动,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明白老师或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心情之艰辛。
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说法一样,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不尊重的问题时,也需要主动向其他教师和家长征求意见。
班主任需要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以尽可能做出正确合适的决定。
综上所述,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不尊重的行为,我们应该通过耐心沟通,严肃惩罚,正确教育和征求意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不尊重任何人的观念。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为推广尊重、保障教育的正常运作和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呢

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呢?一、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善于预见并解决问题的,工作的主动与被动,效果往往相差甚大。
大多数师生冲突属于偶发事件,不容易预料,但班主任仍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1,首先就是观察。
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情绪有波动的学生及时谈话,做好安抚工作;2,其次是对班级里问题较多的学生多加以关注,对有过师生冲突“前科”的学生经常打预防针,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3,经常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旗帜鲜明地捍卫教师的尊严,让学生平时就养成尊重老师、尊重他人的品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班风,这对防止师生冲突尤其有效。
班主任更多地走进班级,利用课间、课后,多和学生相处,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及时了解很多情况。
这不仅仅对防止师生冲突有效,对其他偶发事件的防范同样有意义。
班主任的应该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向教师介绍班级学生情况,特别是个性较强、能量较大、表现较突出的学生,让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性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师生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发挥协调作用一旦师生冲突发生,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首先应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班主任的介入。
由于冲突较严重,而任课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当然需要班主任出马。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冲突都需要班主任介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处理,则班主任不一定要立即出面,可以在事后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有了一定反思后再做进一步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更好。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本来任课教师已经和学生谈过,双方达成了谅解,问题已得以解决,此时班主任又把学生叫过来训斥一番,刚刚平息下来的情绪可能又要激动起来,造成新的冲突。
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需要介入的判断。
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如何做好调解工作?首先是要稳住双方的情绪,控制冲突不能升级,再分别做双方工作,如本案例中班主任做的那样。
冲突较严重的,先不要双方在一起谈,而是分别谈,把情况了解清楚,也是让双方都能冷静下来。
“静、净、敬、竞”——浅谈中职班主任品德言行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记得笔 者做班 主任 的时 候带 的是 一个 由 4 6个 也在潜移 默化 地影 响着 他所带的全体学生 。众所周 男生组成的班级 , 男生爱 打闹 , 课桌椅 的损坏也较 为 知 , 那些优 秀 的班 主任们办事 认真 , 习 自觉 , 们 学 他 严 重 ,学 生 却 对 此 不 以为 然 ,觉 得 反 正 学 校 会 维 修 懂 得 做 人 就 要 对 自 己负 责 , 别 人 负 责 。 对 因此 , 们 他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平 衡的心态 。 试想 , 这样 的班 主任怎能要求 学生 进行单 独交流 ,相信 这种方式也是学 生更 乐于接受 也 当学 生 在 教 室 有 良好 的 心 态 呢 ? 怎 能 带 出一 个 好 班 呢 ? 主 任需 的 , 往 往 会 收 到 更 理 想 的教 育 效 果 。 又 班
圾 的 现 象 , 复 强 调 却 收 效 甚 微 。 你 不 再 批 评 他 , 现 每 时 每 刻 地 影 响 着 学 生 ,他 所 教 的学 生 也 一 定 不 反 当 而 是走 到他 边 上 ,将 他所 扔 的 垃圾 捡起 扔 进 垃圾 箱 会 怠 慢 他 所 任 教 的 科 目,不 会 怠 慢 他 所 吩 咐 的每 一 的那一 刻 , 相信他 的心灵会受到极大 的震撼 。 也许班 项工作 。 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班级 工作 , 忘我地带领 级 里乱 扔 垃 圾 的 现 象 就此 杜绝 了 。 学生 开展 各种 各样 的 集 体 活 动 的 同时 ,这 份 责 任 心
如何对待学生的“不敬”

如何对待学生的“不敬”摘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
他们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束。
他们在家中是公主、皇帝,对家长的批评就经常“不敬”。
因此,他们把这种思想行为带到学校,就容易形成对老师的“不敬”。
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更要谨慎地处理学生的“不敬”,多一分冷静,少一些浮躁;多一分宽容,少一些训斥。
关键词:不敬冷却包装换位反思我很喜欢带着5岁半的儿子逛商场,可是儿子却总是不愿意去,我觉得很奇怪,商场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不喜欢呢?我固执地坚持带他“开阔视野”,他一哭闹,我就是一顿训斥:“妈妈为你好,你却不知好歹!”儿子总是很委屈地撅着小嘴。
直到有一次,儿子的鞋带松开了,我蹲下身子为儿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好奇怪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
我的心一震,急忙抱着儿子走出商场。
从此,即便我带着儿子逛商场,我也坚决抱着儿子。
蹲下身看儿子的世界,我发现了儿子的无奈,我知道了儿子的诸多不喜欢。
蹲下身来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
我们是高完中,学生对教师的“不敬”时有发生,如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辱骂老师,严重的甚至与老师动手。
作为学生最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
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从带儿子逛商场事件中,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工作,受益匪浅。
在处理学生的“不敬”事件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一、学生的“不敬”发生后,须用“第二天再来”的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但老师也是凡人,当学生公然对自己“不敬”时,不激动,不发火,那是很困难的。
事件发生后,我们必须要反复告戒自己:我是老师,要理智,要冷静。
还记得古代有一个县官,每次百姓怒火冲天地来鸣冤击鼓,叫他升堂断案时,他总会叫他们第二天再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
不敬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在我们这样县城小学,大多班级的学生都是由城内孩子和乡村孩子混合组成的.乡下孩子的家长溺爱孩子,不会正确教育孩子,这就使得学生对老师的“不敬”现象经常发生。
家长和孩子也会一起在背后责骂班主任的作法,更有甚者动手就打。
班主任和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长,更容易和学生发生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这种事情,那将对学校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会对老师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班主任老师在遇到学生的“不敬”事件时,处理方法一定要慎重。
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几年,与学生相处一定要处理好学生对你的“不敬”。
一、一定要冷静。
当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发生时,教师能够做到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能的,但作为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做法.说法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反映,要用理性的力量战胜感性的力量,对事件冷静处理。
去年,在开班会时,一个同学提出:班里的足球坏了,想再买一个。
我正在为班里同学因为玩足球而摔坏受伤而伤透脑筋,足球坏了,坚决不肯出班费再买。
学生说:“我们之前的老师我们要求什么都答应,他们都比你好!”听到这话,他竟然拿我与其他老师相比,心里就更加接受不了。
就这样班级里乱成一团。
使得本来很严肃的班会课变成了我与学生吵架的战场。
这件事影响很不好,学生们都认为我是个不通情达理的人,对我敬而远之,班级工作也很难开展。
事后冷静下来细想,学生踢足球摔坏爱伤摔坏受伤也是可以避免的,与足球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后来和同学们达成一致,又买了一个足球,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新足球买来后,再也没有因为踢足球而受伤的事件了,反而同学们踢足球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有提高。
后来我反思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虽然没有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如果当时自己能冷静下来,慢慢处理,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一定在等自己情绪缓和了以后再处理
很多的班主任老师在遇到学生的“不敬”事件发生以后,想尽快解决。
有的打电话向学生家长告状,有的直接把家长请到学校,寻求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和家长都没有面子。
在“不敬”事件发生以后,大多数学生
的心理会很敏感,害怕老师找家长,使他们面临挨打的局面。
我想: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着急是没有用的。
冷静下来思考:是不是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让孩子有了不能接受的想法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因为学生在校与我产生矛盾找家长解决问题。
三、一定要严肃处理。
学生不尊重老师的事件的发生的背生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班主任在处理这些事情之前一定要了解如果真是学生的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
如果真是学生的个人方面原因,一定要严肃处理,让学生养成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
我们班李静同学,她爸爸去年因车祸去逝,她妈妈很快找了一个男人同居,她坚决反对。
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李静的学习成绩就不用说了。
刚开始我不了解情况,也曾几次找她谈话。
对她进行耐心的教育,却并没有见到效果,她还是与我顶嘴。
我很奇怪,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做法,再看她的一些行为,才觉得她对我的“不敬”只是表面现象。
我并没有责备他的“不敬”,而是希望为她分忧,她把心里所有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在这次谈话中,我认真倾听,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听众,李静说完后大哭了一场,表示以后一定听我的话。
后来的李静每次遇事都会主动找我说说,人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他在毕业纪念册上给我的留言是:“对不起!小时候不懂事,我不该顶撞您,谢谢您对我的包容和理解,请您原谅!”
四、一定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
“不敬”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怕对班级或个人有影响,伪装自己的情感,虚情假意地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是不对的。
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对任意一方都有影响,如果老师不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心理有影响,对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也会有影响。
当“不敬”事件已经发生后,老师要反思事件的经过.如果学生的“不敬”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就应该敢于承担责任;如果是学生的原因,我们也要有个博大的胸襟,去安慰他,鼓励他,让他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一定要有容人的胸怀。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处理学生的“不敬”事件。
不是放纵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而是对他们更加严格地要求;不是降低老师的工作要求,而
是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尺度。
如果通过一个眼神就能让孩子知道对与错,那么我们受一点委曲又有什么呢
我认为,如果班主任能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把这些做好的话,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敬佩,一定会杜绝这种“不敬”事件。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林甸县实验小学
艾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