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交流游学感悟

合集下载

游学美国有感总结 (2)

游学美国有感总结 (2)

游学美国有感总结一、背景介绍游学是指学生利用假期乘坐教育机构组织的团队前往国外进行学习和旅游的活动。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游学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本文将对我在游学美国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游学美国的经历1. 准备阶段在决定游学美国之后,我首先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我详细了解了游学机构的背景和口碑,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了解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和意见。

接下来,我填写了申请表格并递交了必要的材料。

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面试,我顺利通过了申请程序,成为本次游学团的一员。

2. 行前准备在出发前,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前准备。

我首先办理了签证和保险手续,以确保顺利入境并保证旅途中的安全。

我还购买了一些旅行必需品,如行李箱、护照夹等。

此外,我也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英语口语和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 游学过程在美国的游学过程中,我参观了许多有名的大学和知名景点。

我实地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一流的学府,感受了不同学府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

此外,我还游览了自由女神像、白宫等标志性的美国景点,了解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课程方面,我参加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和学术讲座。

我与美国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互相分享了各自的文化和学习经验。

我还参加了一些专题讲座,了解了美国教育体系和职业规划等相关内容,为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4. 总结体会通过这次游学美国的经历,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美国的教育体系和学术氛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与优秀的美国学生交流和学习,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对我的学习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此外,我也更加了解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增长了见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另外,游学美国还锻炼了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美国的期间,我需要自理生活,独自完成日常的起居和学习任务,这让我更加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同时,我在与美国学生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了自信和合作精神。

出国游学活动感想

出国游学活动感想

出国游学活动感想一、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国外游学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特别的经历。

在国外留学生活中,我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学习方法、甚至是生活方式。

一开始,我感到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我就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

在国外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由于周围的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所以在这里的学习与生活让我收获了不少的国际化视野,这对我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对于不同文化的感悟在国外留学期间,我体会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习俗和价值观,这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

生活在异国他乡,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文化,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地明白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也使得我更加愿意去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都将会成为我宝贵的财富。

三、语言能力的提升在国外的留学生活中,我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和本国学生相比,我更多地接触到英语这门语言,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用第二语言来交流和交际,这让我在将来的国际化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地明白了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一种交流和交际的方式。

四、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出国游学不仅让我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也让我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在国外留学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不同的教育体系,看到了不同国家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这些都让我对于学习和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也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名胜古迹,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这也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

在这些过程中,我懂得了学生生活并不只是局限于课本之中,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实际的接触和体验。

综上所述,出国游学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去更多的地方,了解更多的文化,和更多的人交流,这将会让我收获更多的宝贵的经历和经验。

哈佛校区参观心得体会感悟(3篇)

哈佛校区参观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前言哈佛大学,这所世界顶尖的学府,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向往。

我有幸踏入了这片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土地,亲身感受了哈佛的独特魅力。

此次哈佛校区参观,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二、校园环境哈佛校园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占地面积约210英亩。

校园内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

校园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古典的哥特式建筑,也有现代化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哈佛校园的美丽景色和宏伟建筑所折服。

1. 绿意盎然:哈佛校园内绿树成荫,草坪如茵,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处。

2. 建筑风格:哈佛校园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如哈佛大学的老图书馆,也有现代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如约翰·F·肯尼迪图书馆。

这些建筑见证着哈佛大学的历史与发展。

三、学术氛围哈佛大学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哈佛大学浓厚的学术气息。

1. 学术讲座:哈佛大学经常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学子。

这些讲座涵盖了各个领域,让人受益匪浅。

2. 学术交流:哈佛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坛、研讨会等。

这些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

3. 学术氛围:在哈佛大学,学术研究是师生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这种严谨的学术氛围让我深感敬佩。

四、校园文化哈佛大学不仅是一所学术殿堂,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化的校园。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哈佛校园独特的文化魅力。

1. 活动丰富: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音乐、戏剧、舞蹈、运动等。

这些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

2. 社团组织:哈佛大学拥有众多学生社团,涉及各个领域。

这些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了结交朋友、拓展兴趣的机会。

3. 社会责任: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哈佛大学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

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

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
学习哈佛课程是一个非常极富挑战和收获的经历。

以下是我个人对学习哈佛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深入思考:哈佛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挑战自己的思维方式。

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自主学习:哈佛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主动寻求解答和与其他学生合作。

3. 多样性:哈佛课程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各异。

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学科领域的学生讨论问题,可以带来全新的思考角度和观点。

4. 课程质量:哈佛课程的教授和研究人员都是在各自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

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都非常高,课程内容设计也很有深度和前瞻性。

5. 学习资源:哈佛大学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研究机构、实验室等。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深入学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

总之,学习哈佛课程是一次非常有挑战和收获的学习经历。

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风雨哈佛路观后心得

2023年风雨哈佛路观后心得

2023年风雨哈佛路观后心得2023年,我有幸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这是一个充满风雨的旅程,但我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启发和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观哈佛大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哈佛大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园宏伟壮观,绿树成荫,散发着知识的气息。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许多年轻才俊们追逐他们的梦想。

他们或许是正在读书的学生,或许是正在进行科研的学者,但无论他们是谁,都在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哈佛大学,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种氛围激励着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参观哈佛大学也给我带来了一种自我反思的机会。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许多富有才华的学生和教授们,他们机智过人、思维敏捷。

我不禁想到,自己和他们相比,似乎还差了许多。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不断进步。

哈佛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们给了我一个标杆,让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激励我更加努力地追求优秀。

在哈佛大学的参观中,我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说,在参观过程中,我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这场大雨让我们的行程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我看到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

相反,他们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继续前行。

这种勇敢和坚韧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雨,但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正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所说:“真实与自由”,我们要对自己真实,对梦想自由,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此外,哈佛大学的参观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在哈佛大学,我看到了教育对人的塑造是多么的巨大。

哈佛的教育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授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

他们通过讨论、研讨会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

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

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
学习哈佛课程的经历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

在哈佛课堂中,我能够接触到世界顶尖学者的授课,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探讨和学习。

以下是我在哈佛课程中的一些学习心得:
1. 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哈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能力。

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写作论文和进行学术演讲。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学术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都能派上用场。

2. 多元化的学术资源:哈佛拥有世界一流的图书馆、研究中心和博物馆,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学术支持。

我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3. 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哈佛课程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小组项目中,我学会了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协调工作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在我之后的职业生涯中非常有帮助。

4. 高效学习策略:哈佛课程强调高效的学习策略。

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和管理学习任务。

这些学习策略不仅在哈佛课程中有帮助,也对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影响。

总之,哈佛课程的学习心得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学术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学习和团队合作的优秀经验。

这些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游学体会

美国游学体会

美国游学体会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去美国游学了一个月。

这次游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让我感悟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意识到的东西。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体会和思考。

一、开拓眼界在美国的游学快乐时光中,我发现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听到一种不同的语言、看到一种新颖的文化,我感到充满好奇和新鲜感。

从小镇到大城市,从人性到建筑,一切都变得陌生,我像个探索者一样前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这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世界那么大,自我也变得更加豁达和宽容。

二、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是在游学期间进步最大的一个方面。

在美国,我每天都要和当地人交流,主动和他们说话。

一开始我很紧张,怕出错或者理解不了对方的话。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口语在逐渐提高,可以更加流利地与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交际,这种英语的学习体验是在国内根本无法体验的。

渐渐地,我就能畅所欲言地和当地的人交流了,更加自信而充满了成就感。

三、认识不一样的文化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在美国的游学期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的饮食、习俗、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的不同。

通过亲身参与生活和活动,例如和寄宿家庭一起参加跳蚤市场活动、观看比赛、品尝本地美食等,让我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和当地社区,并且尝试了适应新的食物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美国文化,而且也比以前更加尊重和欣赏它,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文化背景,这样我们更能体会和欣赏不同的文化,感受到它们的内容、特点和魅力。

四、增进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游学途中,我成为了一名“文化大使”,和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相处,成功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这期间有时会遇到各种的挑战,我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自我管理,以及行动方案的改变。

但是我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协调和沟通会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助意识。

同事的互相帮助和互动也让我深刻体验到了集体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

美国游学总结

美国游学总结

美国游学总结近年来,随着国内留学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前往美国进行游学。

作为一个经历过美国游学的学生,回顾这段宝贵的经历,我深感此次游学不仅仅是一次与美国文化的契合与碰撞,更是一次对自我成长的深刻思考与发现的旅程。

首先,我想谈谈我在美国接触到的不同文化。

美国作为一个文化大熔炉,拥有着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美国的游学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共生。

在纽约的街头巷尾,我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留学生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流连忘返。

我有幸参观了自由女神像,亲眼见到了美国的自由精神和民主价值观。

在加州的海滩上,我和当地居民共同享受了阳光和海浪带来的快乐。

不同文化的交汇与融通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多样性,也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

其次,我要谈谈我在美国的学术收获。

作为一名学生,我选择了在美国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这段时间里,我有幸与杰出的教授和优秀的美国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和合作。

他们教授的课程丰富多样,授课形式新颖灵活,让我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成果。

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美国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激发了我更多思考和努力学习的动力。

在研究项目中,我与美国学生组成团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的经历不仅增进了我对学术的理解,也提升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此外,美国的游学经历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在美国的大城市里,我目睹了社会的差距和不公平现象。

我看到了街头无家可归者的艰辛生活,看到了社区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体力行去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于是,我积极参与当地的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更加与社会接触,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回顾这段美国游学之旅,我深感收获良多。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我还结交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文化和经历,也倾听了他们的故事和见解。

这让我意识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国际化合作教育总结报告二〇一三年九月2013年国际化美国团一行人从浦东机场出发踏上他们的交流旅程,再到活动精彩结束重回祖国怀抱,已然过了一个月之久。

时间确实模糊了许多片段,但留在心里的,确是整个无比深长的回忆。

一、波士顿第一次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几经转机和重重安检,长时间的越洋飞行,疲惫不堪的我们终于踏上了梦寐已久的美国的土地,怀揣着激动和向往,我们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当晚入住的Backpackers hostel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的老板和来自不同国家的背包客们。

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老板第二天一早就在餐厅放起了中国国歌,还招呼我们吃早饭,他的笑容让人忘记了语言的隔阂。

在与其他旅客的交谈中也得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可谓一次特别的经历。

休息一晚后,我们便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

(一)、参观Harvard、MIT作为初始的第一天,行程的安排是参观游览,这是极为合理的。

波士顿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这座宁静的城拥有60多所世界高等学府,最著名的当属查尔斯河畔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了。

哈佛大学没有门墙的圈禁,大学校园和城市融为一体,它如同一个小镇,以学校为中心向外扩张,周围有许多的超市、商店等,兜售各种纪念品,有机地将学习、商业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它不止属于哈佛学子,它属于每一位游客,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它的海纳百川,它的生生不息。

看着眼前绿树成荫,树影斑驳,松鼠灵活的在树枝间跳窜,富有特点的红色古风砖房,一直向往的校园现在就在眼前,一时间心中原本沉静的因子仿佛慢慢被激活了,视线一刻也离不开眼前的景色。

哈佛的文化精华全部储存在这些历史久远的建筑里,穿过一道门前面是空旷的小广场再前方就是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和古老的红色砖瓦房并存,既有对比却又不失和谐。

在哈佛大学白色的行政大楼前,矗立着创始人约翰哈佛的雕像,他坐在椅上,右膝放着一本书,身穿大衣,双眼注视着前方,给人崇高睿智的感觉。

哈佛的气息仿佛可以在空气中嗅到,大片的草坪,捧着书读的学生,低声交谈的人们……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骨子里透出的魅力和文化积淀,可以使这座大学得以绽放,得以升华,获得灵魂,使人来此获取安静的内心,静心做事。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麻省理工学院校园,与充满人文气息的哈佛大学相比起来这里是理性思维的殿堂,这里有麻省理工学院最具历史和代表性的麦克劳伦大圆顶;有设计精妙的“无尽长廊”,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也有由许多数学符号组成的人形雕塑,象征着人的理性思考;还有怪诞中不乏严谨的斯塔塔中心,走在校园里没有一处不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还参观了MIT的公共报告厅,这里的学生导游介绍这里的教授可以亲切的和学生们共进晚餐聊他们的学习近况,学生们会带着书本三三两两聚在小路边的长凳讨论问题,即使是假期也会有学生选择在学校修一个小学期项目充实自己,那种求知的热情深深的打动了我们。

在MIT,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从外在便可以看出的一种不舍追求,无疑是胜过许多所谓的精神和训则的。

参观完哈佛和MIT,三位留学生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出国留学经验。

一位是以普通本科毕业为背景,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而后被哈佛大学录取读博,一位是清华毕业后顺利进入常春藤名校就读,另一位是攻读管理学的女博士。

三位如此优秀的中国杰出人才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求学路,并且给与我们很多建议,使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背上背包,在异乡留下你的足迹,独自一个人在国外生活,这是一个见证成长的机会。

能够给你的人生带来太多太多:无论是定居海外还是学成归来,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更优秀的办事能力和心理素质、更高的学历和语言能力,还有那些美好的回忆,都将成为受用一生的巨大资源。

其实人生最美好的两种状态就是读书和旅行。

旅行就是不断的发现美、捕捉美,净化心灵、回归自然。

而读书就是不断的欣赏美、体验美,沉淀心灵、不停积累。

而留学就是这两种状态的最佳结合。

哈佛这样的顶尖学校不是高不可攀,我们需要的是坚定的学术信念。

(二)、哈佛精品课程培训翌日,正式的学习便开始了。

哈佛名校密集深度培训的第一天,荣幸邀请到了国家领导人世界级导师Barbara Kellerman教授为我们授课,这样的老师在未露面之前不免让人揣测,是否严肃,是否严格,是否严厉?结果是相反的,Barbara 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而且不会因为是来自Harvard Kennedy School的专业教授而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对于我们这些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来说,是再体贴不过了。

其实所谓的大师,多数不是用晦涩难懂的术语或者掉书袋的,Barbara的plain English真是不失风范,她用最简单的词汇去make herself understood 。

她看起来气质优雅谈吐自信,虽说是世界级导师但十分平易近人。

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领导力所涵盖的内容,同时也阐述了followership的重要性,一个领导的成功与好的跟随者是分不开的。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激发我们对领导力的认知,让每个团员都参与课堂讨论,促进了我们领导能力的发展,团员们也积极地准备了很多问题与凯勒曼教授探讨,针对我们的问题教授也耐心的举实例一一为我们分析。

她的课让人收获良多,更多的是那种自由轻松的教学方式,讲课和交流并存,重交流而轻形式,这都是非常可贵非常新鲜的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随后由哈佛大学往届最受欢迎的教授Charles Stang为我们上课,他教授的是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样的思维。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融入课堂,教授亲切的和我们聊天并且特意挑选了经典的中文电影《英雄》做示例,讲义上有着不同类型的题目让我们根据电影的剧情去思考,并且用不同的思维引导我们,激荡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的思维,倡导我们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他还提倡我们学会质疑,培养提出问题的习惯并且和我们学生平等的交换意见和看法,我们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在和团员的不断互动交流中挖掘我们的批判性分析思维的潜能。

还试图让大家都有机会站在前面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亲切的鼓励我们克服胆怯。

仔细思考着讲义上的问题看着《英雄》这部曾经看过的经典电影感觉看出了更多以前未发现的细节和伏笔,从批判思维中也体会到了电影的独到之处和魅力。

第三位教授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Dr. Benjamin Bolger,他拥有8大学11学士学位,主讲内容是如何申请国外的大学,这对那些有出国深造开阔眼界的同学是极有帮助的。

Bolger非常幽默,为我们讲述了他自己的高校求学经历和经验,并鼓励我们多开阔视野,清楚自己到底想追求什么并为这个目标追寻下去,他的每一句话每一组照片都敲击着我们的心脏,让我们思索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有别于中国灌输式的教育,美国的教学中,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

我们团的每一个人都收获了平时的书本和社会所无法带给我们的知识和经历,教授们虽然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背景, 但是感觉他们和我们之间丝毫没有任何代沟任何距离感, 和我们交流非常亲切又平常, 课堂上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十分公平。

(三)、浏览波士顿为了充分的劳逸结合,在上课之余我们还乘坐巴士游览了波士顿,终于体会到了这座历史沉淀城市的魅力。

我们先后参观了三一教堂、汉考克大楼、波士顿图书馆、波士顿公园、Backbay海港、昆西市场。

来到市中心广场,最先吸引我的就是一座全玻璃幕墙包围的大楼——汉考克大楼。

这座玻璃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折射出天空和周围建筑的模样,令人不得不感叹设计师贝律铭的匠心独运。

三一教堂的建筑相当古朴,虽然与周围的钢筋水泥建筑格格不入,但也同时彰显了波士顿作为美国第一座城市的深远历史与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进入教堂,感受教徒的虔诚以及教堂纯正的建筑风格,不失为一次学习。

波士顿图书馆内坐满了人,有的用电脑浏览着新闻,有的认真的伏在桌上研习书本,馆内安静极了,只听得见参观者轻轻的脚步声和沙沙的书页摩擦声,参观时我们轻手轻脚的生怕打扰了这里的好气氛。

这座城市不浮不躁,路人没有行色匆匆的模样,坐在路边长椅或喷泉边聊天或是捧一本书坐在草地上看,路人都十分友善的和你聊天帮你拍照。

公园还有画手支起画架扣上耳机安静的画着画,有芭蕾舞者在跳舞,也有年轻人弹着吉他,又给公园平添了几分活力,走到哪里都有独特的风景。

这个城市就像是一位和蔼的母亲,历史底蕴浓厚且拥有着60多所高校,包容着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或许也正是这些年轻可爱的留学生们的到来也为波士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建模比赛经过了几日的课程学习,我们将用一场Creative Mind数学建模竞赛为波士顿学习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主战场是哈佛博物馆,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还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在这里,感谢两位美国带队老师 Vicky 和crystal 给我们安排的为期半天的建模和素拓活动。

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团的同学们被随机分成了几个小组,将所有相熟的同学打乱,让比较陌生的同伴互相组队,这样既锻炼了自己又增进了友谊。

大家被分成四人一个小组每组都有各自的任务,有考验空间读图想象能力的,有考验信息收集及表达能力的,不过最最重要的就是考验大家的合作精神,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分配完成,大家都热情投入合作愉快,这场比赛在大家的笑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我们也就这样结束了波士顿的哈佛学习之旅。

(五)、波士顿印象波士顿是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城市,没有太多高耸入云的大厦,多的是温馨的别墅和别具风情的小店。

在超市购物付账时,店员都会问你“How are you ?”这也许是出自于习惯或要求,但国内的话的确很少见。

沿路也遇见过乞讨的人,也遇见过在抗议的员工们,更遇见过许多在政治上闹腾的人们。

但这些并不能影响这城市的宁静。

也许是由于美国多数马路都是单行道的关系,非常容易堵车,但无论是开私家车还是乘公交车的人们都对堵车这一现象平心静气。

虽然,车子的行进速度很慢,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公交车上的人们也可以欣赏到路旁的风景。

如果可以,真希望在这座城多待几日。

二、纽黑文,耶鲁大学离开波士顿,我们驱车赶往美国的经济中心纽约,在去的路上我们还在耶鲁大学稍作歇息,并参观了这所有着浓郁教会风情的大学。

不同于哈佛大学的红砖绿荫,亦不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别具一格,耶鲁大学林立着哥特式和乔治王朝式的古风建筑,这些古典建筑与少数存在的现代建筑相互呼应着,也是一座人文气息浓厚的学校,这里的歌剧与艺术也十分优秀,迷人的校园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

导游说:“哈佛是总统的摇篮,麻省理工是科学家的摇篮,耶鲁是艺术家的摇篮。

”得以游览此三大名校,实乃荣幸之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