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附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切削运动必须具备_主运动__和进给运动两种运动。
_主运动__运动只有1个, 它可以是工件的运动,也可以是刀具的运动。
2、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始终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分别是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3、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4、材料的工艺性指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包括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性能。
5、高速钢是指含较多钨,铬,钼,钒等合金的高合金工具钢,俗称_锋钢_或白钢。
6、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_金属切削层_在_刀具_作用下,产生塑性剪切滑移变形的过程。
7、切削液具有_冷却_润滑,清洁和_防锈_的作用。
8、切削热使切屑,工件,刀具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_工件的质量_,_刀具的寿命_,切削速度的提高等.9、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称为_切削力_。
它是_金属切削_过程中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
10、切削液的种类有_水溶液_,_乳化液_和_煤油_等.11、刀具磨损方式可分为_前面磨损_和_后面磨损_.12、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化学作用的磨损分为_氧化磨损_,__扩散磨损_和相变磨损.13、刀具后面磨损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_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_、和急剧磨损阶段。
14、影响刀具磨损限度的主要因素有切削用量的影响, _几何参数_和_工件材料_影响.15、刃倾角的作用会影响_排屑方向_、_刀尖强度_及工件的加工质量.16、目前常用的刀具材料有_高速钢_、_硬质合金刚_、涂层刀具材料及超硬刀具材料.17、切削用量中对刀具磨损限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_切削速度_、进给量、和_背吃刀量_。
18、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包括: _高的硬度_、: _高的耐磨性_、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耐热性。
19、切削部分一般由_3个刀面_, _2条切削刃_和1个刀尖共六个要素组成。
20、刀片型号由一个字母和一个或两个数字组成。
机械制造工艺题库+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切削脆性金属产生( )切屑。
A、带状B、挤裂C、崩碎正确答案:C2、车刀上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假定的主运动方向的辅助平面是( )。
A、正交平面B、主切削平面C、基面正确答案:C3、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形成( )切屑。
A、节状B、粒状C、带状D、崩碎正确答案:D4、衡量材料最常用的切削加工性指标是相对加工性( )。
A、切削力的大小B、已加工表面质量C、一定刀具耐用度下的切削速度D、切屑控制或断屑的难易正确答案:C5、零件加工过程一般分为粗加工、( )、( )三个阶段。
①半精加工②精加工③光整加工。
正确答案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正确答案:A6、45钢锻件粗车时,应选用的刀具材料的牌号是( )。
A、T10B、YT5C、YG8正确答案:B7、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A、不一定B、正确C、错误正确答案:C8、切削用量包括( )。
①主轴每分钟转数②切削层公称宽度③背吃刀量④进给量⑤切削速度,正确答案是(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③④⑤正确答案:D9、在安排零件的切削加工工序时,常遵循的原则是:( )。
A、先加工基准面,后加工其它表面B、先加工加工其它表面,后加工基准面C、先精加工,后粗加工D、先安排次要表面的加工,穿插加工主要表面正确答案:A10、若用已加工平面定位,一般可采用多个( )或支承板。
A、尖头钉B、球头钉C、平头钉D、网纹钉正确答案:C11、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特性称为( )。
A、耐热性B、强度C、硬度D、耐磨性正确答案:A12、属于钻床的是( )。
A、C6140B、X8126D、M7130正确答案:C13、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越好时,刀具寿命( )。
A、越高B、越低C、不变正确答案:B14、铸铁主要按( )分类。
A、碳的存在形式B、石墨形态C、碳的质量分数D、基体组织正确答案:A15、灰铸铁的( )与钢相似。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B.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C. 机械产品的市场营销D. 机械工程的管理体系2. 下列哪个不是机械加工的常用方法?()。
A. 车削B. 铣削C. 焊接D. 铸造3. 工艺路线图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导机械设备的操作B. 记录机械加工的步骤C. 展示机械产品的销售情况D. 规划机械加工的顺序和方法4. 机械加工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常采用的措施是()。
A. 减少加工步骤B. 增加设备数量C. 优化工艺参数D. 降低材料标准5. 在机械加工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
A. 手工加工B. 采用低精度设备C. 应用精密测量工具D. 增加加工次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机械加工中,为了减少工件的内应力,常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热处理。
2. 机械加工中的“六点定位原则”是指工件在夹具中应有______个自由度被限制。
3. 车床加工时,工件旋转,刀具移动,这种加工方式属于______加工。
4. 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______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5. 机械加工中,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常采用______的方式来安排材料。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机械加工中的“倒角”是指去除工件的尖锐边缘。
()3. 数控加工是一种依靠人工操作进行的机械加工方式。
()4. 机械零件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加工难度越大。
()5. 机械加工中的“钻孔”是一种去除材料的加工方式。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机械加工中“切削三要素”的概念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 描述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两种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机械加工中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
2.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3.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__。
4. 表面残余_拉_ (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 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
6. 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一、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7. 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8.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 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一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 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 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_封闭性_。
12. 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1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14. 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15. 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17.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 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 _____________ ,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0. 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22.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题库20套

试题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
(×)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
(√)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
(×)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二、填空(30分)1.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状)、(位置)三方面的内容。
4.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造成的,它的大小等于(两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值。
5.圆偏心夹紧机构中,偏心轮的自锁条件是(eD)20~14(),其中各符号的意义是(D为圆偏心盘的直径;e为偏心量)。
6.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7.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等几种。
8.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9.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10.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的正确位置。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工作地点不变)和工作是否连续完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12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a),(b),(c)、(d)。
答案: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14 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答案:塑性变形、温度变化、金相组织变化15 精密机床加工精度零件为了减少热变形,加工前应具备两条:(a),(b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一、单选题1.机械制造工艺学是研究什么领域的学科?a.机械设计b.机械制造c.机械加工d.机械安装和调试2.以下哪个工艺可以用于金属件的表面硬化?a.焊接b.铸造c.钝化d.热处理1.以下哪些工艺可以进行金属切削?a.钻孔b.铣削c.硬化d.切割e.磨削2.以下哪些工艺可以进行金属表面处理?a.镀锌b.涂装c.钝化d.淬火e.喷砂1.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工艺,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的零部件和组件的过程。
它包括了各种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和相应的工艺参数。
2.请简述铣削工艺的基本流程。
铣削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将工件装夹在铣床上,设置铣床的工作参数,启动机床,进行铣削加工,检查加工结果,完成工件的加工。
四、论述题1.请论述机械制造工艺学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核心学科,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制造工艺学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以实现精确加工和高效生产。
通过研究机械制造工艺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加工质量和产品性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表面处理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有效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机械制造工艺学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实现机械装备的技术革新和提高制造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的内容,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希望对您的学习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有所帮助。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全)

机械制造⼯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全)⼀、是⾮题 (10分)1. 建⽴尺⼨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最少。
( √ )2. 圆偏⼼夹紧机构的⾃锁能⼒与其偏⼼距同直径的⽐值有关。
( √ )3. 机械加⼯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定位是不允许的。
(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精度有关⽽与装配⽅法⽆关。
( × )5. 细长轴加⼯后呈纺锤形,产⽣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艺系统的刚度。
( √ )6. 由⼯件内应⼒造成的零件加⼯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7. 采⽤⾼速切削能降低表⾯粗糙度。
( √ )8. 冷塑性变形使⼯件表⾯产⽣残余拉应⼒。
(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 )10.分析⼯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对定位的影响。
( √ )⼆、填空 (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的⽅法有:(提⾼⽑坯制造精度),(提⾼⼯艺系统刚度),(多次加⼯)。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表⾯的冷却硬化),(⾦相组织变化),(残余应⼒)。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度摆动)。
5. 机械加⼯中获得⼯件形状精度的⽅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 机床导轨在⼯件加⼯表⾯(法线)⽅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精度影响⼤,⽽在(切线)⽅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
8. 夹具对⼑元件的作⽤是确定(⼑具)对(⼯件)的正确加⼯位置。
9. 应⽤点图进⾏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变值性误差的变化)和(随机性误差)的分散程度。
11.划分⼯序的主要依据是⼯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批轴的外圆,其尺⼨要求为Φ20±0.06。
若此⼯序尺⼨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于分布中⼼,其偏值δ=0.03mm ,均⽅根差σ=0.02mm ,求:(1)这批⼯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3)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以消除废品?解:(1)5.102.003.002.097.1994.19==-=-δx x 查4332.01=F则0668.04332.05.05.011=-=-='F F废品率为0668.01='F(2)03.02097.19=-=-=?δx x C(3)采⽤将⼑具朝着尺⼨变化的⽅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重合以消除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一、填空1.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
2.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4.表面残余_拉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
6.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__、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7.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8.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尺寸链的特征是_关联性和_封闭性_。
12.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1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14.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15.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16.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22.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23.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
25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_定尺寸刀具法__、__调整法_____、自动获得尺寸法。
26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27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29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3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31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_。
32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33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____、__滑擦______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34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_____现象。
3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_工艺过程卡片和_工序___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36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__通用化_____、_标准化___和系列化。
37.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_研磨______、超精加工及__抛光_____等方法。
38使各种原材料主、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称为工艺。
39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质量、效率、生产耗费三个方面去评价。
40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大指标表示;41而加工精度包括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42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43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误差等44.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___最后__形成、__间接___保证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二、简答题1.冷作硬化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答案】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表面受切削力的作用而产生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表面层得到强化,其硬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影响冷作硬化的因素有:1)刀具的影响 2)切削用量的影响 3)工件材料的影响2.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答案】(1)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表面。
(3)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对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可以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5)可靠、方便原则应选定位可靠、装夹方便的表面做基准。
3.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P80)1)粗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
3)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4)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4.什么是表面强化工艺,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案】表面强化处理是通过冷压使表面层发生冷态塑性变形,提高硬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的加工方法,常见的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滚压加工,液体磨料强化。
5.简述尺寸链中增环、减环判断方法(4分) 【答案】一是根据定义,另一是顺着尺寸链的一个方向,向着尺寸线的终端画箭头,则与封闭环同向的组成环为减环,反之则为增环。
6.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8分) 【答案】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 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艺定额 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填写工艺文件。
7.浅谈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6分) 【答案】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等原因,工件的加工余量往往不是一次切除,而是分阶段逐步切除的。
8.减小受迫振动的措施 【答案】受迫振动是由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所引起的,其振动频率等于激振力的频率(或为激振力频率的倍数),可根据振动频率找出振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消除。
主要途径包括:(1)减少激振力 (2)调整振源频率 (3)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4)采取隔振措施 (5)采用减振装置 9.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 【答案】1)基面先行原则 2)先粗后精原则 3)先主后次原则 4)先面后孔原则 10.什么是表面强化工艺,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案】表面强化处理是通过冷压使表面层发生冷态塑性变形,提高硬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的加工方法,常见的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滚压加工,液体磨料强化。
11.单件工时定额的含义及组成答:单件工时在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完成某一工件的某一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其组成可表示为:t 休服辅基单+++=t t t t 12.表面质量的含义答:任何机械加工方法所获得的加工表面,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想的表面,总存在一定的几何形状误差,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包括:(1)表面粗糙度及波度—其中较小的是粗糙度,较大的是波度。
它们影响零件的平稳性和耐磨性。
(2)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机械加工时,由于切削力、切削热的作用,使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包括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和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三个方面。
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答案】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计划规定的速度,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14.精密车削的必要条件答:精密车削的必备条件包括:(1)精密车床—要求车床实现精密的回转运动和精密的直线运动。
(2)车刀—车刀对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起决定性作用。
(3)加工环境—包括消除振动干扰及保持稳定的环境温度。
15.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危害【答案】当切削振动发生时工件表面质量严重恶化,粗糙度增大,产生明显的表面振痕,这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使生产率的提高受到限制,振动严重时,会产生崩刃现象,使加工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此外,振动将加速刀具和机床的磨损,从而缩短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振动噪音也危害工人的健康。
三、识图题1.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 b【答案】B结构的工艺性好,钻头切入和切出表面应与孔的轴线垂直,否则钻头易引偏,甚至折断。
2.图示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
如果要求:(1)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孔;(2)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
请分别回答如何选择粗基准为好【答案】(1)为保证与外圆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孔应与外圆表面,即1为基准加工内孔,加工后孔壁厚薄均匀。
(2)因要求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则以内孔2自为基准加工,即可保证。
3. 基本投资相近时,从经济性角度对不同工艺方案如何选择【答案】Nk N<Nk 应采用方案4. 【答案】右边的结构(B)较好,支承孔内安装滚动轴承时,应使支承内孔台肩直径大于轴承外圈内径,以便于拆卸方便。
A) B) 5.图示零件的A 、B 、C 面,710H φ及730H φ孔均已经加工。
试分析加工712H φ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比较合理为什么答:选A 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730H φ孔(定位元件为圆柱销)、710H φ(定位元件为削边销)作为定位基准。
选730H φ孔和A 面可以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6.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 b答:图示b 方案较好,凹槽尺寸相同,可以减少刀具的种类,较少换刀的时间。
7.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为便于装配,在设计不穿透的柱销孔和柱销时,应设置逸气口,以便装入销钉。
8.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 b 【答案】图A 中孔太深,加工不方便,而图B 结构中孔加工较容易。
9. 指出图示哪种粗加工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 b答:图示a 方案较好,a 方案先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再以床腿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有利于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较均匀,提高导轨面的耐磨性。
10. 从装配工艺性特点指出图示结构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EN Nk S ⅠS Ⅱa b答:图示b 方案较好,因销子与孔为过盈配合,当压入销子时,b 方案有利于空气排出。
11.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说明原因并改图。
【答案】键槽的尺寸、方位相同,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