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创新设计概述

创新设计概述
1.培养创新意识
(1)创造力的普遍性,相信人人具有创造力
创新活动首先来自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人应善于发现矛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也许有人认为创新需要掌握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一般人是高不可攀的,或者认为创新是那些研究生、博士生或高级技术人员的事,与我们这样的高职类大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创造并非少数杰出人才的专利,要相信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可以搞发明创造。许多“小人物”搞发明的故事,已给我们很多启示。有一个两百吨垃圾的故事很有启发性:有一次,在美国“自由女神”铜像翻修后,现场留下二百多吨废料、垃圾需要处理。开始无人问津,后来一个年青人自告奋勇,承担了这项工程。他将废料分类处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废铅铝等做成纪念尺,水泥碎块整理成为小石碑,朽木、泥巴则装在玲珑剔透的小盒中作为纪念品。美国人出于对“自由女神”的崇拜很快就将这二百多吨“垃圾”一抢而空了。他也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就是一项创新。
由图1-1可知,整个设计进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产品规划、概念设计、详细设计试制生产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或结果见图1-1中所示。需要强调的是,在②~⑦的概念设计阶段,其中诸如建立功能结构、寻求作用原理、构思总体原理解及布局造型等等,都是最具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也是决定新产品开发成败与否的最关键阶段。
③创新设计不只是因为问题而设计,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④创新设计是多种层次的,不在乎规模的大小,也不在乎理论的深浅,注重的是新颖性、独创性;
⑤创新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其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1.2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没有知识就很难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也就很难有创新能力。所以教育是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创新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科学成为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有力杠杆。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剧烈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创新设计的综述

创新设计的综述
• 但是TR IZ理论本身还有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如: TR IZ没有提出如何随着人类在构思、 创新产品 过程中的规律而建立一种有效的产品设计机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很多的理论工作者正为之而努 力
2、公理化设计 (Axiomatic Design)
• AD的出发点是将传统上以经验为主的设计 , 建立以科学公理、 法则为基础的公理体系。 设计的问题域看作为顾客需求域 [CAs]、 功能域 [ FRs]、 物理域 [DPs]、 过程域 [ PVs] 四个依次通过映射机制相联系的问题 域概念模型。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公理抽 象本身推进了设计研究的深化。
创新设计的本质
• 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 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 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 • 必须要把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重视起来, 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 创新入手,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
• 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和应用的不断拓展 ,社 会各领域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 在机械创新设计方面 ,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 , 大大提高了机械设计制造过程的效率 ,降低 了生产成本 ,对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虚拟设计技术
• 虚拟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概念和技术。 • 本质上讲 ,虚拟设计是将产品从概念设计到 投入使用的全过程 (产品的生命周期 )在计 算机上构造的虚拟环境中虚拟地实现 ,其目 标不仅是对产品的物质形态和制造过程进 行模拟和可视化 ,而是对产品的性能 ,行为 和功D、 CAE 、 CAM 、 CAPP、 CNC、 CI MS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起到了提高设计 效率、 优化设计方案、 减轻技术人员劳动 强度、 缩短设计周期、加强设计的标准化 等作用 ,使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大大缩 短 ,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推动着机械行业快 速向前发展。

创新设计概述

创新设计概述

第六章创新设计6.1 概述6.2 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6.3创新设计中的冲突及其解决原理6.4 创新及其设计思维6.5工程设计人员的创造力开发6.1 概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现实世界只有一个,而想象力却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

掌握创造性方法,调动和训练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是提高文明素质,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竞争机制的需要。

创造性的障碍首先是心理上的,其次是思维习惯上的,人们往往害怕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担心在哪些看起来可笑的想法上进行研究,常常会产生一种习惯心理:“会不会失败?”,承受不起很小的一次失败,总希望一次成功,这都属于有害的“心理惯性”。

一、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创新是设计的本质,也是设计活动的最终指标。

创新设计是产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的最好途径,创新产品能满足甚至创造出新的需求,因而必然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创新的类型1、技术上创新2、管理上的创新3、销售上的创新4、售后服务上的创新等三、在制造业中,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分为以下两种1、无重要新技术,但在形式上翻新。

比如:生产不同色的自行车,其虽然在生产管理上有所创新,但是自行车的性能并无重要变化,其中也没有融入多少新技术。

2、含有(开发)重要新技术,使产品竞争力有重要提高,或形成新竞争力的制高点。

比如:电动汽车,如果谁在设计和制造出远远超过现在的长寿命电池,就是一种新的竞争力制高点。

6-2 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1、创新设计1)设计的三个层面:A)设计哲学:从心理学及认知的层面研究设计的本质。

B)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过程模型、工具C)设计的应用:常规问题、发明问题2)创新设计:解决发明问题的设计,核心是概念设计。

特征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解决冲突和矛盾,提出新的或有竞争力的原理解。

2、TRIZ的基本概念1)TRIZ的产生和主要内容俄文缩写,英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IPS).前苏联海军专利部Altshuller等对专利文献整理、归纳后发现技术系统的开发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建立了一整套体系化、实用的解决发明创造的方法。

1创新设计概论-绪论

1创新设计概论-绪论
创 新 设 计 概 论
意志: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毅力
信心:坚定的信心 兴趣:干一行爱一行
12
1.1.3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人才的素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原苏联物理学家兰道1962年“兰 道三角形”。
知识基础宽厚 头脑机敏
头脑机敏 知识基础薄弱 可经学习补救
知识基础宽厚 无创新能力
无基础知识 无创新能力
1.1.2 创新与社会发展


诺贝尔奖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 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 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生理或医学奖 创 新 设 计 概 论
物理学奖
化学学奖
文学奖
和平奖
经济学奖
9
1.1.2 创新与社会发展
创 新 设 计 概 论
“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觉悟!”
13
1.1.3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根:蚂蚁、蜘蛛、蜜蜂! 蚂蚁——非常勤奋的小东西,你们不是看到它们整天都是忙忙 碌碌的吗?他们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储存 起来准备冬天用。 蜘蛛——整天忙于吐丝织网,从自己肚子里面往外吐东西。 蜜蜂——忙于采花粉,吃进肚子里以后又把它们吐出来,酿造 成蜂蜜。
多数科学家的骄人成果都形成于30岁之前!
创 新 设 计 概 论
1957年杨振宁(35岁)和李政道(31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 的华人
11
1.1.3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人才的素质
六项素质:
知识、智力、技能(才智因素——基础 )
品德、胆魄、毅力(非才智因素——必备条件) 心理学家:20%最有成就和20%最无成就的对象,最大的差别不 在于智力,在于兴趣、意志、信心、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 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品质:智慧和修养 理想:远大的理想

机械创新设计简介与基础知识

机械创新设计简介与基础知识

2 机械创新设计简介与基础知识在新的世纪里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依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人类的科技已经到达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机械行业,传统的设计水平进步很慢。

而现在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人们迫切需要创新设计。

2.1创新设计概论创新设计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它是研究设计程序、设计规律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一门新型综合性科学。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创新设计对更大程度的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起创新设计大家总觉得很神秘、陌生。

其实回想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家,我们不难看出,创新发明其实有时候只是我们身边存在的小问题,经过我们思考之后加上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发现新的事物。

比如传说鲁班爬山时手被草割破,经过他的仔细思考发明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锯子;还有瓦特观察大水烧开后能将壶盖顶起,依据这个原理他发明了蒸汽机,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另外创新设计需要勇气和毅力。

大家一定知道袁隆平先生历尽磨难研究成功杂交水稻的事迹。

这正是告诉了我们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要破除思想封锁,树立信心,持之以恒,最终一定能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也需要逐步培养起分析创新设计可行性的能力,不能盲目到想要发明一种以水为燃料的内燃机。

2.2 机械创新设计(MCD)的概念及创新人才培养机械创新设计(MCD)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含理论、方法、技术、原理等),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装置)的一种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由所要求的机械功能出发,改进、完善现有机械或创造发明新机械实现预期的功能,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品质及经济性。

所以培养创新人才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勇于创新和善于探索,有信心,勇气和创意。

关于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关于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论文创新及创新设计概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书中指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包括5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以及非技术的组织性创新。

融合认知心理学的产品创新设计。

设计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人类为满足一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实践过程。

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不断进行设计活动的历史。

产品是设计结果的物质表现。

产品设计是人类创造有使用价值的创新产品的实践过程,最终表现结果就是产品模型,其过程本质在于创造与革新。

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具创新性的阶层,而设计者本身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构建更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创新方法,或将现有的各类创新设计方法融入概念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概念设计阶段的创造性,支持概念创新的实现。

而可使用的技术有以下:1.会聚技术:NBIC(Nano-Bio-Info-Cogno)会聚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几个领域的科学的融合。

而其结果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任何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者四者合成,都将产生难以想象的效能。

美国将会聚技术认可为推动美国经济长期繁荣和增长的关键。

会聚技术发起者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最重要的是通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的融合发展,推翻学科之间的壁垒,使这四种技术能发出最大的潜力,所以这个技术有着许多的发展领域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2.信息技术: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源泉。

对人类来说,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演化,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就不能驾驭大自然。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产生、获取、储存、传递、处理、显示、使用等方面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的技术。

创新设计概论2

创新设计概论2

创新设计概论设计作业姓名:学号:班级:一、建筑应用中创新方法的现状分析我写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述创新方法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因为从历史的脚步来看,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很悠长的创新过程,各种各样的设计运用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创新原理。

单单从思维来谈,其本身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在设计师日常的设计实践中,往往是多种设计思维方法的综合使用,经常会有多种思维方式同时进行的情况。

另外,如正向、逆向,发散、集中这些思维方法也许人们还不能了解其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在本能的应用了。

同时,经过一段时间思维习惯的养成,一些墨守成规的想法逐渐的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它们也就成了我们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障碍。

所以解放头脑,运用以思维为主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方面。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以强调人类思维方式作为主要方面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这里将思维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主要分为逻辑思维类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和非逻辑思维类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两大类。

逻辑思维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所引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其中在建筑设计方面最为普遍的基本方法。

在语言、思维、科技、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这些方法一直是建筑设计创新的主力。

在这里逻辑思维类创新方法的概念为: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更严格的来说,这里是采用了辩证逻辑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法的某些方面。

根据逻辑思维的特点在这里将其具体分为,归纳式方法、演绎式方法、归纳-演绎式方法或立假说式方法等三个主要方法。

这三种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彼此互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但它们都是建筑生成与革新初期的基本推动力量。

因此,这些方法的客观性更强,受个人因素影响的程度小,科学技术进步对其推动性弱。

逻辑思维类创新方法的过程一般是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层层深入的。

归纳式方法和演绎式方法是建立在个别和一般辩证关系基础上的逻辑思维方法。

以下我就针对了逻辑思维类的两种方法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创新设计-triz理论

创新设计-triz理论

TRIZ的冲突解决方法论
40条发明 创造原理 标准问题 General Problem 39个工 1 程参数 特殊问题 Specific Problem 2 标准解决方法 General Solution 选择 应用 问题的解 Specific Solution 3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恶化的 改善的
建议:将对称物体的形状 改为非对称的。
1. 分割(空间转换)
分割物体为独立的零件
分割物体成为组合式的对象
1. 分割
增加物体分割的程度
4.不对称(空间转换)
希望刷子毛既短而 硬,又长而软 应用不对称
不对称的漏斗
漩涡使水外旋,降低 下漏速度。
不对称的漏水口降低漩 涡速度,而增快漏水速 度。
14.曲面化原理(空间转换)
设计
设计分为三个层面 设计哲学
从心理学、认知层面研究设计本质
设计理论与方法
设计过程理论及其他学科对设计的指导
设计应用
各种设计技术:产品设计,稳健设计,可靠性 设计,优化设计等
创新设计
设计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产品由初始状态 变换到理想状态的过程 常规设计
解决所有变换步骤已知的常规问题的设计
创新设计
24. 中介物
利用一个中间物体去转换或完成一个动作 暂时地将一个物体和另一个连接在一起以方便 将它移除 例:当通电流于液态金属时为减少能源损失, 使用冷的电极和具较低融溶温度的中间液态金 属
18. 振动原理(作用力转换)
使物体振动。如果已振动,增加它的频率,甚 至可达到超音速 利用共振频率 使用压力振动取代机械振动;运用电磁场与超 音波振动连结 例:以振动手术刀取代传统手锯;振动铸造模 以改善流动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对于创新产品的早期设计活动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对于创新产品的早期设计活动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集中 在管理学方面或者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市场分类方法、 在管理学方面或者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市场分类方法、 新产品策划、产品的需求分析和概念评价、 新产品策划、产品的需求分析和概念评价、商品化产品设计的目标 决策等,进行了许多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然而, 决策等,进行了许多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然而,这些研究都 是从市场调查或产品策划的某一方面去展开研究, 是从市场调查或产品策划的某一方面去展开研究,如对市场数据的 多元分析多集中在定性方面,定量分析较少, 多元分析多集中在定性方面,定量分析较少,因而对企业实际应用 的指导性不强。而国内企业界在新产品定义和决策方面, 的指导性不强。而国内企业界在新产品定义和决策方面,虽然也进 行了一些市场调查和策划活动, 行了一些市场调查和策划活动,但都采用一些原始的办法或较简单 的用户调查,对收集来的数据最多只能作一维分析, 的用户调查,对收集来的数据最多只能作一维分析,如产品销售情 况的直方图、市场分额占有分析的圆饼图等, 况的直方图、市场分额占有分析的圆饼图等,从这些有限的一维数 据中,很难准确把握未来市场的走向, 据中,很难准确把握未来市场的走向,新产品的决策能力还远远没 达到国外公司的水平。 达到国外公司的水平。 同样解决需求获取和分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 同样解决需求获取和分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 1.需求获取的方式单一 需求获取的方式单一, 1.需求获取的方式单一,且效率不高 2.缺乏对获得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缺乏对获得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2.缺乏对获得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管理水平较低 3.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映能力不够 3.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映能力不够 4.整个过程缺乏有效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支持 4.整个过程缺乏有效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支持
创新设计方法学
在这门课当中,我们针对创新设计提出了“ 在这门课当中,我们针对创新设计提出了“创 新设计方法学”这一概念, 新设计方法学”这一概念,而这也是本书的核心 内容。 内容。 标设计、 创 设计 学 工 设计划 为 标设计、 设计、 设计四个过程 四个过程。 概 设计、参数设计 优 设计四个过程。在设 计新产品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 计新产品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对 掌握知识进行合理的筛选,利用筛选的知识, 掌握知识进行合理的筛选,利用筛选的知识,正 确掌握创新方法,熟悉目标设计、概念设计、 确掌握创新方法,熟悉目标设计、概念设计、参 数设计、优化设计四个过程,从而进行创新设计, 数设计、优化设计四个过程,从而进行创新设计, 对新产品的开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新产品的开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部分将对 创新设计方法做具体详尽的介绍。 创新设计方法做具体详尽的介绍。
Ch1创新设计概论 Ch1创新设计概论 Design) (Creative Design)
主讲:孔凡让教授
创新设计
我们知道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强盛、企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强盛、企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 无不与创新与设计息息相关。面对日趋激烈的产品竞争, 无不与创新与设计息息相关。面对日趋激烈的产品竞争,如何提 高产品的竞争力, 高产品的竞争力,产品设计的创新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企业是 否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并得以生存。 否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并得以生存。 创新设计(Creative Design)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 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 创新设计 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 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含理论、方法和技术原理等) 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含理论、方法和技术原理等) 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 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 一种实践活动。 一种实践活动。 创新设计主要包括包以下三个部分: 创新设计主要包括包以下三个部分: 经过创造性思维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 、 经过创造性思维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以满足新的 生产或生活的需求。 生产或生活的需求。 是改进和完善生产或生活中现有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 、 是改进和完善生产或生活中现有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 经济型和适用性等。 经济型和适用性等。 、 在机电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工业造型设计原 理考虑机械与人的合理分工, 理考虑机械与人的合理分工,机械操作的宜人性以及机电产品的 外观形状、色彩等工业造型的创新。 外观形状、色彩等工业造型的创新。
研究意义
产品设计是将来自市场的需求经过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规 划和决策最终形成可用于制造的各种信息, 划和决策最终形成可用于制造的各种信息,大部分构成竞争力 的要素(如产品的结构、性能、质量、成本、交货时间, 的要素(如产品的结构、性能、质量、成本、交货时间,以及 可制造性、可维修性、人机关系等因素) 可制造性、可维修性、人机关系等因素)都是在产品的设计阶 段确定的。首先产品的功能只可能由设计决定, 段确定的。首先产品的功能只可能由设计决定,产品的质量则 是取决于设计和加工两个方面, 是取决于设计和加工两个方面,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和控制图往 往不能弥补由于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的先天不足而导致的产品 质量问题,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质量问题,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人们对设计阶段在整个产品周期中作 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份报告曾指出, 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份报告曾指出,尽管产 品设计只占整个成本的5%, %,但 %的成本却是由设计影响的。 品设计只占整个成本的 %,但75%的成本却是由设计影响的。 波音公司对产品生命周期费用分布发布的研究表明, 波音公司对产品生命周期费用分布发布的研究表明,在早期概 念设计阶段将决定产品全生命周期费用的85%左右, 念设计阶段将决定产品全生命周期费用的 %左右,但该阶段 所占的实际费用却最低(7% , 认为制造生产率的70%~ 所占的实际费用却最低 %),Suh认为制造生产率的 %~ 认为制造生产率的 %~80 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 %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Gatenby和 Foo指出产品全生命周期 和 指出产品全生命周期 %-90%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 成本中的 80%- %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 %-
发展现状
目前, 目前,国外对于创新设计的研究侧重对用户需求获取 与分析的研究己走过较长的道路, 与分析的研究己走过较长的道路,并在企业获得了令人满 意的应用成效。 意的应用成效。 但是我们知道诸如美国企业的KJ KJ方法和日本企业的分 但是我们知道诸如美国企业的KJ方法和日本企业的分 类论、QFD方法等 方法等, 类论、QFD方法等,很多获取和分析方法过于侧重对市场的 分析,虽然有益于发现Vo ( 分析,虽然有益于发现 oC(Voice of Customer),但是市 ) 场分析者和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被设计者有效地利用。 场分析者和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被设计者有效地利用。 有的方法侧重于产品设计,能够利用Vo 定义需求产品框 有的方法侧重于产品设计,能够利用 oC定义需求产品框 但是不能很有效地发现Vo , 架,但是不能很有效地发现 oC,有的方法过于抽象不利 于应用。 于应用。 总之, 总之,缺乏有效的机制将获取需求与分析处理需求有 机地结合起未, 机地结合起未,帮助设计工程师设计出既满足用户需求又 适合企业发展的产品。 适合企业发展的产品。
创新设计的特点
创新设计的特点
独创性 推理性 跨越性 综合性 不确定性 非独占性 市场性 系统性
研究对象
娱乐 具 个 建 加工
办公
创新设计 研究对象
电 军 农业
加工


渔业
医药
研究方法
发散思维 于创新设计的方法 多达300余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余种, 多达 余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智力激励法、提问追溯法、联想类推法、组 合创新法、系统搜索法、头脑风暴法、逆向思考 法、科学创造法、戈登法、检验法、属性列举法、 仿生学法、形态学分析法等。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和常见的发明创新的方法 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中具体涉及到。
Thank You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