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的发展历史
维生素C的产业概况

维生素C的产业概况一、维生素C简介维生素C又名L-抗坏血酸,化学命名为L-(+)-苏阿糖型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2。
通常是片状,有时是针状的单斜晶体。
无臭,味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结构上看,维生素C与糖类十分相似,分子中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C4,C5),能形成四个光学异构体。
二、维生素C的发现VC是人类较早发现的重要药物之一。
该药的发现,同样源自于疾病的治疗需求。
西方列强航海事业发展过程中,海员、海军士兵在漫长的海上旅途中因缺少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导致坏血病,进而导致大量死亡。
欧美国家的相关专家为了治疗这一疾病而进行的大量探索和尝试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C。
瑞士化学家开发出成本有效、质量可控的维生素C制备方法,即莱氏法。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了VC更为广泛的功能,VC市场需求稳健增长,产业进入发展阶段。
三、维生素C生产工艺发展一)莱氏法原料为葡萄糖,经过化学氢化得得到生成物D-山梨醇,再由醋酸菌发酵生成L-山梨糖,之后进行化学氧化与酮化,通过水解反应得到2-酮基-L-古龙酸,再经过盐酸的酸化最终得到维生素C。
但莱氏法具有诸多缺点。
1942年,Kurt Heyns 对该技术作了修正和发展,使之成为随后几十年工业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方法。
罗氏公司也因此技术在维生素C的原料药市场中独占鳌头。
罗氏的莱氏生产工艺的专利到期,二战结束以后,德国的巴斯夫、日本的武田等公司陆续加入维生素C原料药的生产行列。
二)两步发酵法1980年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等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
此法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2-keto-gulonicacid),最后异化成为维生素C。
东北制药总厂在1986年左右率先将两部发酵法工艺投入规模化生产(虽然产能只有几百吨,但已显示成本优势),掀开了中国VC企业参与全球角逐的序幕。
苏州高新区VC产业发展研究

单 位 。根 据 苏 州 高 新 区 的 发 展 战 略 ,为 了加 快 经 济 转 型 发 展 ,提 出 以 发 展 区 域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为 核 心 ,增 强 科 技 型 中 小 企 业 的 自主 创 新 能 力 ,构 建 合 理 的 资 金 体 系 ,推 动 金 融 资本 、科 技 资 本 和 产 业 资 本 有 机 结 合 ,适 应 不 同 阶 段 的企 业 发展 。 其 高 新 区发 展 的战 略 目标 应 定 位 为 ,按 照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以及 创 业 投 资 市场 化 的战 略 ,全 力 打 造 风 投 、创 投 和 产 业 投 资 等 新 型 金 融 机 构 , 立 区域 性 创 业 投 资 中心 ,并 且营 造 更 建
衡 等 , </, 爱 不 断 完 蔷 棚 父 配 套 帆 陶 服 务 , 弓进 高 级 々业 人巧 , 发 展 V 诧业 链 ,枷 快 形 成 、 "扣 4 , L - } C』 1 聚中心 。 C集
发 垦弯 l
苏州高新 区 VC产 业发 展研 究
2 世纪8 年 代 中期 ,一批 海 外 留学 生将 V 创 业 投 0 O C(
T ■
I 暑
v c作为 前经济 社会 发展 的 一种 成熟 的金融 形态 ,络 到政府 、社 会、企 业的认 可 ,并 逐渐 发 腱为 … 个新 型 j 业 。通过 _ 商新 V 的 S O : 对 _ H I { ㈠ : W r分析,发现仍存 柱 …些薄 弱环节 ,如 人: 短缺 、瓷本来源 结构不。 一 。
业 , 渐渐成为我 国经济社会 、尤 其高科 技产业 发展 的重 并
要 推 动 力 量 。特 别 是 随 着 2 0 年 底 深 圳 创 业 板 的顺 利 推 09 出 ,我 国V 产 业 发 展 进 入 了新 的 高 速 发 展 阶 段 。据 不 完 全 c 统 计 , 至2 0 年 , 国V / E 构 已达  ̄ l0 家 ,管 理 的 截 09 我 CP 机 l2 0 J 资金 额 度 为 19 5 亿 美 元 ,在 机 构 数 量 及 资 金 规 模 上 都 有 2 .8
解读PE/VC的中国发展之路

解读e E / v c 的中国发展之路
徐今可 百荣投资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2 0 0 1 年 中国颁 布实施 Ⅸ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信 托法》, 2 0 0 3 年五部 委联 合颁 布 O 1 " 商投资 创业投资企业管 理规 定》 。 到2 0 0 5 年外 资创投投资 了 2 6 家 企业 , 投资额 已达7 . 3 亿美 元。 2 0 0 6 年外 资P E 在 中国投 放 的创业 权 及 风险投 资的有关概 念, 解读- f  ̄ l " 资和 内资私募股权及 风险投 资在中国 1 投资金 额占市场总 额的7 4 . 2 %, 扩张 势头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 外资P E / 的发展轨 迹,分析了 私 募股权 及风险投资的正确发展方向和投资准则。 V C 最显著的特点是逐步在中国形成 了 红 筹投资模式 , 即通过 运作, 两头 【 关键 孛l 私 募股权 ; 风险投资; P E / V C 在海外 , 最终 使中国企业在境 外上市。 这种 模式 避开 国内复杂审批 , 成
一
.
展 进程和 我国法律法规 的逐步完善而 不断变化 、 丰富。 土P E 迅速 崛起 , 也给 外资P E / V c 带来 明显冲 击。 0 9 年 当年人 民币基金 “ P E”f l p Pr i v a t e E q u i t y , PE 在 我国通常称 为私 募股权 投资 , 从 首次在募集 总量上超过 美元, 外资P E 投 资出现 明显下滑。 投 资方式 角度看 , 是指 通过 私募形势 对私有企业 , 即非上市企业进 行的 4 、 二次鼓舞期 : 2 0 0 9 年底, 国务院常务会议 重新提出了利用外资、 缩小审批核准范 围的思路 , 外资P E / V C 市场 出现 回暖 。 权 益性投 资, 在 交易实施 过程 中附带 考虑 了将来 的退 出机制 , 即通过 上 优化 外资环境 、 市、 并购或 管理 层回购等 方式 , 出售持 股获利 。 根 据清科 数据显 示 , 2 0 1 0 年7 月1 日, 3 2 只投 资中国内地的基 金成功 募集 广义的私 募股权 投资 为涵盖企 业首次 公开发行前各阶 段的权 益投 资金 1 9 0 . 2 6 亿美元 , 基 金数 量 已回升至0 7 年历史高点。 同时 , 自 0 9 年以 资, 即对处 于种子期 、 初创期、 发展期 、 扩展期 、 成熟 期和P r e - I P O 各个 来 外资P E 在投 资方向上逐 渐转型 , 更多的开始针 对政 策阻力较小 的消 时期企业 所进行 的投 资。 相关 资本 按 照投资 阶段可划 分为创业投 资、 发 费品、 健康 产品、 新 材料 能源等行业关注 度不 高的民营行业 。 在 投资模 展资本、 并 购基金 、 夹层资本 、 重振 资本 、 P r e - I P O资本 , 以及其 他如上 式 、 整 合资 源等方面 顺应 中国环境 变化 以谋求 共赢。
DTC概述

本文对目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流行的矢量控制(V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两者转矩响应,稳态特性,及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进行了比较与探讨。
自1971年德国西门子公司F.Blaschke发明了基于交流电机坐标交换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以下简称VC)原理以来,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经过30年的产品开发和工程实践,矢量控制原理日趋完善,大大小小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矢量控制,使交流电机调速达到并超过传统的直流电机调速性能。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M.Depenbrock教授提出了不同于坐标变换矢量控制的另外一种交流电机调速控制原理—直接转矩控制(直接转矩控制(DTC)是一种革命性的电机控制方法,无需使用脉冲编码器从电机轴端反馈的信息,就能精确控制电机转速和转矩。
在DTC中,定子磁通量及转矩为主要的控制变量。
电机状态的计算在先进的电机软件模型中通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每秒更新40,000次(即,每25微秒更新一次)。
由于对电机状态进行持续更新并进行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的比较,逆变器的每次开关都是单独确定的。
)DTC原理具有不同于VC的鲜明特点:·不需要旋转坐标变换,有静止坐标系上控制转矩和磁链(磁通是就磁路来说的。
在磁路上做一个假想面,所有磁力线均穿过这个面一次,磁力线总数即穿过这个面的磁通。
磁链是就回路来说的。
导线构成的闭合回路是一个面,磁力线穿过这个面的总数即磁链。
对单圈导线构成的回路,磁通和磁链相等,但对多圈(绕组)来说,磁力线可能穿过导线面多次。
)·采用砰-砰控制(在工程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综合控制形式是所谓的砰-砰控制。
在这类控制形式中,根据系统的运动状况,最优控制*的各个控制变量在整个过程中分段地取为容许控制范围的正最大值或负最大值。
砰-砰控制的原理是把最优控制问题归结为:将状态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对应于控制变量取正最大值,另一个区域对应于控制变量取负最大值。
vb和vc的发展历程

VB和VC的发展历程Visual Basic 1.01991——西雅图夜空的雷电随着Windows 3.0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这个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产生了兴趣,大量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始涌现。
但是,Windows 程序的开发相对于传统的DOS有很大的不同,开发者必须将很多精力放在开发GUI上,这让很多希望学习Windows开发的人员怯步。
1991年,微软公司展示了一个叫Thunder的产品,所有的开发者都惊呆了,它竟然可以用鼠标“画”出所需的用户界面,然后用简单的BASIC 语言编写业务逻辑,就生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这种全新的“Visual”的开发就像雷电(Thunder)一样,给Windows开发人员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个产品最终被定名为Visual Basic,采用事件驱动,Quick BASIC的语法和可视化的IDE。
Visual Basic 1.0带来的最新的开发体验就是事件驱动,它不同于传统的过程式开发。
同时,VBX控件让可视化组件的概念进入Visual Basic。
Visual Basic 1.0 是革命性的BASIC,它的诞生也是VB 史上的一段佳话。
Visual Basic 2.01992——渐入佳境由于Windows 3.1的推出,Windows已经充分获得了用户的认可,Windows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Visual Basic 1.0的功能过于简单,相对于Windows 3.1的强大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所以,微软在1992年推出了新版本Visual Basic 2.0。
这个版本最大的改进就是加入了对象型变量,比如下面的两行代码:Dim b As CommandButton Dim c As Control 不光如此,而且有了最原始的“继承”概念,对象型变量分为一般类型(Control和Form)和专有类型(CommandButton和Form1等),一般类型的变量可以引用专有类型的实例,甚至通过后期绑定访问专有类型的属性和方法。
美国VC的发展历程

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特点
1
2
3
得到政 与技术 府的大力 创新同 支持 步发展
与美国 宏观经 济互相 影响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组员:成定一,孟繁强,尤文诺,李岳,赵鹏卫
LOGO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美国VC的发展历程
小组成员:孟繁强 李岳 成定一 尤文诺
赵鹏卫
LOGO
概述
美国VC概述:
风险投资最早产生于美国,为美国经济的繁 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美国科技创新及新兴 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是世界风险投资业的缩 影,研究其发展历程有助于其他国家更好的 推动本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1.全国市场
2.小型资本市场
上市开盘价 4 美元 以上必须维持90 天,之 后不得低于 1 美元,否 则就要降级到柜台交易 告示板;反之,若公司 营运良好且股价上升在 5 美元以上,则可申请 到全国市场交易
风险投资业绩较好
20世纪90年代后:
20 世纪 90 年代是美国生物医药、计算机网络、信息 通讯等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飞 跃。纳斯达克市场成为世界新兴科技企业的融资平台, 这一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上市数量远高于 其他行业,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
美国风险投资的调整发展阶段
2001~2008 年:
2001 年美国风险投资势头下降,投资额比上 年下降了 62%。2002年,风险投资额进一步 压缩,比上年下降了 46%,与 1999 年和 2000 年的兴盛时期相距甚远,但并未完全跌 入低谷。随着 2003 年美国相关税收和担保政 策的出台,风险投资业开始复苏,2004 年开 始回暖,逐步走向平稳的发展轨道。但受 “次贷危机”及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 年美国风险投资额比上年下降了 8%。
vc冷知识 -回复

vc冷知识-回复什么是VC?VC(Venture Capital)是风险投资的缩写,是指投资者为了获得高回报率而投资于有高风险的初创企业或创新项目。
风险投资通常出现在早期阶段,其目的是帮助企业获得初期资金以推动其发展。
风险投资者通常寻找高潜力和高成长性的项目,以期待在企业发展成功后取得可观的收益。
VC的来源与发展风险投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欧洲皇室和富有的个人投资于船舶、航运和矿业等具有高风险的项目。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风险投资进一步发展为投资于技术创新和初创企业的模式。
VC行业主要集中在美国硅谷地区,这得益于该地区多年来的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的成功案例。
然而,随着全球科技和创新的蓬勃发展,VC行业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
VC与创业生态系统VC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创业者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启动和发展他们的创业项目,而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承担高风险和长期回报的项目。
这就为VC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经验、资源和网络。
VC投资过程VC的投资过程相对复杂,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调研与筛选:VC投资者将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来了解不同领域的机会和潜力。
他们会筛选出最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进一步评估。
2. 尽职调查:VC投资者会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包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商业模式、团队能力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估。
3. 投资决策:依据尽职调查的结果,VC投资者将决定是否投资,并确定投资金额和条件。
4. 投后管理:一旦投资完成,VC投资者将与创业者合作,提供资源和指导,以帮助企业实现增长和盈利。
5. 退出策略:VC投资者的目标是在企业取得成功后实现回报。
他们通常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或企业被收购等方式退出投资。
VC行业的风险与挑战尽管VC行业有着高回报的潜力,但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由于投资于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其中许多项目存在较高的失败率。
vc散热数值

vc散热数值摘要:一、VC散热的概念和重要性1.VC散热的定义2.VC散热在电子设备中的作用和地位二、VC散热技术的发展历程1.传统VC散热技术的局限性2.现代VC散热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三、VC散热数值的衡量与优化1.VC散热数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VC散热数值对设备性能的影响3.如何优化VC散热数值以提高设备性能四、我国在VC散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我国VC散热技术的发展现状2.我国在VC散热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和挑战3.我国未来在VC散热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正文:一、VC散热的概念和重要性VC散热,即真空腔均热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电子设备散热解决方案。
它通过在设备内部形成真空腔,利用真空腔内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传导,实现设备内部温度的均衡分布,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当前电子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功耗逐渐增加的趋势下,VC散热技术在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设备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能有效降低设备内部温度,保证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VC散热技术的发展历程尽管VC散热技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早期的VC散热技术由于受到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存在散热效率低、均温性能差等问题。
随着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的进步,现代VC散热技术逐步克服了这些局限。
例如,新型相变材料的研发使得VC散热技术具有更高的热传导性能;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得VC散热器具有更好的均温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三、VC散热数值的衡量与优化VC散热数值是衡量VC散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VC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和均温性能。
VC散热数值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热阻、热容等参数的测量和计算。
VC散热数值对设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VC散热数值越大,设备的散热性能越好,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时间越长。
因此,如何优化VC散热数值以提高设备性能是VC散热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Visual Studio,以 Visual Studio 2003 的名义发布(内部 版本号为 7.1)。Visio 作为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 架构应用程序框架的程序被引入,同时被引入的还包 括移动设备支持和企业模版。.NET 框架也升级到了 1.1。 2005 年,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2005。.NET 字眼从各种语言的名字中被抹去,但是这 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仍然还是面向 .NET 框架的 (版本2.0)。 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包含有众多版本,分 别面向不同的开发角色。同时还永久提供免费的 Visual Studio Express 版本。
-7-
(5) Visual Studio 2007、2008
随着Windows Vista和 Office 2007的发布 Visual Studio 9 浮出水面。Visual Studio 9 目前 可以确定的是支持建立于 DHTML 基础上的 AJax 技术, 这种基于异步的客户端动态网页技术渐渐成为主流网 络应用之一。 同时 Visual Studio 9 会强化对于数据库的支持以及 微软新的基于工作流(Workflow)的编程模型。预计 为了保持与 Office 系列的统一,Visual Studio 9 的名称为 Visual Studio 2007。 2007年11月,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2008 英文版, 2008年2月14日发布了简体中文专业版。
-4-
(2) Visual Studio 6.0
1998 年,微软公司发布了 Visual Studio 6.0。所有 开发语言的开发环境版本均升至 6.0。 这也是 Visual Basic 最后一次发布,从下一个版本 (7.0) 开始,Microsoft Basic 进化成了一种新的面 向对象的语言:Microsoft 。由于微软公司 对于 Sun 公司 Java 语言扩充导致与 Java 虚拟机不 兼容被 Sun 告上法庭,微软在后续的 Visual Studio 中不再包括面向 Java 虚拟机的开发环境。
-8-
(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2010年4月12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全球发布会于北京举行
-9-
3 Visual Studio 6.0版本
英文原版 简体中文企业版(创天)---机房安装 中英文可选择版 SP6 同时安装MSDN 电子文档
-2-
2.
发展历史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是微软公司 推出的目前最流行的 Windows 平台应用 程序开发环境。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可以用来创 建 Windows 平台下的 Windows 应用程 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 络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和 Office 插件。
-10-
武汉注册公司
遇德容曗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简介.
董杰 dongjie@
-1-
1.
概述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是微软公司 推出的目前最流行的 Windows 平台应用 程序开发环境。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可以用来创 建 Windows 平台下的 Windows 应用程 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 络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和 Office 插件。
-3-
(1) Visual Studio 97
Visual Studio 97 是最早的 Visual Studio 版 本。包含有:
Visual Basic 5.0、 Visual C++ 5.0, 面向 Java 开发的 Visual J++ 面向数据库开发的 Visual FoxPro, 创建 DHTML (Dynamic HTML) 所需要的 Visual InterDev。 其中,Visual Basic 和 Visual FoxPro 使用单独 的开发环境,其他的开发语言使用统一的开发环境。
-5-
(3) Visual Studio .NET
(内部版本号为 7.0)
2002 年,随着 .NET 号的提出与 Windows XP / Office XP 的发布,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NET (内部 版本号为 7.0) 剥离了 Visual FoxPro 作为一个单独的开发环境以 Visual FoxPro 7.0 单独销售, 同时取消了 Visual InterDev。 引入了建立在 .NET 框架上(版本1.0)的托管代码机 制 以 及 一 门 新 的 语 言 C# ( 读 作 C Sharp , 意 为 C++++ )。 C# 是一门建立在 C++ 和 Java 基础上的现 代语言,是编写 .NET 框架的语言。